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复合半径填料及其形成方法 CN201310534512.1 2013-11-01 CN103802337A 2014-05-21 G·A·巴特勒; P·S·努德曼
发明的名称是复合半径填料及其形成方法。在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用于复合结构的复合半径填料。该复合半径填料具有两个或更多半径层板。每个半径层板具有以所需半径用所需径向取向的堆叠复合片形成的堆叠复合片的层板,该堆叠复合片的所需径向取向基本上匹配围绕两个或更多半径层板的复合结构的相邻堆叠复合片的径向取向。将每个半径层板优选地修剪为使至少一侧邻近其它对齐,从而形成具有基本上相应于复合结构的半径填料区域的形状的复合半径填料。
22 复合材料组件 CN200780026264.2 2007-07-11 CN101489775B 2013-12-04 阿明·O·E·海德里奇; 马克·怀特; 戴维·蒂尔布鲁克
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组件,包括:a)表面增强层,包括至少一层纤维层,具有大于5∶1的长度与宽度的长宽比;和b)构造层,包括至少一种增强纤维和至少一种聚合物基体。
23 预浸料坯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CN201310325753.5 2007-08-07 CN103396576A 2013-11-20 荒井信之; 夏目宪光; 吉冈健一; 川崎顺子; 竹崎宏
含有[A]纤维和[B]热固化树脂、且满足下述(1)、(2)的至少任何一个的预浸料坯。(1)含有[C]热塑性树脂的粒子或纤维、和[D]导电粒子或纤维,[[C]的配合量(重量份)]/[[D]的配合量(重量份)]表示的重量比为1~1000。(2)含有[E]热塑性树脂的核或芯被导电性物质包覆的导电粒子或纤维。
24 耐燃层压 CN201180045486.5 2011-09-21 CN103221214A 2013-07-24 杰拉德·乌尔里希; 米夏埃尔·霍瓦斯; 米夏埃尔·凯泽尔; 克劳斯·弗雷德里希·戈莱奇
发明描述了耐燃层压板,其本身特征在于根据ISO 1716,它具有≤3MJ/kg的低热值,并且得益于它特殊的多层结构而具有出色的机械特性和在气候条件变化(热/湿/冷/干)下的杰出稳定性。本发明的层压板包含几种具有不同功能性和组分的矿物纤维和玻璃纤维织物。这包括高填充织物、B-阶段粘合剂及其他添加剂。所述层压板的高度机械强度以及在气候条件变化(热/湿/冷/干)下的杰出稳定性使得可将它有效用于至今只能使用EN 438层压板的许多领域及更多领域中。
25 使用层压组件的电池制造 CN201080048734.7 2010-08-31 CN102714333A 2012-10-03 蒂莫西·菲弗; 伯纳德·佩里; 大卫·斯奈德; 柯尔比·W·比尔德
一种微孔电池隔板可以被层压电极并在连续材料卷上的整个制造中被操纵。电池可以通过使层压电极和隔板成层来构造成各种构型,包括扁平电池和缠绕单元电池。隔板可以包括或者可以不包括非编织加固件或其他加固件,并且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方法来被层压到电极。
26 挤出泡沫的制造 CN201080052959.X 2010-10-13 CN102656108A 2012-09-05 伯纳德·乔思福·拉沃伊
一种制造结构热塑性泡沫层压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挤出模具相继挤出多个泡沫层,每个下一层挤出到先前挤出的层上,从而形成相互粘结的层的叠层。
27 纤维增强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46260.2 2010-01-29 CN102574358A 2012-07-11 春日阳介; 杉浦好典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轻量、薄厚度和高刚性方面优异的纤维增强成型体。纤维增强成型体含有芯材(11)和设置在所述芯材(11)的两个表面上的纤维增强材料(21)。所述芯材(11)通过利用第一热固性树脂浸渍具有连续气泡的热固性树脂发泡体,并在以200至5000的压缩率压缩所述热固性树脂发泡体的同时固化所述热固性树脂而形成。所述纤维增强材料(21)通过利用第二热固性树脂浸渍纤维织物,并固化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而形成。浸渍后的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的树脂比率为50至80。通过固化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而一体地形成所述芯材(11)和所述纤维增强材料(21)。
28 来自可再生资源的复合聚合物材料 CN200680048249.3 2006-10-19 CN101341019B 2011-09-14 D·H·罗伯茨; J·D·冈格米; D·W·小史密斯
