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α-微粒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50921.2 2013-09-27 CN104718162B 2017-11-21 袁建军; 木下宏司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以除[001]面以外的晶面作为主晶面、以除六双锥体以外的多面体形状作为主要成分的α‑微粒的简便并且有效的制造方法。若根据本发明的α‑氧化铝微粒的制造方法,则可以得到一种α‑氧化铝微粒,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特定比例的金属化合物的存在下焙烧铝化合物,从而为粒径50μm以下且α结晶化率为90%以上、并且为多面体。
2 一种新型Bi3.84W0.16O6.24纳米八面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611224570.4 2016-12-27 CN106745270A 2017-05-31 王利平; 肖梅; 李新颖; 杜尔登; 许霞
发明属无机纳米材料与环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Bi3.84W0.16O6.24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微波法制备Bi3.84W0.16O6.24八面体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成温度较低的Bi3.84W0.16O6.24八面体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下液相法经微波反应制备出形貌相对均一的Bi3.84W0.16O6.24八面体结构纳米材料。利用简单的微波合成反应制备的Bi3.84W0.16O6.24八面体结构纳米材料,形貌为八面体纳米结构,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并对四环素有很好的光降解作用。本发明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且所用原材料均为无机化合物,价廉易得,符合环境友好要求,由于该方法不需要高温、煅烧之类的前处理,合成温度较低,从而减少了能耗和反应成本,便于批量生产。
3 一种二纳米粉的合成方法 CN201610027466.X 2016-01-18 CN106698503A 2017-05-24 郭长友; 沈智奇; 凌凤香; 王少军; 杨卫亚; 季洪海; 王丽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纳米粉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将钛酸酯滴入到乙酸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长链烷基胺混合均匀,再加入甲酸溶液;将上述所得的物料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后经冷却取出,分离、洗涤,经干燥,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粉。该方法所得的二氧化钛纳米粉,晶体形貌整齐且为八面体、晶粒均匀,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量产。
4 一种截柱状八面体锐矿型TiO2的制备方法 CN201611033693.X 2016-11-17 CN106629840A 2017-05-10 方杨飞; 魏志钢; 梁凯; 颜家鸿; 刘月; 潘湛昌; 胡光辉; 冼翰轩; 余伟韩
发明公开了一种截柱状八面体锐矿型TiO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P25、氢和去离子进行水热反应得到钛酸钾,然后将钛酸钾分散硝酸铵中,得到前驱体钛酸钾纳米线;将钛酸钾纳米线、酸铵和去离子水加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将得到产物进行过滤干燥,置于弗炉中煅烧,得到截柱状八面体锐钛矿TiO2。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纯度高,符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条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 一种八面体Mn3O4及其微波合成方法 CN201610975430.4 2016-11-07 CN106495226A 2017-03-15 张春勇; 刘磊; 程洁红; 陆芳; 文颖频; 舒莉; 郑纯智; 张国华; 刘维桥; 梁国斌; 秦恒飞; 周月; 贺沁婷; 秦丽珍
发明公开了一种八面体Mn3O4的微波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价锰离子盐溶解于溶液中,然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微波条件下加入磷酸盐反应一段时间,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八面体Mn3O4。本发明制备出的Mn3O4不仅形貌规整,为正八面体,而且粒度小,正八面体棱的长度为400-500nm。本发明制备的Mn3O4重复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时间短,易于工业化生产。
6 热法合成并控制二化铈微纳米结构形貌的方法 CN201610110326.9 2016-02-29 CN105565360A 2016-05-11 于广滨; 宋野; 王磊; 戴冰
热法合成并控制二化铈微纳米结构形貌的方法,属于微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制备二氧化铈微纳材料的方法中,存在试剂用量大、不易控制形貌、产物形貌单一等缺点,本发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配制0.001~0.02M的氯化铈或者硝酸铈溶液和0.01~0.04M的尿素溶液;二、将步骤一中配制的两种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240°C范围内反应3~6小时。本发明通过调整两种反应物的浓度比实现一步法精确控制产物形貌,其中包括实心纳米球、空心纳米球、纳米八面体、纳米棒、以及一种新型微米鱼骨结构和微米秀球状结构等六种不同结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可控性强、反应时间较短、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7 α-微粒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50921.2 2013-09-27 CN104718162A 2015-06-17 袁建军; 木下宏司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以除[001]面以外的晶面作为主晶面、以除六双锥体以外的多面体形状作为主要成分的α-微粒的简便并且有效的制造方法。若根据本发明的α-氧化铝微粒的制造方法,则可以得到一种α-氧化铝微粒,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特定比例的金属化合物的存在下焙烧铝化合物,从而为粒径50μm以下且α结晶化率为90%以上、并且为多面体。
