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装置的构造改进

申请号 CN201010526673.2 申请日 2005-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2086724B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申请人 法雷奥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A·霍梅罗·德; A·希尔瓦·德·奥利维拉; J·D·J·平;
摘要 一种对用于 汽车 行李箱的 防盗 锁 装置的构造改进,所述构造改进的创新方案包含能够应用于普通行李箱锁和具有电气装配件的行李箱锁两者的新型防盗锁(1),其中所述改进除了为防盗安全系统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以外,还提供在所述防盗锁的装配期间的更高生产 力 ,并且这是通过这样的构造设计来实现的,即,其中所述防盗锁具(1)包括紧固环形件(A)、密封接头(B)、 锁芯 件(C)和紧固夹持件(D)。除结构槽(A5)以外,所述紧固环形件(A)包括中空的闩区域(A1)、上闩元件(A2)和下闩元件(A3),还具有保险锁定部分(A4)。另外,所述紧固夹持件(D)具有上(D1)和下(D2)闩端,在所述紧固夹持件的中间部分具有弯曲段(D3),并且这两个闩端都被安装到所述锁芯件(C)中。当装配完成时,由于形成高度障碍(H1),防盗锁具(1)阻止工具(4)触及联结件(F),并且生成消除了装配间隙的宽度(H2)。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提出了可以用于普通行李箱锁以及其中电气组件被装配在锁芯件(C)的本体中的行李箱锁,其中防盗锁产品(1′)包括紧固环形元件(X)、密封接头(B)、锁芯件(C)和紧固夹持件(Y),其中所述紧固环形件(X)具有在其中间部分中的中空的闩区域(X1),所述闩区域(X1)将一对闩结构(X5和X6)分开,在其邻接部分的左手侧是支撑区域(X2),所述支撑区域(X2)具有平行设置并且被保险区域(X8)分开的一对闩结构(X3和X4)以及在所述保险区域(X8)最远部分的壁(X7),所述保险区域(X8)产生针对所述紧固夹持件的弯曲段的闩.所述保险区域(X8)具有用于锁定所述弯曲段的锁定部分(X9),特征在于:第一阶段,其中所述紧固夹持件(Y)通过将杆(Y1和Y2)压在闩结构(X3和X4)上而产生的闩定被装配在所述紧固环形件(X)的本体中,使所述弯曲段(Y3)被限制到所述壁(X7),并且因此允许在所述锁芯件(C)的本体上的所述紧固环形件(X)和密封接头(B)件之间的装配;第二阶段,其中线性移位(Fc)被施加到所述紧固夹持件(Y),导致所述一对杆(Y1和Y2)在所述闩结构(X3)、(X5和X4)、(X6)的滑行;锁定阶段,其中所述弯曲段(Y3)到达所述保险区域(X8)中的所述锁定部分(X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锁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紧固夹持件(Y)由一对杆(Y1和Y2)形成,所述一对杆(Y1和Y2)通过弯曲段(Y3)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全文

对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装置的构造改进

[0001] 本申请是2005年11月30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580046626.5的发明专利申请“对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锁装置的构造改进”的分案申请。
[0002]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对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锁装置的构造(constructive)改进,所述防盗锁装置包括具有耦合的电气装置的锁,所述构造改进提供关于装配系统和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锁保护的开拓性优点,并且当从工业化的观点来分析优点时,导致在零件与行李箱罩(hood)的装配期间的显著的生产率提高。它还在抵御针对车辆的恶意破坏和/或盗窃的安全性方面提供显著的改进。
[0004] 生产率显著提高使汽车业公司(尤其是装配工厂)能够获得降低的行李箱罩锁固定装配成本。
[0005] 此外,利用装配现在改进的锁的系统,装配质量得到保证,在所述锁的装配以及在它的使用寿命期间的工作中,不合格(out-of-spec)问题被最小化,具有减少了的针对该车辆用品的故障检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
[0006] 从抵御盗窃的安全性观点来看,现在要求保护的解决方案通过增加进入(access)车辆行李箱的难度来直接为机动车辆增加价值,从而提供低御盗窃和不当行为的更高的可靠性。
[0007] 铭记存在针对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最高安全性的车辆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现在所要求保护的产品的最优化,所述现在要求保护的改进满足这种需求。 背景技术
