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超轻质材料制备方法 CN201610386995.9 2016-06-03 CN106045562A 2016-10-26 吉国青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含率0%的材料计,按重量份取:污泥20~50份、渣10~20份、黏土30~60份;将污泥加入土壤改良剂进行预处理,对钢渣、黏土分别进行无害化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泥、钢渣、黏土混合搅拌,同时加入复合发泡剂,然后送入阳光房中晾晒,直至含水率为10~15%;将前述材料送入烘干道进行初步烘干至含水率不高于8%,然后送入高温隧道窑的烘干道中,该烘干道内的温度为1000~1200°C,直至半干蜂窝状材料的含水率不高于2%形成干性蜂窝状材料;定型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制备出具有较好防火、保温特性,且强度较高的发泡材料。
142 用陶瓷废料和磷酸二氢制备轻质多孔陶瓷的方法 CN201610283696.2 2016-05-04 CN105948795A 2016-09-21 白佳海; 高杰
用陶瓷废料和磷酸二氢制备轻质多孔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把日用陶瓷或建筑陶瓷的废料,磷酸二氢铝粉末,熔粉末按比例进行干混;(2造粒、成型,制得坯体;(3)在70 ℃干燥坯体5小时后,在大气气氛下以5 ℃/min的速度加热升温到150 ℃并保温2小时,再以10‑20 ℃/min的速度加热升温到380 ℃并保温1个小时,然后以1 ℃/min的速度加热升温到680 ℃并保温2小时,最后以5 ℃/min的速度加热升温到1150 ℃并保温2个小时,随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制得轻质多孔陶瓷。
143 一种多孔陶瓷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295243.1 2016-05-06 CN105948785A 2016-09-21 陈昌
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陶瓷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多晶莫来石纤维、纳米、β‑环状糊精、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碳化硅、聚丙烯酰胺、松香、玻璃、聚氯乙烯、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硅溶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盐酸、异丙醇、水。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多晶莫来石纤维切成1‑3毫米长度,再和盐酸混合搅拌后用清水漂洗,重复操作3次,洗去纤维中的纤维球,然后加入剩余组分混合搅拌,倒入模具中压制排出水分,得湿坯;将湿坯放入烘箱中干燥后放入弗炉中进行烧结即得。本发明的多孔陶瓷复合隔热材料的密度范围在0.77‑0.81g/cm3之间,压缩强度最高可至7.28MPa,刚性强,同时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
144 一种抗压强度高加气砖 CN201610335747.1 2016-05-19 CN105859316A 2016-08-17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压强度高加气砖,由以下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组成:石渣40?50份、砂质粘土10?12份、镁质石灰5?7份、重粉3?5份、尾矿砂6?8份、耐玻璃纤维5?7份、泥2?4份、石膏水20?25份、固化剂2?3份、发泡剂2?4份、松香酸钠2?3份、可再分散乳胶粉8?10份、聚乙烯蜡3?5份、2?4份、粉0.5?1份、添加剂8?10份、工业废水10?20份。本发明在原材料中使用了石煤渣、耐碱玻璃纤维、添加剂等原料,耐碱性能好,特别加气砖强度高,适应湿度变化能强。
145 一种污泥炉渣陶粒的制备方法 CN201610035208.6 2016-01-20 CN105732076A 2016-07-06 苏会东; 薛东宇; 陈文超; 张杰; 赵孝明; 吴显鹏
一种污泥炉渣陶粒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污厂污泥、炉渣、粘土在105 ℃下烘干至恒重,用万能粉碎机粉碎,用100~120目筛子筛分备用;然后按照污泥18?22g、炉渣26?32g和粘土45?51g的取料搅拌均匀,再缓慢滴加水并充分搅拌,制成粒径为4~6 mm的球状颗粒,烘干至恒重,然后在1030~1100℃下进行煅烧15~20min,自然降温,取出即制得污泥炉渣陶粒。该陶粒可用于生物滤池法处理废水,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原材料易得、方便廉价,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146 一种化锗和氧化锑杂化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066857.2 2016-01-29 CN105693215A 2016-06-22 杨卓舒; 纪勇; 孟宪娴