公开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可由该复合材料形成的产品。所述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包括由衍生自可再生资源的纤维增强的丙交酯基聚合物基质,和任选地包括一种或多种有益试剂,例如天然存在的UV阻断剂或吸收剂、抗化剂、抗菌剂等。所述复合材料可根据低能量成型法形成期望的结构体,并可设计为用于可控降解。在一个特定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材料可形成为用于制造存储和保护环境敏感性物质的容器,所述物质例如为药品或营养品。有利地所述公开的材料可全部由可再生资源形成。
29 增强纤维板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板的装饰板 CN200810186533.8 2004-01-13 CN101457483B 2011-02-09 长谷川智秀; 长谷川奉彻
发明涉及增强纤维板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板的装饰板,所述增强纤维板,其特征是具有织物芯材(4),该织物芯材(4)含有由多个属于增强纤维的集合物的纵带(11)和横带(12)纵横交织而构成的织物层(13)和连接补强层(14),该连接补强层(14)浸渍该织物层(13),使得在上述纵带(11)和横带(12)之间保持相互结合的状态下,上述织物层(13)可在常温下变形。该织物芯材(4)通过埋设在基体树脂内,可以作为成型制品的增强材料使用;或者通过将透明且富有延展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富延性板材永久地粘结在该织物芯材(4)上,可以作为装饰板的原材料使用。
30 板增强片 CN200610149555.8 2006-11-16 CN1966262B 2010-07-21 川口恭彦; 橘克彦
发明提供轻量、薄层,且可以获得对板的充分的粘附和增强效果、作业性优良的钢板增强片,为此,在具有约束层和树脂层的钢板增强片中,树脂层通过如下方法成形,首先将含有二烯系橡胶和在侧链具有乙烯基的橡胶的橡胶成分与能与这些橡胶成分反应的交联剂混合,通过混炼制备固性组合物,接着,将所得的固化组合物压延的方法。另外,通过将所得的树脂层贴合在约束层上,得到钢板增强片。
31 复合材料组件 CN200780026264.2 2007-07-11 CN101489775A 2009-07-22 阿明·O·E·海德里奇; 马克·怀特; 戴维·蒂尔布鲁克
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组件,包括:a)表面增强层,包括至少一层纤维层,具有大于5∶1的长度与宽度的长宽比;和b)构造层,包括至少一种增强纤维和至少一种聚合物基体。
32 增强型反射偏振膜 CN200680053520.2 2006-12-28 CN101389983A 2009-03-18 安德鲁·J·欧德科克; 奥勒斯特尔·小本森; 蒂莫西·J·埃布林克; 尚德恩·D·哈特; 克里斯廷·L·通霍斯特; 帕特里克·R·弗莱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包括嵌入在各自的聚合物基质内的纤维。具有反射偏振层的第三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33 三维针织间隔织物夹层复合材料 CN02822836.7 2002-09-17 CN1331658C 2007-08-15 P·E·麦克; M·D·史密斯
发明一般涉及在制造一种夹层芯界面复合材料时利用一种三维针织间隔织物元件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利用这种间隔织物作为一种皮-芯层压制品界面,以便增加层压制品粘合及尤其是增加整芯网格的界面平面性,上述整块芯网格进行切割,以便符合所希望结构中的曲率
34 弹性复合材料结构 CN00815222.5 2000-11-01 CN1313263C 2007-05-02 L·哈特亚萨洛; K·林科
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复合材料结构,该弹性复合材料结构准备在二维或三维产品的制造中用作一个柔性的、易弯的薄膜结构,具体是用于针对切割、穿刺和/或类似情形而提供机械保护。所述复合材料结构首先包括一个弹性体系统(1),该弹性体系统至少由一种PUR(聚酯类树脂)、PUD(聚氨酯类分散体)、SI()为基础的弹性体材料和/或类似物构成,其次所述复合材料结构还包括一种机械上耐用的加固件系统(2),比如由一种或多种柔性混合纱线制成的一个织物、机织或针织结构(2a)、由层压薄片(y)和/或类似物制成的一个定向排列的薄片加固结构(2c)。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弹性复合材料结构,其准备用于上述的应用并包括一个加固系统(2)用于对所述复合材料同样地加固来机械地对抗切割、穿刺和/或类似情况。在这方面,所述复合材料结构的加固系统(2)被制成薄片加固组合物,包括硬的有机和/或无机的组件(y)并包括至少一个共同层压的硬聚合物层和一个整体应用并与之接触的弹性体基质(2;2b)。
