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铣削刀具 CN201310168427.8 2013-05-09 CN103386513B 2017-05-24 斯图雷·舍
发明涉及铣削刀具,其被形成用于滚铣具有嵌齿如嵌齿轮齿条等的工件,且其包括圆柱状刀具本体,该刀具本体限定旋转轴线且包括多个盘状段。每个段包括轮毂部分和周缘凸轮部,该凸轮部用于多个切向隔开的铣削刀片,其中接壤段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连接。每个段具有定位旋转轴线上的通孔,其相对于彼此定向,在圆柱状刀具本体中形成中央管。接壤段以刚性扭转的方式相互连接。铣削刀具还包括第一端件,该第一端件在其一侧上以可拆卸且刚性扭转的方式与段中的第一个段相互连接,且第一端件在其另一侧上具有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用于以刚性扭转的方式联接到扭矩源,使得来自源的所有扭矩经由第一端件被供给到圆柱状刀具本体,且中央管是冷却介质管。
2 铣刀及其刀段 CN201210210809.8 2012-06-20 CN102837078B 2017-03-01 斯图雷·舍
发明涉及铣刀,其形成用于滚铣具有嵌齿的工件诸如嵌齿轮齿条等,并包括圆柱形刀体,其限定旋转轴线并且包括多个盘形刀段。每个刀段包括周边凸轮和具有两个相反的成平行面的端表面的毂部分。毗接的刀段借助于成对配合的凸型和凹型构件中的每一个可拆卸地互连。凸型和凹型构件被布置成使旋转轴线延伸穿过。凸型和凹型构件均包括接触表面,其从大端朝小端会聚,并且在横跨旋转轴线的截面上形成非圆曲线。凸型和凹型构件的接触表面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引导其两个毗接的刀段朝向最终位置,该最终位置通过非圆截面曲线而绕旋转轴线被置于中心并确定相互度,并且在最终位置处,端表面彼此抵靠。此外,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刀段。
3 可转位切削工具 CN201380006550.8 2013-04-18 CN104093514B 2016-05-25 松原弘树; 前田敦彦; 今村晋也
在圆形刀具(10)的外周上的更靠近其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16),定位部(16)用于将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定位在转位点处。形成在工具主体(1)上的支撑座(3)设置有:第一座侧面(3b)和第二座侧面(3c),第一座侧面(3b)和第二座侧面(3c)在相隔90度的位置分别接触并支撑圆形刀具的侧面;以及限制部(5),其与定位部(16)凹凸嵌合。仅设置一个限制部(5);并且,在第二座侧面(3c)侧的部,设置比第一释放部(6)大的第二释放部(7)。
4 制造陶瓷太阳辐射吸收器体的方法和吸收器体 CN201080006174.9 2010-01-29 CN102300686B 2014-07-02 U·哈克
发明涉及一个太阳能热电厂所使用的太阳辐射吸收器体(8)的外壳(80),包含一个第一锥形外壳部分(81),该外壳部分有一个第一自由端(82)负责容纳一个陶瓷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器体(9)和一个横截面比第一端部(82)小的第二端部(83),以及一个第二外壳部分(84),该外壳部分延其纵深方向具有恒定的横截面。第二外壳部分(84)与第一外壳部分(81)的第二端部(83)连接在一起。根据本发明,外壳(80)的特征在于,一个具有多个孔(86)并且在第一外壳部分(81)的整个内横截面延伸的内壁(85)被安置在第一锥形的外壳部分(81)。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这种外壳(80)的方法以及一种把该外壳(80)固定在一个支撑结构(11)的方法。
5 大余量不等径双层铣刀及大余量平面铣削方法 CN201010132136.X 2010-03-25 CN101817104B 2012-01-18 刘敏; 王社权; 易为; 贺鑫; 谢潜
大余量不等径双层铣刀,其刀体上设有上层铣削刃和下层铣削刃,上层铣削刃由多条上层轴向刃组成,多条上层轴向刃沿周向均匀布置,下层铣削刃为三面铣削刃,三面铣削刃由多条上端面刃、下端面刃和下层轴向刃组成,上层轴向刃与下层轴向刃沿轴向延续,下层铣削刃的切削直径D大于上层铣削刃的切削直径d。该刀具可降低刀片和机床功率损耗、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大余量平面铣削方法,它用上述的大余量不等径双层铣刀对工件进行平面铣削,通过三面铣削刃将工件的余量底层材料完全去除,通过上层铣削刃将工件的余量表层材料中部去除,在余量表层材料中部形成切削进给通道,余量表层材料两侧的余量非切除材料以非切削去除的形式整体脱落。
6 传动带的切削组件 CN200480013282.3 2004-05-26 CN1791495A 2006-06-21 B·J·芒奇; J·M·西格尔
