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把手系统

申请号 CN201310661519.X 申请日 2013-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3867054B 公开(公告)日 2017-06-09
申请人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发明人 H·格贝尔;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用于 机动车辆 的外部 门 把手 系统,其具有安排在外部门板内侧上的支承托架和安排在外部门板外侧上的门把手,该门把手从外部门板外侧安装并穿入外部门板且被支承在支承托架中;在支承托架中支承有单元,该单元由 锁 心柱及用于该锁心柱的壳体形成,该单元从外部门板内侧安装并穿入外部门板中的开口且借助从外部门板外侧安装的防护帽而在外部门板外侧上被 覆盖 。在该系统中,根据本发明在外部门板内侧上安排支承在支承托架中的锁定夹,该锁定夹使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单元以及防护帽以与它们对应的安装方向相反地锁定。在该系统中,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单元以及防护帽均以安全 防盗 的方式被支承,此外确保了所述多个元件到支承托架的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把手系统(2),该外部门把手系统具有:
安排在外部门板(1)的内侧(10)上的支承托架(11),该支承托架具有基本上保持与外部门板接触的外表面、内表面、在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延伸的侧面、与外部门板中的开口相应的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开口、形成在侧面上的槽缝状容纳部,该槽缝状容纳部与所述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开口连通;
心柱(20)以及用于该锁心柱(20)的壳体(21)形成的单元,该单元被沿着插入方向从支承托架的内表面插入到支承托架(11)的开口中,使得单元的前边缘插入到外部门板的开口中,由该锁心柱(20)以及壳体(21)形成的该单元(19)的壳体(21)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5,46),锁定夹(30)接合在该至少一个凹槽中;
从该外部门板(1)的外侧(9)安装的防护帽(24),该防护帽覆盖所述单元的前边缘,该防护帽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28,29),所述突起部突伸穿过外部门板中的开口,第一突起部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共面的第一凹槽,第二突起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
安排在该外部门板(1)的外侧(9)以及支承托架上的门把手(12),
板状构形的锁定夹(30),该锁定夹具有第一板区段(31)以及相对于该第一板区段垂直地安排的第二板区段(32),至少第一板区段被设计插入到容纳部中,锁定夹的第一板区段具有横档区域(35)和从该横档区域突出的、相互间隔开的第一、第二肢形区域(33,34),横档区域和肢形区域基本上共面,在第一和第二肢形区域上形成有指向彼此的第一和第二锁定突起部,第二板区段具有一个孔;以及一螺钉穿过锁定夹的第二板区段中的孔、穿过支承托架并旋入单元的壳体,其中,
该横档区域还与防护帽的第二凹槽接合,以及锁定夹的第一肢形区域和第二肢形区域分别与防护帽的两个相互对置的第一凹槽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壳体(21)具有多个凹槽(45,
