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薄片构件的接合方法以及薄片接合体 CN200910133649.X 2009-04-13 CN101579922B 2013-01-02 松尾直之; 松尾洋
发明提供一种薄片构件的接合方法以及薄片接合体。该薄片构件的接合方法能一边输送薄片构件一边能接合2个薄片构件,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产品不良的原因。薄片构件的接合方法借助于粘着材料将新的薄片构件(2)的前端部贴合在前一个薄片构件(1)表面而形成接合部(4),在该接合部(4)的后侧切断上述前一个薄片构件(1),由此将前一个薄片构件(1)和新的薄片构件(2)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合部(4)的后侧,将上述前一个薄片构件固定于上述新的薄片构件。薄片构件的接合方法的特征还在于,通过使用了激光(R)的熔接而进行上述固定。
162 化学屏障织物 CN200680048721.3 2006-10-20 CN101360608B 2013-01-02 莱斯莉·詹姆斯·斯夸尔斯; 蒂莫西·伍德布里奇
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屏障织物(12),以及制造这种化学屏障织物的方法。这种化学屏障织物(12)至少包括第一化学屏障层(18)和第二化学屏障层(20),在该两层之间存在一界面区域并间断地点结合(34)从而在界面区域中提供少数的点结合区域和多数的非结合区域。该化学屏障层(18,22)通常包括单层高分子膜和/或共挤出层。一种无纺布层22也可以点结合到第一(18)化学屏障层或第二化学屏障层(20),从而为织物提供支撑作用。
163 用于制备多层膜的送料区 CN201180014976.9 2011-03-03 CN102811849A 2012-12-05 威廉·T·费伊; 特伦斯·D·尼维恩; 罗伯特·M·比格勒; 威廉·J·科佩基; 丹尼尔·J·齐利希
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聚合物多层膜的送料区和多层膜模头。所述送料区块包括具有流动剖面切口的多个薄金属板层的堆叠件,以形成交替聚合物层。
164 用于增强结构元件空腔的增强体系 CN200780050782.8 2007-12-21 CN101605689B 2012-11-28 N·布兰克; J·芬特尔; V·拜尔佩尔
在用于增强结构元件(21)的空腔(16)的增强体系(1,21)中,在结构元件中为了增强,将支撑元件(2)与该结构元件相连,所述支撑元件具有通道,粘合剂设置在支撑元件和结构元件之间的空腔中,并且粘合剂可以借助于所述通道导入到支撑元件和结构元件之间的空腔中。
165 制造要插入定子转子插槽的预成型绝缘片的装置和方法 CN201080065008.6 2010-03-19 CN102792561A 2012-11-21 桑特·古尔奇奥尼
用于制造用在定子或者转子中的预成型绝缘片(10)的设备(30)包括成型元件(40-44),以从具有平的或者基本平的横截面的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条带(15)开始,生产具有横截面的条带部分,该横截面包括中央隔(20)和连接到中央隔(2)各个端部的两个横向部分(21-23,21’-23’),每个横向部分包括连接到中央隔(20)的第一段(21,21’),连接到第一段(21,21’)并且与其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第二段(22,22’),连接到第二段(22,22’)并且相对于第二段向所述中央隔(20)倾斜的第三段(23,23’)。该装置(30)进一步包括具有横向成型轮廓的一对相对辊子(46,47),其包括突出附件(56,57),适于与条带(15)面向中央隔(20)的各个部分面接触而且可操作性地插入在中央隔(20)和第三倾斜段(23,23’)之间。
166 照明设备、显示设备和制造光调制器的方法 CN200910261158.3 2009-12-28 CN101769477B 2012-11-07 奥山健太郎; 佐藤晴美
公开了一种照明设备、显示设备和制造光调制器的方法。该照明设备具有光导板、光源和调制器,其中光调制器具有一对透明衬底、一对电极和光调制层。光调制层包括:根据电场的强度在透明状态与可散射状态之间改变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在透明状态与可散射状态之间改变时施加的电场的强度下,所述第二区域比在可散射状态的第一区域更透明,并且第一区域在光调制层中的占有率随着距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167 双向拉伸增粘预涂膜及其生产方法 CN201210229995.X 2012-07-04 CN102757738A 2012-10-31 钟玉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增粘预涂膜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呈依次设置的基材、中间层、热熔胶层,热熔胶层上还设置增粘层,其中基材为双向拉伸薄膜,中间层为聚乙烯亚胺,热熔胶层为共聚聚乙烯,增粘层为含有辅助成分的性聚酯乳液。以双向拉伸薄膜作为基材、聚乙烯亚胺作为中间层、共聚聚乙烯作为热熔胶层以及含有辅助成分的聚氨酯乳液作为增粘层的预涂膜,是一种新型的预涂膜,由于其粘接较大,使得利用该预涂膜覆膜后的压纹、扎线等击凸工艺得以完美实现,满足广大客户的覆膜需求,同时以聚氨酯乳液作为增粘层,其可渗透进印刷品的油墨层,并且可以跟多种油墨有很好的粘接力,对印刷品具有超高粘接特性。
168 由具有内层的无平面复合材料过冷折叠来生产食品容器的方法 CN201180007276.7 2011-01-26 CN102725137A 2012-10-10 迈克尔·沃尔特斯; 史蒂芬·佩尔泽; 马提亚·库尔; 金特·洛伦兹; 奥利维尔·皮特乔斯; 霍尔格·施密特