35 含有改性尼龙6,12的软管 CN03825755.6 2003-09-11 CN1720409A 2006-01-11 I·马纳-兹洛克佐维; R·C·施莱; C·A·丹科; R·J·莱维克
将尼龙6(己内酰胺基本单元)与尼龙12(十二内酰胺基本单元)和/或尼龙11(十一内酰胺基体单体元)改性,提高其物理性能,例如弯曲模量,弹性模量以及屈服强度,使其用作气压制动应用中的软管层。改性共聚物耐氯化锌降解及耐湿,可以用作软管的圆周层(20),从而代替传统的包含纯聚酰胺,如尼龙11或12的保护层。或者,改性共聚物可以用作粘结层(40),使含有尼龙12或11的圆周层(6)与尼龙6层(30)相容,从而使较便宜的尼龙6材料能占软管的大部分厚度。所述层包括相容剂,如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还有可能含有增塑剂及冲击改性剂。
36 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薄壁圆筒及其应用 CN00814115.0 2000-10-17 CN1189684C 2005-02-16 卡斯特·J·范韦普伦; 诺伯图斯·F·J·埃尔曼斯; 托马斯·M·琼克斯
发明涉及一种由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的薄壁空心圆筒(12)。该圆筒的壁由至少一个层(20;32,34;32,44,46)组成,该层上具有排列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纤维,总的壁厚dtot在10至1000微米范围内,比值dtot/D≤0.0025。纤维的排列方向(一个或多个)根据希望的最终用途来选择。这种圆筒的例子特别包括:由/环树脂制成的多个层的层叠体。该层叠体可用来制造这种形式的圆筒,该层叠体具有至少一个层,该层上的纤维排列方向与圆筒的纵轴线平行或垂直。
37 复合材料、由其制备的制品及制备方法 CN96195580.5 1996-06-04 CN1155467C 2004-06-30 W·H·科克伦
一种制品,包括(1)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含纤维状或粒状增强材料的聚酯基体,该聚氨酯基体在增强材料周围通过形成聚氨酯的组分在低于增强材料熔点的温度下反应在现场形成;和(2)与复合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粘合的聚氨酯薄膜,该薄膜通过聚氨酯薄膜的羟基和现场形成的聚氨酯基体的NCO基因之间的反应而粘合于复合材料上。
38 光滑增强泥板及其制备方法 CN01806103.6 2001-01-05 CN1416390A 2003-05-07 约翰·F·波特
一种用于增强泥板(18)和类似预制建筑墙板(10)的复合织物。该织物包括连续涂覆的高弹性模量线股的网眼织物第一组分(20)和由耐性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非织造第二组分(22)。第一组分的高模量线股优选是用耐碱、耐水的热塑性材料包覆的成束玻璃纤维。该复合织物还具有适合嵌入紧邻水泥板基体两相对表面内的物理性能。
39 弹性复合材料结构 CN00815222.5 2000-11-01 CN1387476A 2002-12-25 L·哈特亚萨洛; K·林科
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复合材料结构,该弹性复合材料结构准备在二维或三维产品的制造中用作一个柔性的、易弯的薄膜结构,具体是用于针对切割、穿刺和/或类似情形而提供机械保护。所述复合材料结构首先包括一个弹性体系统(1),该弹性体系统至少由一种PUR(聚酯类树脂)、PUD(聚氨酯类分散体)、SI()为基础的弹性体材料和/或类似物构成,其次所述复合材料结构还包括一种机械上耐用的加固件系统(2),比如由一种或多种柔性混合纱线制成的一个织物、机织或针织结构(2a)、由层压薄片(y)和/或类似物制成的一个定向排列的薄片加固结构(2c)。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弹性复合材料结构,其准备用于上述的应用并包括一个加固系统(2)用于对所述复合材料同样地加固来机械地对抗切割、穿刺和/或类似情况。在这方面,所述复合材料结构的加固系统(2)被制成薄片加固组合物,包括硬的有机和/或无机的组件(y)并包括至少一个共同层压的硬聚合物层和一个整体应用并与之接触的弹性体基质(2;2b)。
40 加强垫子 CN97197887.5 1997-09-11 CN1091031C 2002-09-18 谢里·L·惠斯勒; 弗兰克·J·麦克唐纳; 玛格丽特·M·伍德赛德
发明提供了一种垫子(100a),它包括许多纱线股,每根纱线股包括加强纤维和聚合材料(142a)。纱线股的第一部分相对纱线股的第二部分倾斜地定位且纱线股第一部分通过聚合材料(142a)与第二部分相连。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这种垫子(100a)的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