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

申请号 CN200980142805.7 申请日 2009-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2197241B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山重; 鸟畑满; 熊谷修宏; 造田慈;
摘要 在双 离合器 型的 变速器 中,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 发动机 (E)的驱动 力 通过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 输入轴 (13)→第二输入轴 齿轮 (22)→空 转轴 第二齿轮(42)→空转轴第一齿轮(41)→第一 副轴 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 输出轴 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的路径传递至 驱动轮 (W、W)。由此在奇数档离合器(Co)紧固并确立1档变速档时,与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共用比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靠下游侧的整个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器具备:
第一输入轴(112)和第二输入轴(113),该第一输入轴(112)和第二输入轴(113)同轴地配置;
第一离合器(Co),该第一离合器(Co)将发动机(E)的驱动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12);
第二离合器(Ce),该第二离合器(Ce)将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入轴(113);
输出轴(115),该输出轴(115)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12)、所述第二输入轴(113)平行地配置;
反转单元(145;164),该反转单元(145;164)在所述第一输入轴(112)和所述第二输入轴(113)间使旋转方向反转并传递驱动力;
输入齿轮(120、121;151、152),该输入齿轮(120、121;151、152)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12)、所述第二输入轴(113)的一方;以及
输出齿轮(126、127;155、156),该输出齿轮(126、127;155、156)设于所述输出轴(115),并始终与所述输入齿轮(120、121;151、152)连动,
在确立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Co)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e)的一方、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12)和所述第二输入轴(113)的一方的所述输入齿轮(120、121;151、152)以及设于所述输出轴(115)的所述输出齿轮(126、
127;155、156)传递至驱动轮(W),
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Co)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e)的另一方、所述第一输入轴(112)和所述第二输入轴(113)的另一方、所述反转单元(145;164)、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12)和所述第二输入轴(113)的一方的所述输入齿轮(120、121;151、152)以及设于所述输出轴(115)的所述输出齿轮(126、127;155、156)传递至驱动轮(W),
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12)、所述第二输入轴(113)平行地配置空转轴(116)和副轴(114),所述第一输入轴(112)和所述第二输入轴(113)的另一方经由传递齿轮组(117、
119、118)始终与所述副轴(114)连动,设于所述副轴(114)的中间齿轮(123、124)始终与所述输出齿轮(126、127)连动,
在确立前进侧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Co)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e)的另一方、所述第一输入轴(112)和所述第二输入轴(113)的另一方、所述传递齿轮组(117、119、118)、所述中间齿轮(123、124)以及所述输出齿轮(126、127)传递至驱动轮(W)。
2.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器具备:
第一输入轴(12)和第二输入轴(13),该第一输入轴(12)和第二输入轴(13)同轴地配置;
第一离合器(Co),该第一离合器(Co)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2);
第二离合器(Ce),该第二离合器(Ce)将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入轴(13);
第一副轴(14)、第二副轴(15)和空转轴(18),该第一副轴(14)、第二副轴(15)和空转轴(18)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2)、所述第二输入轴(13)平行地配置;
第一齿轮对(21、23),该第一齿轮对(21、23)将所述第一输入轴(12)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副轴(14);
第二齿轮对(22、28),该第二齿轮对(22、28)将所述第二输入轴(13)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副轴(15);以及
空转齿轮(41、42),该空转齿轮(41、42)设于所述空转轴(18),并连结所述第一齿轮对(21、23)的一方的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对(22、28)的一方的齿轮,
在确立多个前进侧变速档中的奇数档时,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Co)、所述第一输入轴(12)、所述第一齿轮对(21、23)和所述第一副轴(14)传递至驱动轮(W),
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二离合器(Ce)、所述第二输入轴(13)、所述第二齿轮对(22、28)的一方或者两方的齿轮、所述空转齿轮(41、42)、所述第一齿轮对(21、23)的一方或者两方的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副轴(14)传递至驱动轮(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2)、所述第二输入轴(13)同轴地配置输出轴(17),从所述第一副轴(14)、所述第二副轴(15)经由所述输出轴(17)确立除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以外的变速档。

说明书全文