发明提供了一种化锗和氧化锑杂化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制备好的杂化溶胶浸渗到处理过的无机纤维材料中,经凝胶、充分老化后,再经超临界干燥得杂化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且首次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氧化锗和氧化锑杂化气凝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出高比表面积、低密度、高孔隙率的氧化锗和氧化锑杂化气凝胶,其优异性能为比表面积350~450m2/g、密度0.13~0.20g/m3、孔隙率80~90%;本发明提供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在1000℃下的热导率小于0.035w/m·k,收缩率小于3.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拓宽了氧化锗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147 环保瓷砖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988879.X 2015-12-24 CN105601321A 2016-05-25 蒋小辉
发明的环保瓷砖,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藻土60-80份、叶腊石5-10份、球粘土1-5份、锂辉石3-9份、钠长石5-10份、滑石2-5份。本发明的环保瓷砖质量轻、结构强度高,具有除湿、除臭、净化室内空气等作用。本发明的环保瓷砖的制造方法能够保证瓷砖的结构强度和微孔结构达到最佳。
148 一种镁尖晶石质高级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510945682.8 2015-12-18 CN105565795A 2016-05-11 张欣; 李沅铮
一种镁尖晶石质高级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56~71.8质量份白刚玉细粉、15~28.2质量份电熔镁砂和12.5~17.5质量份ρ-Al2O3为原料,球磨机中共磨1~5h制得原料粉体;加入37~52质量份含2~5质量份外加成分的溶液制得原料浆体;称取适量质量浓度为1%的发泡液,使用高速搅拌机发泡3~5min制得泡沫;将泡沫加入到原料浆体中,标定体积、搅拌均匀后浇注成型,干燥后在1550~1650℃保温3~6h烧成。其中,白刚玉细粉粒度180目,电熔镁砂粒度200目,外加成分包括含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淀粉中的一种或其复合构成的坯体增强剂和含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碳酸锂中的一种或其复合构成的ρ-Al2O3水化控制剂。
149 一种利用废旧木材粒生产轻质陶粒球的方法 CN201610002140.1 2016-01-06 CN105439619A 2016-03-30 李成峰; 逯鹏; 王百威; 史如静; 李杨; 姚奇恒; 袁东峰
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旧木材粒生产轻质陶粒球的方法,属于陶粒生产技术领域,即先将废旧木材加工成方形的粒状后放入溶液中,在100~110oC下水热处理12~24h后洗涤得到处理后的木材粒,再配制含处理后的木材粒、长石石英、玻璃粉、粉、高岭土化镁、水的质量比为0.75~3:50:31:25:0.1~0.3:10:2:90的陶瓷浆料,在行星球磨机上球磨2小时后将浸有陶瓷浆料的木材粒取出并干燥,再经1170oC下保温15~30分钟的烧成工艺后随炉冷却,即得到轻质陶粒球。轻质陶粒球的密度为0.64~1.13克每立方厘米,吸水率为2.5%~37.0%,球形度均匀。本发明所制得的陶粒球密度可通过木材粒的尺寸和陶瓷浆料中碳化硅粉的用量进行调控;在高温下,木材粒分解的同时陶瓷的高粘度可保障陶粒球的球形度;轻质陶粒球由浸过陶瓷浆料的木材粒经干燥和烧成就可以生产得到,不再需要成球工艺。
150 -碳复合材料用COPNA树脂的致密化 CN201510095562.3 2015-03-04 CN104892015A 2015-09-09 S.亚茨; M.E.贝恩克; M.L.拉富里斯特; R.拉泰克
发明涉及-碳复合材料用COPNA树脂的致密化。在一个实例中,形成致密的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碳纤维预成型体用用于缩合多环芳(COPNA)树脂的单体混合物渗透;通过随后将用所述单体混合物渗透的碳纤维预成型体加热至所述COPNA树脂的聚合温度而使在所述碳纤维预成型体中的所述单体混合物聚合和交联,以形成交联的COPNA树脂;和通过将所述交联的COPNA树脂加热至碳化温度而使在所述碳纤维预成型体中交联的COPNA树脂碳化,以形成所述的致密的碳-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碳化温度高于所述的聚合温度。
151 用于牙科应用的、CeO2稳定的ZrO2陶瓷 CN201380031475.0 2013-06-20 CN104470871A 2015-03-25 C·里茨伯格; F·罗斯布鲁斯特; M·施魏格尔; N·科托伊斯; J·希瓦利埃; H·雷韦罗恩; W·霍兰德; V·莱因伯格尔
发明涉及多孔预致密化的、CeO2稳定的ZrO2陶瓷,其密度相对于化锆的理论密度为50.0至95.0%,开口孔隙率为5至50%,并且涉及致密化的、CeO2稳定的ZrO2陶瓷,其密度相对于氧化锆的理论密度为97.0至100.0%,并且其中所述陶瓷的晶粒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至1000nm,涉及制备预致密化的和致密化的陶瓷的方法以及它们用于制造牙科修复物的用途。
152 高性能隔热产品 CN201380029529.X 2013-05-31 CN104350320A 2015-02-11 V.戈莱托; T.赛松