46),该锁定夹(30)接合在该多个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端侧上,该板状的锁定夹(30)穿入该壳体(21)的至少一个凹槽(45,46)和该防护帽(24)的至少一个凹槽(48,4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这些板区段(31,32)的一个板区段(31)的区域中,该板状的锁定夹(30)穿入该壳体(21)的至少一个凹槽(45,46)和该防护帽(24)的至少一个凹槽(48,4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的锁定夹(30)从至少两侧分别接合在该壳体(21)中和该防护帽(24)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的锁定夹(30)从三侧分别接合在该壳体(21)中和该防护帽(24)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螺钉(39)穿入未与该壳体(21)和/或该防护帽(24)锁定在一起的板区段(32)中的孔(38),并且穿入该支承托架(11)中的孔(4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螺钉(39)借助于连接到该螺钉(39)的紧固环(42)而被轴向固定地支承在该锁定夹(30)的孔(38)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夹(30)由板构成。

说明书全文

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把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门把手系统,该外部门把手系统具有安排在外部门板的内侧上的支承托架以及安排在该外部门板的外侧上的门把手,其中,该门把手是从该外部门板的外侧安装的并且穿入该外部门板并且被支承在该支承托架中;其中,在该支承托架中支承有一个单元,该单元由心柱以及用于将该锁心柱的壳体形成,该单元是从该外部门板的内部安装的并且穿入该外部门板中的开口并且借助于从该外部门板的外侧安装的防护帽而在该外部门板的外侧上被覆盖

背景技术

[0002]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这种类型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在所述外部门把手系统中,就盗窃机动车辆企图而言,该防护帽是要确保第三方不能轻易地在锁心柱区域中操作外部门把手系统。
[0003] 此外,在外部门把手系统中有利的是确保防护帽以及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这个单元牢固地就座在外部门把手系统中。这样还使得为盗窃目的未经认可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在开篇提及类型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方式为使得在所述外部门把手系统中,包括该锁心柱及壳体的这个单元以及该防护帽均特别安全防盗地受到支承而且此外还确保所述元件到该支承托架的特别固定的连接。
[0005] 该目的是借助于以下事实实现的,即一个安装在该支承托架中的锁定夹被安排在外部门板的内侧上,该锁定夹使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这个单元以及该防护帽均以与它们对应的安装方向相反地锁定。
[0006] 该外部门把手系统因此具有以该锁定夹的方式的一个特殊部件,在对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这个单元以及该防护帽进行安装之后,该锁定夹相对于所述单元和防护帽而被移动进入一个锁定位置。在这个位置中,由于在支承托架、锁定夹、单元以及防护帽之间产生的形状配合锁定连接,而不可能使这个单元以及防护帽以与它们对应的安装方向相反地移动。所述多个元件因此借助该锁定夹而被锁定。
[0007] 如果第三方操作该防护帽,由于该锁定夹在该防护帽上的作用,在与该防护帽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不能将该防护帽拔掉或拆除。相对于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这个单元的安装方向而言由于该锁定夹在所述单元上的作用,这同样适用于该单元。
[0008] 该锁定夹的锁定作用是可以通过该锁定夹的一种非常简单的设计来实现。具体地说,所述锁定夹具有板状构形。这种板形状最优地适合于引起锁定作用,这是通过将该板引入该支承托架的一个凹陷中使得该板与限定的端侧区域与该单元以及防护帽的补偿区域倒咬合而实现的。