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包围一内部的容器的方法和可由该方法获得的容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平面复合材料,其包括i.载体层,ii.接合到载体层的塑料阻挡层,iii.设置在塑料阻挡层的背对载体层的侧面上的至少两层热塑性塑料KSa和KSw层,其中所述至少两层塑料中的至少一层是至少两种塑料的塑料混合物,b.折叠平面复合材料,以形成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邻的折叠表面的折叠物,以及c.分别接合至少两个折叠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以形成容器区域。
169 制备箔复合材料和卡片体的方法 CN201080053160.2 2010-11-24 CN102666066A 2012-09-12 J.里德尔; A.布朗
发明涉及制备箔复合材料(1)的方法,特别是制备用作卡片体、优选为便携式数据载体的卡片体的层的箔复合材料(1)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共挤出方法,将以使得形成箔复合材料(1)的方式结合至少一个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塑料的第一塑料熔体和至少一个不含热塑性弹性体的塑料的第二塑料熔体。该箔复合材料包含一个或几个具有不含热塑性弹性体的塑料的外部第一层(L1,L101,L102),一个或几个具有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塑料的中间第二层(L2,L201,L202,L203)和一个或几个具有不含热塑性弹性体的塑料的外部第三层(L3,L301,L302)。
170 复合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106376.3 2008-09-04 CN101835596B 2012-08-29 冈野保高; 长岛泰宪; 手计仁志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成型品,所述复合成型品由板状构件和树脂构件构成,具有该板状构件与该树脂构件在互相对置的侧端面以凹凸形状接合的凹凸形状接合面,所述板状构件是将位于上面侧和下面侧的表层基材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芯层基材进行一体化而得到的,其中,连续的、连接上述各表层基材描绘出的凹凸形状中的相邻凸部的顶部的直线线段形成凸部通过线,相对于每1mm长度的上述凸部通过线,沿着该凹凸形状中的凹凸而形成的实际接合线的长度为1.05mm以上。
171 交指型共挤设备及用于沉积包括交指型材料的结构的方法 CN201110425122.1 2011-12-16 CN102646752A 2012-08-22 D·K·福克; K·A·利陶
共挤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入口,接收第一材料;至少一个第二入口,接收第二材料;第一组合通道,接收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并将它们组合成在第一方向上流动的第一组合流;分裂通道,接收第一组合流并将它分裂成至少部分地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两个分裂流,每个分裂流由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组成;第二组合通道,接收分裂流并将它组合成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组合流;及至少一个出口,布置为允许材料作为单个流流出该设备。用于沉积包括交指型材料的结构的方法,包括:将至少两个材料的流合并成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组合流;在第二方向上分割第一组合流以产生至少两个分离流,其中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将两个分离流合并成第二组合流。
172 制备交联的熔融成型的制品的方法 CN201080051768.1 2010-09-14 CN102630237A 2012-08-08 M.埃塞吉尔; J.M.科根; S.S.森古普塔
通过不需要使用成型后外部热量或湿气的方法制备交联的熔融成型的制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形成可交联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包含1.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官能端基的有机基聚烷;和2.硅烷-接枝的或硅烷-共聚的聚烯;B.使所述混合物熔融成型和部分交联形成制品;和C.使所述熔融成型的制品冷却和继续交联。交联通过在熔融成型之前或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到混合物中或将催化剂添加到熔融成型的制品中而促进。
173 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CN200710129076.4 2007-07-11 CN101104329B 2012-07-18 藤田裕; 土本一喜; 和田守正; 妹尾智之; 大浦崇史; 池岛健太郎; 增田友昭
