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离子石墨烯的制造方法 CN201710322086.3 2017-05-09 CN107364852A 2017-11-21 柯良节; 梁思敬; 司徒若祺
发明公开一种离子石墨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制作过程:将石墨烯加入渗透剂中进行分散,渗透剂为非离子螯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化铜进行进一步的分散,实现氧化铜均匀分散于石墨烯上,让石墨烯晶格充分接触铜离子;将充分接触铜离子的混合物料放入反应釜内进行离子渗入反应;将生成铜离子石墨烯进行清洗处理。本发明的铜离子石墨烯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石墨烯晶格上镶嵌入铜离子,作为铜制品的保护层使用。石墨烯的导热性好、既可对铜制品起到保护作用,又不会影响铜制品的正常散热,然而石墨烯保护薄膜贴在铜管表面的吸附不够,加入铜离子后,铜离子与铜制品的物质表面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使得石墨烯容易且稳定的涂覆在铜制品表面。
2 一种用于石墨烯表面改性的方法 CN201710718650.3 2017-08-21 CN107285303A 2017-10-24 兰育辉; 章兰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墨烯表面改性的方法,所述石墨烯材料表面改性是指在一定的真空环境下、使用一种或多种等离子体源进行组合将一种或多种不同特性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材料沉积于不同型态的石墨烯表面,通过上述表面改性过的石墨烯具备单一纳米结构的金属复合体或使石墨烯具备超导、超顺磁特性的微米或纳米尺寸的功能性材料。
3 一种石墨纳米带原位增韧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1610415832.9 2016-06-06 CN106115665A 2016-11-16 李新禄; 赵昱颉; 赵奚誉; 粟泽龙; 张艳艳; 张欣琳
一种石墨纳米带原位增韧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石墨烯纳米带进行表面修饰和分散,得到均匀的石墨烯纳米带分散液,然后将石墨烯纳米带分散液均匀的负载在金属箔表面上,在900~1070℃下甲烷和氢气气氛中对表面载有石墨烯纳米带的金属箔进行CVD,然后刻蚀去掉金属箔,即得到一种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石墨烯薄膜。本发明所得的石墨烯纳米带/石墨烯薄膜在转移过程中无需聚合物的辅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于规模化生产,便于推广应用,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石墨烯薄膜机械强度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透明度以及导热性等。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产品可广泛用于透明薄膜电极、薄膜电子触屏、高灵敏度传感器、晶体管以及柔性薄膜电子器件等领域。
4 一种还原石墨聚合物散热 CN201610075806.6 2016-02-03 CN105762123A 2016-07-13 吕苗; 杨志君; 曾毓熔
发明涉及一种还原石墨聚合物散热片,包括一聚合物结构体和附着在聚合物结构体上的一石墨烯涂层,先在聚合物结构体上涂布氧化石墨烯涂层,再经过还原反应,将氧化石墨烯涂层还原得到石墨烯涂层。本发明所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合物散热片,采用先涂布氧化石墨烯涂料,再进行还原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涂层,利用了氧化石墨烯特殊的分子结构,更利于在涂料中分散,有更牢固的粘附,便于在聚合物散热片表面形成牢固、均匀、致密的涂层,再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获得导热特性较佳的石墨烯涂层。同时大规模制造氧化石墨烯的成本更低,使制备的散热片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本发明使用寿命更长,与传统的金属或陶瓷散热片相比,更轻薄、易加工,而且成本更低。
5 柔性聚酰亚胺制备的石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125008.X 2016-03-04 CN105600782A 2016-05-25 刘萍
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聚酰亚胺制备的石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层聚酰亚胺薄膜层叠;S2、在对层叠的聚酰亚胺薄膜施压按合的同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低于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开始热分解的温度,使得层叠的聚酰亚胺薄膜结合在一起形成为石墨烯薄膜;S3、将得到的碳素石墨烯薄膜升温到聚酰亚胺薄膜开始热分解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和碳化处理,从而得到碳化的多功能膜,并根据要求进行石墨化处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石墨烯薄膜有着超高的导热性,有优良的柔软性及耐弯曲性,具备各向异性及良好的电界屏蔽效果和磁界屏蔽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6 石墨纳米管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1110140264.3 2011-05-27 CN102796991B 2014-08-20 姜开利; 林晓阳; 肖林; 范守善
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纳米管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金属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提供一自支撑碳纳米管膜结构覆盖所述石墨烯膜并与所述石墨烯膜复合;至少部分去除所述金属基底,获得一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结构。