[0008] 从该视来看,将已改进的解决方案与对目前技术平来说已经是已知的简单行李箱锁类模型进行比较,显然后者在它们的构造和功能设计(concept)方面是不足的。这样的行李箱锁的装配缺乏生产效率,因为装配者不具有对适当的行李箱锁装配过程来说所必需的物理或视觉接触
[0009] 这种低劣的工作状况导致生产率的丧失,所述低劣的工作状况包括过高的生产目标。
[0010] 此外,由于锁类用具有限数量的可能组件,这样的用具具有高于行业质量控制部规定的范围的不合格率。
[0011] 另一个周知的事实是,从抵御盗窃的安全性观点对行李箱锁具价值进行的分析揭示了它们抵御侵犯者行为的脆弱性。由于这样的事实,这一点更加严重,所述事实即容易通过将锁从其在行李箱的金属结构上的闩释放来破解它。
[0012] 仍然在已意识到的安全性范围内,可以通过将本体(body)从行李箱门完全移走,或者由侵犯者准确地在锁类用具的闩区域中创建在行李箱金属件中的开口,来破坏对目前技术发展水平来说已知的所述解决方案。例如,可以轻易地使螺丝起子类工具进入这样的开口中,打开联结件(bracing element),所述联结件的功能是提供行李箱罩的锁定或释放。
[0013] 在已经陈述了这点后,对行李箱锁类用具的装配和操作状况的更深入的分析将我们引领到这样的结论,即,在可靠性方面,设计是不足的。但是,在这里提及的新设备达到了功能设计目标。在已经分析了在这里提及的消极方面之后,可以理解,存在相同性质产品的发展空间,但是具有装配过程中的更高多能性,导致改进的生产率,以及从针对阻止盗窃侵犯者的有效性的观点来看的质量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14] 由于这样的挑战,申请人开发了行李箱锁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所述创新解决方案更具体地被用在普通行李箱锁或具有电气组件的行李箱锁中,并且其构造设计提供在这里所提及的相对于目前技术发展水平的优势。所述已改进用具的装配系统抛弃锁销(lock pin),便于其在行李箱罩上的装配,使装配者的物理和视觉行为最小化,从而保证装配完整性并且避免所述用具的不合格装配问题。
[0015] 此外,用于现在改进的行李箱锁的构造设计与紧固环形件(clench ring element)一起提供紧固夹持件(fastening clinch element)的锁定,所述紧固环形件被设计来接收来自紧固夹持件的精确配合的闩。它还通过增加为联结件提供保护的功能来产生价值,因为它避免在对行李箱的侵害中通过使用的任何类型的工具触及该联结件。 [0016] 在现在要求保护的这个相同构造设计中,申请人还提出可用于普通行李箱和具有电气组件的行李箱锁两者的构造变体,使该新产品具有在不同装配规格的装配中的更大的灵活性。
[0017] 简言之,对于当前汽车工业中的竞争水平来说,必须争取保证质量的生产力改进,降低行李箱锁类用具的装配的操作成本,并且同时增强抵御侵害行为的安全性方面的独特可靠性。现在要求保护的解决方案符合先前在本文件中阐述的技术和商业要求,并且还完全符合在工业产权法律中规定的专利性要求。
[0018]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锁装置的构造改进,其中防盗锁(1)包括紧固环形件(A)、密封接头(B)、锁芯件(C)和紧固夹持件(D)。 [001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结构槽(A5)以外,呈圆周形状的所述紧固环形件(A)还具有中空的闩区域(A1),具有上(A)和下闩元件(A3),并且还具有保险锁定部分(A4)。 [002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接头(B)具有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所述外部轮廓与所述紧固环形件(A)的轮廓相同,并且所述内部轮廓被限定为与所述锁芯件(C)的所述外部轮廓相同的中空的闩区域(B1)。
[002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锁芯件(C)具有上联接区域(C1)和下联接区域(C2)。 [002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夹持件(D)具有上闩端(D1)和下闩端(D2),并且具有限定在所述紧固夹持件(D)的中间部位的弯曲段(D3)。
[002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关于所述紧固环形件(A)和密封接头件(B)在所述锁芯件(C)的本体上的装配以及所述紧固夹持件(D)的装配的第一阶段是通过将所述上端(d1)和下端(D2)安装到所述上联接区域(C1)和下联接区域(C2)中来进行的。
[0024]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回转移位力(Fa)被施加到所述紧固夹持件(D)的所述弯曲段(D3),其中所述上端(d1)和下端(D2)端从由所述锁芯件(C)的所述上联接区域(C1)和下联接区域(C2)表征的壳体移动(Fb)。
[0025]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线性移位力(Fc)被施加到所述紧固夹持件(D)的所述弯曲段(D3),推动所述上端(D1)和下端(D2)分别移动穿过所述上闩元件(A2)和下闩元件(A3),并且当所述弯曲段(D3)在所述保险锁定部分(A4)上被干扰时,发生锁定。以及,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环形件(A)的较大的外径产生高度障碍(H1),阻止工具(4)触及所述联结件(F);它还产生消除了装配间隙的宽度(H2)。