布置多个刀具(12)形成一个切削组件(10),各刀具(12)用于固定多个可更换切削刀片(14)。该多个切削刀片(14)共同在一个橡胶材料上切槽。
7 加工装置 CN201380077226.5 2013-07-09 CN105263671B 2017-05-03 田中章夫
发明提供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在多关节机器人(11)的臂(12)的前端部(12a)上具备加工单元(13),加工单元(13)具备仿形辊(57)和旋转工具(41),仿形辊(57)作为与工件(W)的仿形部(Wd)抵接的辊,旋转工具(41)使相对于仿形辊(57)的距离与工件(W)的宽度(带状部Wc的宽度)一致,并具备与作为仿形辊(57)的支承轴的轴线(57a)平行地延伸的轴线(41a),旋转工具(41)具备作为倒角刃的切削刃(41b)或者刀刃部(73、73)。
8 加工装置 CN201380077226.5 2013-07-09 CN105263671A 2016-01-20 田中章夫
发明提供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在多关节机器人(11)的臂(12)的前端部(12a)上具备加工单元(13),加工单元(13)具备仿形辊(57)和旋转工具(41),仿形辊(57)作为与工件(W)的仿形部(Wd)抵接的辊,旋转工具(41)使相对于仿形辊(57)的距离与工件(W)的宽度(带状部Wc的宽度)一致,并具备与作为仿形辊(57)的支承轴的轴线(57a)平行地延伸的轴线(41a),旋转工具(41)具备作为倒角刃的切削刃(41b)或者刀刃部(73、73)。
9 可转位切削工具 CN201380006550.8 2013-04-18 CN104093514A 2014-10-08 松原弘树; 前田敦彦; 今村晋也
在圆形刀具(10)的外周上的更靠近其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16),定位部(16)用于将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定位在转位点处。形成在工具主体(1)上的支撑座(3)设置有:第一座侧面(3b)和第二座侧面(3c),第一座侧面(3b)和第二座侧面(3c)在相隔90度的位置分别接触并支撑圆形刀具的侧面;以及限制部(5),其与定位部(16)凹凸嵌合。仅设置一个限制部(5);并且,在第二座侧面(3c)侧的部,设置比第一释放部(6)大的第二释放部(7)。
10 铣刀及其刀段 CN201210210809.8 2012-06-20 CN102837078A 2012-12-26 斯图雷·舍
发明涉及铣刀,其形成用于滚铣具有嵌齿的工件诸如嵌齿轮齿条等,并包括圆柱形刀体,其限定旋转轴线并且包括多个盘形刀段。每个刀段包括周边凸轮和具有两个相反的成平行面的端表面的毂部分。毗接的刀段借助于成对配合的凸型和凹型构件中的每一个可拆卸地互连。凸型和凹型构件被布置成使旋转轴线延伸穿过。凸型和凹型构件均包括接触表面,其从大端朝小端会聚,并且在横跨旋转轴线的截面上形成非圆曲线。凸型和凹型构件的接触表面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引导其两个毗接的刀段朝向最终位置,该最终位置通过非圆截面曲线而绕旋转轴线被置于中心并确定相互度,并且在最终位置处,端表面彼此抵靠。此外,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刀段。
11 大余量不等径双层铣刀及大余量平面铣削方法 CN201010132136.X 2010-03-25 CN101817104A 2010-09-01 刘敏; 王社权; 易为; 贺鑫; 谢潜
大余量不等径双层铣刀,其刀体上设有上层铣削刃和下层铣削刃,上层铣削刃由多条上层轴向刃组成,多条上层轴向刃沿周向均匀布置,下层铣削刃为三面铣削刃,三面铣削刃由多条上端面刃、下端面刃和下层轴向刃组成,上层轴向刃与下层轴向刃沿轴向延续,下层铣削刃的切削直径D大于上层铣削刃的切削直径d。该刀具可降低刀片和机床功率损耗、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大余量平面铣削方法,它用上述的大余量不等径双层铣刀对工件进行平面铣削,通过三面铣削刃将工件的余量底层材料完全去除,通过上层铣削刃将工件的余量表层材料中部去除,在余量表层材料中部形成切削进给通道,余量表层材料两侧的余量非切除材料以非切削去除的形式整体脱落。
12 一种铣边机复合刀盘 CN201510449799.7 2015-07-28 CN105014134A 2015-11-04 唐志毅; 薛中柏; 潘健
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铣边机复合刀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刀盘、钝边刀盘和下刀盘,所述上刀盘、钝边刀盘和下刀盘同轴设置,且所述上刀盘、钝边刀盘和下刀盘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刀盘、钝边刀盘和下刀盘外周上的刀体配合对板进行铣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铣边机复合刀盘,可根据不同需要对刀盘进行组装,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刀盘的利用率。
