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663823.2 申请日 2014-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4648598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申请人 铃木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佐木荣司; 稻山佳里; 山本一广;
摘要 一种配备有V型引擎的摩托车,在V型引擎中,前后 气缸 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被布置成V形。排气装置包括:催化剂装置,该催化剂装置布置在前气缸的排气管和后气缸的排气管的聚集部分的排气下游侧;和连接管,该连接管用于连通前气缸的排气管和后气缸的排气管,并且连接管通过后气缸的排气管和催化剂装置之间的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配备有V型引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在所述V型引擎中,前后气缸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布置成V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含:
催化剂装置,所述催化剂装置布置在所述前气缸的排气管和所述后气缸的排气管的聚集部分的排气下游侧;和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所述前气缸的排气管和所述后气缸的排气管;
其中,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后气缸的排气管和所述催化剂装置之间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所述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后气缸的排气管具有:前后通道部分,所述前后通道部分先朝向车辆前侧延伸;和前端弯曲部分,所述前端弯曲部分在所述前后通道部分的前端部弯曲且与所述催化剂装置连通;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前后通道部分和所述催化剂装置之间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后气缸的排气管具有上下通道部分,所述上下通道部分连接所述前后通道部分和所述后气缸的排气口;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下通道部分连通,并且从上方穿过由所述前后通道部分、所述催化剂装置和所述前端弯曲部分围绕的空间延至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前后通道部分布置成越朝向所述车辆前侧离所述催化剂装置越远的倾斜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连接管从上方穿过所述空间延至下方时,所述连接管具有向前延伸的下穿部分,所述下穿部分通过所述前端弯曲部分;和
其中,所述下穿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前气缸和所述后气缸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彼此偏离;并且
其中,所述催化剂装置在所述车辆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后气缸侧偏离,并且所述前后通道部分在所述车辆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前气缸侧偏离。

说明书全文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0001]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0002] 本申请针对2013年11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239032提出优先权要求,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在例如摩托车的车辆中的引擎,特别是V型引擎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4] 从环境问题等等的观点来看,为了净化引擎的排气在排气装置中装载催化剂。公知地,为了符合排放标准(例如,欧洲EUR04等等),必须将催化剂放置得靠近排气口到一定程度。
[0005] 同时,在普通的双引擎诸如所谓的V型引擎中,经由连接管连接气缸的排气管的方法对于转矩特性等等的提高是有效的。
[0006] 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这种类型的引擎中的排气装置等等的具体的实例。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04-13196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No.4108381
[0009] 在传统的排气装置中,采用诸如在车辆的侧边(例如,引擎的侧边)配置连接排气管的连接管的手段,但是由于空间等等原因,这种布置不是容易的。