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发动机的驱动经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分配至第一副输入轴、第二副输入轴的、所谓的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如下结构:在能够确立前进1档变速档~前进8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的双离合器型的自动变速器中,在确立前进2档变速档时和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共用设于第二输出轴22的2档输出齿轮48b,在确立前进2档变速档时,从设于第二输入轴18的2档输入齿轮48a向所述2档输出齿轮48b传递驱动力,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从设于第二副轴(空转轴)26的空转齿轮60向所述2档输出齿轮48b传递驱动力。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9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5] 然而,就上述现有的结构而言,虽然在确立前进2档变速档时和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共用设于第二输出轴22的2档输出齿轮48b,不过由于在确立前进2档变速档时向2档输出齿轮48b传递驱动力的2档输入齿轮48a、以及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向2档输出齿轮48b传递驱动力的空转齿轮60分别开设置,因此2档变速档与倒车变速档能够共用的驱动力传递路径极其有限,存在着无法充分获得利用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共用实现的重量和尺寸的削减效果这样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其尽可能地共用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实现重量和尺寸的削减。
[0007]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8]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速器,其第一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具备: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该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同轴地配置;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二离合器,该第二离合器将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空转轴,该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空转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平行地配置;第一齿轮对,该第一齿轮对将所述第一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副轴;第二齿轮对,该第二齿轮对将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及空转齿轮,该空转齿轮设于所述空转轴,并连结所述第一齿轮对的一方的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对的一方的齿轮,在确立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齿轮对和所述第一副轴传递至驱动轮,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齿轮对的一方或者两方的齿轮、所述空转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对的一方或者两方的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副轴传递至驱动轮。
[0009]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速器,在所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同轴地配置输出轴,从所述第一副轴、所述第二副轴经由所述输出轴确立除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以外的变速档。
[0010] 另外,实施方式的奇数档离合器Co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离合器,实施方式的偶数档离合器Ce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离合器,实施方式的第一输出轴17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出轴,实施方式的第一输入轴齿轮21和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齿轮对,实施方式的第二输入轴齿轮22和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齿轮对,实施方式的空转轴第一齿轮41和空转轴第二齿轮42对应于本发明的空转齿轮。
[0011]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速器,其第三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具备: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该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同轴地配置;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二离合器,该第二离合器将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入轴;输出轴,该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平行地配置;反转单元,该反转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间使旋转方向反转并传递驱动力;输入齿轮,该输入齿轮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方;以及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设于所述输出轴,并始终与所述输入齿 轮连动,在确立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一方、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方的所述输入齿轮以及设于所述输出轴的所述输出齿轮传递至驱动轮,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方、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方、所述反转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方的所述输入齿轮以及设于所述输出轴的所述输出齿轮传递至驱动轮。