[0009] 根据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提供的是,该板状锁定夹通过第一板区段和相对于该第一板区段垂直安排的第二板区段形成。具体地说,这个较大的板区段用于锁定到该单元以及该防护帽,而另一个板区段,例如用于接收将所述板区段连接到另一个部件(例如,该单元的壳体)的一个螺钉。该锁定夹到包括该锁心柱及壳体的这个单元以及到该防护帽的锁定可以通过所述元件的不同的构形通过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来实现。就该单元的壳体的构形而言,认为有利的是该壳体具有接纳该锁定夹的至少一个凹槽。具体地说,该壳体具有用于接纳该锁定夹的多个凹槽。对于该防护帽而言,提供的是所述防护帽具有至少一个凹槽,该锁定夹接合在该至少一个凹槽中。当然有可能提供多个凹槽,该锁定夹接合在该多个凹槽中。
[0010] 该板状锁定夹优选地被构造成使得在端侧上,尤其在这些板区段中的一个板区段区域中,该锁定夹穿入该防护帽的至少一个凹槽和/或该壳体的至少一个凹槽。尤其有利的是该板状的锁定夹从至少两侧,特别是三侧,分别接合在壳体和/或该防护帽中。由于所述的该锁定夹在壳体以及防护帽中在该多侧的区域中的接合,对于该单元以及该防护帽的未经认可的、遵循使该单元和/或防护帽与对应的元件的安装方向相反进行移动的目的而言存在特别高的安全性。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提供的是设有螺钉用来连接该锁定夹以及壳体。该螺钉穿入该锁定夹中的孔并且被旋入该壳体中。包括该壳体及锁心柱的这个单元因此不仅在安装方向上是固定的,而且额外地是借助该锁定夹而被锁定并且另外借助该螺钉而被连接到该锁定夹。因此形成了该锁定夹、防护帽以及包括该壳体及锁心柱的单元的特别固定的、安全防盗的连接。
[0012] 螺钉优选地穿过不与该壳体和/或该防护帽锁定的板区段中的孔。一个板区段因此给出了锁定功能,而另一个板区段与这个螺钉结合而给出了连接功能,确切地说是该锁定夹与该单元的壳体的连接功能。原理上可想到的是,借助该螺钉将该锁定夹连接到该外部门把手系统的另一个部件上,例如将螺钉旋到该支承托架上。该目的是要实现,该锁定夹不能通过未经认可的方式而被移出其锁定位置。
[0013] 适宜地,螺钉借助于连接到该螺钉的紧固环而被轴向固定地支承在该锁定夹的孔中。这样在将螺钉从该单元的壳体中旋出的过程中使得可以将该锁定夹移回到其非锁定的位置中。这对于车门区域中的维护目的是有利的,这种维护目的要求的是在某些情况下该车门在包括壳体及锁心柱的这个单元以及该防护帽的区域中被拆除。附图说明
[0014] 由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在附图中所展示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15] 在附图中:
[0016] 图1示出了从外部门板的外侧所观察到的、以分解图示所表示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门把手系统;
[0017] 图2示出了从外部门板的内侧所观察到的、根据图1的外部门把手系统的分解图示,但未示出外部门板;
[0018] 图3示出了以分解图示所表示的外部门把手系统的构成部分,即一个锁定夹、由锁心柱及壳体形成的一个单元、一个防护帽以及一个带紧固环的螺钉;
[0019] 图4示出了处于组装好的状态的根据图3的安排;并且
[0020] 图5示出了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这些部件的区域中、相对于外部门板垂直截取的、穿过这个组装好的外部门把手系统的一个截面。
[0021] 附图标记
[0022] 1     外部门板
[0023] 2     外部门把手系统
[0024] 3     凹陷
[0025] 4     把手槽区域
[0026] 5     槽状区域
[0027] 6     开口
[0028] 7     槽状区域
[0029] 8     开口
[0030] 9     外侧
[0031] 10    内侧
[0032] 11    支承托架
[0033] 12    门把手
[0034] 13    枢转轴承
[0035] 14    操作突出部分
[0036] 15    手柄区段
[0037] 16    开口