8 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高电压负极活性材料 CN201080014087.8 2010-02-10 CN102396090B 2014-04-09 麦克勒·范索尔纳特; 劳尔·蒙康迪; 克莱尔·威勒唯勒; 乔塞特·奥列弗-富尔卡德; 琼-克劳德·朱马斯; 斯思利·泰西耶
发明涉及用于二次可充电锂电池负极的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基于具有通式Li2Ti3O7或Li2.28Ti3.43O8的掺杂或未掺杂的含斜方锰矿化物。所述活性材料包含具有通式Li2-4cCcTi3O7(其中0.1<c<0.5)的经碳取代的斜方锰矿相,及多于0.1摩尔%的具有通式Li1+xTi2-xO4(其中0<x<0.33)的尖晶石相。
9 立方氮化晶体、包含其的本体以及包含其的工具 CN201280023136.3 2012-03-28 CN103534224A 2014-01-22 K·汉纳索约
一种包含氯化物盐化合物的立方氮化(cBN)晶体或多个晶体,所述氯化物盐化合物包括金属或碱土金属。例如,所述氯化物盐化合物可以选自氯化、氯化镁、氯化锂、氯化氯化钠。所述晶体或多个晶体可以具有相对粗糙的表面结构。
10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200780028644.X 2007-05-31 CN101496126B 2010-12-29 福井裕介; 寺内正治; 辻田卓司
发明,第一,通过改良保护层,实现电压下的良好的驱动,同时解决“放电延迟”和“放电延迟对温度的依赖性”两个问题。又,第二,除了解决上述各课题外,通过抑制“放电延迟对空间电荷的依赖性”,提供能发挥优异的显示性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为此,在本发明中,准备纯度为99.95%以上的醇镁(Mg(OR)2)或乙酰丙镁,在该溶液中添加少量酸,加水使其分解,制作作为化镁前体的氢氧化镁凝胶。将其在空气中以1500℃以上的温度烧结,制作包含具有由(100)面以及(111)面包围的具有NaCl结晶结构的氧化镁微粒(16a~16d)的粉末。然后,将其涂布于电介质层(7)或表面层(8)上,形成氧化镁微粒群(16)。
1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0780028715.6 2007-05-31 CN101496127A 2009-07-29 福井裕介; 寺内正治; 辻田卓司
发明,第一,通过改良保护层,实现电压下的良好的驱动,同时解决“放电延迟”和“放电延迟对温度的依赖性”两个问题。又,第二,除了解决上述各课题外,通过抑制“放电延迟对空间电荷的依赖性”,提供能发挥优异的显示性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为此,在本发明中,准备纯度为99.95%以上的醇镁(Mg(OR)2)或乙酰丙镁,在该溶液中添加少量酸,加水使其分解,制作作为化镁前体的氢氧化镁凝胶。将其在空气中以700℃以上的温度烧结,制作包含具有由(100)面、(110)面、(111)面包围的具有NaCl结晶结构的氧化镁微粒(16a~16d)的粉末。然后,将其涂布于电介质层(7)或表面层(8)上,形成氧化镁微粒群(16)。
12 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及散热构件 CN201480057770.8 2014-10-07 CN105658715B 2017-11-28 袁建军; 木下宏司
发明提供一种含有μm级以下的、含钼的(A)和树脂(B)的树脂组合物、及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的树脂成形体。另外,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散热材料、及含有上述树脂成形体的散热构件。本发明的散热构件可以用于电子、电气、OA设备等电子部件、LED照明用等。
13 一种形貌可控的硫化的制备方法 CN201611207124.2 2016-12-23 CN106745185A 2017-05-31 田庆华; 邓多; 郭学益; 陆鼎楠
发明公开了一种形貌可控的硫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硫基酸、银源和分散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2)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0.001~0.5mol/L、含硫氨基酸的加入量为银源中银离子的物质的量的0.5~2倍、分散剂的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2~2倍、混合溶液的pH值为9~11;(3)然后将混合溶液在120~200℃下反应4~12小时,最后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形貌可控的硫化银。本发明采用含硫氨基酸作为硫源,可有效控制反应过程中硫的释放速度,从而有利于对硫化银的形貌和粒径进行调控;同时相比其它硫源,含硫氨基酸具有污染小的优点,更加绿色环保。
14 一种具有中空微反应腔结构的半导体基异质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220809.0 2016-12-26 CN106629815A 2017-05-10 张加涛; 李欣远; 纪穆为; 王虹智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中空微反应腔结构的半导体基异质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Na2S溶液原位将实心的Cu2O纳米晶部分硫化或将实心的Au@Cu2O核壳纳米晶的Cu2O壳层硫化,使实心Cu2O纳米晶或Au@Cu2O核壳纳米晶,转变为具有中空微反应腔结构的Cu2O/Cu2S或Au/Cu2S异质纳米晶并形貌保持;再利用阳离子反应将Cu2S外层转化为其他硫族半导体,获得具有中空微反应腔结构的半导体基异质纳米晶,其中微腔内核为Cu2O或Au纳米晶,外层为硫化物半导体,优选为CdS、ZnS、Cu2S、SnS。本发明方法简单,内核和外层材料组成、形貌可调,为异相催化、催化有机合成、药物缓释等提供微反应腔。
