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宇宙航行;及其所用的飞行器或设备(从地球外的来源采集材料的装置和方法入E21C51/00)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41 一种卫星的太阳翼控制方法、系统及卫星 CN201610251520.9 2016-04-21 CN105819004A 2016-08-03 郭崇滨; 斯朝铭; 周美江; 陈有梅; 张科科; 陈宏宇
发明提供一种卫星的太阳翼控制方法、系统及卫星。所述卫星的太阳翼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卫星的太阳翼的最大转动度,所述卫星的地球遮挡角;当设定的控制周期到达时,获取当前时间点t的轨道坐标系下的归一化太阳矢量,计算当前时间点t的太阳翼主轴指向太阳的转动角;确定所述太阳翼主轴指向太阳时的转动角落入的区域;根据所述太阳翼主轴指向太阳时的转动角落入的区域求解太阳翼的目标姿态角;所述目标姿态角包括偏航角、滚转角以及俯仰角,所述偏航角恒为0。本发明实现尽最大可能提高能源获取效率。
342 自由度过约束剪式可展单元及其组成的空间可展机构 CN201610157365.4 2016-03-18 CN105799950A 2016-07-27 赵永生; 韩博; 许允斗; 姚建涛; 刘文兰; 张东胜; 陈亮亮
一种单自由度过约束剪式可展单元及其组成的空间可展机构,其单自由度过约束剪式可展单元包括含有八个花盘、四组剪叉折叠杆和八组折叠连杆,其中一组折叠连杆依靠连杆长度限制基本可展单元的展开程度,剩余七组折叠连杆均为过约束折叠连杆,过约束折叠连杆可有效提高基本可展单元的刚度,本发明的多个基本可展单元顺序依次排列,且相邻可展单元通过共用四个花盘和一组剪叉折叠杆可组成第一空间可展机构和第二空间可展机构,通过改变基本可展单元的数量,可以改变第一空间可展机构的长度和第二空间可展机构的大小。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高度的结构对称性,适合于构造空间伸展臂、太阳能电池支架和卫星平面反射天线。
343 有助于减小推进系统的重量并改变推大小和方向的推进系统 CN201610169248.X 2016-03-23 CN105775171A 2016-07-20 于达仁; 孙强强; 刘辉; 黎润
有助于减小推进系统的重量并改变推大小和方向的推进系统,属于无工质推进领域,为了解决采用多个推力器存在重量增加,效率降低的问题。有助于减小推进系统的重量并改变推力大小和方向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微波源、波导、环形器负载和六个谐振腔;微波源产生相应频率的微波通过波导传输给环形器,环形器将微波分别传输给六个谐振腔;六个谐振腔分别分布在六个方向;谐振腔腔体内反射出的微波经环形器导入负载。六个谐振腔均是封闭的圆锥状,并采用TE012模式。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波导开启的大小,调节各个方向推力的大小。所述微波源产生微波的频率可以根据谐振腔的需求进行调节。可广泛地应用于卫星、深空探测器和近空间飞行器的推进。
344 工字形卫星平台 CN201610195155.4 2016-03-30 CN105775166A 2016-07-20 陈汀; 孙永岩; 万向成
发明提供的一种工字形卫星平台,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中心桁架;立柱式结构,两个所述立柱式结构分别与所述中心桁架相对应的两条侧边连接;所述立柱式结构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充分利用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的包络空间并保证卫星太阳电池片的面积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大型可展开天线收拢与在轨展开要求的工字形卫星平台构型,提供了仪器设备的安装空间,保证了整星的能源供应。
345 航天器多功能结构锂电池系统电源管理单元 CN201610305384.7 2016-05-10 CN105730718A 2016-07-06 李德湛; 吴军; 刘涛; 李东旭; 李继才; 范才智; 张贤涛
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多功能结构锂电池系统电源管理单元,提供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和电信号检测调理功能。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加断电控制与遥测模、利用卫星一次电源向锂电池组进行充电控制的电池充电调节器模块、利用外部放电负载对锂电池组进行恒流放电控制的电池放电调节器模块、以及主要用于监控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电压的检测调理模块。本发明通过系统级和器件级的可靠性设计保证单机高可靠性;通过屏蔽、滤波和滤波器设计,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温度补偿电路实现良好的温漂控制,提高控制与检测精度。本发明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强,解决了电源管理设备在充放电控制和检测调理时面临的精度控制要求高、温漂控制困难的问题。
