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改良的复合材料 CN200980153903.0 2009-12-21 CN102271904A 2011-12-07 约翰.考斯; 菲利普.哈德利
提供了一种可固化层压材料的交通工具机身壳部件(10),包括热固性树脂、至少三层纤维结构层(12,16)和至少一层阻尼层(14),其中结构层(12,16)与阻尼层(14)的数目比为至少3∶1,这使得,当通过暴露于高温固化时,所述部件变为刚性机身壳。
102 由热塑性嵌段共聚物制得的薄膜及制品 CN200980130882.0 2009-07-30 CN102112310A 2011-06-29 D·A·梅尔策; R·J·威斯纳; J·法卡斯
发明涉及由热塑性嵌段共聚物(TBC)制造的印刷用毡、管道内衬、输送带、充气制品、可收缩容器、防护衣和其他类型的涂敷织物。该TBC可以是热塑性聚酯(TPU)、共聚酯(COPE)、共聚酰胺(COPA)或者聚氨酯脲(TPUU)。本发明更详细地公开了一种印刷用毡或者印刷套管和用于通道或者管道的原位固化内衬。该TBC是(I)(1)疏性多元醇或多元胺、(2)多异氰酸酯或芳族二羧酸,和(3)含有2至20个原子的线型扩链剂的反应产物,或(II)(1)疏水性多元醇或多元胺和(2)羧基封端遥爪聚酰胺序列的反应产物。
103 无框太阳能电池端部用粘合密封材料、无框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端部的密封结构 CN201010190438.2 2010-05-26 CN101901848A 2010-12-01 藤井浩喜
发明提供一种无框太阳能电池端部用粘合密封材料,是贴附在无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端部的无框太阳能电池模块端部用粘合密封材料,其具备基材和形成于基材的表面的粘合剂层。基材具备在表面层叠粘合剂层的加强层、和形成于加强层的背面的阻挡层。
104 伸缩性复合片材 CN200880119938.8 2008-12-01 CN101896336A 2010-11-24 森田进之介; 安藤贤治; 石黑健司; 松井学
发明提供一种伸缩性复合片材(1),其具有伸缩片材(10)和与该伸缩片材(10)层叠的非伸缩片材(2)。伸缩片材(10)具有有弹性伸缩性的第1区域(14)和伸长性比该第1区域差的第2区域(15),第1区域和第2区域(14、15)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地形成,且交替地形成。伸缩片材(10)与所述非伸缩片材(2)在相向的面的实质上整个区域上接合,在非伸缩片材(2)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大量的凸条部(3、3…)。
105 低渗透柔性燃料软管 CN200880115195.7 2008-10-30 CN101855484A 2010-10-06 L·D·米勒; D·S·斯特里普; H·塔克
一种柔性软管,该柔性软管具有非氟化橡胶内管、非氟化橡胶外覆盖层、基本上由乙烯含量小于30摩尔%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组成的中间阻隔层,并且优选地织物加强件在所述阻隔层和所述外覆盖层之间。非氟化橡胶连结层可以被包括在阻隔层和加强件之间。对含乙醇燃料和含甲醇的燃料的渗透性是很低的。
106 具有渐缩点粘结的弹性膜层叠物 CN201010003571.2 2010-01-08 CN101811383A 2010-08-25 E·弗罗斯特
申请涉及具有渐缩点粘结的弹性膜层叠物,具体是揭示具有改进的蓬松、改进的软度和手感并提供较大卷筒容量的弹性层叠物,该层叠物包括弹性膜和声波粘结在该膜的任一面上的无纺网状片,其中粘结点具有平面粘合区域,该区域占所述粘结点的总粘合区域的不大于约30%。
107 板增强片 CN200610149555.8 2006-11-16 CN1966262B 2010-07-21 川口恭彦; 橘克彦
发明提供轻量、薄层,且可以获得对板的充分的粘附和增强效果、作业性优良的钢板增强片,为此,在具有约束层和树脂层的钢板增强片中,树脂层通过如下方法成形,首先将含有二烯系橡胶和在侧链具有乙烯基的橡胶的橡胶成分与能与这些橡胶成分反应的交联剂混合,通过混炼制备固性组合物,接着,将所得的固化组合物压延的方法。另外,通过将所得的树脂层贴合在约束层上,得到钢板增强片。
108 无纺布 CN200780043924.8 2007-10-17 CN101553610A 2009-10-07 光野聪; 向井敬智; 合田裕树
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由热塑性弹性体纤维和热塑性聚烯纤维形成,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弹性体纤维在以5000KJ/m2照射紫外线的前后,Lab色度图中b值的变化量为20以上,无纺布在以5000KJ/m2照射紫外线的前后,Lab色度图中b值的变化量为10以下,并且满足(式1)的关系。其中,w1:无纺布中的聚烯烃纤维的质量百分率(%);r1:聚烯烃纤维的半径(μm);ρ1:聚烯烃的密度(g/cm3);w2:无纺布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纤维的质量百分率(%);r2:热塑性弹性体纤维的半径(μm);ρ2: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度(g/cm3)。
