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绿色环保型藻泥涂料 CN201710570937.6 2017-07-13 CN107162497A 2017-09-15 孙向群; 方本文
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型藻泥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藻泥18‑25份、糊化的糯米粉30‑40份、糊化的大豆淀粉5‑10份、糊化的红薯淀粉5‑10份、15‑20份、高岭土1‑3份、凹凸棒土1‑3份、甲溶解酶1.5‑2份、活性炭纤维素1‑3份、海泡石粉末0.5‑1份、四针状纳米化锌晶须材料0.5‑1份、薰衣草精油1‑3份、纳米二氧化0.8‑1.5份、防裂纤维0.5‑1份、植物杀菌剂1‑3份。本发明的涂料绿色环保,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可吸附、分解空气中的异味,具有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持久的抗菌杀菌的效果,通过加入薰衣草精油的加入,使得涂料带有淡淡的清香。
22 一种藻泥建筑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710337092.6 2017-05-14 CN107162481A 2017-09-15 闫博文; 王维; 李雪晴
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藻泥建筑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竹子劈成竹篾后用沼液进行处理,经生物作用在竹篾纤维表面形成微孔,并将氢化锌经吸附作用填充于竹篾纤维的微孔中,在炭化过程中,氢氧化锌失得到氧化锌,再继续升温氧化锌生成晶须结构填充于微孔中,竹炭纤维具有吸附性和抑菌性,而氧化锌在自然光下可激活空气中的氧产生活性氧,从而与微生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破坏细胞结构,使微生物死亡,再将糯米胶与硅藻土等一同发酵,使材料粘性增强,再辅以蜘蛛丝来提高材料的抗菌性和粘结性,本发明所得的硅藻泥建筑装饰材料的粘结性能好,不易掉粉,不易滋生细菌霉菌。
23 一种基于生物加速矿化制备赤泥建材制品的方法 CN201710275422.3 2017-04-25 CN107129243A 2017-09-05 钱春香; 戴俊; 王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加速矿化制备赤泥建材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赤泥、灰和石灰按比例混合成复合胶凝体系,得到复合胶凝材料;2)将复合胶凝材料、、砂和酸酶杆菌菌粉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浆体,之后将浆体倒入模具中振捣成型,得到试件;3)将试件养护脱模得到试样,之后试样依次经标准养护、碳养护后得到所述赤泥建材制品。对所述赤泥建材制品进行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加速矿化后的赤泥制品较未使用微生物矿化的赤泥制品强度有明显提高。本发明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矿化的方法,实现了对赤泥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同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24 一种吸放湿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710264999.4 2017-04-21 CN107056143A 2017-08-18 吴迪; 王维; 孙冬
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放湿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蛭石进行煅烧膨胀,随后将其与苔藓、地衣等混合培养,利用苔藓、地衣产生的有机酸溶解膨胀蛭石内部的金属,同时通过苔藓、地衣中生物分泌的基酸、多糖等极性物质与天然胶和膨胀蛭石上的活性基团反应,使膨胀蛭石的亲基团增多,并于高温下用双水对其进行醚化后与丙烯酰胺反应引入酰胺基和醚基,最后干燥即可得吸放湿复合调湿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制得的调湿材料调湿性能较好,使用后能快速达到环境吸湿平衡,同时解决了传统调湿材料吸放湿性能不稳定、控温效果差,且成本较高的缺陷
25 一种具有固的新型胶凝材料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201611030701.5 2016-11-16 CN106747176A 2017-05-31 王瑞兴; 刘雨; 丁泽晨; 马锦雅; 古震琦; 吴利民; 王佳扬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固的新型胶凝材料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制备得到菌体浓度为107~108细胞/mL的酸盐细菌菌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利用多孔碳酸或者多孔石膏负载硅酸盐细菌,制备成硅酸盐细菌菌粉,与氢化钙混合即制备得到该胶凝材料。将该胶凝材料与混合后成型,静置24‑48小时后,放入二氧化碳压力釜中,保持0.2MPa‑0.6MPa压力,CO2气体浓度20%‑100%,保持通气60‑300分钟,该胶凝材料可完成固结。本发明胶凝材料的制备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的,低能耗,无污染,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在3天内完成强度的增长,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意义。
26 放线菌及其应用 CN201610960197.2 2016-10-28 CN106635882A 2017-05-10 孙超岷; 朱玉莹; 马宁