[0012]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速器,在所述第三特征的基础上,其第四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平行地配置空转轴和副轴,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方经由传递齿轮组始终与所述副轴连动,设于所述副轴的中间齿轮始终与所述输出齿轮连动,在确立前进侧变速档时,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方、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方、所述传递齿轮组、所述中间齿轮以及所述输出齿轮传递至驱动轮。
[0013] 另外,实施方式的输入轴齿轮117、副轴齿轮118和空转齿轮119对应于本发明的传递齿轮组,实施方式的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5档主动齿轮121、1档主动齿轮151和3档主动齿轮152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入齿轮,实施方式的2档主动齿轮123和4档主动齿轮124相当于本发明的中间齿轮,实施方式的1档-2档-3档从动齿轮126、4档-5档从动齿轮127、1档从动齿轮155和3档从动齿轮156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出齿轮。 [0014] 发明效果
[0015]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确立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时,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第一离合器、第一输入轴、第一齿轮对和第一副轴传递至驱动轮,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第二离合器、第二输入轴、第二齿轮对的一方或者两方的齿轮、空转齿轮、第一齿轮对的一方或者两方的齿轮以及第一副轴传递至驱动轮,因此,能够对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共用从第一齿轮对的一方或两方的齿轮经由第一副轴到驱动轮为止的比较长的驱动力传递路径,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而且,例如将前进侧的最低变速档即1档变速档的一部分与倒车变速档的一部分共用的话,则无需利用倒车变速档的空转齿轮获得减速比,能够更为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
[0016]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通过将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这三根 轴同轴地配置,使变速器的实质的轴数减少而实现小型化,与此同时,通过从第一副轴、第二副轴经由输出轴确立除预定的前进侧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以外的变速档,能够实现变速器的进一步小型化。
[0017]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确立预定的前进变速档时,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一方、设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一方的输入齿轮、以及设于输出轴的输出齿轮传递至驱动轮,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另一方、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另一方、反转单元、设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一方的输入齿轮以及设于输出轴的输出齿轮传递至驱动轮,因此,能够对预定的前进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共用从设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一方的输入齿轮经由设于输出轴的输出齿轮到驱动轮为止的比较长的驱动力传递路径,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而且,例如将前进侧的最低变速档即1档变速档的一部分与倒车变速档的一部分共用的话,则无需利用倒车变速档的空转齿轮获得减速比,能够更为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
[0018]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与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平行地配置空转轴和副轴,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另一方经由传递齿轮组始终与副轴连动,设于副轴的中间齿轮始终与输出齿轮连动,因此,在确立前进侧变速档时,能够使发动机的驱动力经由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另一方、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另一方、传递齿轮组、中间齿轮以及输出齿轮传递至驱动轮。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变速器的示意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0] 图2是示出1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1] 图3是示出2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2] 图4是示出3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3] 图5是示出4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4] 图6是示出5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5] 图7是示出6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6] 图8是示出7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7] 图9是示出8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8] 图10是示出倒车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29] 图11是示出各变速档的奇数档离合器、偶数档离合器以及各同步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0030] 图12是变速器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
[0031] 图13是变速器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
[0032] 图14是示出1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三实施方式)
