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新型盆景附石材料及其制作工方法 CN201510739628.8 2015-11-04 CN106630810A 2017-05-10 陈九开
发明属于尾矿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盆景附石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一种新型盆景附石材料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材料:褐矿尾矿3-4份、菱铁矿尾矿3-4份、磁铁矿尾矿2-3份、石灰岩尾矿4-5份。其制作方法是:上述材料经切割至粒径在0.2mm-15mm,与425标号的白泥3-4份进行搅拌、再与0.5-1份重量复合肥进行搅拌混合,之后经倒模、包覆、雕刻、上漆,即得。本工艺可用于生产配套景观石、景观小品、盆栽容器、几架和盆景附石等系列产品。
42 混凝土 CN201611148629.6 2016-12-13 CN106587833A 2017-04-26 潘战雄; 韦正刚; 王冠球; 覃宝能; 覃岳猛; 张力尹; 韦标; 潘鹏伟
发明公开一种透混凝土,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尾矿石骨料1400~1600份;酸盐水泥100~200份;矿渣粉100~200份;聚合物胶结材料5~10份;添加剂0.15~0.25份,水90‑100份;其中,聚合物胶结材料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与纤维素醚的混合物,添加剂为粉状聚羧酸减水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透明混凝土具有高透水性、高承载、易维护性、较强的抗冻融性、较高的耐用性以及高散热性。适用于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社区内地面装饰、园林景观道路及城市广场、游泳池旁边及体育场、社区消防通道及轻量级道路、高尔夫球场电车道、户外停车场等。
43 无机轻集料保温系统抗裂抹灰砂浆 CN201611054535.2 2016-11-25 CN106587762A 2017-04-26 王冠球; 寇丹生; 梁冠忠; 潘战雄; 韦正刚; 覃宝能; 覃岳猛; 石猛; 韦标
发明公开一种无机轻集料保温系统抗裂抹灰砂浆,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闭孔珍珠岩5份~8份、火山岩粉1份~5份、砂子70份~80份、泥12份~15份、灰10份~20份以及外加剂0.5份~1.5份。本发明具有优异的保温、保水率、收缩率、粘结强度、抗压强度以及分层度等性能外,使得在用该无机轻集料保温系统抗裂抹灰砂浆建筑墙体进行抹灰时,有效避免了墙体出现开裂、空鼓以及脱落等现象。
44 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969113.1 2016-11-05 CN106565161A 2017-04-19 周玉丁; 徐锋; 杨建军; 任文峰; 温欣岚
发明提供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由粗骨料、细骨料、泥、灰、减水剂和水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以水泥和粉煤灰为总凝胶材料,制备1m3混凝土需要的水泥的用量为(228‑336)kg,粉煤灰的用量为(76‑168)kg,水的用量为(135‑155)kg,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总用量为(1800‑1950)kg,砂率为(44‑46)%,减水剂的重量为总凝胶材料重量的(0.9‑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综合利用各个组分的优势和制备方法,降低了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在早晚温差比较大的环境下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抗裂性能。
45 一种花岗岩石粉基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959602.9 2016-10-27 CN106542844A 2017-03-29 候双双; 陶文宏; 付兴华; 刘裕
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岗岩石粉基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花岗岩石粉60~65%、泥18~21%、生石灰8~11%、脱硫石膏3~6%、加气粉膏0.1%~0.15%、引气剂0.1~0.3%、水料比0.4~0.5%;制备方法包括以磨细花岗岩石粉为主要原材料,加入水泥、石膏、生石灰、铝粉膏、引气剂后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发气膨胀、预养切割,再经高压蒸汽养护而制得。本发明利用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花岗岩石粉,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该砌块属于新型墙体材料,且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
46 基于环(甲基)丙烯酸树脂的树脂混合物及其应用 CN201380061242.5 2013-11-20 CN105102499B 2017-03-29 G·嘉菲克; T·伯格尔; M·雷特内尔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性环(甲基)丙烯酸树脂作为基础树脂以及任选地至少一种反应性稀释剂、至少一种稳定剂和至少一种促进剂的树脂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可通过具有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反应,随后将在反应期间形成的β-羟基用饱和二羧酸的酸酐部分酯化而获得,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所述树脂的反应树脂灰泥以及将其用于化学固定的用途,可以用所述的反应树脂灰泥制备不需要标识并且可提供高粘结负荷能的产品。
47 一种基于多级再生骨料的耐久透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841886.1 2016-09-21 CN106478003A 2017-03-08 王文庆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级再生骨料的耐久透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建筑垃圾废弃砖和废弃混凝土人工破碎,并筛分成5-10mm、10-20mm、20-30mm三个范围,经水洗、晾晒形成再生骨料;将工业垃圾矿渣、渣洗净晾晒,与灰、聚环乙烷和水混合,搅拌形黏合剂,加入再生骨料,搅拌,静置形成修饰的再生骨料;将修饰的再生骨料中加入天然骨料,翻匀,加入水泥、聚乙烯纤维减水剂和水,搅拌,经分层装摸,搅动成型,压实,养护得到基于多级再生骨料的耐久透水混凝土。该方法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含多级孔隙,透水性好,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优越。