[0010] 进一步,在包括V型引擎等等的传统引擎中,在实现用于满足排放标准所需的排气管布置的同时,未必容易实现转矩特性等等的提高。也就是说,试图满足二者涉及诸如丢失中低速度范围转矩,或者发生所谓的转矩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1] 考虑到这种环境,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排气装置,特别地实现高效的排气管布置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0012] 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是一种配备有V型引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在V型引擎中,前后气缸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布置成V形,排气装置包括:催化剂装置,该催化剂装置布置在前气缸的排气管和后气缸的排气管的聚集部分的排气下游侧;和连接管,该连接管用于连通前气缸的排气管和后气缸的排气管,其中该连接管通过后气缸的排气管和催化剂装置之间的空间。
[0013]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中,后气缸的排气管具有:前后通道部分,该前后通道部分先朝向车辆前侧延伸;和前端弯曲部分,该前端弯曲部分在前后通道部分的前端部弯曲且与催化剂装置连通,并且连接管通过前后通道部分和催化剂装置之间的空间。
[0014]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中,后气缸的排气管具有上下通道部分,上下通道部分连接前后通道部分和后气缸的排气口,并且连接管与上下通道部分连通并且从上方穿过由前后通道部分、催化剂装置和前端弯曲部分围绕的空间延至下方。
[0015]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中,前后通道部分布置成越朝向车辆前侧离催化剂装置越远的倾斜形状。
[0016]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中,当连接管从上方通过该空间延至下方时,连接管具有向前延伸的下穿部分,下穿部分通过前端弯曲部分,并且下穿部分在上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
[0017]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中,前气缸和后气缸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彼此偏离,并且催化剂装置在车辆左右方向上朝向后气缸侧偏离,并且前后通道部分在车辆左右方向上朝向前气缸侧偏离。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整体结构的实例的侧视图;
[0019]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引擎单元的前视图;
[0020]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引擎单元的左视图;
[0021]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引擎单元的俯视图;
[0022]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引擎单元的仰视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的右前立体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0025] 图8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0026] 图9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在下文中,将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排气装置的适当的实施例。
[0028] 首先,将描述应用了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整体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中图解的摩托车100作为实例描述。注意在用于以下描述的附图中,当必要时车辆的前方、后方、右侧方和左侧方分别由箭头Fr、Rr、R、L表示。
[0029] 在图1中,在由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车身框架101的前部,设置由转向头管102支撑从而可左右转动的左右前叉103。在前叉103的上端,把手104被固定并且由乘客或者驾驶者握住的手柄105设置在把手104的两端。在前叉103的下部,前轮106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前挡板107被固定从而覆盖前轮106的上部。前轮106具有与前轮106一起旋转的制动盘108。
[0030] 车身框架101整体地连结到转向头管道102的后部并且向后方分叉成一对左右部分,并且车身框架101在扇形展开的同时从转向头管102向后下方延伸。在本实例中,车身框架101可以是所谓的双梁式框架。附带地,座位轨道109从车身框架101的后部的附近向后延伸同时随着其更向后而适度地更向上倾斜,以支撑座位110(乘坐座位)。进一步,车身框架101的左右部分在它们的后端部的附近形成向下的弧形或者向下弯曲的同时彼此连结,并且整体来看车身框架101具有三维构造。