7 一种高强柔性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49008.6 2016-01-25 CN105731435A 2016-07-06 高超; 彭蠡; 孙海燕; 杨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柔性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膜由具有微观尺度褶皱的宏观多层褶皱石墨烯通过物理交联组成,片层间可滑移,因此具有极高的柔性。其石墨烯片层结构完美,片层晶区极大并极少含有缺陷,经过高压压制后结构密实,具有超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高分子复合物的存在可交联石墨烯片层,增强石墨烯膜的强度。此高强柔性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强度可达到100?300MP,可耐反复弯折1000次以上,断裂伸长率为6?16%,导电率为6000?8600S/cm,热导率为1400?1800W/mK,可广泛用于高强可设计的导热导电器件。
8 一种超柔性高导热石墨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47646.4 2016-01-25 CN105523547A 2016-04-27 高超; 彭蠡; 姜炎秋; 刘英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膜由超大片均匀化石墨烯经过溶液成膜、化学还原、高温还原以及高压压制等步骤得到。石墨烯膜由具有微观尺度褶皱的宏观多层褶皱石墨烯通过物理交联组成,片层间可滑移,因此具有极高的柔性。其石墨烯片层结构完美,片层晶区极大(100um左右)并极少含有缺陷,经过高压压制后结构密实,具有超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此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可耐反复弯折1200次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18%,导电率为8000-10600S/cm,热导率为1800-2600W/mK,可用作高柔性导热导电器件。
9 纳米石墨烯层和颗粒以及引入它们的润滑剂 CN201010258091.0 2010-08-18 CN101993062B 2014-05-28 X·肖; J·M·达施; S·C-Y·唐; A·K·萨奇德夫
发明涉及纳米石墨烯层和颗粒以及引入它们的润滑剂,具体涉及制造至少一个纳米石墨烯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X前体和Y氢气(H2),以使X/Y比率是在0.5到1范围,该烃前体包括CH4、C2H2或C3H8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让烃前体经历采用所述氢气和氩气(Ar)的化学气相沉积。结果,i)该烃前体与氢气和氩气(Ar)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反应:X烃前体+Y?H2+Z?Ar→2X石墨烯+(Y+2X)H2+Z?Ar,其中Z是5×(X+Y)至10×(X+Y),和ii)该烃前体分解和自组装以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纳米石墨烯层。
10 石墨纳米管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1110140264.3 2011-05-27 CN102796991A 2012-11-28 姜开利; 林晓阳; 肖林; 范守善
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纳米管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金属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提供一自支撑碳纳米管膜结构覆盖所述石墨烯膜并与所述石墨烯膜复合;至少部分去除所述金属基底,获得一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结构。
11 石墨烯-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1110140262.4 2011-05-27 CN102795613A 2012-11-28 姜开利; 林晓阳; 肖林; 范守善
一种石墨烯-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体,该基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提供至少一石墨烯膜,该石墨烯膜形成或设置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提供至少一碳纳米管层,将所述基体和所述石墨烯膜与该碳纳米管层复合在一起,所述石墨烯膜与所述碳纳米管层相接触,得到基体-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除去基体,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
12 纳米石墨烯层和颗粒以及引入它们的润滑剂 CN201010258091.0 2010-08-18 CN101993062A 2011-03-30 X·肖; J·M·达施; S·C-Y·唐; A·K·萨奇德夫
发明涉及纳米石墨烯层和颗粒以及引入它们的润滑剂,具体涉及制造至少一个纳米石墨烯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X前体和Y氢气(H2),以使X/Y比率是在0.5到1范围,该烃前体包括CH4、C2H2或C3H8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让烃前体经历采用所述氢气和氩气(Ar)的化学气相沉积。结果,i)该烃前体与氢气和氩气(Ar)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反应:X烃前体+Y H2+Z Ar→2X石墨烯+(Y+2X)H2+Z Ar,其中Z是5×(X+Y)至10×(X+Y),和ii)该烃前体分解和自组装以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纳米石墨烯层。
13 金离子石墨烯的制造方法 CN201710321645.9 2017-05-09 CN107416815A 2017-12-01 柯良节; 梁思敬; 司徒若祺
发明公开一种金离子石墨烯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石墨烯加入渗透剂中进行分散,渗透剂为非离子螯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金离子化合物溶液进行进一步的分散,实现金离子化合物溶液均匀分散于石墨烯上,让石墨烯晶格充分接触金离子;将充分接触金离子的混合物料放入反应釜内进行离子渗入反应;将生成金离子石墨烯溶液烘干成成品,测定是否达到出厂参数,并将达标产品封装。本发明主要是在石墨烯晶格上镶嵌入金离子,并将金离子石墨烯代替黄金作为膜在电子零件的接线点位上使用。本发明的金离子石墨烯不仅带有黄金物质的特点,还附加了石墨烯的功能,填补了黄金物质在应用上的不足之处,在应用上更加稳定,散热功能和导电质量更好。
