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的机床

申请号 CN201510381455.7 申请日 2015-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4972165A 公开(公告)日 2015-10-14
申请人 宁波市鄞州双诺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捷;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 力 块 的机床,它包括 基座 (1),基座(1)上设有转盘(2)和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转盘(2)上设有用于装夹产品(3)且随转盘(2)转动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产品(3)装夹于夹持机构上时产品(3)的偏心圆弧面(3.1)的轴线与转盘(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 铣刀 (4),产品(3)随转盘转动过程中铣刀(4) 铣削 产品(3)形成偏心圆弧面(3.1)。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证 精度 的 基础 上对偏心设置的圆弧形凸起进行快速加工,从而提高车用换档感力块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的专用机床。
权利要求

1.一种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的机床,它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转盘(2)和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转盘(2)上设有用于装夹产品(3)且随转盘(2)转动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产品(3)装夹于夹持机构上时产品(3)的偏心圆弧面(3.1)的轴线与转盘(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铣刀(4),铣刀(4)的切削面(4.1)与偏心圆弧面(3.1)相切,产品(3)随转盘转动过程中铣刀(4)铣削产品(3)形成偏心圆弧面(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包括定位柱(5)和用于限制产品(3)绕定位柱(5)转动的周向限位机构(6),定位柱(5)的一端与转盘(2)固定,产品(3)的中心轴孔(3.2)套于定位柱(5)上,且产品(3)的下端面与转盘(2)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向限位机构(6)包括基块(6.1)、顶杆(6.2)、拨块(6.3)和把手(6.4),基块(6.1)与转盘(2)固定,顶杆(6.2)滑动配合在基块(6.1)上且顶杆(6.2)的一端指向产品(3)的外侧壁,产品(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顶杆(6.2)的一端相抵靠的凹弧面(3.3),拨块(6.3)通过一螺杆(6.5)与基块(6.1)转动配合,且拨块(6.3)随着自身的转动沿顶杆(6.2)的轴线方向位移,顶杆(6.2)的侧壁上设有凹槽(6.2.1),所述拨块(6.3)上设有延伸至凹槽(6.2.1)内的凸缘(6.3.1),所述把手(6.4)的一端与拨块(6.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7)、齿条(8)和导轨(9),气缸(7)与基座(1)固定,气缸(7)的活塞杆与齿条(8)的一端连接,转盘(2)上设有与齿条(8)上的齿相配合的齿盘(2.1),所述齿条(8)与固定于基座(1)上的导轨(9)滑动配合,所述基座(1)上设有行程感应器(10),行程感应器(10)与气缸(7)信号连接,齿条(8)带动转盘(2)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行程感应器(10)控制气缸(7)驱使齿条(8)复位。

说明书全文

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的机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加工机床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