[0031] 摆臂111被支撑在车身框架101的后部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可摆动,并且后减震器112安装在车身框架和摆臂111之间。后轮113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摆臂111的后端。后轮113经由从动链轮115被驱动旋转,用于传送引擎的动的链条114盘绕从动链轮115。后挡板单元
116布置在后轮113上方。多个引擎架设置在车身框架101上,并且引擎单元117通过这些引擎架被安装和支撑在摩托车100的大致车辆中心部。在本实施例中,引擎单元117具有,例如,稍后将描述的冷式四冲程循环V型引擎。
[0032] 燃料箱118安装在引擎单元117的引擎的上方,并且上述的座位110连续地设置在燃料箱118的后方。在把手104的前方,安装包括速度计、转速计、各种指示灯等等的仪表单元119,并且在仪表单元119的前侧,挡屏120直立地设置。进一步,在挡风屏120的下方,布置车头灯121。
[0033] 在车辆的外部,车辆的大部分前部或者燃料箱118的左右侧附近由前罩或者箱侧板122覆盖,并且车辆的左右两侧部都是由侧盖123覆盖。通过这些外部构件,形成具有所谓流线形状的车辆外观。
[0034] 接下来,图2至图5图解引擎单元117的主要部分的构造。参考图2至图5,将描述引擎单元117的基本构造。图2是引擎单元117的前视图,图3是引擎单元117的左视图,图4是引擎单元117的俯视图,并且图5是引擎单元117的仰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气缸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成V形的V型双引擎如先前的描述安装。在引擎的基部,引擎具有容纳曲轴124(在图3中大致地图解)的曲轴箱125,曲轴124被水平地支撑在左右方向上,作为气缸中的一个的前气缸126向前倾斜以被联接到曲轴箱125的上侧,并且作为其他气缸中的一个的后气缸127向后倾斜以被联接到曲轴箱125。
[0035] 在前气缸126中,气缸128、气缸盖129和气缸前盖130整体地联接以便从曲轴箱125以上述顺序被堆叠。进一步,在后气缸127中,气缸131、气缸盖132和气缸前盖133整体地联接以便从曲轴箱125以上述顺序被堆叠。由形成V形倾斜(倾斜)的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的前后倾斜形成的角度典型地是90°,但是倾斜角也可以比这个更小。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互相偏离(在图2中X是它们的偏离长度),并且在本实例中,前气缸
126和后气缸127分别适度地向右和向左偏移。
[0036] 在曲轴124的左轴向端侧,由磁电机盖135覆盖的磁电机室134邻近于曲轴箱125设置。进一步,在曲轴124的右轴向端和后侧,由离合器盖137覆盖的离合器室137邻近于曲轴箱125设置。在曲轴箱125的后部,变速箱138(图3)整体地形成,并且在这个变速箱138中,配置中间轴和多个变速齿轮,图中未示。在曲轴箱125的底部,附接油盘139。曲轴箱125和变速箱138整体地联接,并且作为整体形成引擎单元117的壳体组件。从而此构造的V型双引擎经由多个引擎架被悬挂在车身框架101上,因此被整体地联接和支撑在车身框架101的内侧,并且引擎本身作为车身框架101的刚性构件运行。
[0037] 引擎单元117的动力从曲轴箱125中的曲轴124通过变速箱138中的变速器被最终传输到作为引擎单元117的输出端的驱动链轮。该驱动链轮经由用于动力传送的链条114(图1)驱动和旋转从动链轮115,并且因此旋转后轮113。附带地,链条114和从动链轮115布置在后轮113的左侧。
[0038] 尽管省略了它们的详细说明,引擎单元117进一步包括: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供应分别来自空气净化器的空气(进气)和燃料供给装置的燃料组成的空气燃料混合物;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排出引擎中燃烧后的废气;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冷却引擎;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润滑引擎的可动部分;和控制系统(ECU:引擎控制单元),该控制系统控制它们的操作。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多个功能性的系统与上述辅助机械等等配合操作,从而引擎单元117作为整体执行顺畅的操作。
[0039] 在上述情况中,更具体地,在进气系统中,进气口140(参考图4)在前气缸126的气缸盖129的后侧打开,并且节流体经由进气管连接到进气口140。进气口141(参考图4等等)在后气缸127的气缸盖132的前侧打开,并且节流阀体经由进气管连接到进气口141。在本实例中,前气缸126的进气口140和后气缸127的进气口141都是设置成V形倾斜,并且经由各自的节流阀体被供应净化空气,净化空气来自布置在V形倾斜的上中心部的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器盒。
[0040] 在每一个节流阀体中,尽管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根据开度,打开/闭合形成在节流阀体内部的进气流路径或者通道的节流阀(图中未示)被适配,从而控制空气净化器馈送的空气的流量。附带地,设置机械地、电力地或者电磁地驱动这些节流阀的阀驱动机构。在这些节流阀体中的每一个中,用于燃料喷射的喷射器布置在节流阀的下游侧,并且燃料箱118中的燃料通过燃料向这些喷射器供应。在这种情况下,喷射器都通过上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在预定时刻将燃料喷射到在节流阀体中的进气流路径,从而具有预定的空气燃料比的空气燃料混合物被供应到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的气缸128和气缸131。