[0038] 17   操作销
[0039] 18   偏转拉杆
[0040] 19    单元
[0041] 20    锁心柱
[0042] 21    壳体
[0043] 22    开口
[0044] 23    传输模
[0045] 24    防护帽
[0046] 25    孔
[0047] 26    密封元件
[0048] 27    开口
[0049] 28    突出部
[0050] 29    突出部
[0051] 30    锁定夹
[0052] 31    板区段
[0053] 32    板区段
[0054] 33    肢形区域
[0055] 34    肢形区域
[0056] 35    横档区域
[0057] 36    突出部
[0058] 37    突出部
[0059] 38    孔
[0060] 39    螺钉
[0061] 40    头部
[0062] 41    螺纹区段
[0063] 42    紧固环
[0064] 43    板区段
[0065] 44    孔
[0066] 45    凹槽
[0067] 46    凹槽
[0068] 47    凹槽
[0069] 48    凹槽
[0070] 49    凹槽
[0071] 50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72] 所展示的外部门把手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乘用机动车辆中使用在驾驶员车门中,该驾驶员车门配备有一个外部门把手,其中在该门把手中整合一个无钥匙运行系统。
[0073] 图1示出了驾驶员车门的外部门板1,确切地说是在外部门板1的仅用于安排一个外部门把手系统2的区域。在此,外部门板1配备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凹陷3,该凹陷具有一个大的中央把手槽区域4、并且相对于机动车辆的定向具有在前方的带有开口6的槽状区域5以及在后方的带有开口8的槽状区域7。外部门板1的外侧由附图标记9指示,并且内侧由附图标记10指示(图5)。
[0074] 如从图1和图2的展示中可以获悉,一个支承托架11被安排在外部门板1的内侧10上并且一个门把手12被安排在外部门板1的外侧9上。经由未展示的紧固器件,该支承托架11被连接到车门的外部门板1和/或内部结构(未展示)并且因此相对于车门而安装。
[0075] 门把手12是从外部门板1的外侧9安装的并且使前部前方支承托架13穿入该外部门板1中的开口6并且使后部后方操作突出部分14穿入该外部门板1中的开口8。在支承托架13以及该操作突出部分14之间,门把手12具有一个手柄区段15,该手柄区段用于抓紧该门把手12以便打开和关闭车门。借助这个支承托架13,门把手12被可枢转地支承在支承托架
11中,并且该操作突出部分14穿入该支承托架11中的开口16。在该操作突出部分14背离该手柄区段15的那个末端区域中,该操作突出部分配备有一个操作销17,该操作销被连接到一个支承在该支承托架13中的偏转拉杆18。在此,该操作销17以闩锁方式被连接至该偏转拉杆18。该偏转拉杆被连接到鲍登线(未更详细地示出)以便操作该驾驶员车门的门锁(未展示)。该偏转拉杆18是从外部门板1的内侧10安装的。
[0076] 此外,在该支承托架11中还支承有一个单元19,该单元由锁心柱20以及用于接纳该锁心柱20的一个壳体21形成。所述单元19是从外部门板1的内侧10安装的,并且因此位于该支承托架13的背离该外部门板1的那一侧上。在此,壳体21在该支承托架中具有一个开口22,该开口22是邻近开口16安排的。单元19的一个传输模块23是从单元19的背离该支承托架13的这一侧插在该安装好的单元19上的。借助所述传输模块23,锁心柱20的关闭功能被电气地传输到机动车辆的中心部件。
[0077] 一个防护帽24在外部覆盖该单元19。所述防护帽24是从外部门板1的外侧9安装的。该防护帽24具有一个用于插入钥匙的孔25以用于将钥匙插入该锁心柱20中的目的。一个环形密封元件26被定位在防护帽24与外部门板1之间,其中,该防护帽24的两个突起部28、29、还有除该防护帽24外的操作突出部分14均穿入该密封元件26的一个开口27。
