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螺旋输送机 CN201410441826.1 2011-07-08 CN104261054B 2016-08-31 卡斯帕尔·费德·塔斯马; 大卫·W·博格尔
发明涉及强制驱动螺旋型输送机和皮带。一种用于沿着螺旋路径强制性地驱动一个输送机皮带(20)的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包括一个旋转的圆柱形塔(10),该圆柱形塔带有多个平行的驱动构件(14),这些驱动构件从该塔的底部向顶部在其周边上延伸。每个驱动构件包括一个向外伸出的脊(28),该脊的高度从该塔的底部向顶部变化。这种高度变化有助于该皮带进入到该塔上并且从中离开并且有助于与该皮带的内边缘沿着其沿该塔的大部分路径进行牢固的强制性驱动接合。在另一种形式中,一种输送机皮带具有多个齿(62),这些齿在该皮带的内边缘处具有多个引导表面(78,79)。这些齿引导多排皮带之间的这些驱动构件而与该皮带的内边缘处的多个驱动面进行驱动接合。
202 一种加热位置可调的传送带 CN201610372534.6 2016-05-31 CN105858062A 2016-08-17 姚志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位置可调的传送带,包括传送带主体,所述传送带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传送带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可沿所述滑轨移动的加热箱体,且所述加热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可相对所述挡板上下移动的拉板,所述拉板上设置有把手。通过在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滑轨,从而使加热箱体可相对移动,选择合适的加热位置,通过在加热箱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和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拉板,可以根据产品的高度不同调节拉板的位置,保证箱体内的加热温度
203 传输设备的运行方法 CN201280068209.0 2012-11-23 CN104066662B 2016-08-17 渥尔夫-马丁·拉森纳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传输设备(2)的方法,该传输设备具有传送带(4)和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4)的驱动滚筒(6),其中为改变所述传送带(4)的速度,在通过所述驱动滚筒(6)的第一转速(n1)和所述驱动滚筒(6)的第二转速(n2)定义的时间窗(△t)内控制作用于所述驱动滚筒(6)的转矩(M)。
204 一种复合材料耐磨耐高温高温输送带 CN201610229590.4 2016-04-14 CN105730980A 2016-07-06 徐文琦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耐磨耐高温高温输送带,包括玻璃纤维布,处理层,结构层和防护层,所述处理层为柔软剂和偶联剂共同混合成,柔软剂为亲性有机柔软剂或基聚硅烷乳液或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或者低黄变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或者亲水性氨基有机硅柔软剂或上述几种混合,偶联剂为酸酯或硅烷或铬络合物或者锆类或者上述几种的混合,所述结构层是由质量比50?6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5?15%短切纤维、10?15%聚酰亚胺、5?8%石墨、3?6%母、3?5%二氧化硅和2?5%环保阻燃剂构成,防护层是由质量比60?7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20—30%聚醚醚和10?15%聚酰亚胺构成。
205 一种天然橡胶冷却输送机 CN201511027288.2 2015-12-31 CN105437434A 2016-03-30 林斌
一种天然橡胶冷却输送机,包括冷却装置、箱体和输送装置。所述箱体罩设于至少部分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被冷却输送的天然橡胶碎摊铺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所述天然橡胶冷却输送机既可以对所述天然橡胶碎块进行有效的冷却,又能避免所述天然橡胶碎块粘结成团,为后续加工工序提供有利条件。
206 层合体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06630.8 2014-01-30 CN104995006A 2015-10-21 占部幸治
将第一橡胶挤出机(32)中挤出的橡胶材料由一对第一压延辊(36、36)进行压延,形成第一片状构件(S1),同时将第一片状构件(S1)与原卷提供的第二片状构件(S2)互相重叠,并利用一对第二压延辊(38、38)进行压延,由此在连续制造由第一片状构件(S1)与第二片状构件(S2)层合的层合体时,基于由一对第一压延辊(36、36)进行压延后的第一片状构件(S1)厚度(d1)的检测结果、原卷提供的第二片状构件(S2)厚度(d2)的检测结果、以及层合体厚度(d3)的检测结果,控制一对第一压延辊(36、36)的间隙。
207 一种材传送带 CN201510341244.0 2015-06-19 CN104944059A 2015-09-30 伊戈尔
一种材传送带,包括传送架、传送片;所述传送架上横向铺装有多个传送片;所述传送片之间通过多个传热流道连接;所述传送片上开有多个长方体的铝液槽;所述铝液槽的外部开有多个透气孔,内部与铝液的接触面上覆盖有耐高温渗透膜;所述传热流道为中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材传送带,传送片的中空设计可以有效保证多个铝液槽内的热量可以进行循环换热,保证熔融铝液温度。同时高温铝液在铝液槽内可以以固体或者液体的形态存在,不会损坏铝材,是一种安全、有效热环流的铝材传送带。
208 一种工业织物 CN201510265257.4 2015-05-22 CN104818642A 2015-08-05 丁其俊; 袁凌俊; 谢鹏; 陈富军; 陈小雷; 袁杏染