[0041] 接下来,排气系统具有排气装置10,排气装置10从引擎中排出在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中的燃烧废气。稍后将详细描述排气装置10。附带地,在前气缸126的气缸盖129的前侧,排气口142(它的大致位置通过图2、图3等等中的虚线表示)打开,并且稍后描述的排气管连接到排气口142。进一步,在后气缸127的气缸盖132的后侧,排气口143(它的大致位置通过图2、图3等等中的虚线表示)打开,并且稍后描述的排气管连接到排气口143。
[0042] 进一步,在冷却系统中,在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中,在包括它们的气缸128和气缸131的气缸体周围,形成水套,从而冷却水在其中循环。配备散热器(尽管未图示,布置在前气缸126的斜前上方位置并且通过车身框架101等等,被支撑在他们的适当的位置),散热器冷却被馈送到水套的冷却水。
[0043] 进一步,形成用于向引擎单元117的可动部分供应润滑油润滑它们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曲轴124;阀驱动装置,该阀驱动装置形成在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的气缸盖129、132中;凸轮链条,该凸轮链条联接它们;变速器;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普通的油泵被用于润滑系统,并且通过该油泵,从油盘139泵送的润滑油被馈送到润滑系统。
[0044] 根据本发明的引擎单元117包括排气装置10,排气装置10从引擎排出产生在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中的燃烧废气,并且图6图解了排气装置10的右前立体图。图7到图9图解了排气装置10的构造实例,并且当必要时也参考图2至图5描述排气装置10。注意图7是排气装置10的前视图,图8是排气装置10的左视图,图9是排气装置10的俯视图。
[0045] 首先,尽管稍后描述它的细节,在排气装置的基本构造中,排气管11连接到前气缸126的排气口142,并且排气管11大致地向后延伸。排气管12连接到后气缸127的排气口143,并且该排气管12先大致地向前延伸,并且此后在中间向后折回以向后延伸。排气管11和排气管12在聚集部分或者聚集管13彼此连结,它们通过催化剂装置14,催化剂装置14布置在聚集部分13的直接后方并且在聚集部分13的排气下游侧,排气管11和排气管12经由单个排气管15连接到消音器16。
[0046] 更加具体地,排气管11具有连接到前气缸126的排气口142的连接部分17。在前视图中,如图2所示连接部分17从排气口142向斜右下方延伸并且它的下部向左后方弯曲。进一步,如图5所示,连接部分17在其向左后延伸的部分联接到排气管11。也就是说,连接部分17的上端部从斜前下方向附接到和固定到排气口142,并且在其向左后延伸的部分(更具体地,在比排气口142更向车辆左侧的部分),其下端部从轴向插入和联接到排气管11的紧固固定件。附带地,如图8所示,在侧视图中,连接部分17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排气管11,在向左后延伸后,弯曲以通过在曲轴箱125的左侧的下方并且靠近曲轴箱125的左侧的位置以便在前后方向上沿着车辆的左侧延伸,向后延伸,并且连接到聚集部分13,后气缸127的排气系统连接到聚集部分13。附带地,在图9中的俯视图中聚集部分13具有大致地Y形形状,其前分叉部分在后侧连结,并且聚集部分13布置以便大致位于变速箱138下方(参考图3)。排气管11连接到聚集部分13的分叉形状的一侧(左侧)。直接布置在聚集部分13后方的催化剂装置14布置在比排气管1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一部分更向车辆的中心侧的位置,并且如图
3所示,在侧视图中,催化剂装置14布置在变速箱138的大致后下方以及在油盘139的后方。
单个排气管15连接到催化剂装置14的后部,并且排气管15在向右后弯曲的同时向上延伸,从而通过在稍后描述的上下通道部分19的下部的后方的位置并且在上下通道部分19和后轮113之间,并且排气管15连接到布置在后轮113的右侧的消音器16。
[0047] 排气管12具有连接到后气缸127的排气口143的连接部分18。如图4所示,在俯视图中,连接部分18从排气口143向斜右后方延伸以向后下弯曲。如图7或图8所示,连接到连接部分18的排气管12作为上下通道部分19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然后,排气管12的上下通道部分19的上部朝向车辆前侧轻微弯曲,在其上端部具有紧固固定件,并且联接到连接部分18,连结部分18的弯曲并且向后下延伸的后端部分从轴向被插入到上下通道部分19的上部。上下通道部分19的下部在催化剂装置14的后端部的附近的右侧直接向前弯曲,但是此后作为前后通道部分20在俯视图(图9)中向右倾斜的同时,即,在与催化剂装置14分离的同时,比催化剂装置14更向前延伸。排气管12进一步从前后通道部分20的前端部以相对大的曲率半径作为前端弯曲部分21向左弯曲或者形成弧形,该前端部靠近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于聚集部分13的位置,并且排气管12连接到聚集部分13的分叉形状的另一侧(右侧)。排气管12因此从排气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具有上下通道部分19、前后通道部分20和前端弯曲部分
21。
