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 固体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物理特征索引表 / 粒子形态 / .以其长宽比维特征的粒子,即最短尺寸对最长尺寸的比率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胶涂布的氢化镁 CN201580048481.6 2015-09-16 CN107087407A 2017-08-22 大堀康平; 宮田茂男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兼具低光泽和涂装性中要求的耐酸性的氢化镁。本发明涉及涂布的氢氧化镁,其含有氢氧化镁和涂布其表面的胶,(A)硅胶的涂布量换算成SiO2为相对于100重量%的氢氧化镁的0.1~20重量%的比例,(B)其长轴(宽度)为0.5~20μm,厚度为0.01~0.5μm,且纵横比为10以上。
182 负载有过渡金属化合物的 CN201380048744.4 2013-09-06 CN104640631B 2017-07-14 渡边仁志; 松冈美绪
发明提供一种对可见光的响应性优异,且发挥优异的光催化剂能的负载有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本发明的负载有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氧化钛在结晶性氧化钛负载有过渡金属化合物,其特征为,平均短径为50nm以下,平均长宽比(长径/短径)为1.5以上。作为上述结晶性氧化钛,优选具有结晶面(110)及结晶面(111)的金红石型氧化钛和/或具有结晶面(110)、结晶面(111)及结晶面(001)的金红石型氧化钛。
183 具有纳米晶体核和纳米晶体壳的带绝缘体涂层的半导体结构 CN201280065164.1 2012-09-14 CN104024370B 2017-07-07 朱厄妮塔·库尔京; 马修·J·卡里洛; 史蒂文·休斯; 布赖恩·西奥博尔德; 科林·里斯; 朴欧浩; 杰奥尔杰塔·马松
描述了具有纳米晶体核和相应的纳米晶体壳以及绝缘体涂层的半导体结构。在实例中,半导体结构包括由第一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并且具有在1.0至2.0之间但不包括1.0和2.0的宽高比的各向异性纳米晶体核。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各向异性纳米晶体核的由不同的第二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纳米晶体壳。绝缘体层封装所述纳米晶体壳和所述各向异性纳米晶体核。
184 三维形状纳米管集合体 CN201180060369.6 2011-12-14 CN103261091B 2017-06-27 畠贤治; 丹·N.·弗塔巴
发明涉及三维形状纳米管集合体,该三维形状碳纳米管集合体具备第一面、第二面和侧面,第一面的碳纳米管的赫尔曼取向因子大于‑0.1且小于0.2,第二面的碳纳米管的赫尔曼取向因子大于‑0.1且小于0.2,侧面的碳纳米管的赫尔曼取向因子具有0.2以上0.99以下的取向度,并且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具备至少三条边,且第一面与第二面互相平行地配置,且侧面与第一面和第二面垂直。
185 切割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269821.6 2012-07-31 CN103567891B 2017-06-23 聂大仕; 黄胜蓝; 缑高翔
在此披露了一种切割轮,该切割轮包括一个具有粘结材料的本体。该粘结材料占该本体的总体积的至少约31vol%。另外,该本体包括包含在该粘结材料中的磨料颗粒。这些磨料颗粒包括含有黑色的一种第一类型的磨料颗粒,其中这些磨料颗粒的总体积的至少约10vol%包括黑色氧化铝。在某些情况下,该切割轮可以包括一个切削锯,而在其他情况下,该切割轮可以包括一个切断轮。
186 化物微粒的集合体、六硼化物微粒分散液、六硼化物微粒分散体、六硼化物微粒分散体夹层透明基材、红外线吸收膜及红外线吸收玻璃 CN201580046138.8 2015-08-28 CN106794997A 2017-05-31 町田佳辅; 常松裕史; 藤田贤一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宽幅的近红外吸收的透明的新型近红外吸收微粒。提供一种六化物的微粒的集合体,在集合体所含的微粒的个数中,将粒子形状近似地看作旋转椭圆体时的长宽比[长轴长度]/[短轴长度]为1.5以上且低于5.0的微粒为20%以上且低于80%,上述长宽比为5.0以上且低于20.0的微粒存在20%以上且低于80%的六硼化物微粒集合体。
187 化镁颗粒、及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 CN201380059389.0 2013-11-06 CN104797530B 2017-05-10 大崎善久
提供一种α射线释放量少并且配混到树脂中时的流动性及分散性良好的氢化镁颗粒以及含有该氢氧化镁颗粒的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氢氧化镁颗粒及其制造方法,该氢氧化镁颗粒的晶体外形为六柱形状颗粒,所述六角柱形状颗粒由相互平行的上下2个面的六角形基底面和在这些基底面间形成的外周6个面的角柱面构成,前述六角柱形状颗粒的c轴方向的大小为0.5~6.0μm,前述c轴方向的大小为前述六角柱形状颗粒的平均粒径的50%以上,α射线释放量为0.020c/cm2/h以下,且纯度为98.0%以上。
188 高长径比氮化,方法和含有所述高长径比氮化硼的组合物 CN201580012157.9 2015-01-05 CN106103383A 2016-11-09 瞿浩; 阿南德·穆鲁加亚; 向北; 钱德拉谢卡尔·拉曼; 林冈颐
