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纳米浮选 CN201080066970.1 2010-04-09 CN102933288A 2013-02-13 大卫·布罗姆利
一种固体分离系统,其用于分离来自于废水或液体中的悬浮的固体或大的沉淀或漂浮固体。这通过使用淹没式膜11、23结合五个设计组成部分实现,所述五个设计组成部分包括泡沫浮选4、重沉淀9、淹没式膜的预敷6、膜的间隔(图4)以及膜结构,膜的间隔用以便利固体漂浮至保持淹没式膜的容器室的表面或漂浮至其底部,膜结构使用大直径的中空纤维或管状膜和/或大的孔开口膜材料。
2 具有孔板的浮选装置 CN200880021560.8 2008-04-02 CN101687122B 2012-11-07 乔治·特鲁布尼斯; 卢卡斯·门克
一种浮选装置(10),用于通过形成缺乏固体微粒的馏份和富含固体微粒的馏份而将固体微粒从悬浮液中分离,所述浮选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包括用于悬浮液的入口(14)、用于缺乏固体微粒的馏份的出口(16)、用于富含固体微粒的馏份的出口(18)以及至少一个板条(20),所述板条块由若干个相互叠放设置的板条(22)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块(20)具有背面和正面,所述背面朝向容器壁,所述正面设置在所述板条块(20)的相反一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块的背面设有板子(26),所述板子至少延伸经过所述板条块的背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板子具有若干个孔,所述孔使液体穿过所述板子而流出,其中,在板子相对于垂直方向的上部区域中每平方厘米板子上的各个孔(38)的面积总和大于在板子的下部区域中每平方厘米板子上的各个孔的面积总和。
3 具有孔板的浮选装置 CN200880021560.8 2008-04-02 CN101687122A 2010-03-31 乔治·特鲁布尼斯; 卢卡斯·门克
一种浮选装置(10),用于通过形成缺乏固体微粒的馏份和富含固体微粒的馏份而将固体微粒从悬浮液中分离,所述浮选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包括用于悬浮液的入口(14)、用于缺乏固体微粒的馏份的出口(16)、用于富含固体微粒的馏份的出口(18)以及至少一个板条(20),所述板条块由若干个相互叠放设置的板条(22)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块(20)具有背面和正面,所述背面朝向容器壁,所述正面设置在所述板条块(20)的相反一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块的背面设有板子(26),所述板子至少延伸经过所述板条块的背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板子具有若干个孔,所述孔使液体穿过所述板子而流出,其中,在板子相对于垂直方向的上部区域中每平方厘米板子上的各个孔(38)的面积总和大于在板子的下部区域中每平方厘米板子上的各个孔的面积总和。
4 净化装置 CN200680019998.3 2006-06-08 CN101189053A 2008-05-28 V·耶尔文佩
发明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包括沉降池(10)、浮选池(20)、用于将含有杂质的水作为流动流(A)传送到沉淀池(10)中的流动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水排出水净化装置的单元。从沉降池(10)导出的流动通道(17)与设置在浮选池(20)中并含有微小气泡的混合通道(21)相连接,在沉淀池(10)中仍然含有少量杂质的水被设置成经由流动通道(17)流入混合通道(21),剩余的杂质粘附到在混合通道(21)中的微小气泡上并且同这些微小气泡一起上升到浮选池(20)的上表面。
5 浮选方法和浮选回路 CN200680007361.2 2006-03-06 CN101137441A 2008-03-05 S·龙凯宁; P·伯克
发明涉及用于从包括研磨矿石或者油砂的矿浆中分离精矿的浮选回路。矿浆在浮选槽系统中被分成至少两个组分(15、16),该浮选槽系统接收来自研磨回路的矿浆给料(11),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出口用于排放具有不同粒度分布的尾矿。该浮选回路还包括并联的浮选槽线路(12、13),即槽组,其设置用于接收来自接收槽出口的尾矿,并且适合于处理具有不同粒度分布的矿浆。