[0048] 总结排气管12的布局,其上下通道部分19实际上连接到后气缸127的排气口143和前后通道部分20,并且前后通道部分20以倾斜的方式布置成在平面图中随着它朝向车辆前侧而更向右与催化剂装置14分离。如图9等等所示,前后通道部分20的前端部经由前端弯曲部分21以大曲率(R)连接到聚集部分13,即,在平面图中向前变宽的空间S形成在前后通道部分20和催化剂装置14之间。附带地,该空间S的形状是,例如,大致上是在其后侧逐渐变尖的楔形,或者诸如细长的等腰三角形形状。进一步,如图3中所示,在侧视图中,上下通道部分19布置在车身框架101的后方以便位于不与车身框架101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重叠的位置,从而无障碍地支撑摆臂111。
[0049] 如图9所示(也可参考图5),本发明特别地具有连接管22,连接管22用于连通前气缸126的排气管11和后气缸127的排气管12,并且该连接管22通过后气缸127的排气管12(具体地,前后通道部分20)和催化剂装置14之间的空间。
[0050]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管22的一端22a连接到前气缸126的排气管11的适当的中间位置,其位置在聚集部分13的排气上游侧,以与排气管11连通。更详细地,一端22a从车辆中心侧连接到排气管11沿着前后方向的部分,并且比油盘139更向前。进一步,连接管22的另一端22b在聚集部分13的排气上游侧连接到后气缸127的排气管12,即,连接到上下通道部分19的适当的中间位置以与排气管12连通(参考图6等等)。更详细地,另一端22b从车辆前侧连接到上下通道部分19的下部。如图9所示,连接管22从与其一端22a连接的排气管11向右延伸,以便与排气管11形成大致的T形,并且此后向后弯曲以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线性地延伸,并且在通过前端弯曲部分21的下方后,向后上弯曲以从车辆前侧连接到上下通道部分
19的下部。
[0051] 空间S也被前端弯曲部分21围绕,并且连接管22从上方穿过由催化剂装置14、前后通道部分20和前端弯曲部分21包围的空间S延至下方。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管22具有下穿部分22c,下穿部分22c从上下通道部分19的下部的前侧向前下延伸,并且通过前端弯曲部分21的下方以向前延伸,并且该下穿部分22c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注意在图7中,H是下穿部分22c的高度或者厚度。附带地,在下穿部分22c的周围,内部被适当地加固,从而采取抵抗共振的振动对策。可选择地,布置在下穿部分22c上方的前端弯曲部分21或者聚集部分13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并且下穿部分22c可以布置得更高。
[0052] 进一步,如先前描述,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互相偏离,前气缸126适度地向右偏离并且后气缸127适度地向左偏离。关于这个,如图9所示,催化剂装置14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与后气缸127朝向同侧(向左)偏离,并且前后通道部分20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与前气缸126朝向同侧(向右)偏离。即,与从后气缸127向右偏离的前气缸126相关的连接部分17和排气管11向左后弯曲延伸,并且排气管11布置在车辆的左侧。与从前气缸
126向左偏移的后气缸相关的连接部分18、上下通道部分19和前后通道部分20向右后弯曲延伸并且布置在车辆的右侧。
[0053] 在上述情况中,如图6所示,排气装置10总体上整体地联接,并且如图8、图9等等所示,形成为向上突出的附接支架23、24、25分别附接到排气管12(前后通道部分20)、催化剂装置14和消音器16。排气管12的支架23、24和催化剂装置14被连接到车身框架101的下端部附近的适当的位置。消音器16的支架25连接到支柱144的适当的位置(参考图1和图8),支柱144通过例如使用座位轨道109等等被支撑。因此,排气装置10在多个点被连接到并且被支撑在车身框架101侧,从而确保高支撑刚度
[0054] 在本发明中,如图8或者图9简要地图解,在消音器16的排气上游侧,排气阀26进一步设置在排气管15的适当的中间位置。尽管省略详细说明,排气阀26被支撑在排气管15内部以便能够围绕旋转支撑轴27旋转,通过车辆上的致动器单元驱动旋转,以控制排气管15中的排气流。作为致动器单元的具体结构,例如,可采用的结构之一:分别设置在致动器单元的驱动部分和排气阀26的旋转支撑轴27的轮28(图7)经由诸如线缆等的驱动力传输装置29(参考图8或者图9)联接并且驱动部分的驱动达的操作由ECU控制。通过旋转轮28,排气阀26打开/闭合到期望的开度。
[0055] 作为排气阀26的操作,其开度根据引擎转速控制,因此能够实现排气脉动的抑制,等等。例如,当引擎转速是低的,排气阀26设置成低开度,从而当引擎转速低时排气脉动是最佳化,从而在低速时提高输出。进一步,当引擎转速高时,排气阀26基本上完全打开。
[0056]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排气装置10的主要操作等等。首先,在这种V型双引擎中,在排气系统中,催化剂装置14被安装并且设置连接管22,连接管22用于连通前气缸126的排气管11和后气缸127的排气管12。
[0057] 特别地连接管22布置成通过后气缸127的排气管12和催化剂装置14之间的空间,这实现了非常紧凑的排气管布局而不使得连接管22从车辆侧向突出。附带地,通过设置使得排气管11和排气管12彼此连通的连接管22,产生抵消前后气缸的排气脉动的相互影响的操作,这能够实现提高引擎的输出特性。