发明属于功能生物筛选、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放线菌及其应用。产碳酸钙放线菌为短杆菌BS258(Brevibacterium linens BS258),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6年9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1.15904,分类学命名Brevibacterium linens BS258。本发明的能够诱导碳酸钙沉淀的放线菌,该菌株能够耐受高钙离子环境,并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抗性,通过分解尿素过程中产生的性微环境,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诱导环境中的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同时在碳酸钙的形成过程中共沉淀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生物矿化和重金属修复的目的,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27 一种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502197.8 2016-06-30 CN106187066A 2016-12-07 程叙毅
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如下组份比例组成:藻土230-30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0-30份,重质420-580份,灰钙150-220份,木质纤维素2-5份,纤维素醚5-15份,淀粉2-5份,高岭土5-15份,纳米级贵金属催化剂3-10份,改性二5-10份,白炭黑5-20份,滑石粉2-10份,纳米活性炭5-10份,隔热反射材料3-6份,石英防潮抗裂剂0.2-1份,酚青蓝0.3-1.5份,凹凸棒粘土粉2-6份,乳酸菌粉1-3份,上述配方结合制备方法解决传统壁纸和油漆在环保方面的不足,降低室内有害物质的含量,提升空气品质。
28 一种复合改性石膏剂的制备方法 CN201610568540.9 2016-07-19 CN106186801A 2016-12-07 仇颖莹; 薛蕾; 高玉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石膏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防水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含油污泥酵母浸膏、蛋白胨、琼脂、硫酸铵溶液、磷酸二氢磷酸氢二钾及硫酸锰混合搅拌制成的营养物进行反应,制得发酵物进行发酵,收集表面菌丝与葡萄糖溶液、秋水仙混合均匀制得生物改性液,再将甲基酸醇钠、去离子水、松香酸聚乙烯酯、甘油、聚乙烯醇及过硫酸钾放入由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搅拌反应,用氟化硅将置换反应釜中气体,收集反应后的出料物,将其与微生物改性液混合均匀,进行超声振荡和杀菌消毒后即可得到复合改性石膏防水剂,本发明掺量小,不会对石膏的强度产生影响,且固化时间短,防水性、耐候性较强,适应工业化生产需求。
29 一种发泡轻质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483991.2 2016-06-28 CN106116642A 2016-11-16 郭舒洋; 薛培龙; 许博伟
发明涉及一种发泡轻质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自行培养筛选出的耐酵母发酵淀粉生成乳酸,与酸氢钠和部分酸盐泥反应生成二化碳,使硅酸水泥和淀粉混合物发泡生成多孔结构,再利用磺化淀粉增加材料的流动性。本发明制备的发泡轻质注浆材料比重较轻,密度达到1.25~1.42g/cm3,且流动性能好;结实率高,可达到97%以上,有益于提高注浆效果;制备步骤简单,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保护了环境,且所需原材料成本低。
30 一种生物改性复合木质素泥助磨剂的制备方法 CN201510865176.8 2015-12-01 CN105481284A 2016-04-13 雷春生; 宋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改性复合木质素泥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助剂领域。本发明针对目前木质素衍生物的水泥助磨剂虽然制作成本低,但是起到的助磨作用低,只是为了降低助磨剂成本而应用为填充料的问题,本发明首先使用通过新鲜小麦秸秆与垃圾渗滤进行混合进行初步发酵,再将其挤压进行初步炭化,随后粉碎,将颗粒进行化,进行化学改性,然后与聚乙二醇、引发剂等助剂进行混合,制得一种助磨效果好,且制作成本低的生物改性复合木质素水泥助磨剂。通过实例证明水泥熟料降低10~15%,同时增加了混合材总量的9~12%,水泥粉磨细度提高了12~20%。
31 用于促进动物群和植物群生长的方法和基材 CN201480021994.3 2014-02-13 CN105263317A 2016-01-20 希姆里特·芬克尔; 伊多·赛拉
发明提供用于促进生环境中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长的包括具有小于12的pH的混凝土基材的海洋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促进水生环境中动物群和植物群(包括石内和石上植物群以及石内和石上厌和需氧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长的方法。
32 一种磁化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010123663.4 2010-03-10 CN101823853B 2011-11-30 田键; 陈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化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步骤是:(1)异构体组合:由三乙醇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亚硫酸盐酵母酿酒麦芽汁、十二烷基苯璜酸、乙二酸钠中的三种以上或六种以下物质均匀组合;(2)磁化:经永磁场磁化后得到磁化基表面活性剂。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该剂用于生产普通酸盐泥、矿渣硅酸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有效地消纳了工业废渣、火山灰等混合材,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解决了掺入混合材通常使水泥早强降低、硬化变慢、标号下降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性能,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为生产低水泥提供了强有的技术保证。