109 客机服务舱空中应急开启时聚能切割器防护层复合材料 CN200910025066.5 2009-02-16 CN101486265A 2009-07-22 王耀华; 金广谦; 顾月兵; 陆明; 龙源; 刘影; 周春华; 王兵; 马海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机服务舱空中应急开启时聚能切割器防护层复合材料。该防护层复合材料有两种构成方式:其一为由内向外的纤维布层、天然橡胶层和凯夫拉纤维布层通过环树脂粘结复合而成;其二为由内向外的碳纤维布层、凯夫拉纤维布层和聚酯层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复合而成。本发明通过纤维与橡胶的复合,能有效阻断爆炸冲击波的传播、降低噪声,且减小防护装置的自重,不会形成伤人的破片。所述的防护层贴合在聚能切割器的外壳表面,能够将爆炸次效应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适应了机舱内空间狭小的特点。
110 齿形带和调速控制系统 CN200780005143.X 2007-01-18 CN101384834A 2009-03-11 M·迪梅科; C·巴尔多维诺
齿形带包含主体(2)、多个耐久插入件或者索(3)和从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伸出的多个齿(4);所述齿覆盖有包覆织物(5)。所述主体由第一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织物(5)用包含第二弹性材料的织物处理物来处理。所述耐久插入件或者索(3)用包含第三弹性材料的索处理物来处理。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材料由一种或者多种共聚物的混合物制成,所述共聚物由二烯系单体和包含腈基的单体获得,其中腈基在30wt%和39wt%之间。
111 乘客输送装置扶手滑动层的处理 CN200580052417.1 2005-12-28 CN101346501A 2009-01-14 C·郭; J·M·米尔顿-博努瓦; J·P·韦森
一种乘客输送装置扶手(30)包括滑动织物层(36),在所述滑动织物层的至少一侧(38)上面具有低摩擦涂层(40)。一个已披露的实例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织物层(36)的一侧(38)的选定部分上面的低摩擦涂层(40)。另一个已披露的实例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织物层(36)的两侧(38,39)上面的涂层。还描述了多种生产工艺技术。
112 复合制品和使用异氰酸酯基封端的预聚物作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CN200680038271.X 2006-10-02 CN101287783A 2008-10-15 P·蓬塞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制品,该复合材料制品通过使颗粒物与聚酯粘胶剂粘结或粘合获得,其中聚氨酯粘胶剂源自通过异氰酸酯与基于含有三级氮原子的引发剂的聚醚多元醇反应获得的氨基甲酸乙酯改性异氰酸酯。这些复合材料制品可为,例如休闲垫或瓦片、运动或跑步用跑道、或地板材料或层压材料。
113 衬里粘合支撑聚合物壳及制备方法 CN200580039876.6 2005-09-16 CN101060978A 2007-10-24 M·弗拉瑟尔; P·桑德斯; D·纳拉辛汉
一种制品,所述制品包括至少一个基本没有缺陷的已固化的、液体不渗透性的聚合物壳,至少一个衬里和位于所述壳和所述衬里之间的不粘热塑性胶粘剂层;其中使所述胶粘剂层熔融并固化,以在所述壳和所述衬里之间产生不粘粘合,所述衬里可为吸湿或耐切割的,所述衬里支撑所述壳并限制了所述壳的拉伸能,从而防止了胶粘剂层和所述壳和/或所述衬里之间的胶粘剂脱层。如手套、护手、围裙或靴子等包括受支撑聚合物壳的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已固化的、液体不渗透性的聚合物壳,制备针织/机织衬里、通过热熔喷射、干粉喷射或纤维涂层等方法将不粘热塑性胶粘剂层结合到所述壳和所述衬里之间,在所述壳、胶粘剂层和衬里之间产生紧密接触,使得所述壳、胶粘剂层和衬里接受红外辐射,以使得所述胶粘剂层熔融并在所述壳和所述衬里之间产生粘合和冷却所述壳;及其它方法。
114 尤其可用于生产机动车底板的塑料,以及使用这样一种材料生产的机动车底板 CN200580037834.9 2005-09-01 CN101052515A 2007-10-10 P·帕里特; P·博斯格
这种材料由塑料(14)和埋入塑料(14)中的增强纤维(14)的织物构成。选择这些织物的纤维(13)和这种塑料(14),以便当该材料休息时,这些纤维(13)与该塑料(14)连接在一起,并且从该材料的某个应平起,这些纤维(13)就与该塑料(14)分开一定长度而不会断裂。本发明还涉及以这种材料制成的机动车底板