14 一种超柔性高导热石墨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47646.4 2016-01-25 CN105523547B 2017-09-29 高超; 彭蠡; 姜炎秋; 刘英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膜由超大片均匀化石墨烯经过溶液成膜、化学还原、高温还原以及高压压制等步骤得到。石墨烯膜由具有微观尺度褶皱的宏观多层褶皱石墨烯通过物理交联组成,片层间可滑移,因此具有极高的柔性。其石墨烯片层结构完美,片层晶区极大(100um左右)并极少含有缺陷,经过高压压制后结构密实,具有超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此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可耐反复弯折1200次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18%,导电率为8000‑10600S/cm,热导率为1800‑2600W/mK,可用作高柔性导热导电器件。
15 一种多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201611235893.3 2016-12-28 CN106629683A 2017-05-10 朱国森; 杨云利; 束正梅
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等离子把天然石墨均匀镀于SiC基体表面,形成石墨烯片层附于SiC基体;(2)用单面胶带把石墨烯微片层剥离于SiC基体而形成石墨烯微片层与单面胶带的复合材料;(3)通过将温度控制在‑40℃至‑20℃之间使单面胶带失去粘性,剥除单面胶带形成多层石墨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16 一种高导热柔性石墨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1610860186.7 2016-09-28 CN106629675A 2017-05-10 邱汉迅; 宋凌志; 闫廷龙; 李幸娟; 徐鹏; 杨俊和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柔性石墨薄膜的制备方法,将石墨烯粉末冷冻干燥,然后分散在溶剂中,获得浓度为0.1‑10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一个喷涂装置中,将分散液喷涂在一个基底上,加热基底,加热温度为50~150℃,时间为0.5‑5h,在基底上蒸发形成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剥离,将制得的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延压;然后在保护气氛保护条件下热压化和高温石墨化,得到石墨烯导热薄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制备尺寸、厚度可控的高导热柔性石墨烯薄膜,以适应不同散热设备的需求,可以大规模应用在各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LED中,以改善其散热效果。
17 一种石墨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1611224185.X 2016-12-27 CN106587024A 2017-04-26 张继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薄膜的制备方法,首次利用石墨烯生物与无机非金属平面载体复合材料以设定速度通过微波加热区从而精确控制其加热时间及冷却时机,抑制因微波加热不同区域存在差异而引入的加热不均匀性且易于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并且将能够快速加热的微波技术与石墨烯衍生物具微波吸收特性及高导热能结合,同时利用无机非金属平面载体耐高温且表面石墨烯衍生物层的热量易于被快速交换转移的特性,使得载体表面涂布的石墨烯衍生物层能够被快速转化为石墨烯层,随后分离石墨烯层及载体即获得具有良好导电能力的石墨烯薄膜,通过该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性能优良,可以为导电薄膜、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作出贡献。
18 高导热柔性石墨薄膜制备方法 CN201610985554.0 2016-11-09 CN106495133A 2017-03-15 陆标; 李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柔性石墨薄膜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a)浆料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0.6%~3.2%的石墨烯粉末分散于96.8%~99.4%的去离子中,搅拌并超声,使其分散均匀;(b)加入水并搅拌0.5~1 h,将浆料pH值调节为9~11;(c)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来还原氧化石墨烯;(d)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浆料涂布、干燥成膜后剥离收卷;(e)对还原氧化石墨烯膜进行高温热压烧结石墨化,得到高导热柔性石墨烯薄膜。
19 连续超轻规则取向的纯石墨烯气凝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49449.6 2016-01-25 CN105731436A 2016-07-06 高超; 彭蠡; 孙海燕; 杨清
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超轻规则取向的纯石墨烯气凝胶薄膜及其制备得到。将一定浓度的超大片无碎片的石墨烯通过一字型模口挤出后,凝固成氧化石墨烯凝胶膜,放入箱中缓慢冰冻或者液氮中快速冷冻。用冷冻干燥或超临界干燥后获得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薄膜,送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热处理,即可获得高导热高导电超轻取向的石墨烯气凝胶膜。其导电率为100‐10000S/m,热导率为50‐800W/mK,在500MHz‐40GHz内屏蔽效能达到100‐150dB。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低、绿色环保、可连续化操作,可应用于高效电磁屏蔽、柔性导热以及导电材料等。
20 一种可呼吸石墨烯膜的功能转换方法 CN201610049004.8 2016-01-25 CN105731433A 2016-07-06 高超; 彭蠡; 赵晓莉; 刘英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呼吸石墨烯膜在导热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之间实现功能转换的方法;所述可呼吸石墨烯膜由平面取向的平均尺寸大于100μm的石墨烯片通过ππ共轭作用相互搭接而成。其中包含由1?4层石墨烯片构成的石墨烯结构。且石墨烯片的缺陷极少,其ID/TG<0.01;电磁屏蔽性能向导热性能的转换方式为:将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可呼吸石墨烯膜在50?200MP的高压下压制5min?2h,其热导率为1800?2600W/mK;所述导热性能向电磁屏蔽性能转换的方式为:将具有导热性能的可呼吸石墨烯膜在沸腾的呼吸剂中浸泡1?1000s,其在500MHz?40GHz内屏蔽效能达到90?130dB。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