[0026]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锁装置的构造改进,所述构造改进提出了可以用于普通行李箱锁以及其中电气组件被装配在锁芯件(C)的本体中的行李箱锁两者的创新技术方案,其中防盗锁产品(1′)包括紧固环形通用元件(X)、密封接头(B)、锁芯件(C)和紧固夹持件(Y)。
[002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用紧固环形件(X)具有在其中间部分中的中空的闩区域(X1),所述闩区域(X1)将一对闩结构(X5)和(X6)分开,在其邻接部分的左手侧是支撑区域(X2),所述支撑区域(X2)具有平行设置并且被高的保险区域(X8)分开的一对闩结构(X3)和(X4)以及在其最远部分的壁(X7),所述高的保险区域(X8)具有降低的锁定部分(X9)。
[002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夹持件(Y)由一对杆(Y1)和(Y2)形成,所述一对 杆(Y1)和(Y2)通过弯曲段(Y3)连接在一起。
[002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盗锁产品(1′)的装配的特征在于:第一阶段,其中所述紧固夹持件(Y)通过将杆(Y1)和(Y2)压在闩结构(X3)和(X4)上而产生的闩定被装配在所述通用紧固环形件(X)的本体中,使所述弯曲段(Y3)被限制到所述壁结构(X7),并且因此允许在所述锁芯件(C)的本体上的所述通用紧固环形件(X)和密封接头(B)件之间的装配;第二阶段,其中线性移位力(Fc)被施加到所述紧固夹持件(Y),导致所述一对杆(Y1)和(Y2)在所述闩结构(X3)、(X5)和(X4)、(X6)的滑行;锁定阶段,其中所述弯曲段(Y3)到达所述高的保险区域(X8)中的所述降低的锁定部分(X9)。附图说明
[0030] 作为对本说明书的补充,为了获得对本发明申请的特征的更好理解,一组附图与本说明书相结合,所述图由以下的图示例,但不仅限于以下的图:
[0031] 图1描绘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在机动车辆上的应用区域; [0032] 图2描绘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外部部分的透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33] 图3是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更具体地,是其内部部分)的优选实施方案的透视图的图示,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34] 图4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分解图; [0035] 图5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侧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36] 图6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沿“LL”的剖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37] 图7是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内部部分的正视图的图示,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38] 图8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沿“MM”的剖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39] 图9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的装配的第一阶段具;
[0040] 图10是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的装配的第二阶段的图示;
[0041] 图11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的装配的第三阶段;
[0042] 图12是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的装配的第四阶段的图示;
[0043] 图13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更具体地,是其内部部分)的第一变体的透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44] 图14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的分解透视图;