346 一种仿生金属柔性车轮 CN201610070261.X 2016-02-01 CN105730142A 2016-07-06 邹猛; 刘剑涛; 周涛; 宗魏; 肖杰; 闫云鹏; 吴雪桥; 王会霞; 宋家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金属柔性车轮,是由轮毂和若干轮片构成,轮毂为管状结构,若干轮片间隔排列固定在轮毂上,轮片是由顶弧面、过渡弧面和连接板构成,顶弧面两侧通过过渡弧面与连接板连接,轮片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轮毂上,过渡弧面起到支撑的作用,过渡弧面与顶弧面的连接处呈圆过渡,消除应集中,所述的轮毂和轮片的材质为金属。多个轮片构成了具有缓冲减震能力的轮面结构,即可以很好的完成缓冲减震,又保证了承载能力的要求。轮片的顶弧面两侧通过过渡弧面与连接板连接,使轮片本身也具有缓冲结构,使轮子具有了多级缓冲的效果。
347 阴极加热装置的温度受控的霍尔效应电机 CN201180021448.6 2011-04-29 CN102869883B 2016-07-06 弗雷德里克·马尚迪斯; 迈克尔·奥贝格; 尼古拉斯·科尔尼
发明涉及一种霍尔效应电机(1),该霍尔效应电机具有:排放通道(50),其下游端(52)是开放的;阴极(100),位于排放通道(50)的外侧;喷射系统(30),其能够将气体的原子注入到所述排放通道(50)中,所述喷射系统(30)位于该排放通道(50)的上游端并同时形成阳极;以及加热装置(60),其能够加热阴极(100)。该电机(1)还包括:用于测量加热装置(60)的温度(Td)的装置(70);以及调节电路(80),用于调节所述温度(Td,)使得只要加热装置(60)的温度(Td)小于临界温度(Ts),该加热装置就加热阴极,并且在达到临界温度(Ts)之后很快停止加热,该电机在该临界温度或高于该临界温度的温度下能够启动。
348 在PI结合结构中的低应加强件过渡段 CN201480061726.4 2014-07-28 CN105722757A 2016-06-29 J·T·詹森; R·斯托特; W·威莱兰斯; J·文爱斯
一种具有过渡段(66)的纵梁(52),过渡段(66)具有凸起区域(70),当其被利用于交通工具的封闭结构组件例如飞行器的副翼中时,其被配置为降低应,同时提高穿过所述过渡段的排。在一个或多个配置中,纵梁(52)的过渡段(66)的凸起区域(70)包括多个渐缩的表面(78),所述多个渐缩的表面彼此相邻地取向并且被配置为斜坡以共同地引导水向上流过所述纵梁的凸起区域,流过所述纵梁的凸起区域以及向下流过所述纵梁的凸起区域。
349 一种改进型非火工点式分离装置 CN201610083192.6 2016-02-05 CN105711860A 2016-06-29 任明法; 王琦; 王博; 黄诚; 张志峰; 王颂; 丛杰; 常鑫; 曹广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非火工点式分离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于待分离体接触端两端,用于将待分离体相互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分离端及捕获端;所述分离端设置于待分离体接触端任意一端,所述分离端包括分离端连接框、失电电磁外壳、外转盘、扭簧、内转盘、滚柱、分离螺母以及螺栓;所述捕获端通过所述捕获端连接框设置于待分离体接触端另一端。本发明使用失电电磁铁作为控制装置,反应灵敏,使用扭簧作为驱动源,相比于形状记忆合金,不需加热,反应速度快,产生的驱动大且使得分离装置更容易克服零件间存在的摩擦力且以外转盘旋转的方式实现解,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降低了解锁所需的驱动力矩,使所需的扭簧刚度更低。
350 一种空间智能柔性机械臂试验装置 CN201610169410.8 2016-03-23 CN105675285A 2016-06-15 邵敏强; 滕汉东; 黄宇明