发明涉及用于制备隔热性产品的方法,其包括至少一个从由结晶含部分和结晶含镁部分形成的无机颗粒的混合物制备泡沫的步骤,所述含钙部分的晶体和含镁部分的晶体以复合聚集体的形式进行聚集,所述含钙部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方解石、文石和它们的混合物的酸盐,所述含镁部分包含菱镁矿;至少一个成型步骤;和至少一个干燥该获得的泡沫的步骤;并还涉及获得的产品。
153 用于烧结的垫板 CN201410274239.8 2014-06-19 CN104230352A 2014-12-24 詹姆斯·C·小麦克米伦; 杰森·比克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烧结的垫板。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在窑中烧制制品时该垫板用于支撑制品。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制备了用于烧结生坯二形体例如通过多种成形方法制得的熔炼阴极的垫板组件。该组件本身由经烧结的二化钛形成。该组件的开孔面积和排气口允许在码垛过程中排放废气,以制备具有减少的污染的烧结产品。垫板组件主要由二硼化钛制得,其与生坯二氧化钛形体是化学相容的。
154 隔离管或其元件的制造和安装 CN200980123894.0 2009-04-30 CN102066824B 2014-07-09 贾森·J·科拉沃斯; 安德里斯·J·杜普莱西斯; 马修·B·格林菲尔德; 阿伦·H·约翰逊; 托马斯·M·米勒
一种被隔离管系统或组件,包括:颗粒状、合成、或单片的隔离气凝胶材料。描述了用于安装或制造这种系统或组件的技术,以及有利于安装或制造工艺的部件。
155 高强度整体泡沫 CN200510113865.X 2005-10-21 CN1778673B 2014-06-25 D·J·米勒; I·C·勒维斯; R·A·默库里
高强度整体泡沫体,一种碳泡沫体物品,该物品特别可用于复合材料工具或其它高温用途,该物品包括一种压缩强度/密度比为至少约7000psi/g/cc的碳泡沫体。
156 蜂窝状结构体 CN201080042720.4 2010-09-28 CN102574121B 2014-06-25 野口康; 金田淳志; 井上崇行
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状结构体,包括蜂窝状结构部,该蜂窝状结构部具有区隔形成多个孔格的多孔质的隔壁和位于最外周的外周壁,该多个孔格从该蜂窝状结构部的一端面延伸到另一端面以形成流体的流路,所述隔壁和所述外周壁含有:作为骨料粒子、和作为使碳化硅粒子结合的结合材料的硅,隔壁的厚度为50~200μm,孔格密度为50~150孔格/cm2,作为骨料的碳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子径为3~40μm,该蜂窝状结构体在400℃下的体积电阻率为1~40Ωcm。该蜂窝状结构体的体积电阻率在规定的范围内,作为催化剂载体同时作为加热器。
157 轻型耐火骨料 CN201110160769.6 2011-06-09 CN102344290B 2014-05-07 牛丸之浩; 林晋也
发明提供一种轻型且导热系数低、也还能充分地确保强度的适合用作耐火物的原料的轻型耐火骨料。轻型耐火骨料是将Al2O3成分和ZrO2成分作为必须成分的-氧化锆质的耐火骨料,其由空心颗粒构成,该空心颗粒含有67质量%~99质量%的Al2O3成分和1质量%~33质量%的ZrO2成分,且Al2O3成分和ZrO2成分的总量为96质量%以上。
158 多孔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80035950.1 2006-08-25 CN101277912B 2013-03-27 千田崇史; 进上干夫; 冈田贤也
发明涉及多孔片,该多孔碳片是将分散的碳短纤维树脂碳化物粘接而成,上述片所具有的微孔的微孔模径为45~90μm、上述碳短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5~20μm。该多孔碳片是将含有单位面积重量为15~30g/m2的碳短纤维和单位面积重量为30~80g/m2的热固性树脂的前体纤维片用设置一定间隔的热板进行加热成型处理,并将进行了加热成型处理的该前体纤维片中所含的热固性树脂进行碳化制造的。
159 陶瓷蜂窝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17646.5 2011-03-30 CN102834158A 2012-12-19 冈崎俊二; 石泽俊崇
发明的陶瓷蜂窝过滤器具有:陶瓷蜂窝结构体,该陶瓷蜂窝结构体具有被多孔质的隔壁分隔的多个流路;以及密封部,该密封部交替地设置于所述流路的废气流入侧或者废气流出侧,使废气通过所述多孔质隔壁,除去废气中含有的微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隔壁的气孔率为45~75%,由压入法测定的所述隔壁的中位细孔直径A(μm)、以及由泡点法测定的所述隔壁的中位细孔直径B(μm)满足式子:35<(A-B)/B×100≤70,由泡点法测定的所述隔壁的最大细孔直径在100μm以下,过滤器容积密度在0.5g/cm3以下,20~800℃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在13×10-7/℃以下,所述多孔质隔壁的通气度为2×10-12~10×10-12m2。
160 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200680009510.9 2006-01-25 CN101146674B 2012-07-18 S·C·布朗; A·W·凯恩; R·L·汤普森
申请描述了相对轻质、高强度并且低热导率的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描述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和用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