一种包括高长径比氮化颗粒的多功能组合物,提供改进的性质,如热导率,电绝缘性,对湿气、蒸气和气体的阻隔,润滑,摩擦改性,光学性质,悬浮稳定性,和一种用于形成这样的组合物的系统和方法。所述高长径比氮化硼颗粒具有大于300的平均长径比。所述多功能组合物可包含聚合物材料、流体、金属、陶瓷、玻璃、其他非BN填料和高长径比氮化硼。还提供了用于制备这样的氮化硼颗粒和组合物的方法。
189 导热性复合化物、其制造方法、含导热性复合氧化物的组合物和其使用 CN201580013999.6 2015-03-12 CN106103346A 2016-11-09 西尾章; 川上徹; 山根健一; 山村尚嗣; 富永慎吾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需表面处理等的改良对策,通过单独使用,可以实现配混到涂料、树脂组合物中而得到的涂膜、薄膜、成型物所需的物性的导热性、耐性、耐酸性、电绝缘性优异的导热性复合化物,并且通过导热性复合氧化物和其制造方法达成该目的,所述导热性复合氧化物为作为主成分金属含有和至少一种除了铝以外的金属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除了铝以外的金属为选自由镁、锌、和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且除了铝以外的金属的摩尔数(b)与氧化铝系化合物的铝元素的摩尔数(a)之比(b摩尔)/(a摩尔)为0.1以上且1.0以下,所述导热性复合氧化物的莫氏硬度低于9。
190 利用前体材料生产石墨颗粒 CN201280056030.3 2012-09-28 CN104010965B 2016-08-24 洪正宏; N·R·瓦尼尔
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石墨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前体材料引入加热区(20),在加热区中加热烃前体材料,以从烃前体材料中形成石墨烯碳颗粒,并收集石墨烯碳颗粒。烃前体材料可包括能够形成双碳片段物质的烃和/或甲烷。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装置(20),和由该方法产生的石墨烯式颗粒,也被公开。
191 掺杂的含微粒材料 CN201280028811.1 2012-06-28 CN103608290B 2016-08-24 M·特; D·O·耶纳
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粒材料,其包括含材料和掺杂剂。所述微粒材料包括微晶粒径小于约10nm的微晶粒子。微晶粒子堆叠在一起以形成初级粒径小于约500nm的初级粒子。初级粒子聚集在一起以形成次级粒径大于约1μm的次级粒子。所述微粒材料的平均孔径为不小于8nm。
192 化镁阻燃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80060107.3 2014-10-06 CN105813979A 2016-07-27 E·P·戈登; A·V·科罗琴科; N·I·列夫琴科; T·S·于戈诺韦诺科
发明涉及氢化镁阻燃颗粒,其包括经过表面处理的颗粒,具有六形板状结构,比表面积不超过20m2/g,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不超过2微米,10%二次颗粒的粒径不超过0.8微米,90%二次颗粒的粒径不超过5微米,初级颗粒的长度在150到900纳米之间,厚度在15至150纳米之间。制备所述颗粒的第一步包括使氯化镁溶液与试剂在不超过100℃的温度大气压下反应,OH?∶Mg++离子的摩尔比为(1.9?2.1)∶1。第二步包括使Mg(OH)2颗粒在120?220℃的温度和0.18?2.3MPa的压力下水热重结晶2?24小时。使反应物质周期性地经受具有160?240℃温度和0.6?3.3MPa压力的过热蒸汽流体冲击。本发明可以制备具有可调节尺寸的氢氧化镁颗粒,以将其应用于聚合物基质中而不会破坏聚合物的机械特性。
193 化镁颗粒、及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 CN201380017180.8 2013-03-12 CN104220372B 2016-05-25 龟井忠辅
发明提供一种纯度为98质量%以上的氢化镁颗粒以及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氢氧化镁的特征在于,晶体外形为六柱形状颗粒,所述六角柱形状颗粒由相互平行的上下2个面的六角形基底面和在这些基底面间形成的外周6个面的角柱面构成,前述六角柱形状颗粒的c轴方向的大小为0.5~1.5μm,前述c轴方向的大小为前述六角柱形状颗粒的中值粒径的60%以上,拐点直径为0.1~0.4μm,颗粒间空隙为0.6×10-3~1.0×10-3m3·kg-1。
194 复合润滑原材料、发动机润滑油润滑脂及润滑油 CN201580000439.7 2015-03-23 CN105518114A 2016-04-20 长谷川正治; 神谷渚
发明提供润滑性优异的复合润滑原材料、发动机润滑油润滑脂及润滑油。一种复合润滑原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在母材中至少分散有石墨原材料和/或自石墨系碳材料剥离得到的类石墨烯,前述石墨系碳原材料具有菱方晶系石墨层(3R)和六方晶系石墨层(2H),前述菱方晶系石墨层(3R)与前述六方晶系石墨层(2H)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由以下(式1)定义的比例Rate(3R)为31%以上。Rate(3R)=P3/(P3+P4)×100····(式1)式1中,P3为菱方晶系石墨层(3R)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101)面的峰强度,P4为六方晶系石墨层(2H)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101)面的峰强度。
