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片状交联结构/铝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201610399832.4 2016-06-08 CN106077689A 2016-11-09 冯月斌; 张笑; 杨保民; 陈阵
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交联结构/铝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是以纯度高的氧化铝颗粒和铝粉为原料,在真空、1300℃‑1500℃的条件下生成氧化亚铝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容器中的氧化铝颗粒被刻蚀为片状交联结构,金属铝包裹于氧化铝颗粒表面,形成片状交联结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本发明制备出的片状交联结构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铝与氧化铝之间的浸润性好,以该复合粉体为第二相添加到铝基体中制备氧化铝/铝复合材料,能改善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浸润性;本发明工艺简单、环保,无废气、废液产生,冷凝装置上得到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作为副产品可以被回收利用
2 一种纳米级粉体Mg2N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1610317838.2 2016-05-16 CN105950915A 2016-09-21 严凯; 程宏辉; 金朝阳; 黄新; 费洪旗
一种纳米级粉体Mg2N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对镁镍合金进行加工,使其显微组织得到充分细化,其中的Mg2Ni相尺寸降低到纳米级,然后将基体部分的镁腐蚀掉,将腐蚀产物过滤干燥,从而得到颗粒尺寸均匀的纳米级粉体Mg2Ni。本发明工艺简单可靠,成本低,得到的纳米级粉体Mg2Ni具有和球墨方法相当的尺寸,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经历过剧烈塑性变形,Mg2Ni的晶体中保留较大的位错密度和晶格畸变,这对其储氢性能具有较大的提高。
3 使用了强制薄膜流体处理装置的微粒的生产量增加方法 CN201280026014.X 2012-03-15 CN103561857B 2016-06-15 前川昌辉; 荒木加永子; 本田大介; 榎村真一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增加微粒的生产量的新方法。使用至少含有一种微粒原料的原料流体和用于处理上述微粒原料的流体的至少2种被处理流动体,在对向配设了的、可接近·分离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至少2个处理用面(1、2)间形成的薄膜流体中混合上述被处理流动体,得到微粒。这时,通过从处理用面(1、2)的中央导入上述原料流体,增加微粒的生产量。
4 一种各向异性氮永磁粉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43739.7 2016-03-14 CN105609224A 2016-05-25 朱洁; 卢赐福; 包小倩; 高学绪
一种各向异性稀土永磁粉的制备方法,属于磁性材料领域,制备步骤是先将母合金的原料成分按照以原子百分比所表示的RxT100-x-y-zM1yM2z组成混合,R是稀土元素Sm或Sm与其他稀土元素的组合,T是Fe或者Fe和Co,M1选自Si、Al、Ni、Ti、V、Cr、Zr、Hf、Nb、Ta、Mo、W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1≤y≤10;M2是Cu、Zn中至少一种元素。混合的粉末料压实后置于氩气保护下的烧结炉中烧结成母合金;母合金破碎至粒度为100-1000微米的粉末再在350-600℃的高纯氮气中进行气-固反应,得到氮化物磁粉;最后粉碎成平均粒度1-10μm的各向异性磁粉。本发明烧结温度低,有利于组织控制,还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有助于Sm-Fe-N的规模化生产。
5 一种Al/Fe2O3热剂的制备方法 CN201610019023.6 2016-01-12 CN105537605A 2016-05-04 石强; 黄晓川; 吕英迪; 张彦; 唐望; 秦明娜; 邱少君; 郑晓东; 李洪丽; 陈志强; 姜俊; 郭涛; 刘敏; 王子俊; 姚冰洁
发明提供了一种Al/Fe2O3热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Fe2O3的前躯体与亚微米级Al粉在分散溶剂中混合均匀,除去分散溶剂,得到干燥固体。将得到的干燥固体放入坩埚中,300℃~330℃加热5h~10h后降温,得到Al/Fe2O3铝热剂。本发明的Al/Fe2O3铝热剂制备方法,周期短,操作简便,得到的铝热剂热值高,克服了背景技术制备周期长,操作过程繁杂的缺陷
6 用于提高由金属纳米结构制成的透明导体雾度的金属纳米结构的纯化 CN201080037991.0 2010-08-24 CN102575117B 2015-08-26 皮埃尔-马克·阿莱曼德
提供了从包含相对高的长宽比的纳米结构以及低长宽比形状的纳米结构的粗混合物和复杂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金属纳米线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由该纯化的纳米结构制成的导电膜。