背景技术

[0002] 车用换档感力块是一个带有中心轴孔的块状零件,其零件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与中心轴孔偏心设置的圆弧形凸起,由于圆弧形凸起与中心轴孔是偏心的,因此所述的圆弧形凸起无法通过产品绕中心轴孔转动的车削加工方式完成圆弧面的加工。而通过固定产品,使产品待加工面穿过高速旋转的成型刀从而切屑出圆弧面的加工方式,将会由于产品装夹的误差而导致加工精度较差。
[0003] 因此,为了满足车用零件的高精度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带有偏心设置的圆弧形凸起的车用换档感力块往往通过加工中心进行铣削加工。但是加工中心的加工成本高、加工耗时长,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可以对车用换档感力块上的偏心设置的圆弧形凸起进行快速加工,从而提高车用换档感力块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的专用机床。
[0005]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它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转盘和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转盘上设有用于装夹产品且随转盘转动的夹持机构,产品装夹于夹持机构上时产品的偏心圆弧面的轴线与转盘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基座上方设有铣刀,铣刀的切削面与偏心圆弧面相切,产品随转盘转动过程中铣刀铣削产品形成偏心圆弧面。通过转盘和产品的偏心圆弧面同心,可以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产品铣削出圆弧,因此,不管产品的中心轴孔与偏心圆弧面的圆心是否偏心均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加工,并且通过铣刀加工精度高,而且产品装夹位置固定后,后续同款产品连续加工过程中均无需重新定位,因此,加工效率高。
[0006] 夹持机构包括定位柱和用于限制产品绕定位柱转动的周向限位机构,定位柱的一端与转盘固定,产品的中心轴孔套于定位柱上,且产品的下端面与转盘相抵靠。产品套入定位柱,然后通过周向限位机构夹紧的定位方式,产品上料和下料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同 时夹紧效果好。
[0007] 所述的周向限位机构包括基块、顶杆、拨块和把手,基块与转盘固定,顶杆滑动配合在基块上且顶杆的一端指向产品的外侧壁,产品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顶杆的一端相抵靠的凹弧面,拨块通过一螺杆与基块转动配合,且拨块随着自身的转动沿顶杆的轴线方向位移,顶杆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拨块上设有延伸至凹槽内的凸缘,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拨块固定。通过把手的转动可以转换为顶杆的轴向移动,纯机械连接结构简单且牢固,同时也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0008]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齿条导轨,气缸与基座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与齿条的一端连接,转盘上设有与齿条上的齿相配合的齿盘,所述齿条与固定于基座上的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基座上设有行程感应器,行程感应器与气缸信号连接,齿条带动转盘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行程感应器控制气缸驱使齿条复位。
[0009]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产品的偏心圆弧面的与转盘的轴线同轴,因此通过转盘带动产品转动使铣刀铣削出偏心圆弧面,此加工方式的加工精度高,基本可以与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相媲美,同时产品完成加工后,即可卸料并重新上料加工,因此无需重新定位,相邻产品加工之间的更换耗时少,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产品的轴侧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的产品的仰视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的侧视图。
[0013] 图4是本发明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的俯视图。
[0014] 图5为图4中“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 图6为图5中拨块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7为图6中“B-B”的剖视图。
[0017] 其中,1、基座,2、转盘,2.1、齿盘,3、产品,3.1、偏心圆弧面,3.2、中心轴孔,3.3、凹弧面,4、铣刀,4.1、切削面,5、定位柱,6、周向限位机构,6.1、基块,6.2、顶杆,6.2.1、凹槽,6.3、拨块,6.3.1、凸缘,6.4、把手,6.5、螺杆,7、气缸,8、齿条,9、导轨,10、行程感应器,11、主动轴,11.1、第二弹性齿,12、从动块,12.1、第一弹性齿,12.2、环形腔;
[0018] 其中R1代表环形腔的内半径,R2主动轴伸入环形腔的端部半径,h分别指第一弹性 齿和第二弹性齿的齿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 本文中描述的产品3的偏心圆弧面3.1是指,偏心圆弧面3.1的轴线与中心轴孔3.2的轴线不重叠。
[0021]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于加工车用换档感力块的机床,它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转盘2和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转盘呈平设置,转盘2上设有用于装夹产品3且随转盘2转动的夹持机构,产品3装夹于夹持机构上时产品3的偏心圆弧面3.1的轴线与转盘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偏心圆弧面3.1的轴线与转盘2的轴线的延长线共线,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铣刀4,铣刀4的切削面4.1与偏心圆弧面3.1相切,产品3随转盘转动过程中铣刀4铣削产品3形成偏心圆弧面3.1。
[0022] 铣刀4的切削面4.1与偏心圆弧面3.1相切是指,加工完成后的偏心圆弧面3.1所在的横截圆与切削面4.1的横截圆外切,当然加工之前必然有加工余量,因此待加工之前的偏心圆弧面3.1相交。
[0023] 转盘2轴线是指,转盘2转动所绕形的中轴线,因此,转盘2优选为圆盘,但是所述转盘2也可以是方板、椭圆板等作为支撑平台的几何形状,只要保证转盘2带动产品3转动时,产品3绕偏心圆弧面3.1的圆心所在的竖直轴线转动即可。
[0024] 上述的铣刀4是指沿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的刀具,当然铣刀4需要铣削工件,必然包括刀柄、安装刀柄的机架和驱动铣刀4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的驱动电机,此为机床的普通技术,因此在此不进行追溯。本发明中只需要保证铣刀4悬置于基座1上方,且在产品随转盘转动过程中铣削偏心圆弧面3.1。
[0025] 夹持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柱5和用于限制产品3绕定位柱5转动的周向限位机构6,定位柱5的下端与转盘2固定,产品3的中心轴孔3.2从上往下套于定位柱5上,且产品3的下端面与转盘2相抵靠。
[0026] 所述的周向限位机构6包括基块6.1、顶杆6.2、拨块6.3和把手6.4,基块6.1与转盘2固定,顶杆6.2滑动配合在基块6.1上且顶杆6.2的一端指向产品3的外侧壁,产品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顶杆6.2的一端相抵靠的凹弧面3.3,拨块6.3通过一螺杆6.5与基块
6.1转动配合,螺杆6.5的一端与拨块6.3固定,拨块6.5自身轴线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杆6.5转动,由此螺杆6.5实现沿自身轴线方向的轴线移动,最终带动拨块6.5做轴向运动,所述螺杆6.5的轴线与顶杆6.2的轴线平行,即拨块6.3随着自身的转动沿顶杆6.2的轴线方向 位移,顶杆6.2的侧壁上设有凹槽6.2.1,所述拨块6.3上设有延伸至凹槽6.2.1内的凸缘6.3.1,凸缘6.3.1为环形凸缘,所述把手6.4的一端与拨块6.3固定。通过把手6.4撬动拨块6.3转动带动顶杆6.2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顶杆6.2的一端抵靠产品3的凹弧面3.3或脱离凹弧面3。最终完成产品的周向限位以及完成加工后产品的卸料和装料。
[0027]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7、齿条8和导轨9,气缸7与基座1固定,气缸7的活塞杆与齿条8的一端连接,转盘2上设有与齿条8上的齿相配合的齿盘2.1,所述齿条8与固定于基座1上的导轨9滑动配合,所述基座1上设有行程感应器10,行程感应器10与气缸7信号连接,齿条8带动转盘2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行程感应器10控制气缸7驱使齿条8复位。
[0028] 另外,所述拨块6.3包括主动轴11和从动块12,从动块12上设有环形腔12.2,环形腔12.2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弹性齿12.1,主动轴11的一端伸入至环形腔12.2内,且从动块12上设有供主动轴11伸入的开口,主动轴11伸入环形腔12.2内部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弹性齿11.1,所述环形腔12.2的内半径R1减去主动轴11伸入环形腔12.2内部的一端的半径R2齿小于第一弹性齿12.1和第二弹性齿11.1的齿高h之和。把手6.4与主动轴11位于从动块12以外的部分固定,把手6.4带动主动轴11转动,主动轴上的第二弹性齿11.1和从动块12上第一弹性齿12.1相抵靠,从而带动从动块12转动。当从动块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过大的阻力使第一弹性齿12.1和第二弹性齿11.1变形,二者实现打滑,从而防止由于把手6.4上较大的力损坏产品3。各弹性齿可以用橡胶材质制成。
[0029] 以上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