[0045] 图15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的侧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46] 图16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沿“NN”的剖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47] 图17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的内部部分的正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48] 图18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沿“OO”的剖视图,所述防盗行李箱锁具被装配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 [0049] 图19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的装配的第一阶段的侧视图;
[0050] 图20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的装配的第二阶段具;
[0051] 图21描绘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在机动车辆行李箱罩上的装配的第三和最终阶段具;
[0052] 图22是适用于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具的联结件获得的保护的示意图; [0053] 图23描绘如何消除在现在要求保护的防盗行李箱锁组件和行李箱罩的闩区域之间的可能间隙(gap)。
[0054]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应该结合附图来阅读和解释下面的详细描述,其中不同附图中的相同元素被相同地编号,即,同一编号一直被用于在所述改进的两个实施方案中使用的一个元件。附图是高度概略性的,表征所选择的实施方案,但是并不打算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仅被限制为在权利要求组中阐述的内容。
[0056] 关于图示的附图,在图1中,申请人认为提供被适当地装配在机动车辆(2)上的防盗锁系统(1)的图示是合适的,并且图2是行李箱罩(3)上的防盗锁类产品(1)的外部部分(E)的图形表示。
[0057] 然而,图3有效地展示优选实施方案中的现在应用的防盗锁(1)中的改进,基于所述优选实施方案,可以在产品的装配和可靠性方面获得改进,所述产品即为本专利申请的主题。
[0058] 图4是形成行李箱锁防盗产品(1)的元件的分解图,并且这些元件被定义为紧固环形件(A)、密封接头(sealingjoint)(B)、锁芯件(lock cylinder element)(C)和紧固夹持件(D)。
[0059] 还有所谓的联结件(F),所述联结件(F)直接受益于在本专利申请的主题中的改进的实现。但是,所述联结件未曾经过任何形式的修改,所以将不会成为本申请中的任何权利要求的主题。
[0060] 紧固环形件(A)的构造设计基于呈圆周形状的主体(main body),所述主体在中间部分具有中空的闩区域(A1),所述闩区域(A1)的功能是在锁芯件(C)的前端部分提供闩。
[0061] 并且,提供了上(A2)和下闩元件(A3),所述上和下闩元件的功能是提供紧固夹持件(D)的上(D1)和下(D2)端的紧固。
[0062] 此外,关于紧固环形件(A)的构造设计,提供了保险锁定部分(relieflock)(A4),所述保险锁定部分的功能是在执行防盗锁(1)的装配的最终阶段时提供紧固夹持件(D)的锁定。
[0063] 对于紧固环形件本体(A)改进后的结构来说,它在它的一个侧面中具有结构槽(A5)。
[0064] 再有,密封接头件(B)的外部轮廓具有圆周的形状,所述密封接头件的外径与紧固环形件(A)的外径相接近,在它的中间部分也具有中空的闩区域(B1),后者具有与中空的闩区域(A1)的轮廓类似的轮廓。
[0065] 再有,锁芯件(C)从原有的设计被改变,引入上(C1)和下联接区域(C2),所述上和下联接区域的功能是在防盗锁(1)的装配的第一阶段期间,提供紧固夹持件(D)的上(D1)和下(D2)端的闩定。
[0066] 紧固夹持件(D)的特征在于具有上(D1)和下(D2)闩端,在它的中间部分具有弯曲段(D3),所述弯曲段(D3)的功能是与紧固环形件(A)的保险锁定部分(A4)一起,为紧固夹持件(D)提供锁定。
[0067] 构成防盗锁产品(1)的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别在图5、6、7和8中被完全理解。
[0068] 防盗锁产品(1)的功能装配设计由在图9中图示的第一阶段来说明,其中紧固环形件(A)和密封接头件(B)预先被装配在锁芯件(C)的本体上。
[0069] 紧固夹持件(D)的装配也在该第一阶段中完成,其中上(D1)和下(D2)端被安装在上(C1)和下(C2)联接区域上。这个动作的结果可以在图10中看到。
[0070] 在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后,操作者随后通过直接在中间部分,即,紧固夹持件(D)的 弯曲段(D3)上施加回转移位力(radial dislocation force)(fa),促使上(D1)和下(D2)端从由锁芯件(C)的上联接区域(C1)和下联接区域(C2)图示的壳体(house)移动,从而开始防盗锁产品(1)本身的锁定。
[0071] 一直到上(D1)和下(D2)端相对紧固环形件(A)形成90度的角,紧固夹持件(D)的回转移位才被改变,并且该动作的有效结果在图11中图示。
[0072] 在装配的第三阶段中,操作者还是直接在中间部分,即,紧固夹持件(D)的弯曲段(D3)上施加线性移位力(Fc),促使上(D1)和下(D2)端分别移动穿过上闩元件(A2)和下闩元件(A3)。当弯曲段(D3)在紧固环形件(A)中提供的保险锁定部分(A4)上被干扰(interference)时,移位停止,导致防盗锁产品(1)的有效锁定。这在图12中可清楚地看到。