[0078] 为了产生该支承托架11、单元19以及防护帽24的一种安全防盗的固定连接,提供了由板制成的支承在该支承托架13中的一个锁定夹30。所述锁定夹30具有板状构形并且具有一个第一板区段31以及相对于该第一板区段垂直地安排的一个第二板区段32。由于该锁定夹30是由一个板弯曲的,其壁的厚度恒定。板区段31具有多个冲压出的区域,结果是该板区段31具有基本上U形的设计,带有两个肢形区域33、34以及连接所述肢形区域的一个横档区域35。在这些肢形区域33和34的区域中,板区段31具有指向彼此的突起部36和37。板区段32配备有一个孔38,该孔不具有螺纹并且经过该孔插入了一个螺钉39,螺钉39在螺钉头40与螺纹区段41之间具有一个环形凹槽以用于接纳一个紧固环42。当插入该螺钉39时,所述紧固环42被安排在该锁定夹30的面向板区段31的这一侧上。
[0079] 在开口16和22的区域中,该支承托架11配备有一个槽缝状容纳部以用于在板区段31的区域中插入该锁定夹30。该支承托架11的板区段43配备有一个孔44,螺钉39的螺纹区段41穿入该孔,该板区段43用作该锁定夹30的板区段32的止挡面。
[0080] 已经如此描述的外部门把手系统2如下安装:
[0081] 首先,该支承托架11被连接到该外部门板1以及该车门的基础结构。因此,该支承托架11抵靠在外部门板1的内侧10上。与螺钉40和紧固环42预先组装在一起的该锁定夹30然后通过其板区段31而插入在该支承托架11中,但还没有到达使板区段32与该支承托架11的板区段43发生接触的深度。包括该锁心柱20和壳体21的这个单元19然后被插入在支承托架11的开口22中,并且该传输模块23被插入到单元19上。此外,该偏转拉杆18是从内侧被安装在支承托架11中。然后从外侧进行进一步的安装,首先该密封元件26被放置在外部门板1的外侧上,并且然后该防护帽24被放置在外部门板1上,确切地说是在该密封元件26上。在此,该防护帽24以其突起部28和29穿过该锁定夹30的区域。然后安装该门把手12,确切地说是门把手12以前方枢转轴承13的穿入该外部门板1中的开口6的区域来支承在支承托架11中,并且该操作突出部分14被导引穿过该密封元件26中的开口27以及该支承托架11中的开口16,其中,该操作突出部分14的操作销17与该偏转拉杆18形成闩锁连接。在门把手12的安装好的位置中,手柄区段15的后方末端区域覆盖该防护帽24,其中,所述覆盖被设计的方式为使得该防护帽24被覆盖时,穿入该防护帽24的孔25的这个锁心柱20是可供用于插入钥匙的。
[0082] 外部门把手系统2的以这种方式被安装的这些元件,即单元19以及防护帽24,于是可以通过该锁定夹30的移位以及该锁定夹30到该单元的壳体21的连接而与该支承托架11相连接,从而产生一个安全防盗的固定单元。
[0083] 在图3和图4中展示了以下细节:
[0084] 从这些附图中获悉的是,在该支承托架11中被支承在门把手12的内侧上的这个锁定夹30的目的是使包括该锁心柱20及壳体21的单元19还以及该防护帽24以与它们对应的安装方向相反地锁定。单元19的壳体21因此具有两个凹槽45,这两个凹槽可以与该锁定夹30的板区段31的横档区域35的端侧处于运行性连接。此外,壳体21具有多个凹槽46,这些凹槽可以与该锁定夹30的这些肢形区域33、34的端侧突起部47形成运行性连接。此外,该突起部28具有两个凹槽48,这两个凹槽平行于螺钉39的轴向方向延伸以用于与该锁定夹30的这些突起部36、37接合。此外,该防护帽24的突起部29配备有一个凹槽49,该凹槽可以与该锁定夹30的板区段31的横档区域35的端侧形成一个运行位置。
[0085] 当单元19被安装在该支承托架11上并且该防护帽24被插入该支承托架11之中时,由该锁定夹30、螺钉39以及紧固环42形成的部件被转移离开其预安装位置而进入其最终位置。这样使得该单元19以及防护帽24与该支承托架11锁定在一起。
[0086] 当该锁定夹30被转移进入所述最终位置时,螺钉39以其螺纹区段41而被旋入该单元19的壳体21的螺纹孔50之中。这种旋入操作使得该锁定夹30在壳体21的方向上通过该螺钉39的头部40而被移动,由此该锁定夹30在其板区段31的区域中移动进入该壳体21的凹槽45和46之中,并且相对于该防护帽24,该板区段31移动进入凹槽48和49之中。其结果是,没有可能使该防护帽24和单元19垂直于该锁定夹30的板区段31的板平面而移动,由此确保了单元19与防护帽24锁定。所述的根据图3的这些元件的最终安装状态被展示在图4中。图5相对于外部门把手系统2展示了这个最终安装状态,以上文本已经说明了该锁定区域。
[0087] 螺钉39以及紧固环42的这种安排使之有可能在螺钉39被旋出该壳体21的螺纹孔50时,将该锁定夹39再次转移进入其预安装位置中,并且因此使其对应地移位,其结果是取消了在该支承托架11、防护帽24以及单元19之间的锁定作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