48 一种聚合物基环保型陶粒复合式声屏障 CN201610922021.8 2016-10-21 CN106368133A 2017-02-01 崔东霞; 林浩; 舒兴旺; 常诚; 李登华; 李沛沛
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隔音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聚合物基环保型陶粒复合式声屏障。所述复合式声屏障为三层结构,内外双层为防护层,中间层为吸声层;内防护层的材质为合金百叶板,外防护层的材质为铝合金板,中间层的材质为聚合物基陶粒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基环保型陶粒复合式声屏障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简单,方便施工,预制好的板材运至施工现场后,拼装即可,吸声效果好;2)内层所涉及的吸声材料,其聚合物为环树脂等胶粘剂,粘结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有效降低、霜、雨、等对声屏障吸声材料的侵蚀。
49 一种新型透砖及其路面施工方法 CN201610745075.1 2016-08-29 CN106365554A 2017-02-01 唐健发; 唐玲; 唐浩城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透砖,由以下组分制备而得:建筑垃圾骨料渣、酸盐水泥、陶砂、机制砂、粘土细粉、空心微珠、灰、颜料、水和减水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该新型透水砖的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层施工、承载层施工、透水砖铺砌、灌缝、养护、现场清理。本发明新型透水砖路面具有良好排渗水作用,雨水可快速渗入承载层并直接渗入地下土层里,从而补充土层水分,改善地面植物的生长条件;同时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防止路面积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
50 一种C30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580759.0 2016-07-21 CN106277953A 2017-01-04 周晓阳; 翟志国; 叶志坚
发明公开了一种C30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C30再生骨料混凝土每立方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如下:泥110~220kg,再生微粉水泥混合材30~120kg,再生微粉30~90kg,灰110~220kg,机制砂490~595kg,再生细骨料105~210kg,再生粗骨料200~360kg,碎石440~600kg,水180~190kg,外加剂5.8~7.4g,所述的再生微粉水泥混合材由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组成:活性建筑垃圾粉:CaCl2:脱硫石膏水泥熟料为2~8:0.21~2.1:0.1~1:15~21。本发明的一种C30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满足混凝土使用性能、耐久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1 一种多功能环保型建筑垃圾处置工艺 CN201610690101.5 2016-08-19 CN106277884A 2017-01-04 薛峰; 李军; 陈竹; 曹德标; 周圣庆
一种多功能环保型建筑垃圾处置工艺,涉及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先将建筑垃圾分为混凝土垃圾和砖屑块垃圾,再将混凝土垃圾依次经过除泥、粗破碎磁选、细破碎,得到废混凝土再生骨料;将砖屑块垃圾依次经过除泥、粗破碎、磁选、二次破碎、细破碎、选分离轻物质、筛分,得到废砖再生骨料。本发明的处置工艺简单,成本低,操控性好,实现建筑垃圾分类处置、且环保无害,避免恶例环境造成职业病的产生。
52 一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CN201610545916.4 2016-07-12 CN106186833A 2016-12-07 王雅露
发明涉及一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该沥青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包括粗细碎石15-27份、卵石25-34份、矿粉18-24份以及沥青13-24份;所述粗细碎石的粒径为20-35mm;所述卵石的粒径为5-7mm;所述矿粉的类型为S95矿粉;所述沥青种类为沥青。本发明所述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上述材质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即可搅制得到,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工艺简便,从而可以方便的分层浇筑沥青混凝土中层路面,再加以少量的细粒式混凝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53 一种透混凝土 CN201610486611.0 2016-06-28 CN106146025A 2016-11-23 朱宏庆
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水泥100份,陶粒400‑500份,石子300‑400份,水30‑36份,矿粉10‑15份,纳米二15‑25份,藻土5‑10份,膨润土5‑10份,丙烯酸酯乳液10‑15份,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0.4‑0.6份,木质素磺酸钠0.2‑0.3份,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钠盐0.05‑0.1。本发明孔隙率高,透水性能好,净水性能高,机械强度高。
54 一种环保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485361.9 2016-06-28 CN106116355A 2016-11-16 孙婧; 翁维素; 元敬顺; 高旭