发明提供一种向分率多的树脂薄膜贴合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可以抑制在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产生气泡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在水分率10~60重量%的树脂薄膜的两面,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贴合水分率0.5~5重量%的第一透明薄膜及第二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按照第一透明薄膜位于第一金属辊侧的方式使树脂薄膜和第一透明薄膜通过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层叠薄膜之后,不卷取该层叠薄膜,按照第二透明薄膜位于第二金属辊侧的方式使该层叠薄膜和第二透明薄膜通过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多层层叠薄膜。
174 基于挤出的数字制造系统中使用的带状液化 CN201080043872.6 2010-09-21 CN102548736A 2012-07-04 J·塞缪尔·巴彻尔德; 威廉·J·斯万松; S·斯科特·克伦普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液化器(38),所述带状液化器包括:被构造成从热传递部件(40)接收热能的外液化器部分(66);和至少部分由外液化器部分(66)限定的通道(72),其中通道(72)具有被构造成容纳带状细丝(44)的尺寸,并且其中带状液化器(38)被构造成通过接收的热能使容纳在通道(72)中的带状细丝(44)熔化到至少可挤出状态以提供熔融流。通道(72)的尺寸进一步被构造成在连接到带状液化器(38)的挤出端(52)中使熔融流从轴向不对称流变为基本上轴向对称流。
175 以辊压复合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方法 CN200810009265.2 2008-01-31 CN101237008B 2012-05-30 A·卡品斯基; B·科尔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由至少一个位于其间的且基于含软化剂的聚乙烯醇缩的膜来层合由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组成的层体,并通过在50至150℃的温度下于至少一个辊筒对之间压制该层体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方法。
176 用于制备弹性体开孔纤维网的方法 CN201080034415.0 2010-08-03 CN102470542A 2012-05-23 卡利德.奎雷什; 小爱德华.L.施米特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弹性体开孔纤维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层压体的前体纤维网,所述层压体经受增量拉伸以形成弹性体前体纤维网。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成形设备,其中第一构件包括配合构件,并且第二构件包括接合到第二构件的齿。使弹性体前体纤维网移动穿过所述成形设备,其中当第二构件上的齿刺入配合构件时,在弹性体前体纤维网材料中形成孔,从而形成弹性体开孔纤维网。所述弹性体开孔纤维网表现出至少约1000g/m2/天的蒸汽传输速率。
177 通过激光焊接密封的包装体和密封包装体的方法 CN200980133241.0 2009-08-21 CN102131714B 2012-05-23 篠崎清隆; 稻叶正一; 品川喜昭; 饭田治郎
一种密封的包装体,该密封的包装体包括:包装体,其由层叠材料制成;和密封构件,其用于密封所述包装体;其中所述层叠材料包括基材层、含有粉的热塑性树脂层和允许激光束通过的热塑性树脂层,密封构件的至少与包装体接触的面包括允许激光束通过的热塑性树脂;并且包装体与密封构件接触的面通过激光焊接被密封在一起。因此,允许有效地利用已经作为包装容器的吸收剂使用的铁粉并且允许有效地进行激光焊接
178 塑料管内部焊接工艺及设备 CN200780036565.3 2007-09-21 CN101522394B 2012-04-04 吉恩-皮埃尔·韦特明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管状塑料包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个包绕步骤,在该步骤中层压板(11)被包绕起来,一个准备步骤,在该步骤中层压板(11)的边缘(8、9)被端对端地排布,以及一个固定步骤,在该步骤中层压板(11)的边缘(8、9)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一个塑料串(12)在熔融状态挤出并放置在包装的内表面上,以便至少覆盖边缘之间所限定的焊接区(10),完成焊接(10)所需的能量产生自该塑料串(12)。本发明还涉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包装并涉及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179 模内贴标的注射模制HDPE容器 CN200580029824.0 2005-09-07 CN101018654B 2012-04-04 莫滕·奥格斯塔特; 阿里尔德·福尔斯塔德
一种注射模制品,包含密度大于930kg/m3的HDPE和至少一个模内标签。
180 隔膜,特别是一种气体存储隔膜 CN201080013912.2 2010-02-02 CN102365166A 2012-02-29 延斯·施托尔; 卡尔-海因茨·布洛麦尔; 亚历山大·帕帕季米特里乌
发明涉及一种隔膜,特别是一种气体存储隔膜,该隔膜包括通过至少一个接缝结构而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单一的隔膜片,其中每个单一的隔膜片(4,4′)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体层以及至少一个基于PTFE的外层。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生产所述类型的隔膜的一种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