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

申请号 CN201510115910.9 申请日 2015-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4759580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8
申请人 兰文官; 发明人 兰文官;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 铸造 旧砂再生 焙烧 炉的冷砂 热交换器 ,包括筒体、雨淋板和旧砂分散机构,所述筒体为竖向放置的筒状长方体,由 耐火砖 制成,所述旧砂分散机构安装在所述筒体顶部端口处,所述雨淋板有多片,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相对的两侧 侧壁 上。本发明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以较低的成本制作,能实现旧砂再生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 热能 的充分利用,减少了焙烧过程中热能的损耗。
权利要求

1.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雨淋板和旧砂分散机构,
所述筒体为竖向放置的筒状长方体,由耐火砖制成,
所述旧砂分散机构安装在所述筒体顶部端口处,
所述雨淋板有多片,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相对的两侧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旧砂分散机构为筛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淋板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内壁上、另一端向所述筒体内下方倾斜,各所述雨淋板交错排列。

说明书全文

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我国铸件年产量达2400多万吨,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砂型铸件,且90%以上的中小型铸造厂,大多采用粘土砂和树脂砂生产。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大量旧砂往往未经处理直接投入循环使用,造成铸件的种种质量缺陷
[0004] 为解决由此带来的生产质量问题,可以采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旧砂进行再生使用,去除旧砂中的灰分和砂粒表面的惰性包覆膜,改善旧砂的工艺性能,使其恢复原有的特性。所以就提高铸件质量来说,旧砂再生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而目前旧砂再生技术存在对能源较大浪费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旧砂再生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以较低的成本制作,能实现旧砂再生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热能的充分利用,减少了焙烧过程中热能的损耗。
[0006]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包括筒体、雨淋板和旧砂分散机构,所述筒体为竖向放置的筒状长方体,由耐火砖制成,
所述旧砂分散机构安装在所述筒体顶部端口处,
所述雨淋板有多片,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相对的两侧侧壁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旧砂分散机构为筛网结构。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雨淋板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内壁上、另一端向所述筒体内下方倾斜,各所述雨淋板交错排列。
[0009] 本发明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以较低的成本制作,能实现旧砂再生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热能的充分利用,减少了焙烧过程中热能的损耗。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所述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2] 如图1所示的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包括筒体5、雨淋板3和旧砂分散机构1,所述筒体5为竖向放置的筒状长方体,由耐火砖制成,
所述旧砂分散机构1安装在所述筒体5顶部端口处,
所述雨淋板3有多片,安装在所述筒体5内相对的两侧侧壁上。
[0013] 所述旧砂分散机构1为筛网结构。
[0014] 所述雨淋板3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5内壁上、另一端向所述筒体5内下方倾斜,各所述雨淋板3交错排列。
[0015] 使用时,筒体5底端端口4安装在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炉体的旧砂入口处,从筒体5顶端端口2向筒体5内倒入旧砂,旧砂在旧砂分散机构1处分散并落到各个雨淋板3上,雨淋板3降低旧砂下落的速度。经过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炉体内加热的热通过筒体5底端端口4流入筒体5内,对雨淋板3和旧砂加热,实现旧砂的预热。
[0016] 本发明铸造旧砂再生焙烧炉的冷砂热交换器,以较低的成本制作,能实现旧砂再生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热能的充分利用,减少了焙烧过程中热能的损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