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智能柔性机械臂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基础和至少一个机械臂组件,基础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机械臂组件包括柔性关节和臂杆,柔性关节包括固定件、转动件、电机和平衡支柱,臂杆前端通过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件上,其中一个机械臂组件的柔性关节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基础上,其他机械臂组件的柔性关节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前一个机械臂组件的臂杆的后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柔性弹簧片与转动件连接,平衡支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固定件上,其与臂杆之间设有平衡拉索。本发明的空间智能柔性机械臂试验装置通过支架及平衡拉索的设置,使其能够模拟微重环境从而对柔性机械臂做空间结构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351 同心圆式叠网装置 CN201610065076.1 2016-01-29 CN105667842A 2016-06-15 张青斌; 高庆玉; 谭春林; 杨乐平; 刘永健; 祁玉峰; 丰志伟; 汪艮泉; 高兴龙; 彭悟宇; 张铸
发明提供一种同心圆式叠网装置,该装置包括:顶盘、托架、中心杆和底盘,其中,顶盘和底盘被分别固定在中心杆的两端,托架通过托架斜撑杆连接至穿在中心杆上的中心盘,并通过上、下限位孔限制其自由运动。本发明在手工收纳方式的基础上,通过顶盘和托架的配合,成功将绳网的已折叠部分和待收纳部分上下分离,使得每一层绳网的折叠收纳过程都可见可控,再通过两组调节轴的配合,对每层套筒进行分开固定,使得整过叠网过程循环可续。
352 一种非火工点式分离装置 CN201610083053.3 2016-02-05 CN105667839A 2016-06-15 任明法; 王琦; 王博; 黄诚; 张志峰; 王颂; 丛杰; 常鑫; 曹广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火工点式分离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于待分离体接触端两端,用于将待分离体相互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分离端及捕获端;所述分离端设置于待分离体接触端任意一端,所述分离端包括分离端连接框、失电电磁外壳、外转盘、扭簧、内转盘、滚柱、分离螺母以及螺栓;所述捕获端通过所述捕获端连接框设置于待分离体接触端另一端。本发明使用失电电磁铁作为控制装置,反应灵敏,使用扭簧作为驱动源,相比于形状记忆合金,不需加热,反应速度快,产生的驱动大且使得分离装置更容易克服零件间存在的摩擦力且以外转盘旋转的方式实现解,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降低了解锁所需的驱动力矩,使所需的扭簧刚度更低。
353 一种卫星撑杆结构 CN201610121965.5 2016-03-03 CN105667836A 2016-06-15 王峰
一种卫星撑杆结构,设计卫星撑杆设计领域,包括撑杆、垫片片、橡胶减震垫、螺钉、连杆和连杆连接片;多个撑杆垂直平行放置,撑杆的上下两端侧面安装有角片;垫片和橡胶减震垫设置在撑杆的端面上,角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撑杆和垫片固定连接;垫片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撑杆之间平设置有连杆,连杆与撑杆通过连杆连接片固定连接;撑杆的两端通过橡胶减震垫与外部结构板固定连接;主要解决了原来常规方法中的设计单一(只能采用蒙皮蜂窝板)、占用空间大、生产条件严格、使用受限的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小卫星结构加强的设计方法。
354 可在常压大空间内实现低露点的环境模拟方法及系统 CN201610105340.X 2016-02-25 CN105644812A 2016-06-08 张良俊; 吴静怡; 翟晓强; 徐世超; 刘祎石; 李威; 倪波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常压大空间内实现低露点的环境模拟方法及系统,其中,通过液氮储槽、气化器、储气罐、循环机、加热器和试验箱等的综合使用,提供一种可在常压大空间内实现低露点的方法,解决大型空间固体润滑膜结构与机构产品在热试验中对镀膜件的保护问题。
355 分体式具有天空背景的星等可调星图可变静态星模拟器 CN201610084236.7 2016-02-14 CN105606388A 2016-05-25 孙高飞; 张国玉; 刘石; 王凌云; 苏拾; 郑茹; 王浩君; 陈启梦; 何洋
发明公布了一种分体式具有天空背景的星等可调星图可变静态星模拟器,由大口径平行光管、可调恒星光源模拟系统、可调天空背景光源模拟系统和隔振光学平台组成。大口径平行光管和可调恒星光源模拟系统置于同一平面上,可调天空背景光源模拟系统置于大口径平行光管光轴的垂直水平面上,经过大口径平行光管的作用后,可实现光源外置且具有天空背景的星等可调星图可变的静态星图模拟。
356 一种悬吊式无重模拟试验床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11009602.4 2015-12-29 CN105539889A 2016-05-04 陈务军; 贾林睿; 胡士强; 沈定东