[0033] 图15是示出倒车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三实施方式)
[0034] 图16是变速器的示意图。(第四实施方式)
[0035] 图17是示出1档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四实施方式)
[0036] 图18是示出倒车变速档的确立状态的图。(第四实施方式)
[0037] 标号说明
[0038] Co:奇数档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e:偶数档离合器(第二离合器);E:发动机;W:驱动轮;12:第一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14:第一副轴;15:第二副轴;17:第一输出轴(输出轴);18:空转轴;21:第一输入轴齿轮(第一齿轮对);22:第二输入轴齿轮(第二齿轮对);23:第一副轴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对);28:第二副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对);41:
空转轴第一齿轮(空转齿轮);42:空转轴第二齿轮(空转齿轮);112:第一输入轴;113:第二输入轴;114:副轴;115:输出轴;116:空转轴;117:输入轴齿轮(传递齿轮组);118:副轴齿轮(传递齿轮组);119:空转齿轮(传递齿轮组);120: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输入齿轮);121:5档主动齿轮(输入齿轮);123:2档主动齿轮(中间齿轮);124:4档主动齿轮(中间齿轮);126:1档-2档-3档从动齿轮(输出齿轮);127:4档-5档从动齿轮(输出齿轮);145:反转单元;151:1档主动齿轮(输入齿轮);152:3档主动齿轮(输入齿轮);155:1档从动齿轮(输出齿轮);156:3档从动齿轮(输出齿轮);164:反转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0] 第一实施方式
[0041] 图1~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0042] 如图1所示,前进8档、倒退1档的自动变速器M具有:驱动轴11,其与发动 机E的曲轴同轴地连接;空心轴(sleeve)状的第一输入轴12,其与驱动轴11同轴地配置;第二输入轴13,其同轴地贯通第一输入轴12的内部;第一副轴14、第二副轴15和第三副轴16,它们与第一输入轴12平行地配置;空心轴(sleeve)状的第一输出轴17,其同轴地配置于第二输入轴13的外周;空转轴18,其与第一输入轴12平行地配置;以及第二输出轴19,其与第一输入轴12平行地配置。在驱动轴11连接有串联(tandem)地配置的由干式单板离合器构成的奇数档离合器Co和偶数档离合器Ce,当奇数档离合器Co紧固时驱动轴11与第一输入轴12结合,当偶数档离合器Ce紧固时驱动轴11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 [0043] 在第一输入轴12固定设置有第一输入轴齿轮21,在第二输入轴13固定设置有第二输入轴齿轮22。
[0044] 在第一副轴14固定设置有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和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并且,在该第一副轴14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第一副轴第三齿轮25和第一副轴第四齿轮26。第一副轴第三齿轮25和第一副轴第四齿轮26能够利用5档-7档同步装置27选择性地与第一副轴14结合。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与第一输入轴齿轮21啮合
[0045] 在第二副轴15固定设置有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和第二副轴第二齿轮29,并且,在该第二副轴15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第二副轴第三齿轮30和第二副轴第四齿轮31。第二副轴第三齿轮30和第二副轴第四齿轮31能够利用6档-8档同步装置32选择性地与第二副轴15结合。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与第二输入轴齿轮22啮合。
[0046] 在第三副轴16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第三副轴第一齿轮33和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并且,在该第三副轴16固定设置有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三副轴第一齿轮33和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能够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36选择性地与第三副轴16结合。第三副轴第一齿轮33与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啮合,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与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啮合。
[0047] 在第一输出轴17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第一输出轴第一齿轮37,并且,在该第一输出轴17固定设置有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和第一输出轴第三齿轮39。2档-4档同步装置40将第一输出轴第一齿轮37与第一输出轴17结合,或者将第一输出轴17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第一输出轴第一齿轮37与第二副轴第二齿轮29啮合。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与第一副轴第三齿轮25和第二副轴第三齿轮30啮合。第一输出轴第三齿轮39与第一副轴第四齿轮26和第二副轴第四齿轮31啮合。
[0048] 在空转轴18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空转轴第一齿轮41和空转轴第二齿轮42。空转轴第一齿轮41和空转轴第二齿轮42能够利用倒车同步装置43相互结合。空转轴第一齿轮41与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啮合,空转轴第二齿轮42与第二输入轴齿轮22啮合。 [0049] 在第二输出轴19固定设置有最终主动齿轮44、泊车齿轮45以及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齿轮46与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和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啮合。最终主动齿轮44与差动齿轮47的最终从动齿轮48啮合。差动齿轮47经由主动轴49、49与左右的驱动轮W、W连接。
[0050]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是自动变速器M,因此5档-7档同步装置27、6档-8档同步装置32、1档-3档同步装置36、2档-4档同步装置40和倒车同步装置43借助于受电子控制的未图示的致动器工作。