[0073] 作为在本文中广泛描述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补充,申请人提出其在构造和功能设计方面的第一变体,所述变体的特征主要包括可以被应用于任何种类的行李箱锁的组件,诸如具有装配在锁芯件(C)的本体中的电气组件的行李箱锁。这可以在图13、15和17中看到。
[0074] 在本文中,图14是构成防盗锁产品(1′)的元件的分解视图的图示,所述元件被如下地定义:通用紧固环形件(X)、密封接头(B)、锁芯件(C)和紧固夹持件(Y)。 [0075] 通用紧固环形件(X)的构造设计基于圆周形状的主体,所述主体在中间部分具有中空的闩区域(X1),所述闩区域(X1)的功能是在锁芯件(C)的前端部分提供闩。 [0076] 通用紧固环形件(X)的左手侧的邻接(adjoin)部分具有支撑区域(X2),所述支撑区域(X2)可以被定义为通用紧固环形件(X)本体的侧向延伸,所述支撑区域(X2)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装配元件和限制紧固夹持件(Y)。
[0077] 关于元件的装配,定义了一对闩结构,所述一对闩结构分别具有包括字母-数字标记(X3)和(X4),并且被平行地放置,它们具有通过压紧固夹持件(Y)的杆(Y1)和(Y2)来提供闩的第一功能,以及提供该同一紧固夹持件(Y)的锁移动导向结构的第二功能。重要的是,强调杆(Y1)和(Y2)是直线形的,具有圆形端,以使它们自由移动穿过分别由两对闩结构(X3)、(X4)、(X5)和(X6)形成的导向结构。
[0078] 作为所述移动导向功能的补充,存在分别具有字母-数字标记(X5)和(X6)的第二对闩结构,所述第二对闩结构被平行地放置,但是包围(envelop)通用紧固环形件(X)的核心部分,从而保证在锁定操作的移动中的改进的稳定性
[0079] 通用紧固环形件(X)的构造设计还提供壁(X7),所述壁(X7)的功能是提供对紧固夹持件(Y)移动的限制,后者与高的保险区域(X8)联合,产生针对弯曲段(Y3)的 闩,并且具有这样的功能,即,阻止紧固夹持件(Y)本身的自由移动,直至锁本身的装配过程被完成。
[0080] 最后,通用紧固环形件(X)在高的保险区域(X8)还具有降低的锁定部分(loweredlock)(X9),后者具有提供紧固夹持件(Y)的锁定,更具体地,通过该元件的弯曲段闩(Y3)来提供锁定,保证防盗锁产品(1′)的高效装配。
[0081] 另外,密封接头(B)正是在行李箱锁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装配中应用的同一元件,并且关于锁芯件(C),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0082] 与优选实施方案中定义的紧固夹持件(D)相比,紧固夹持件被改变,生成被称为紧固夹持件(Y)的第二版本,其特征为包括杆(Y1)和(Y2),所述杆(Y1)和(Y2)的功能是为防盗锁产品(1′)的锁提供导向和移动。
[0083] 防盗锁产品(1′)的组成元件的相互作用可以分别在图15、16、17和18中被完全理解。
[0084] 防盗锁产品(1′)的装配的功能设计由在图19中示意的第一阶段来说明,其中紧固夹持件(Y)被装配在通用紧固环形件(X)的本体上,并且该装配动作的发生伴随着紧固夹持件(Y)的杆(Y1)和(Y2)分别在闩结构(X3)和(X4)上的闩定,所述闩定是依靠将杆在所述结构的表面沟槽(fissure)上轻压来进行的,导致“卡嗒”型(click-type)闩定。这个动作的结果可以在图20中看到,所述图20指示紧固夹持件(Y)上就要被致动之前的位置
[0085] 在紧固夹持件(Y)的所述闩定的完成以及它在装置有效锁定之前的正确定位的情况下,操作者可以继续在锁芯件(C)的本体上的进行通用紧固环形(X)和密封接头(B)元件之间的装配。
[0086] 在已经完成第一阶段之后,操作者开始防盗锁产品(1′)本身的锁定,直接在紧固夹持件(Y)上施加线性移位力(Fc),从由壁结构(X7)和高的保险区域(X8)形成的闩释放紧固夹持件(Y)的弯曲段(Y3),使杆(Y1)和(Y2)在分别在闩结构(X3);(X5)和(X4);(X6)的内部部分中形成的导向结构中移动。
[0087] 当弯曲段(Y3)到达高的保险区域(X8)中的降低的锁定部分(X9)时,紧固夹持件(Y)的移位(Fc)到达极限,使得由防盗锁(1′)形成的装置被有效地锁定到行李箱罩(3),并且这种状况被证实(verify)。
[0088] 关于最终状态,图22是对防盗锁(1)的未遂破坏的图示,其中紧固环形件(A)的较大的外径生成高度障碍(H1),阻止工具触及联结件(F),并且由此它不能被解开。 [0089] 高度(H1)还防碍从在行李箱罩(3)上提供的闩区域总体拆卸所述防盗锁(1)。 [0090] 最终,图23描绘紧固环形件(A)和行李箱罩(3)之间的布置,生成消除装配中的过量间隙的宽度(H2),从而阻止防盗锁(1)被移动。因此,锁定系统不会被损害。 [0091] 因此,可以从描述和图示的所有内容看到,由于对应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防盗锁装置的所述构造改进填补了汽车行业中的重要空白,尤其是因为它为行李箱锁产品(简单的装置以及在锁芯件(C)的本体中包括电气元件的装置两者)提供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可替换产品,所以,它应当得到相应的专有权。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