13 铣削刀具 CN201310168427.8 2013-05-09 CN103386513A 2013-11-13 斯图雷·舍
发明涉及铣削刀具,其被形成用于滚铣具有嵌齿如嵌齿轮齿条等的工件,且其包括圆柱状刀具本体,该刀具本体限定旋转轴线且包括多个盘状段。每个段包括轮毂部分和周缘凸轮部,该凸轮部用于多个切向隔开的铣削刀片,其中接壤段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连接。每个段具有定位旋转轴线上的通孔,其相对于彼此定向,在圆柱状刀具本体中形成中央管。接壤段以刚性扭转的方式相互连接。铣削刀具还包括第一端件,该第一端件在其一侧上以可拆卸且刚性扭转的方式与段中的第一个段相互连接,且第一端件在其另一侧上具有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用于以刚性扭转的方式联接到扭矩源,使得来自源的所有扭矩经由第一端件被供给到圆柱状刀具本体,且中央管是冷却介质管。
14 制造陶瓷太阳辐射吸收器体的方法和吸收器体 CN201080006174.9 2010-01-29 CN102300686A 2011-12-28 U·哈克
发明涉及一个太阳能热电厂所使用的太阳辐射吸收器体(8)的外壳(80),包含一个第一锥形外壳部分(81),该外壳部分有一个第一自由端(82)负责容纳一个陶瓷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器体(9)和一个横截面比第一端部(82)小的第二端部(83),以及一个第二外壳部分(84),该外壳部分延其纵深方向具有恒定的横截面。第二外壳部分(84)与第一外壳部分(81)的第二端部(83)连接在一起。根据本发明,外壳(80)的特征在于,一个具有多个孔(86)并且在第一外壳部分(81)的整个内横截面延伸的内壁(85)被安置在第一锥形的外壳部分(81)。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这种外壳(80)的方法以及一种把该外壳(80)固定在一个支撑结构(11)的方法。
15 圆柱铣刀 CN200880008285.6 2008-02-11 CN101631635B 2011-11-23 J·塞德尔; P·祖道; J·默茨; M·基平
发明涉及一种圆柱铣刀,该圆柱铣刀的辊体设有沿其长度延伸的、以彼此间隔距离并对纵轴线成一度延伸的多个凹槽,在其中设置多个转位式刀片、特别是涂层的硬质合金刀片。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轴向作用到铣刀或待加工的材料上,建议:或者各凹槽并从而各转位式刀片的刀刃分段地以不同的角度定向,其中角度选择成使在铣削过程中在其中一部分中产生的轴向力通过在相邻的部分中产生的轴向力抵消或变成规定小的,或者各转位式刀片在各凹槽中交替地设置或定向成在切削过程中由一转位式刀片引起的轴向力由通过相邻的转位式刀片引起的轴向力抵消。
16 圆柱铣刀 CN200880008285.6 2008-02-11 CN101631635A 2010-01-20 J·塞德尔; P·祖道; J·默茨; M·基平
发明涉及一种圆柱铣刀,该圆柱铣刀的辊体设有沿其长度延伸的、以彼此间隔距离并对纵轴线成一度延伸的多个凹槽,在其中设置多个转位式刀片、特别是涂层的硬质合金刀片。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轴向作用到铣刀或待加工的材料上,建议:或者各凹槽并从而各转位式刀片的刀刃分段地以不同的角度定向,其中角度选择成使在铣削过程中在其中一部分中产生的轴向力通过在相邻的部分中产生的轴向力抵消或变成规定小的,或者各转位式刀片在各凹槽中交替地设置或定向成在切削过程中由一转位式刀片引起的轴向力由通过相邻的转位式刀片引起的轴向力抵消。
17 회전 절삭 공구 KR1020160001148 2016-01-05 KR1020170082020A 2017-07-13 최창희; 류수진
본발명은절삭인서트와인서트포켓에공구몸체의축방향의나사구멍을형성하지않고도절삭인서트를인서트포켓에장착하면서도, 절삭인서트와인서트포켓사이에충분한체결력을제공하여절삭인서트를안정적으로장착할수 있는회전절삭공구를제공한다. 일실시예의회전절삭공구는공구몸체와, 공구몸체에형성되는복수의인서트포켓과, 인서트포켓내에삽입되는복수의절삭인서트와, 절삭인서트를인서트포켓에장착하기위한가압수단을포함한다. 가압수단은클램핑나사와, 공구몸체의주연공구면으로부터공구몸체의내측을향해형성된나사구멍에구비되는여유공간부로서, 클램핑나사가나사구멍에삽입될때 나사구멍의인서트포켓측의내벽과클램핑나사의사이에간극을제공하는여유공간부와, 공구몸체에형성되는회전부재수용부에회전가능하게장착되고클램핑나사를수용하는회전부재와, 인서트포켓과회전부재수용부사이에위치하고공구몸체의주연공구면으로부터공구몸체의내측으로뻗는제1 슬릿과, 제1 슬릿을기준으로인서트포켓측에위치하여클램핑나사에의해인서트포켓내의절삭인서트를가압하는클램핑부를포함한다. 클램핑나사와나사결합되는회전부재의회전에의해클램핑나사가여유공간부내에서소정의각도로회전하여클램핑부를가압하고, 가압된클램핑부에의해절삭인서트를가압하여인서트포켓내에장착한다.