7 剂及其保存方法 CN201280003344.7 2012-01-27 CN103153452B 2015-05-20 石原绘美; 姫岛智晴; 岩井辰雄
发明提供即使在无分或基本无水分的环境下也具有吸收环境中的的能的吸氧剂。为如下吸氧剂:其包含将含有成分(A)和成分(B)的合金供给至酸或的水溶液处理从而溶出去除至少部分前述成分(B)而得到的金属,(A)选自由锰族、族、铂族和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过渡金属,(B)选自由、锌、、铅、镁和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金属。
8 放电表面处理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16028.4 2010-04-13 CN102388164B 2013-11-13 吉泽广喜; 粟田聪; 渡边光敏; 野村恭兵; 下田幸浩; 柚木伸彦; 长谷川雅信
一种放电表面处理电极,其为用于通过在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放电并利用该放电能量而在工件的被处理表面上形成由电极材料或电极材料利用放电能量反应而成的物质构成的、具有耐磨损性的覆膜的放电表面处理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通过对压粉体实施加热处理而形成,所述压粉体是将利用气流磨制作的平均粒径3μm以下的司太立合金的粉末和通过雾化法或化学方法制造的平均粒径3μm以下的金属粉末的混合粉末进行压缩成形而形成的。
9 纳米线制造方法和银纳米线成长控制剂 CN201180049951.2 2011-10-28 CN103167920A 2013-06-19 河口知晃; 长谷川俊之
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宽范地控制纳米线长轴长的银纳米线制造方法和银纳米线成长控制剂。解决方案为:一种银纳米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让含有通过聚合含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性单体而得到的聚合物的银纳米线成长控制剂和银化合物在多元醇中25~180℃下反应;一种银纳米线成长控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聚合性单体而具有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物;一种银纳米线成长控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聚合性单体而具有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物。
10 剂及其保存方法 CN201280003344.7 2012-01-27 CN103153452A 2013-06-12 石原绘美; 姫岛智晴; 岩井辰雄
发明提供即使在无分或基本无水分的环境下也具有吸收环境中的的能的吸氧剂。为如下吸氧剂:其包含将含有成分(A)和成分(B)的合金供给至酸或的水溶液处理从而溶出去除至少部分前述成分(B)而得到的金属,(A)选自由锰族、族、铂族和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B)选自由、锌、、铅、镁和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
11 用于提高由金属纳米结构制成的透明导体雾度的金属纳米结构的纯化 CN201080037991.0 2010-08-24 CN102575117A 2012-07-11 皮埃尔-马克·阿莱曼德
提供了从包含相对高的长宽比的纳米结构以及低长宽比形状的纳米结构的粗混合物和复杂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金属纳米线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由该纯化的纳米结构制成的导电膜。
12 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CN200880126896.0 2008-12-19 CN101945721A 2011-01-12 A·贾巴; D·勒科塔曼; T·扎克; F·德拉维加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形成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的液体熔体,所述第一金属具有所需纳米颗粒的组成;(b)对熔体进行骤冷以形成固体;以及(c)从固体除去第二金属,形成包含第一金属的纳米颗粒。
13 一类可用于热电材料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200810202065.9 2008-10-31 CN101723669A 2010-06-09 黄富强; 刘敏玲; 陈立东
发明涉及一类可用于热电材料的化合物A2BCQ4(A=Cu、Ag或Au;B=Zn、Cd、Hg、Fe、Ni和Pd等二价离子中的任一种,或B、Al、Ga和In等三价离子中的任一种;C=Si、Ge、Sn和Pb等四价离子中的任一种或B、Al、Ga和In等三价离子中的任一种;Q=S、Se、Te或为N、P、As、Sb)及其制备方法。确切地说,A2BCQ4属四方晶系,为变形的闪锌矿超晶格结构,与矿(CuFeS2)类似,只是一半的Fe位由B占据,另一半由C占据。其独特的结构决定了这类材料具有可观的热电性能。提供的化合物可应用于热电材料,设计思路独特,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材料的导电性能优越,并具有优越的热电性能,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热电候选材料。