[0058] 进一步,布置连接管22的空间S通过后气缸127的排气管12前后通道部分20形成,并且通过有效地使用前后通道部分20的内侧的空间,可以布置连接管22。
[0059] 在这种情况下,排气管12的上下通道部分19与连接管22的另一端22b连通,并且从该另一端22b,连接管22向前从上方穿过空间S延至下方。空间S也被前端弯曲部分21围绕,并且在这方面同样通过有效地使用前端弯曲部分21的内(后)侧的空间布置连接管22。
[0060] 进一步,排气管12的前后通道部分20以倾斜的方式布置成随着它更朝向车辆前侧而更远离催化剂装置14。
[0061] 形成在前后通道部分20和催化剂装置14(或者聚集部分13)之间的空间S能够被保留以便向前扇形展开,从而能够容易地并且大尺寸地保留布置连接管22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排气管12经由具有大曲率的前端弯曲部分21连接到聚集部分13,这能够减少在排气管12中的排出气流的流动阻力以实现提高排气效率。
[0062] 进一步,连接管22具有通过前端弯曲部分21下方以向前延伸的下穿部分22c,并且这个下穿部分22c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
[0063] 前端弯曲部分21和下穿部分22c堆叠为两层,但是排气管12的前端弯曲部分21尽可能地布置在靠近曲轴箱125的下表面侧,并且同时,连接管22布置在前端弯曲部分21下方以免朝向曲轴箱125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下穿部分22c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在确保其通道截面积的同时能够抑制其向下突起,使连接管22的高度位置实际上是高的,并且设置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是大的。
[0064] 进一步,催化剂装置14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朝向后气缸127侧偏离,并且前后通道部分20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朝向前气缸126侧偏离。
[0065] 根据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的偏离布置,布置催化剂装置14和前后通道部分20确保特别是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排气管11和排气管12的自由度,并且当它们安装在车辆上时具有例如便于它们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它们的连接操作等等的优势。
[0066] 进一步,在上述情况中,在聚集部分13的排气上游侧,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经由连接管22在与排气口142和排气口143实际上距离相等的位置联接,这抑制了转矩谷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转矩特性。
[0067] 如到此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10,在这种V型的双引擎中,连接前气缸126和后气缸127的连接管22布置成避免显现在外观上,这能够提高车辆的可销售性。进一步,排气管11在理想的位置联接到排气管12,这能够实现最佳转矩特性并且另外,能够最小化排放标准对转矩特性的影响,能够有效地维持和提高可销售性、动力特性等等。
[0068] 到此,本发明如上所述具有各种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只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做出修改等等。
[0069] 关于前气缸126、后气缸127、排气管11和排气管12的布置,它们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反。
[0070] 进一步,描述了具有一个前气缸和一个后气缸的V型双引擎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也有效地适用于多缸引擎,其中每一个前后气缸都具有两个以上气缸。例如,在前后倾斜中的每一个都有两个气缸的V型四气缸引擎中,前倾斜的两个气缸的排气管经由排气歧管连结为单个前排气管,并且后倾斜的两个气缸的排气管经由排气歧管连结为单个后排气管。因此本发明也适用于如此构造的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
[0071] 根据本发明,连接管布置成通过后气缸的排气管和催化剂装置之间的空间,因此实现了非常紧凑的排气管布局而不使得连接管从车辆侧向突出。
[0072]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实现短距离同时实现转矩特性等等的提高,实现短距离有利于处理关于从排气口出口到催化剂的距离布局的标准,其对于满足排放标准是必须的。
[0073] 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仅举例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具体的实例,并且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没有通过这些实施例而被限定。即,可以在不偏离技术主旨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