115 橡胶加强用聚酯帘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0580015614.6 2005-05-17 CN1981083A 2007-06-13 小桥正直; 今冈克利
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加强用聚酯帘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聚酯纤维材料赋予与橡胶的粘结性时,使用4种溶液:(A)含有载体的处理液、(B)封端基异氰酸酯溶液、(C)环化合物的分散液、(D)间苯二酚-甲-胶乳(RFL)混合液,将这4种溶液配合作为处理液,对该聚酯纤维材料进行处理,而且用至少混合有(A)含有载体的处理液的第1处理液处理后,再用至少混合有(D)RFL混合液的第2处理液进行处理,在调整到0.2cN/dtex以上的正常化张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加强用聚酯帘线,其适用于轮胎胎冠帘布层用途,具有高弹性率,而且在橡胶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条件下的耐热粘结性及强力保持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116 制造垫席的方法 CN03813748.8 2003-06-12 CN1312352C 2007-04-25 P·C·布拉齐尔; T·A·P·布罗克; R·C·克尔; B·帕特尔; F·博伊期塔普; P·莫雷尔
提供了一种制造具有织物表层和弹性背衬的垫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和弹性碎屑和粘合剂,使碎屑/粘合剂混和物沉积形成层(22),在层上铺设织物表层材料(34)以形成垫席组件,在成形机(9)上对该垫席组件压缩,同时固化粘合剂。使弹性碎屑固结以形成弹性碎屑间含有空隙的弹性背衬(2),且织物表层材料粘合到弹性背衬上以形成垫席上部的织物层(1)。
117 用于板的压敏胶粘剂片材 CN200410056445.8 2004-08-09 CN1312243C 2007-04-25 松本光生; 橘克彦; 松永学; 伊藤滝男
一种用于板的压敏胶粘剂片材,其包括衬里和树脂层,其中衬里包括树脂涂覆的玻璃纤维织物,该玻璃纤维织物可通过用树脂乳液(A)涂覆玻璃纤维织物,接着用不同于树脂乳液(A)的树脂乳液(B)涂覆而获得。
118 纤维加强层的橡胶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058326.5 2006-03-01 CN1840950A 2006-10-04 栗本英一; 林秀典; 毛利贵行; 舟木健; 妹川征男
利用无甲的粘接剂,以与含甲醛的RFL相同或更大的粘接使橡胶层和纤维加强层相粘接。橡胶内管(1)和橡胶中间层(2)以及橡胶外皮(3)例如由EPDM构成。第一纤维加强层(10)和第二纤维加强层(20),分别为将纤维线(11、21)编织或螺旋编织在橡胶内管(1)的外周和中间层(2)的外周上而成的,该纤维线(11、21)例如是对材料本身无极性的聚酯纤维制的捻纱线经环处理而赋予了极性的。在橡胶中间层(2)与第二纤维加强层(20)之间,以及第二纤维加强层(20)和橡胶外皮(3)之间,采用由三嗪硫醇以及二烯类橡胶构成的粘接剂进行粘接。
119 硫化氟橡胶和具有该硫化氟橡胶的热压用缓冲材料 CN200480011742.9 2004-05-20 CN1780881A 2006-05-31 吉田晃
硫化氟橡胶是将由预先配合了适量的硫化剂的原料氟橡胶(A)与没配合硫化剂的原料氟橡胶(B)以8/2-3/7的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的混合物100质量份、受酸剂1-10质量份以及根据需要所配合的其它的配合剂0-5质量份构成的组合物硫化而成的、上述原料氟橡胶(A)和上述原料氟橡胶(B)各自的数均分子量都为3.5×104-2.0×105的硫化氟橡胶。
120 橡胶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CN03826418.8 2003-05-09 CN1771408A 2006-05-10 安松一二三; 藤井日出夫; 秋山和彦
提供一种橡胶软管及其制造方法,在以挤压方式将外层橡胶层层叠到内层橡胶层的外周上的橡胶软管中,内层橡胶层为氟橡胶层(2),外层橡胶层为织入了加固线的加固线织入型橡胶层(1),并且在氟橡胶层(2)与加固线织入型硅酮橡胶层(1)之间配设含有与氟橡胶层粘接的粘接剂成分的中间橡胶层,并且使该中间橡胶层为硬度比加固线织入型硅酮橡胶层及氟橡胶层低的中间硅酮橡胶层(3)。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软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将外层橡胶层以卷绕方式层叠在内层橡胶层上的橡胶软管中,内层橡胶层为氟橡胶层(5),外层橡胶层为加固布织入型硅酮橡胶层(4),并且在氟橡胶层(5)与加固布织入型硅酮橡胶层(4)之间配设有含有与氟橡胶层(5)粘接的粘接剂成分的中间橡胶层,并且使该中间橡胶层为硬度比加固布织入型硅酮橡胶层低的中间硅酮橡胶层(6)。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