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织物,涉及工程纺织品技术领域。是用单丝材料经线和单丝材料的纬线编织制成的网,经线为双层结构:其一个经线基本单元包括4个分单元,2个分单元在上层,另2个分单元在下层;上下层经线为垂直叠置关系,其中至少有2个单元含有并列的2根窄经线;上面与下面或称正面与背面经线的纹理结构完全相同或一面旋转180度后与另一面完全相同。本发明工业织物结构稳定,整体一致性好,不易变形,耐用,上表面平整度好,表面不产生疵点,提高了织物的质量和强度,从而保证了造纸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废品率,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造纸用干网,也可用作输送带,广泛适用于造纸、化工、医药、机械等行业。
209 固液分离传输机 CN201310741280.7 2013-12-30 CN104743323A 2015-07-01 刘冀川; 柴源; 薛涵予
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传输机,包括机架,其特殊之处是:机架前、后两端分别支撑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利用均匀设有矩阵状筛孔的传输带连接,机架上部对应传输带运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上托辊,机架下部对应传输带回转位置固定有与主动轮同步旋转的有齿游轮,且在有齿游轮下方设置托起所述传输带的下托辊,所述下托辊下方设有回油槽,机架对应所述传输带的回转端位置设有刮泥板,机架下方支撑有对应传输带位置的回槽。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并促进了提炼石油的技术进步。
210 一种矿石传送装置 CN201310571636.7 2013-11-13 CN104627603A 2015-05-20 许浩
发明属于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石传送装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并且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均设置与所述传送支架上,所述滚轴位于主动轮、从动轮之间并支撑传送带的运行,所述滚轴的两侧固定于所述传送支架上,所述纵向挡板固定于所述传送支架上并且纵向挡板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挡板、进料斗以及依次咬合传动的小齿轮A、大齿轮、小齿轮B,所述小齿轮A固定于所述主动轮中心轴的一端外侧,所述小齿轮B的中心轴由所述电机带动运转,所述横向挡板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进料斗固定于所述传送支架上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本发明电机耗电量少、进料方便、铁矿石无滚落危险。
211 一种型材输送带装置 CN201510035599.7 2015-01-23 CN104609100A 2015-05-13 魏征宇; 邢建斌; 孙德河; 王书勇
发明提供一种型材输送带装置,应用于铝型材的挤压机生产线中,包括动装置和至少一组传送带总成;所述各传送带总成包括带轮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带轮支架两端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的同步带;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沿其各自的轴线转动,使得所述同步带围绕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环行。本发明的铝型材输送装置,可通过设置多条同步带同时传送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通过对同步带结构及材质的设置,减少了同步带的损耗,避免同步带与带轮之间的偏移。
212 一种阻燃输送带骨架的生产工艺 CN201410792169.5 2014-12-19 CN104562377A 2015-04-29 操江
发明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输送带骨架的生产工艺,其生产步骤为:(1)加捻,(2)整经,(3)穿经筘,(4)织造,(5)浸胶,(6)干燥,(7)定型,(8)成品。所述的步骤(1)中加捻采用最优的工艺条件,步骤(4)织布工艺中采用必佳乐生产的OptiMax剑杆织机,所述的步骤(5)浸胶工艺中所用的浸胶液的配方为:浸胶液由溶剂体系、粘合体系和阻燃体系组成,分别包括混合溶剂及底胶组分、混炼胶组分、螯合树脂组分。采用上述生产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的废品率底,可以节约劳动成本和经济成本。采用此工艺生产的输送带骨架材料有很好的粘接强度和阻燃性,进而可以使输送带的强度高、质量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13 带有轴承保持器的输送带模 CN201380040339.8 2013-05-30 CN104507831A 2015-04-08 J·M·斯迪芬寇; R·E·米歇尔
输送带模包括主体、由主体形成的链接端部和沿着铰链轴线通过链接端部的开口。盖从主体沿铰链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柱从盖延伸;轴承与柱可旋转地接合。固件接合柱,以便在盖与紧固件之间捕获轴承,使得轴承至少部分地容纳在主体上与下极限之间。用于支撑并引导输送带模块的轨道包括导向臂,导向臂延伸到由主体限定的导槽内,以接合轴承。输送带模块还可以包括横向偏移的突出,突出从链接端部沿相反方向延伸,以阻止与驱动构件的接合。
214 一种自动化传送带 CN201310406760.8 2013-09-10 CN104417997A 2015-03-18 陈均