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强型轻骨料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保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泥1份、浮石粗骨料1.796~1.908份、浮石砂0.356~0.796份、尾矿砂0.382~0.823份、外加剂0.005~0.015份、水0.315~0.45份。浮石粗骨料经过封孔处理,封孔材料为粒径不大于1.18mm的普通砂和水泥按照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本发明环保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制造成本低、强度高、环保的优点,制备工艺简单,有效实现了浮石资源和铁尾矿砂废弃物的优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5 一种含有矿渣粉和聚丙烯纤维的保温砂浆 CN201610493944.6 2016-06-29 CN106116310A 2016-11-16 王峰; 罗泽海; 曾禹栋; 李博思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矿渣粉和聚丙烯纤维的保温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泥200‑300、矿渣微粉50‑100、矿渣粗骨料200‑300、聚丙烯纤维3‑5、淀粉醚5‑10、葡萄糖酸钠5‑10、月桂醇3‑5、阿拉伯胶8‑12、酸钠2‑4、可再分散乳胶粉2‑4、减水剂1‑3;水适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含有矿渣粉和聚丙烯纤维的保温砂浆,采用矿渣粉为原料,配以聚丙烯纤维和改性剂,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保温、防渗漏、分散性好等优良性能。
56 一种试车场用沥青混合料及试车场沥青混凝土路面 CN201610632491.0 2016-08-04 CN106012745A 2016-10-12 麦宇博; 陈舜明; 金年喜; 杜莘; 赖见吾; 陈忠章; 向建宇; 颜剑雄; 郭小东; 苏伟峰; 张臻成; 林军转; 蔡国华; 张京锋; 林俊翔; 潘冬
发明提出了一种试车场用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含量的碎石50~74%、砂料14~42%和矿粉8~12%;又提出一种试车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地基之上依次铺有底层、基层中间层和表层,底层为5~7cm厚的AC‑20(H)沥青混凝土,基层为3~5cm厚的AC‑16(H)沥青混凝土,中间层为3~5cm厚的AC‑13(H)沥青混凝土,表层为3~5cm厚的AC‑13(H)沥青混凝土;各沥青混凝土由沥青和试车场用沥青混合料均匀混合制成,油石比为分别为:AC‑13(H)沥青混凝土5.6~6.2%;AC‑16(H)沥青混凝土5.5~5.9%;AC‑20(H)沥青混凝土5.4~5.8%。本发明的混凝土路面能全面满足试车场内高速环道、弯道以及陡坡面的使用要求。
57 一种再生纤维增强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细骨料稳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322033.7 2016-05-16 CN106007558A 2016-10-12 杨科; 吴超凡; 肖红波; 李行; 欧阳添资
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增强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细骨料稳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细骨料和酸盐水泥主体材料,外掺再生纤维和水,通过搅拌共混而成;其中所添加的纤维材料与水泥材料协同作用,使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细骨料能稳定地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添加的纤维材料自身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其在混合料中形成网络骨架结构,可明显地提高水稳层材料的韧性及抗冲压性能,并有效地阻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水稳层的抗冲刷性、抗冻性等耐久性能。
58 一种以矿渣粉制成的高强度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340486.2 2016-05-19 CN106007509A 2016-10-12 杨海峰
发明一种以矿渣粉制成的高强度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矿渣粉为原料,配以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泥100‑200、矿渣微粉50‑100、矿渣粗骨料300‑500、改性剂10‑20;水适量;所述的矿渣微粉的粒度要求为细度为45μm方孔筛筛余≤25%,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350m3/Kg;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保温、防渗漏的优良性能。
59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334154.3 2016-05-19 CN106007501A 2016-10-12 徐晓军; 丁博海; 周玉民; 王若臣; 潘妮红; 董文婷; 吕涛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泥200‑300、玻化微珠150‑250、矿渣骨料300‑500、矿渣微粉50‑100、藻土20‑30、可再分散乳胶粉5‑10、淀粉醚5‑10、凹凸棒土粉2‑3、蛭石粉2‑3、酸2‑3,水100‑200;混凝土泵送剂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5%;本发明采用矿渣粉为原料,配以改性剂,改善了全矿渣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度可达到200mm以上,达到了泵送的要求。
60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系统及方法 CN201610284433.3 2016-04-29 CN105965697A 2016-09-28 于吉涛; 冀成新; 赵春新; 岳光亮; 丁海燕; 赵其才
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同一搅拌站内设人工砂石骨料一体化生产系统、复合掺合料生产系统;所述人工砂石骨料一体化生产系统,完成对砂石骨料的一体化制备与整形,得到符合要求的机制砂;所述复合掺合料生产系统利用所述人工砂石骨料一体化生产系统生产机制砂时所产生的石粉制成石粉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所述搅拌站内还设有外加剂成品生产系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外加剂即用即配。本发明在同一搅拌站内,实现机制砂、掺合料、外加剂的生产制备,对原材料最大限度进行掌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优良、稳定,生产个性化的高性能混凝土。可极大的降低企业的系统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