[0051]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变速器M的1档变速档~8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的确立进行说明。
[0052] 如图2和图11所示,在确立1档变速档时,在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36将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与第三副轴16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一输入轴12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奇数档离合器Co→第一输入轴12→第一输入轴齿轮2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3] 如图3和图11所示,在确立2档变速档时,在利用2档-4档同步装置40将第一输出轴第一齿轮37与第一输出轴17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齿轮22→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第二副轴15→第二副轴第二齿轮29→第一输出轴第一齿轮37→2档-4档同步装置40→第一输出轴17→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4] 如图4和图11所示,在确立3档变速档时,在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36将第三 副轴第一齿轮33与第三副轴16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一输入轴12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奇数档离合器Co→第一输入轴12→第一输入轴齿轮2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三副轴第一齿轮33→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5] 如图5和图11所示,在确立4档变速档时,在利用2档-4档同步装置40将第二输入轴13与第一输出轴17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2档-4档同步装置40→第一输出轴17→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6] 如图6和图11所示,在确立5档变速档时,在利用5档-7档同步装置27将第一副轴第三齿轮25与第一副轴14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一输入轴12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奇数档离合器Co→第一输入轴12→第一输入轴齿轮2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5档-7档同步装置27→第一副轴第三齿轮25→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7] 如图7和图11所示,在确立6档变速档时,在利用6档-8档同步装置32将第二副轴第三齿轮30与第二副轴15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齿轮22→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第二副轴15→6档-8档同步装置32→第二副轴第三齿轮30→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8] 如图8和图11所示,在确立7档变速档时,在利用5档-7档同步装置27将第一副轴第四齿轮26与第一副轴14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一输入轴12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奇数档离 合器Co→第一输入轴12→第一输入轴齿轮2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5档-7档同步装置27→第一副轴第四齿轮26→第一输出轴第三齿轮39→第一输出轴17→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59]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确立8档变速档时,在利用6档-8档同步装置32将第二副轴第四齿轮31与第二副轴15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齿轮22→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第二副轴15→6档-8档同步装置32→第二副轴第四齿轮31→第一输出轴第三齿轮39→第一输出轴17→第一输出轴第二齿轮38→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被传递至驱动轮W、W。
[0060]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在利用倒车同步装置43将空转轴第一齿轮41与空转轴第二齿轮42结合且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36将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与第三副轴16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与第二输入轴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齿轮22→空转轴第二齿轮42→倒车同步装置43→空转轴第一齿轮4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的路径形成为逆向旋转并传递至驱动轮W、W。
[0061] 如上所述,通过对图2的1档变速档的确立时和图10的倒车变速档的确立时进行比较可以明确,对于两变速档,共用了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主动轴49、49→驱动轮W、W的长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M的重量和尺寸。由于所述共用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包括1档变速档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大部分,因而无需利用倒车变速档的空转轴第一齿轮 41和空转轴第二齿轮42获得减速比,能够更为有效地削减变速器M的重量和尺寸。
[0062] 进而,通过将第一输入轴12、第二输入轴13和第一输出轴17这三根轴同轴地配置,由此使变速器M的实质的轴数减少而实现小型化,与此同时,通过从第一副轴14、第二副轴15经由第一输出轴17确立除1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以外的变速档(3档变速档除外),由此能够实现变速器M的进一步小型化。
[0063] 第二实施方式
