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围棋

申请号 CN201610150343.5 申请日 2016-03-16 公开(公告)号 CN105641915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申请人 邹桂平; 发明人 邹桂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磁吸围棋,包括棋盘和棋子,所述棋盘上设置有361个交叉点,所述棋盘包括位于下部的棋托和与棋托上表面连接的棋板,交叉点刻画在棋板上表面,所述棋托上挖设有361个凹槽,每个凹槽内均放置有一磁 铁 ,凹槽位于交叉点的正下方, 磁铁 与交叉点的间距与棋板厚度相同,凹槽的形状为圆柱形;棋子内置有一小磁体,所述棋板上设有361个凹坑,凹坑的形状为圆饼状,凹坑底部轮廓与棋子上下表面轮廓相互贴合匹配,凹坑截面圆中心与交叉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磁吸围棋还包括取棋手套,取棋手套的 手指 末端设有取棋磁体。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吸围棋,能够帮助对弈者摆正棋子,提高围棋盘面的观感和美感。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吸围棋,包括棋盘和棋子,所述棋盘上设置有361个交叉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包括位于下部的棋托(1)和与棋托(1)上表面连接的棋板(2),交叉点刻画在棋板(2)上表面,所述棋托(1)上挖设有361个凹槽(3),每个凹槽(3)内均放置有一磁(4),所述的361个凹槽(3)与所述的361个交叉点位置对应,凹槽(3)位于交叉点的正下方,磁铁(4)与交叉点的间距与棋板(2)厚度相同,凹槽(3)的形状为圆柱形,凹槽(3)截面圆的直径大小是相邻交叉点间距大小的0.5-0.1倍;所述棋子(5)为双面棋子,棋子(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渐变的球面,棋子(5)内置有一小磁体(6),小磁体(6)位于棋子(5)中心,小磁体(6)质心和棋子(5)质心重合;所述棋板(2)上设有361个凹坑(7),所述的361个凹坑(7)与所述的361个交叉点位置对应,凹坑(7)的形状为圆饼状,凹坑(7)底部轮廓与棋子(5)上下表面轮廓相互贴合匹配,凹坑(7)截面圆中心与交叉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磁吸围棋还包括取棋手套(8),取棋手套(8)的手指末端设有取棋磁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棋托(1)与棋板(3)可拆卸式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磁吸围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围棋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磁吸围棋。