15 一种化锌拉长八面体等级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338131.X 2016-05-23 CN106006708A 2016-10-12 许家胜; 卢佳微; 张杰; 王琳; 孙誉东; 钟克利; 邢锦娟; 唐克; 张艳萍; 刘琳; 钱建华
发明属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锌拉长八面体等级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向草酸溶液中滴加可溶性锌盐水溶液,在恒温并且搅拌条件下反应直到前驱物沉淀生成,反应结束后,再经过滤、水洗、干燥和煅烧后即获得氧化锌拉长八面体等级结构材料。本发明工艺简便易行,纯度高,杂质含量低,产品制备成本低,性能优异,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本发明所制备的氧化锌拉长八面体等级结构材料作为可见光催化材料使用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降解染料废水及室内有害气体,光催化消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6 一种氯化的制备方法 CN201610278116.0 2016-04-29 CN105948100A 2016-09-21 田庆华; 邓多; 郭学益; 杨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的制备方法,将原料含银溶液和含氯添加剂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后的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到氯化银;其中,含氯添加剂包括氯苯酚或含氯季铵盐。本发明采用氯苯酚、含氯季铵盐作为合成氯化银氯源,反应后释放出Cl‑不仅可以作为氯化银的氯源,其有机基团又可吸附在氯化银颗粒表面,通过其空间位阻防止颗粒团聚,从而可避免使用其他分散剂,减少了原料的使用。另外,本发明还通过改变含银溶液浓度和含氯添加剂的用量,实现含氯添加剂在氯化银颗粒表面不同晶面上的特定吸附,从而得到不同形貌的氯化银;同时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改变氯化银颗粒的生长时间,从而达到控制粒径的目的。
17 电解液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201080004641.4 2010-01-19 CN102282701B 2014-01-29 升国广明; 古贺一路; 上神雅之; 松本和顺
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其是以Li和Mn为主要成分,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Fd-3m)的锰酸锂颗粒,一次颗粒的形状为与(111)面等价的结晶面彼此不相邻、平坦的结晶面相互交叉而形成明确的棱的十二面以上的多面体形状,该一次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μm以上、20μm以下。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粉末的填充性、负荷特性和高温稳定性优异。
18 电解液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201080004641.4 2010-01-19 CN102282701A 2011-12-14 升国广明; 古贺一路; 上神雅之; 松本和顺
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其是以Li和Mn为主要成分,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Fd-3m)的锰酸锂颗粒,一次颗粒的形状为与(111)面等价的结晶面彼此不相邻、平坦的结晶面相互交叉而形成明确的棱的十二面以上的多面体形状,该一次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μm以上、20μm以下。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粉末的填充性、负荷特性和高温稳定性优异。
19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200780028715.6 2007-05-31 CN101496127B 2010-10-13 福井裕介; 寺内正治; 辻田卓司
发明,第一,通过改良保护层,实现电压下的良好的驱动,同时解决“放电延迟”和“放电延迟对温度的依赖性”两个问题。又,第二,除了解决上述各课题外,通过抑制“放电延迟对空间电荷的依赖性”,提供能发挥优异的显示性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为此,在本发明中,准备纯度为99.95%以上的醇镁(Mg(OR)2)或乙酰丙镁,在该溶液中添加少量酸,加水使其分解,制作作为化镁前体的氢氧化镁凝胶。将其在空气中以700℃以上的温度烧结,制作包含具有由(100)面、(110)面、(111)面包围的具有NaCl结晶结构的氧化镁微粒(16a~16d)的粉末。然后,将其涂布于电介质层(7)或表面层(8)上,形成氧化镁微粒群(16)。
20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0780028644.X 2007-05-31 CN101496126A 2009-07-29 福井裕介; 寺内正治; 辻田卓司
发明,第一,通过改良保护层,实现电压下的良好的驱动,同时解决“放电延迟”和“放电延迟对温度的依赖性”两个问题。又,第二,除了解决上述各课题外,通过抑制“放电延迟对空间电荷的依赖性”,提供能发挥优异的显示性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为此,在本发明中,准备纯度为99.95%以上的醇镁(Mg(OR)2)或乙酰丙镁,在该溶液中添加少量酸,加水使其分解,制作作为化镁前体的氢氧化镁凝胶。将其在空气中以1500℃以上的温度烧结,制作包含具有由(100)面以及(111)面包围的具有NaCl结晶结构的氧化镁微粒(16a~16d)的粉末。然后,将其涂布于电介质层(7)或表面层(8)上,形成氧化镁微粒群(16)。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