[0064] 接着,基于图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5]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空转轴第一齿轮41始终与固定设置于第一副轴14的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啮合,空转轴第二齿轮42与固定设置于第二输入轴13的第二输入轴齿轮22啮合,而固定设置于第一副轴14的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始终与固定设置于第一输入轴12的第一输入轴齿轮21啮合,固定设置于第二输入轴13的第二输入轴齿轮22始终与固定设置于第二副轴15的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啮合,有鉴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空转轴第一齿轮41始终与固定设置于第一输入轴12的第一输入轴齿轮21啮合,使空转轴第二齿轮42始终与固定设置于第二副轴15的第二副轴第一齿轮28啮合。
[0066]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基于图11的工作表确立1档变速档~8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并且,能够使确立1档变速档时和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共用的齿轮包括第一输入轴齿轮2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确保在两变速档的确立时共用的驱动力传递路径进一步增加与第一输入轴齿轮21相应的长度。
[0067] 第三实施方式
[0068] 接着,基于图13~图1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9] 如图13所示,前进5档、倒退1档的自动变速器M具备:驱动轴111,其与发动机E的曲轴同轴地连接;第一输入轴112,其与驱动轴111同轴地配置;空心轴状的第二输入轴113,其包围第一输入轴112的外周;以及副轴114、输出轴115和空转轴116,它们与第一输入轴112、第二输入轴113平行地配置。在驱动轴111连接有串联地配置的由干式单板离合器构成的奇数档离合器Co和偶数档离合器Ce,当奇数档离合器Co紧固时驱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当偶数档离合器Ce紧固时驱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13结合。 [0070] 在第二输入轴113固定设置有输入轴齿轮117,在副轴114固定设置有副轴齿轮
118,输入轴齿轮117与输出轴齿轮118经由空转齿轮119而始终连结着。
[0071] 在第一输入轴112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和5档主动齿轮121,这些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和5档主动齿轮121能够经由3档-5档同步装置122选择性地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在副轴114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2档主动齿轮123和4档主动齿轮124,这些2档主动齿轮123和4档主动齿轮124能够经由2档-4档同步装置125选择性地与副轴114结合。
[0072] 在输出轴115固定设置有1档-2档-3档从动齿轮126和4档-5档从动齿轮127,1档-2档-3档从动齿轮126与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和2档主动齿轮123啮合,
4档-5档从动齿轮127与4档主动齿轮124和5档主动齿轮121啮合。
[0073] 在空转轴116固定设置有倒车主动齿轮128,并且在该空转轴116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倒车空转齿轮129,倒车空转齿轮129能够借助倒车牙嵌式离合器(reverse dog clutch)130与空转轴116结合。倒车空转齿轮129与固定设置于第一输入轴112的倒车从动齿轮131啮合。
[0074] 设于第一输入轴112的轴端的行星齿轮机构132具备太阳齿轮133、齿圈134、轴架(carrier)135以及多个小齿轮136...,太阳齿轮133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轴架135与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结合,齿圈134能够经由1档牙嵌式离合器137与壳体138结合。
[0075] 此外,在自动变速器M设有具备定子139和转子140的电动发电机MG,转子140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
[0076] 固定设置于输出轴115的最终主动齿轮141与差动齿轮142的最终从动齿轮143啮合。差动齿轮142经由主动轴144、144与左右的驱动轮W、W连接。
[0077] 输入轴齿轮117、空转齿轮119、倒车主动齿轮128、空转轴116、倒车牙嵌式离合器130、倒车空转齿轮129以及倒车从动齿轮131构成使第二输入轴113的旋转反转并传递至第一输入轴112的反转单元145。
[0078] 接着,对具备上述结构的自动变速器M的1档变速档~5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的确立进行说明。
[0079] 如图14所示,在1档变速档的确立时,在利用1档牙嵌式离合器137将行星齿轮机构132的齿圈134与壳体138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1→奇 数档离合器Co→第一输入轴112→太阳齿轮133→小齿轮136→齿圈135→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1档-2档-3档从动齿轮126→输出轴115→最终主动齿轮141→最终从动齿轮143→差动齿轮142→主动轴144、144的路径传递至驱动轮W、W。
[0080] 在确立3档变速档或5档变速档时,在利用3档-5档同步装置122将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或者5档主动齿轮121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即可。
[0081] 第二输入轴113经由输入轴齿轮117、空转齿轮119和副轴齿轮118始终与副轴114连接。因此,在确立2档变速档或4档变速档时,在利用2档-4档同步装置125将2档主动齿轮123或者4档主动齿轮124与副轴114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13结合即可。
[0082] 如图15所示,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在利用倒车牙嵌式离合器130将倒车空转齿轮129与空转轴116结合并利用1档牙嵌式离合器137将行星齿轮机构132的齿圈134与壳体138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13→反转单元145→第一输入轴112→太阳齿轮133→小齿轮136→轴架135→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1档-2档-3档从动齿轮126→输出轴115→最终主动齿轮141→最终从动齿轮143→差动齿轮142→主动轴144、144的路径形成为逆向旋转并传递至驱动轮W、W。
