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008052.9 申请日 2016-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6530809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2
申请人 安徽省光阴碎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晨晨;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根据时段的 停车场 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发送至统计模 块 ;统计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模块更新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GPS 定位 装置将当前 位置 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根据当前时间查找一个或多个与非繁忙时段关联的停车场信息;处理模块将距离值最小的停车场位置发送至信息接收单元。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系统采集并更新停车场的繁忙时段,并根据繁忙时段和停车场位置匹配用户,错开了各个停车场的高峰时期,节约用户时间,高效智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计数单元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计数,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发送至统计模
S2、统计模块接收车辆数并计算不同时段该停车场的时段车辆数,统计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发送至存储模块;
S3、存储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分别与停车场信息关联,存储模块更新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S4、GPS定位装置将当前位置发送至处理模块;
S5、处理模块通过时钟模块采集当前时间,处理模块根据当前时间查找一个或多个与非繁忙时段关联的停车场信息;
S6、处理模块提取一个或多个停车场信息中的停车场位置,处理模块计算一个或多个停车场位置与S4中所述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值,处理模块将距离值最小的停车场位置发送至信息接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时段车辆数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车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90%或90%以上的时段,所述非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50%或50%以下的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存储模块分别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与停车场信息关联后存储,存储模块删除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其他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说明书全文

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停车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截至2011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2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322万辆,增长25.5%。行车难、停车难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大难题。按照国际城市建设经验,停车泊位应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1.1至1.2倍,光北京市停车位缺口就在30%-
35%。由于公共停车位不足,占用道路停车成为普遍现象,“行车难、停车难”造成的交通拥堵与混乱,正成为社会关注,百姓关心,政府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0003] 我国传统停车场建设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高,对城市空间利用率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传统停车场建设因为占地空间大,投入成本高等特点而将逐渐被取代。据分析,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可以达到每平方米停放一辆小车。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相比而言,传统停车场已经不占优势,传统停车场在未来将失去市场前景以及经济前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通过采集并更新停车场的繁忙时段,错开了各个停车场的高峰时期,节约用户时间,高效智能。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 S1、计数单元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计数,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发送至统计模
[0008] S2、统计模块接收车辆数并计算不同时段该停车场的时段车辆数,统计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发送至存储模块;
[0009] S3、存储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分别与停车场信息关联,存储模块更新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0010] S4、GPS定位装置将当前位置发送至处理模块;
[0011] S5、处理模块通过时钟模块采集当前时间,处理模块根据当前时间查找一个或多个与非繁忙时段关联的停车场信息;
[0012] S6、处理模块提取一个或多个停车场信息中的停车场位置,处理模块计算一个或多个停车场位置与S4中所述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值,处理模块将距离值最小的停车场位置发送至信息接收单元。
[0013] 进一步地,S2中所述时段车辆数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车辆数。
[0014] 进一步地,S2中所述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90%或90%以上的时段,所述非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50%或50%以下的时段。
[0015] 进一步地,所述S3中存储模块分别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与停车场信息关联后存储,存储模块删除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其他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0016]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系统采集并更新停车场的繁忙时段,并根据繁忙时段和停车场位置匹配用户,错开了各个停车场的高峰时期,节约用户时间,高效智能。
[0018]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系统,其包括通讯服务器,用户终端,停车场终端;
[0023] 通讯服务器包括存储模块,处理模块,时钟模块;
[0024] 存储模块中存储有停车场信息;
[0025] 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名称、停车场位置、繁忙时段、非繁忙时段,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90%或90%以上的时段,非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50%或50%以下的时段;
[0026] 时钟模块从互联网采集当前时间;
[0027] 用户终端为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用户终端包括GPS定位装置和信息接收单元;
[0028] GPS定位装置对车辆当前位置定位,GPS定位装置将当前位置发送至处理模块;
[0029] 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处理模块发送的停车场位置;
[0030] 停车场终端包括计数单元、统计模块;
[0031] 计数单元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计数,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发送至统计模块,较优的,计数单元设于停车场入口,车辆通过停车场入口时,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增加一个,车辆通过停车出口时,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减少一个,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发送至统计模块;
[0032] 统计模块接收车辆数并计算不同时段该停车场的时段车辆数,统计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发送至存储模块,所述时段车辆数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车辆数;
[0033] 较优的,时段车辆数为一个小时内的平均车辆数,统计模块每隔10min从计数单元采集当前车辆数,统计模块采集一个时段内的多个当前车辆数,时段车辆数为统计模块根据当前车辆数计算出的该时段的平均车辆数;
[0034] 一种根据时段的停车场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0035] S1、计数单元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计数,计数单元将车辆数发送至统计模块;
[0036] S2、统计模块接收车辆数并计算不同时段该停车场的时段车辆数,统计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发送至存储模块,所述时段车辆数为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车辆数;
[0037] 本实施例中,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90%或90%以上的时段,非繁忙时段为该停车场内车辆数占总车位数50%或50%以下的时段;
[0038] S3、存储模块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分别与停车场信息关联,存储模块更新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0039] 较优的,存储模块分别将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与停车场信息关联后存储,存储模块删除与该停车场信息关联的其他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0040] S4、GPS定位装置将当前位置发送至处理模块;
[0041] S5、处理模块通过时钟模块采集当前时间,处理模块根据当前时间查找一个或多个与非繁忙时段关联的停车场信息;
[0042] 较优的,处理模块遍历存储模块查找与当前时间匹配的非繁忙时段,若当前时间落入非繁忙时段,则处理模块提取与该非繁忙时段关联的停车场信息,否则,不执行操作;
[0043] S6、处理模块提取一个或多个停车场信息中的停车场位置,处理模块计算一个或多个停车场位置与S4中所述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值,处理模块将距离值最小的停车场位置发送至信息接收单元。
[0044]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