33 一种可持续缓释芳香的矿板及其生产方法 CN200810117382.0 2008-07-30 CN101638325B 2011-09-28 赵金平; 冯菊莲; 王霞; 丁艳玲; 颜博渊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缓释芳香的矿板包括:矿棉板基体,在该矿棉板的基体外表面上喷涂有一层可持续缓释香味的香味缓释层;其中,所述香味缓释层主要由香精微胶囊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缓释芳香的矿棉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矿棉板,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矿棉板基体;步骤2:对矿棉板基体进行初步喷涂、干燥、压花并开;步骤3:将香精微胶囊与涂料均匀混合后喷涂到所述矿棉板基体的表面上并进行烘干处理。本发明矿棉板的清香的有效成份可较长时间停留在矿棉板上持续释放,能够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提高工作效率。
34 一种降低农作物镉、铅污染的土壤改良剂 CN200910193576.3 2009-11-02 CN101724405A 2010-06-09 杨中艺; 周轶慧; 袁剑刚; 郑晶; 薛梦
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农作物镉、铅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其包含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所述无机组分的有效成份为Ca(OH)2、Na2SiO7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述有机组分包含稻草秸秆、山毛豆脱落物或二者的混合物;该土壤改良剂在作物种植前施用,所述无机组分制备成农业级的粉末状,每千克干土施用0.5~4g无机组分,所述有机组分经粉碎后粒径小于1cm,每千克风干土施用5~40g有机组分。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少农作物对镉、铅的吸收,降低农作物尤其是叶用蔬菜的重金属污染,并且不会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性能。
35 铺装材料、铺装预制件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03107630.0 2003-03-21 CN1246532C 2006-03-22 王丹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强通透性铺装材料、由这种材料制成的铺装预制件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所述铺装材料及其预制件包括面层和底层,其中面层主要由面层基质材料、纤维骨料制成,底层主要由底层基质材料和骨料制成。面层和底层中含有大量气泡和上下贯通的缝隙,以使铺装预制件及其预制件具有通透性。面层和底层上下叠加在一起,二者之间以及二者的缝隙中可以布置草本植物种子。本发明的铺装材料及其预制件可以用于铺设路面、地面、坡面、建筑物表面等,以提供出渗、防滑、绿化等目的。
36 多孔人工移植骨及其制造方法 CN01813864.0 2001-07-27 CN1209170C 2005-07-06 罗伟仁
一种用于制造人工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在惰性液体中制备出细分的生物相容陶瓷粉末、有机粘合剂酵母的混合物以形成主体,并且使得酵母中的至少一些沿着共同轴线排列;(ii)任意地使所得到的主体成型;(iii)使得酵母在主体中形成多孔结构;(iv)将成型的主体加热到足以使多孔结构定型的温度上;并且(v)进一步加热所述主体以消除残余的有机粘合剂和酵母并且使它熔化
37 垃圾处理资源化技术 CN97106540.3 1997-07-31 CN1172088A 1998-02-04 陈一达; 祝秋芳
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垃圾处理资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垃圾中加入适量的配合物料和引物质后,经过搅拌混和,加压凝固,获得符合一般300#砼各种强度高的土建材料,主要组成物料和配比是受体垃圾70%,配合物料:化镁18%、氯化镁8%、化工原料2%、生物酶1.6%,引物质:激素0.4%,各种强度高的土建材料可以用来铺筑路基,防浪砌修筑海滩,修筑河堤、海堤和假山以及其他土建工程。能将大量的有害垃圾一次性转化完全、速度快、处理规模大的变成为对经济建设有用的再生资源。
38 一种利用生物矿化作用制备不锈化制品的方法 CN201710275424.2 2017-04-25 CN107244871A 2017-10-13 钱春香; 苏依林; 伊海赫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矿化作用制备不锈化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锈钢渣和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胶凝材料;2)在复合胶凝材料倒入搅拌锅中,之后加入微生物菌粉的溶液、砂搅拌均匀成浆体,之后振捣成型,得到试件;3)试件脱模后得到试样,之后将试样经养护后得到不锈钢渣碳化制品。该方法在微生物矿化作用下,能将不锈钢渣和石灰的水化物转变成碳酸,材料强度有明显提升,同时实现了废弃物再利用和固碳等环保效益,同时通过毒性浸出实验,表明不锈钢渣的重金属浸出量远低于危险废弃物级别,可以使用在实际工程中。
39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 CN201710510215.1 2017-06-28 CN107188450A 2017-09-22 许双健; 陈春; 潘宏梅
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它包括以下的原料:混合粉末、纤维、贝壳干燥物、柠檬酸,其中,混合粉末是由高炉矿渣、白母和长石混合而成,纤维是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中的一种,本发明制得的混凝土增效剂具有较好的保坍性,加入混凝土中可有效提高胶凝材料的化程度,节约水泥用量,同时可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且使用本发明混凝土增效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较好,可减少混凝土泌水,提高其抗渗性能,从而提升混凝土综合性能。
40 用于促进动物群和植物群生长的方法和基材 CN201480021994.3 2014-02-13 CN105263317B 2017-08-29 希姆里特·芬克尔; 伊多·赛拉
发明提供用于促进生环境中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长的包括具有小于12的pH的混凝土基材的海洋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促进水生环境中动物群和植物群(包括石内和石上植物群以及石内和石上厌和需氧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长的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