[0083] 当经由第一输入轴112向驱动轮W、W传递驱动力时,即在确立1档变速档、3档变速档、5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时,通过驱动电动发电机MG能够辅助发动机E的驱动力,此外,通过使电动发电机MG进行再生制动,能够将车身动能作为电能回收。 [0084] 如上所述,对图14的1档变速档的确立时和图15的倒车变速档的确立时进行比较可以明确,对于两变速档,共用了第一输入轴112→太阳齿轮133→小齿轮136→轴架135→1档-3档-倒车主动齿轮120→1档-2档-3档从动齿轮126→输出轴115→最终主动齿轮141→最终从动齿轮143→差动齿轮142→主动轴144、144→驱动轮W、W的长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M的重量和尺寸。由于所述共用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包括1档变速档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大部分,因而无需特意地利用倒车变速档获得减速比,能够更为有效地削减变速器M的重量和尺寸。
[0085] 第四实施方式
[0086] 接着,基于图16~图18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87] 如图16所示,前进4档、倒退1档的自动变速器M具备:驱动轴111,其与发动机E的曲轴同轴地连接;第一输入轴112,其与驱动轴111同轴地配置;空心轴状的第二输入轴113,其包围第一输入轴112的外周;以及输出轴115和空转轴116,它们与第一输入轴112、第二输入轴113平行地配置。在驱动轴111连接有串联地配置的由干式单板离合器构成的奇数档离合器Co和偶数档离合器Ce,当奇数档离合器Co紧固时驱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
112结合,当偶数档离合器Ce紧固时驱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13结合。
[0088] 在第一输入轴112固定设置有1档主动齿轮151和3档主动齿轮152,在第二输入轴113固定设置有2档主动齿轮153和4档主动齿轮154。在输出轴115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1档主动齿轮151啮合的1档从动齿轮155和与3档主动齿轮152啮合的3档从动齿轮156,这些1档从动齿轮155和3档从动齿轮156能够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157选择性地与输出轴115结合。此外,在输出轴115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2档主动齿轮153啮合的2档从动齿轮158和与4档主动齿轮154啮合的4档从动齿轮159,这些2档从动齿轮158和4档从动齿轮159能够利用2档-4档同步装置160选择性地与输出轴115结合。
[0089] 在空转轴116固定设置有与2档从动齿轮158啮合的倒车第一齿轮161,并且在该空转轴116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1档主动齿轮151啮合的倒车第二齿轮162,倒车第二齿轮162能够经由倒车牙嵌式离合器163与空转轴116结合。
[0090] 固定设置于输出轴115的最终主动齿轮141与差动齿轮142的最终从动齿轮143啮合。差动齿轮142经由主动轴144、144与左右的驱动轮W、W连接。
[0091] 2档主动齿轮153、2档从动齿轮158、倒车第一齿轮161、空转轴116、倒车牙嵌式离合器163、倒车第二齿轮162以及1档主动齿轮151构成使第二输入轴113的旋转反转并传递至第一输入轴112的反转单元164。
[0092] 接着,对具备上述结构的自动变速器M的1档变速档~4档变速档和倒车变速档的确立进行说明。
[0093] 如图17所示,在确立1档变速档时,在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157将1档从动齿轮155与输出轴115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 一输入轴112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1→奇数档离合器Co→第一输入轴112→1档主动齿轮151→1档从动齿轮155→1档-3档同步装置157→输出轴115→最终主动齿轮141→最终从动齿轮143→差动齿轮142→主动轴144、144的路径传递至驱动轮W、W。
[0094] 在确立3档变速档时,在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157将3档从动齿轮156与输出轴115结合的状态下,使奇数档离合器Co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12结合即可。
[0095] 在确立2档变速档或4档变速档时,在利用2档-4档同步装置160将2档从动齿轮158或者4档从动齿轮159与输出轴115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13结合即可。
[0096] 如图18所示,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在利用倒车牙嵌式离合器163将倒车第二齿轮162与空转轴116结合并利用1档-3档同步装置157将1档从动齿轮155与输出轴115结合的状态下,使偶数档离合器Ce卡合而将驱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13结合。在该状态下,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111→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13→反转单元164→1档从动齿轮155→1档-3档同步装置157→输出轴115→最终主动齿轮141→最终从动齿轮143→差动齿轮142→主动轴144、144的路径形成为逆向旋转并传递至驱动轮W、W。
[0097] 如上所述,对图17的1档变速档的确立时和图18的倒车变速档的确立时进行比较可以明确,对于两变速档,共用了1档主动齿轮151→1档从动齿轮155→1档-3档同步装置157→输出轴115→最终主动齿轮141→最终从动齿轮143→差动齿轮142→主动轴144、144→驱动轮W、W的长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M的重量和尺寸。由于所述共用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包括1档变速档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大部分,因而无需特意地利用倒车变速档获得减速比,能够更为有效地削减变速器M的重量和尺寸。 [0098]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0099] 例如,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M不具有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然而也可以设置变矩器。
[0100]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自动变速器M,然而也可以设置自动化了的手 动离合器。
[0101] 此外,奇数档离合器Co和偶数档离合器Ce除了变速离合器以外也可以作为起步离合器使用。
[0102] 此外,奇数档离合器Co和偶数档离合器Ce并不限定为干式单板离合器,也可以是干式多板离合器或湿式离合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