18 태양 복사선용 세라믹 흡수체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흡수체 부재 KR1020117020019 2010-01-29 KR1020110124266A 2011-11-16 하크우도
본 발명은, 세라믹 태양 흡수체 요소(9)를 수용하기 위한 제1 자유 단부(82) 및 제1 단부(82)보다 작은 단면적을 갖는 제2 단부(83)를 갖는 테이퍼링된 제1 하우징부(81), 및 길이를 따라 실질적으로 일정한 단면을 갖는 제2 하우징부(84)를 포함하는, 태양열 발전소용 태양 흡수체 모듈(8)용 하우징(80)에 관한 것이다. 제2 하우징부(84)는 제1 하우징부(81)의 제2 단부(83)와 인접한다. 본 발명에 따라, 하우징(80)은, 복수의 개구(86)를 갖고 제1 하우징부(81)의 전체 내부 단면을 가로질러 연장되는 벽(85)이 테이퍼링된 제1 하우징부(81)에 배열되는 것을 특징으로 한다. 본 발명은 또한, 이러한 하우징(80)의 제조 방법 및 하우징(80)을 지지 구조물(11)에 체결하는 방법에 관한 것이다.
19 カッタ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8109767 2018-06-07 JP2018158441A 2018-10-11 高橋 光
【課題】構造容易な加工装置、および既存の旋盤を用いて歯車又はスプライン軸加工を容易にできる加工方法を提供する。
【解決手段】周面にリング状に形成された刃部20を有し軸線R1を中心に回転駆動されるカッタ11と、回転自在にワークWを保持するワーク保持手段13と、カッタとワークとを軸線方向に相対移動させるカッタ駆動手段12とを備え、カッタとワークとの相対移動とワークの回転とを連動させ、カッタを回転させた状態でワークの周面に歯車又はスプライン軸を形成する加工装置1において、刃部は軸線に双方向に複数並設され、カッタ駆動手段はカッタを軸線周りに一方向に回転させかつ軸線に沿ってワークに対して相対的に往復移動させ、ワーク保持手段はカッタの往復移動に応じてワークを正逆回転させ、カッタの各刃部をワークの周面に接触させてワークに対して歯車又はスプライン軸の外形形状を形成するように切削する。
【選択図】図1
20 Milling tool JP2013185303 2013-09-06 JP2014050949A 2014-03-20 SJOEOE STURE
PROBLEM TO BE SOLVED: To provide a milling tool for gear-cutting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SOLUTION: A too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illing insert having four cutting edges and two through-holes and assembled in 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and only one of the two through-holes is used for a fixing screw to two positions among four edge indexing positions in total. Clamp force is provided by using proper elasticity of the fixing screw by providing a screw hole in an insert seat of the milling insert at a place of a distance from a radial directional support surface of the insert seat larger than a distanc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through-holes and a distant end part of the milling insert. With this constitution, the two through-holes in the milling insert different in length can be formed at a distance of an equal magnitude from the distant end part. Thus, the one same tool body can be provided with the milling insert different in length.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