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支架压铸工艺

申请号 CN201410559150.6 申请日 2014-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4353801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8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苏少航; 刘春生; 苗乃明; 何云松;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铝 合金 支架 压铸 工艺。工艺参数如下:提高低速压射速度至0.25m/s,降低高速压射速度至0.5m/s,并将高速压射起点又320mm延后至400mm。内浇口的厚度增加到5.2mm。 浇注 温度 为680~690℃。集渣包口的厚度增加到2.3mm。顶出杆的配合公差改为0~0.015mm。
权利要求

1.一种合金支架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流程进行:低速压射-高速压射-增压-开模-顶出-顶出延时-回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1)低速压射速度0.25m/s,高速压射速度0.5m/s,高速压射起点400mm;(2)内浇口的厚度5.2mm;(3)浇注温度680~690℃;
(4)集渣包口的厚度2.3mm;(5)顶出杆的配合公差为0~0.015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合金支架压铸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铸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支架压铸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高压铸造过程由于压铸时合金液自浇口处高速射出,因此无可,避免地会卷人空气容易形成气孔缺陷,使产品的强度降低,这使得传统的压铸难以满足强度要求较高的产品。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低速压铸工艺使金属液以层流方式流动,从而使充填速度远低于传统压铸工艺。避免卷入空气以满足支架产品的低气孔率、可热处理、高强度等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以下工艺及工艺参数实现:低速压射-高速压射-增压-开模-顶出-顶出延时-回程。
[0004] 1、压射速度:在低速压铸条件下,内浇口速度较低,使金属液呈层流状态充填型腔,型腔内残余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气孔缺陷大大减少。但也使得金属液在压室中停留时间过长,热量损失较多,在高速充填阶段,又因为相对较低的充填速度,金属液在到达型腔时快速冷却凝固,充型能下降,容易造成冷隔、浇不足等缺陷。对此,通过将低速压射速度由0.15m/s适当提高至0.25m/s,而将高速压射速度由3.0m/s大幅降低至0.5m/s,并将高速压射起点又320mm延后至400mm,从而在保证低速充型条件的前提下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
[0005] 2、内浇口厚度:为降低内浇口速度,需要将内浇口加厚。根据支架铝合金压铸件的结构及其浇注系统的特点,采用多度并配合使用一定角度的俯冲方式保证金属液平衡推进,将内浇口的厚度从原来的2.5mm增加到5.2mm。
[0006] 3、浇注温度:由于低速压铸中金属液充填能力相比传统压铸有一定的降低,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增加金属液的流动性和充填能力。然而过高的浇注温度容易使铝液溶解过多的氢,导致压铸过程中氢气析出,产生气孔,也容易造成化物过多,产生氧化夹渣缺陷。选取浇注温度为680〜690°C。
[0007] 4、模具结构:将集渣包口的厚度从1.1mm增加到2.3_。使滋流槽尽量大一些,并设置于最后充填处及模温较低处。以保证气体及冷料的顺利排出,避免铝液紊流现象。将顶出杆的配合公差改为O〜0.015mm。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