背景技术

[0002]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但现有围棋的棋子存在不容易做到每颗棋子都摆正的问题,降低围棋盘面的观感和美感。用手指夹持棋子困难,往往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掌握,故,取棋也是困扰广大民众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磁吸围棋,能够帮助对弈者摆正棋子,提高围棋盘面的观感和美感。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磁吸围棋,包括棋盘和棋子,所述棋盘上设置有361个交叉点,所述棋盘包括位于下部的棋托和与棋托上表面连接的棋板,交叉点刻画在棋板上表面,所述棋托上挖设有361个凹槽,每个凹槽内均放置有一磁,所述的361个凹槽与所述的361个交叉点位置对应,凹槽位于交叉点的正下方,磁铁与交叉点的间距与棋板厚度相同,凹槽的形状为圆柱形,凹槽截面圆的直径大小是相邻交叉点间距大小的0.5-0.1倍;所述棋子为双面棋子,棋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渐变的球面,棋子内置有一小磁体,小磁体位于棋子中心,小磁体质心和棋子质心重合;所述棋板上设有361个凹坑,所述的361个凹坑与所述的361个交叉点位置对应,凹坑的形状为圆饼状,凹坑底部轮廓与棋子上下表面轮廓相互贴合匹配,凹坑截面圆中心与交叉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磁吸围棋还包括取棋手套,取棋手套的手指末端设有取棋磁体。
[0005] 所述棋托与棋板可拆卸式连接。
[0006]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性地将传统棋盘分解为棋托和棋板,并在棋托上设置凹槽,在凹槽中填充磁铁,在棋子中内置小磁体,利用棋盘中的磁铁和棋子中的小磁体相互吸引的磁吸来保证棋子容易在棋盘上摆正;此方式与传统的磁吸围棋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磁吸围棋仅能够将棋子吸在棋盘上,而本发明能够帮助对弈者对弈时摆正棋子,提高围棋盘面的观感和美感。此外,为了进一步帮助对弈者在对弈时摆正棋子,棋板上还设有凹坑,利用凹坑与磁吸的组合结构,使得对弈者在对弈中摆正棋子变得更加容易。
[0007] 传统的围棋棋子是用食指和中指夹持,其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掌握,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取棋成为学习围棋的一大阻力;本发明的取棋手套能够解决这一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利用取棋手套上的取棋磁体,能够很方便地将棋子从棋盒中取出,而当棋子到达对弈者想要投放的位置时,只需将棋子下降至该位置上方,棋子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额外受到来自棋盘中磁铁的强大磁吸力作用,使得棋子挣脱取棋磁体的吸引而落至棋盘表面,落入棋盘表面的棋子在磁铁持续的作用力驱使下,沿着凹坑的弧线运动,直至棋子的质心处于最低点则棋子停止运动,此时由于凹坑截面圆中心与交叉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即棋子处于交叉点的正中心,保证了棋子的摆放平齐端正,确保了围棋盘面的美好观感,提高对弈者的心情与兴致。附图说明
[0008]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磁吸围棋的剖面图。
[0010] 图2是本发明的取棋手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 请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磁吸围棋,包括棋盘和棋子,棋盘上设置有361个交叉点,棋盘包括位于下部的棋托1和与棋托1上表面连接的棋板2,交叉点刻画在棋板2上表面,棋托1上挖设有361个凹槽
3,每个凹槽3内均放置有一磁铁4,的361个凹槽3与的361个交叉点位置对应,凹槽3位于交叉点的正下方,磁铁4与交叉点的间距与棋板2厚度相同,凹槽3的形状为圆柱形,凹槽3截面圆的直径大小是相邻交叉点间距大小的0.5-0.1倍;棋子5为双面棋子,棋子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渐变的球面,棋子5内置有一小磁体6,小磁体6位于棋子5中心,小磁体6质心和棋子5质心重合;棋板2上设有361个凹坑7,的361个凹坑7与的361个交叉点位置对应,凹坑7的形状为圆饼状,凹坑7底部轮廓与棋子5上下表面轮廓相互贴合匹配,凹坑7截面圆中心与交叉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磁吸围棋还包括取棋手套8,取棋手套8的手指末端设有取棋磁体
9。棋托1与棋板2可拆卸式连接。
[0013]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传统棋盘分解为棋托和棋板,并在棋托上设置凹槽,在凹槽中填充磁铁,在棋子中内置小磁体,利用棋盘中的磁铁和棋子中的小磁体相互吸引的磁吸力来保证棋子容易在棋盘上摆正;此方式与传统的磁吸围棋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磁吸围棋仅能够将棋子吸在棋盘上,而本发明能够帮助对弈者对弈时摆正棋子,提高围棋盘面的观感和美感。此外,为了进一步帮助对弈者在对弈时摆正棋子,棋板上还设有凹坑,利用凹坑与磁吸的组合结构,使得对弈者在对弈中摆正棋子变得更加容易。
[0014] 传统的围棋棋子是用食指和中指夹持,其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掌握,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取棋成为学习围棋的一大阻力;本发明的取棋手套能够解决这一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利用取棋手套上的取棋磁体,能够很方便地将棋子从棋盒中取出,而当棋子到达对弈者想要投放的位置时,只需将棋子下降至该位置上方,棋子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额外受到来自棋盘中磁铁的强大磁吸力作用,使得棋子挣脱取棋磁体的吸引而落至棋盘表面,落入棋盘表面的棋子在磁铁持续的作用力驱使下,沿着凹坑的弧线运动,直至棋子的质心处于最低点则棋子停止运动,此时由于凹坑截面圆中心与交叉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即棋子处于交叉点的正中心,保证了棋子的摆放平齐端正,确保了围棋盘面的美好观感,提高对弈者的心情与兴致。
[001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