发明提供了一种悬吊式无重模拟试验床,包括主动跟踪子系统、多个被动跟踪子系统和多个悬吊系统,所述主动跟踪子系统包括第一导轨和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多个主动移动平台,所述的多个被动跟踪子系统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多个主动移动平台,所述被动跟踪子系统包括第二导轨和被动移动平台,所述的多个悬吊系统分别固定安装于多个被动移动平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的无重力试验床采用主被动混合跟踪模式并具有断电保护功能,可用于需要多点悬吊的复杂运动机构的无重力模拟试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悬吊式无重力模拟试验床的使用方法。
357 一种大面积可展太阳能翻板 CN201610020290.5 2016-01-13 CN105539880A 2016-05-04 王汝贵; 廖益丰; 张成东
一种大面积可展太阳能翻板,该太阳能翻板的底座焊接于卫星主体上,第二侧杆通过第十二圆柱销与底座连接,第一侧杆通过第九圆柱销与第二侧杆连接,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安装在第九圆柱销上,并可绕第九圆柱销转动,第二圆柱销焊接于第一侧杆顶部,复合铰链由复合铰链第一旋转体、复合铰链第二旋转体、复合铰链第三旋转体和复合铰链第四旋转体组合而成。该太阳能翻板采用变胞机构的形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它不仅具有二次展开的功能,而且能灵活调节太阳能板的度,更好地接收阳光。
358 面向多种有效载荷的大型桁架式隔振平台结构 CN201510883178.X 2015-12-03 CN105539878A 2016-05-04 王建炜; 石川千; 张娇; 杜冬; 李应典; 顾永坤; 李昊
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多种有效载荷的大型桁架式隔振平台结构,包括:服务舱;二级隔振机构,所述二级隔振机构设置在所述服务舱顶部,在所述二级隔振机构上设有载荷模拟件;推进舱,所述推进舱设置在所述服务舱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重量轻、承载能强、工艺性好的大型桁架结构,使卫星具有调节能力和空间伸展组装性强的特点,保证多种推进系统和服务平台系统单机、设备的安装。2、采用一、二级隔振机构,实现高精度载荷对于特定频率的隔振要求,有效降低载荷的微振动响应,提高在轨段有效载荷的工作性能。3、发射段采用固支分离解装置起到支撑结构和解锁分离的作用。
359 基于环路热管的空间热管辐射 CN201510967512.X 2015-12-22 CN105523198A 2016-04-27 黄勇; 郭亮; 杨献伟; 张旭升; 刘春龙; 胡日查
基于环路热管的空间热管辐射器,属于航天热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流体回路的空间辐射器振动大,影响空间飞行器内的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辐射器主要包括辐射冷板、十字交叉热管网和环路热管;辐射冷板的内表面冲压有多个纵向凹槽;十字交叉热管网由多根纵向热管和多根横向热管组成,纵向热管与纵向凹槽一一对应,纵向热管固定在纵向凹槽内且与纵向凹槽的内壁紧密接触,横向热管与纵向热管垂直,固定在辐射冷板的内表面上;环路热管的冷凝器固定在辐射冷板内表面的裸露区域上。该辐照器具有传热强、控温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且振动小,对空间飞行器内的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基本无影响。
360 一种用于快速打开设备的骨架结构 CN201610026075.6 2016-01-15 CN105523188A 2016-04-27 尹仕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打开设备的骨架结构,由具有密封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若干中空骨结构,若干中空骨结构相连通,在非使用状态下折叠收储,在使用状态下,中空骨结构的中空腔内充填介质。本发明能替代目前绝大多数的骨架结构,适合在一些需要快速打开的装置中使用,不仅可以应用于高空逃生装置,更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空间探测器太阳帆的开启、信号接收器的支撑等,可有效减少金属机械的使用,大大地减少了空间探测器的发射重量,提高了探测器的探测能,应用前景广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