195 复合增强原材料及造型材 CN201580000440.X 2015-03-19 CN105518072A 2016-04-20 长谷川正治; 神谷渚
发明提供机械强度优异的复合增强原材料。一种复合传导原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在母材中至少分散有自石墨原材料剥离得到的类石墨烯和增强原材料,前述石墨系碳原材料具有菱方晶系石墨层(3R)和六方晶系石墨层(2H),前述菱方晶系石墨层(3R)与前述六方晶系石墨层(2H)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由以下(式1)定义的比例Rate(3R)为31%以上。Rate(3R)=P3/(P3+P4)×100…(式1)式1中,P3为菱方晶系石墨层(3R)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101)面的峰强度,P4为六方晶系石墨层(2H)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101)面的峰强度。
196 合成非晶态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59159.0 2010-12-27 CN102656117B 2016-04-13 植田稔晃
发明的合成非晶态粉末是对制粒后的二氧化硅粉末实施球化处理、然后洗涤、干燥得到的平均粒径D50为10-2000 μm的合成非晶态二氧化硅粉末,其特征在于,BET比表面积除以由平均粒径D50计算的理论比表面积所得的值超过1.35且为1.75以下,真密度为2.10 g/cm3-2.20 g/cm3,颗粒内空隙率为0-0.05以下,圆形度为0.50以上且0.75以下,以及球化率为0.20以上且低于0.55。该合成非晶态二氧化硅粉末中,吸附于表面的气体成分、粉末内部的气体成分少,因此,对于使用该粉末制造的合成石英玻璃制品,即使在高温和减压的环境下使用,气泡的产生或膨胀也得以大幅降低。
197 磁性或可磁化颜料粒子和光学效应层 CN201480044193.9 2014-07-25 CN105452392A 2016-03-30 P·德戈特; M·施密德; C-A·德斯普兰德; C·阿莫拉辛赫
发明涉及非球形磁性或可磁化颜料粒子和用于制造光学效应层(OEL)的包含这些颜料粒子的涂料组合物的领域,其中使所述磁性或可磁化颜料粒子磁取向。本发明特别提供所述光学效应层(OEL)作为安全文件或安全制品上的防伪手段的用途。其特别涉及包含选自钴、、钆和镍的磁性金属;铁、锰、钴、镍的磁性合金或其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铬、锰、钴、铁、镍的磁性化物或其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或其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并具有高于6微米和低于13微米的d50值的非球形磁性或可磁化颜料粒子、它们在用于制造光学效应层(OEL)的包含粘合剂材料的涂料组合物中的用途、由其获得的OEL和制造所述OEL的方法的领域。
198 一种生产片状五化二粉末的方法 CN201510944187.5 2015-12-16 CN105347398A 2016-02-24 秦明礼; 吴昊阳; 贾宝瑞; 李小丽; 曹知勤; 曲选辉
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片状五化二粉末的方法。工艺过程为:1、钒源、尿素和辅助剂按照一定比例配成溶液,其中尿素和钒源的摩尔比为6-10,辅助剂和钒源的摩尔比为4-10;2、在空气下将溶液加热,溶液挥发、浓缩后分解,得到粒径为1-10μm,径厚比为10-100的片状五氧化二钒粉末。本发明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尤其可通过调节原料、配比来得到粒度可控的片状五氧化二钒。
199 透明的视闪色多层效果颜料 CN201510742018.3 2006-02-10 CN105295448A 2016-02-03 D·J·福勒; C·J·齐默尔曼
多层效果颜料包括透明基底、在所述基底上的高折射率材料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层上的低折射率材料和高折射率材料的交替层,总层数是至少为3的奇数,所有相邻层的折射率相差至少约0.2和至少一个所述层具有不同于所有其他层的光学厚度。所得多层效果颜料不是四分之一波长多层结构。本发明的效果颜料可以用于化妆品和工业应用中。
200 合金化物、电极以及钠二次电池 CN201080011025.1 2010-03-10 CN102349178B 2016-01-20 久世智; 牧寺雅巳; 山本武继
一种复合金化物,包含Na、M1以及M2(其中,M1表示选自Mg、Ca、Sr以及Ba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M2表示选自Mn、Fe、Co以及Ni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Na∶M1∶M2的摩尔比为a∶b∶1(其中,a为0.5以上且小于1的范围内的值,b为超过0且0.5以下的范围内的值,并且a+b为超过0.5且1以下的范围内的值)。含有上述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电极活性物质。含有上述电极活性物质的电极。具有上述电极作为正极的钠二次电池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