发明公布了一种自动化传送带,包括多个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滑动设置在外部的传送支架上,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四个传送板,所述传送板两两相对放置,传送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位于连接板一侧的传送板相互平行,所述传送支架内还设有PLC控制器。传送时,各传送单元在电机的驱动下,开始循环移动,传送支架内设置的PLC控制器与电机连接,在传送支架内设置的PLC控制器,可在人工快速输入命令,使得电机在预设的速率下运转,以合理的速率来使传送带带动成品或是半成品传输,既能实现类产品的长短距离传输,也能保证传送带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高效率。
215 一种骨式网带 CN201310378152.0 2013-08-27 CN104417993A 2015-03-18 戴小军
发明涉及一种骨式网带,包括若干排螺旋状的网条,相邻网条之间通过一串条连接,串条为弯曲状,网条的波峰与串条的波谷紧密接触,网条的波谷与串条的波峰紧密接触,网条的波峰波谷与串条的波谷波峰之间分别设有耐磨涂层。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网条不易发生横向串动,提高输送质量,通过在网条与串条的连接处设置耐磨涂层,使得力骨式网带的耐磨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实现了更加稳定的运输。
216 传送器链节、传送器链、用于传送器链的驱动轮以及包括这种驱动轮的系统 CN201380015823.5 2013-03-20 CN104411604A 2015-03-11 彼得·米格拉夫斯
一种传送器链节,设置有具有承载表面的上本体并设置有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本体,其中后端部设置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布置在彼此相距一距离处,以使得当安装在传送器链中时,链节的前端部配合在相邻链节的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之间,其中,其中第一腿部的第一突出部设置有朝向前端部延伸的第一突件,并且第二腿部的第二突出部设置有朝向前端部延伸的第二突件,其中突件的支承表面与上本体的承载表面平行。还公开了包括多个这种传送器链节的传送器链、适于这种传送器链节的驱动轮及包括这种传送器链的传送器系统。链节的优点是,更大的支承表面为用于返回路径的传送器链提供,这将减小磨损且还将减小来自传送器链的振动。
217 一种除静电传送带 CN201410420020.4 2014-08-23 CN104309986A 2015-01-28 殷汉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静电传送带,为了解决物品在通过传送带传送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静电,对物品和操作人员带来的危害,所述除静电包括底座和传送带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位于传送带装置的上方固定有横跨传送皮带的支架,所述之间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固定有离子棒,通过离子风棒产生的大量正负电荷气团中和物品上的静电达到去除静电,起到保护物品和操作人员免受静电危害的作用,且所述除静电传送带设置有轮子,方便将传送带移动到需要的位置
218 环形织物皮带 CN201280043963.9 2012-08-01 CN103874798A 2014-06-18 佩特拉·米伦
发明涉及用于在波纹硬纸机器中生产波纹硬纸腹板的织物皮带。皮带(1)在皮带(1)的两个末端(2、3)处连接在一起来生产环形皮带,其中形成面向波纹硬纸腹板的外纸侧(4)和分配给驱动器的内负荷侧(5)。为了连接皮带末端(2、3),提供连接件(6、7),在不同情况下,在相对于皮带(1)横向的一个末端(2、3)处,连接件(6、7)具有大量夹子(9、9'),所述夹子(9、9')以间隔(a)彼此靠近放置并用相关皮带末端(2、3)处的连接部分(14)固定在相反末端处。在皮带(1)的纵向方向(8)上,一个连接件(6)的夹子以传递方式与另一连接件(7)的夹子相互作用。为了以简单方式将皮带末端连接在一起来生产易于打开的高度可加载连接,提出了连接件(6、7)的连接部分(14)保持在皮带(1)的接收间隙(15)中,并且,从皮带末端(2、3)开始,接收间隙(15)在纸侧(4)与负荷侧(5)之间延伸。
219 化带链接件 CN201280033399.2 2012-07-04 CN103702913A 2014-04-02 肯尼思·韦斯特加德安德森
一种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2、3)的模化带链接件,其中顶部表面(32)设置在所述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其中多个眼状部分(4)从前边缘和后边缘两者突出,其中眼状部分横向地间隔开且偏移,使得一个元件的后边缘上的眼状部分可以插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前边缘上的眼状部分之间,且提供了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装置,其中沿着后边缘和前边缘的眼状部分与垂直于顶部表面布置的实质上未断开的前壁和后壁(6、7)结合,其中所述壁间隔开,且增强肋状物(15)布置在在顶部表面的下侧和所述壁之间,其中所述增强肋状物以不平行于带链接件的预期运输方向的斜来布置。
220 输送装置 CN201180056984.X 2011-10-07 CN103402896A 2013-11-20 B·斯图德
发明涉及用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机构(1)的输送链,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链节(2),多个链节(2)通过关节连接结构以每个链节均可绕第一轴线(A1)和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第二轴线(A2)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形成输送链。该输送链由就构型而言相同构成的链节(2)构成。每个链节(2)在第一端部具有容置部(5)并在第二端部具有接合体(3),该接合体(3)接合相邻链节(2)的容置部(5),其中该容置部(5)和该接合体(3)设计成可利用插入-转动使该容置部(5)和该接合体(3)相互连接,以形成关节连接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