14 浮雕金属片状粉末方法和产品 CN200680018311.4 2006-04-26 CN101184565A 2008-05-21 J·P·瑞特克
具有高亮度颜色强度平的浮雕细颗粒状金属片状粉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挠性聚合物载体膜上形成释放涂层,用衍射光栅图案浮雕该释放涂层,该衍射光栅图案是以大于45°的度单一规则化的,用高度反射性金属如将浮雕的释放表面真空金属,和在溶剂中将该镀金属的释放涂层溶解以从该载体上除去金属而形成复制该浮雕图案的浮雕金属片状粉末。从包含该溶剂和释放涂料聚合物的溶液中回收该片状粉末,同时避免高剪切、筛析或将使该片状粉末过分破碎的其它能量施加,以致该片状粉末的D50颗粒尺寸维持在大于或等于75微米。该片状粉末用于产生极高亮度的涂料和印刷油墨,该极高亮度的特征为光学明显的闪光或闪耀效果和与之结合的高颜色强度或色品。
15 粉及该含铜锡粉的制造方法以及采用了该含铜锡粉的导电膏 CN200580017830.4 2005-06-17 CN1960826A 2007-05-09 坂上贵彦; 古本启太; 吉丸克彦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小配线电路形成及细小微孔的填平孔眼性优良的、可发挥低温熔着性的含粉微粒。为了达到该目的,其为以铜粉作为起始原料采用湿式置换法制造的含铜锡粉,未置换的残留铜量为30重量%以下。另外,采用以作为起始原料的铜粉的粉体特性作为基准时所得到的含铜锡粉的平均一次粒径等的变化率为-20~+5%的含铜锡粉。而且,在制造该含铜锡粉时,采用使铜粉与锡置换电接触、使构成铜粉的铜成分溶解而使锡置换析出的湿式置换法。
16 含金属的化合物快速转化形成金属或金属化物 CN01807110.4 2001-02-22 CN1419482A 2003-05-21 S·邓麦德; A·W·韦纳; K·J·布克勒; J·A·约翰逊; K·J·卡佩尔
通过将含金属的化合物快速加热至促进转化的高温并使所述含金属的化合物在所述高温保持足以形成所述金属或金属化物的时间使含金属的化合物转化的方法是生产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17 防粘膜及其制备方法 CN97196995.7 1997-05-28 CN1076363C 2001-12-19 S·R·科森蒂诺; D·E·希金斯
公开一种在聚合物薄膜上涂布了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聚合物防粘树脂的防粘膜。该防粘膜特别适于接受一层或多层金属层以剥离出金属箔片。剥离下来的金属箔片具有提高的光学性质。
18 微小金属球的制造方法 CN98811066.0 1998-09-30 CN1278874A 2001-01-03 西内武司; 吉村公志; 菊井文秋
提供一种高效制造外径1mm以下的Cu球等微小金属球的方法,使用由在槽内圆周部配设有阴极4、在槽内中央部配设有阳极6的可沿平方向旋转的密闭槽3、和在其外侧配设的防溅槽8构成的2重结构容器的施镀装置,将直径0.3mm以下的金属线切断成要求长度并将其熔融凝固得到的起始金属片11装入镀槽3内,在将镀液送入槽内的同时使镀槽(3)以50-800rpm沿水平方向高速正转和反转并使槽内的镀液由圆周部侧排出,周期性地重复上述步骤,在所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电镀,由此不产生凝集,而在上述起始金属片上以要求的膜厚得到良好的镀膜,从而能够得到外径1mm以下的高精度的微小金属球。
19 一种纳米药剂制备与原位注入同步一体化设备 CN201710355805.1 2017-05-15 CN107081433A 2017-08-22 王海见; 魏文侠; 王棣; 郭鹏; 李佳斌; 吴乃瑾; 张骥
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药剂制备与原位注入同步一体化设备,它包括纳米铁药剂生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原位注入监测系统等。纳米铁药剂生产系统与原位注入监测系统串联,自动控制系统连接纳米铁药剂生产系统和原位注入监测系统实现集成控制,实现了药剂生产和药剂注入同步进行。药剂生产系统采用高剪切的搅拌方式使药剂充分混合反应,提高了生产效率。整套设备提高了药剂的分散程度,缩短了药剂生产到药剂注入的时间,进而避免了纳米铁药剂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团聚及失活问题。
20 一种高长径比的同轴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203075.5 2016-12-23 CN106670450A 2017-05-17 刘景军; 王峰; 刘滢; 张蓓蓓; 宋夜; 窦美玲; 李志林; 吉静
发明涉及一种高长径比的同轴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置换反应使银纳米粒子包覆在铜纳米线表面,同时保持铜纳米线的完整的一维结构,铜银保持同轴的核壳结构,表面银的厚度随着反应物量的增加变厚或变薄,最终形成具有高长径比的铜银同轴纳米线。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且得到的铜银同轴纳米线作为催化剂在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