6 用于颗粒浮选和分离的气体能量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0480012431.4 2004-03-26 CN100402121C 2008-07-16 杰里·弗里德曼; 达瓦恩·莫尔斯; W·O·莫尔斯; T·G·马瑟利
一种用于从受污液流分离颗粒的系统,包括用于将液体与一种或多种分离增强添加剂和气体混合的装置。减压装置通过减低液流的压而接收所混合的液体并产生装载絮状物的气泡,该减压装置包括其内具有限流器元件的扩大管。减压装置置入浮选槽的起花腔内,其中装载絮状物的气泡被向上引导至浮选槽的上部。浮选槽被构造成使装载絮状物的气泡在浮选槽的上部循环直至它们漂浮至上表面,同时已净化的液体流向浮选槽的下部以便除去。撇渣器从浮选槽上表面漂浮将污染絮状物除去,然后该污染絮状物进入脱装置。
7 用于充气悬浮液的过程和装置 CN200410003553.9 2004-01-29 CN100365200C 2008-01-30 H·加布尔
发明涉及用于充气悬浮液的过程,特别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阶段和/或单元(P1、P2、P3、P4、S1、S2)来将它们在例如浆料悬浮液的脱墨中浮选,其中,每个阶段/单元(P1、P2、P3、P4、S1、S2)具有其自己独立的液体回路(6)。为了改进脱灰,本发明规定引入洗涤过程(12、12’、16、18)。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实现该过程的装置。
8 改进的浮选法 CN02809550.2 2002-03-28 CN1533306A 2004-09-29 克里斯托福·托里西; 约翰·P·安德雷蒂迪斯
公开了一种从用于矿物原料的矿物处理厂的进料浆中回收有用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粒径将进料浆分成至少两液流,其中一液流是细料流。然后调整细料流的pH值到溶解细料表面污染物的范围内以使细料表面的污染物溶解。然后从调整过pH值的细料流中浮选有用成分。
9 用于充气悬浮液的过程和装置 CN200410003553.9 2004-01-29 CN1517488A 2004-08-04 H·加布尔
发明涉及用于充气悬浮液的过程,特别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阶段和/或单元(P1、P2、P3、P4、S1、S2)来将它们在例如浆料悬浮液的脱墨中浮选,其中,每个阶段/单元(P1、P2、P3、P4、S1、S2)具有其自己独立的液体回路(6)。为了改进脱灰,本发明规定引入洗涤过程(12、12’、16、18)。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实现该过程的装置。
10 气泡浮选装置 CN95191947.4 1995-03-02 CN1044096C 1999-07-14 卢卡斯门克
发明与一种气泡浮选装置有关,该装置装有一个形浮选柜(1a,1b),至少为含悬浮物液体与含气泡液体设有一个液体入口(2a,2b),其中至少一个入口(2a,2b)布置在至少一个浮选柜角落区域之中。浮选柜的横截面最好是正方形,这样,在不断降低流速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利用所提供的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浮选效果。
11 纳米浮选 CN201080066970.1 2010-04-09 CN102933288B 2016-07-06 大卫·布罗姆利
一种固体分离系统,其用于分离来自于废水或液体中的悬浮的固体或大的沉淀或漂浮固体。这通过使用淹没式膜结合五个设计组成部分实现,所述五个设计组成部分包括泡沫浮选、重沉淀、淹没式膜的预敷、膜的间隔以及膜结构,膜的间隔用以便利固体漂浮至保持淹没式膜的容器室的表面或漂浮至其底部,膜结构使用大直径的中空纤维或管状膜和/或大的孔开口膜材料。
12 一种大型旋流喷射浮选柱 CN201010237193.4 2010-07-22 CN102179312B 2013-10-23 李宾
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旋流喷射浮选柱,包括一浮选柱腔体,在其外壁上开口,连接矿浆进口管,在矿浆进口管上安装有旋流喷射充气器,浮选柱腔体的底部设一个以上开口,在开口下面连接尾矿排放出口管,出口管为上大下小的出口管。本浮选柱通过在其下底面上设开口连锥形管,即平均分割锥型尾矿排放出口,即使不设搅拌装置,也不会在浮选柱的底部出现尾矿矿渣沉积死,解决了浮选柱大型化尾矿排放出口堵塞问题,在大型浮选柱中使用旋流喷射充气器输送矿浆,使旋流喷射浮选柱的直径增加到5-15米,单槽处理量提高到每24小时2千吨-2万吨干矿。使大型浮选柱的浮选时间延长,回收率可提高1%-3%,还可提高精矿品位,在处理能提高的同时可大大节约能耗。
13 磷酸盐的选矿法 CN201180056352.3 2011-05-31 CN103249490A 2013-08-14 A·J·蒂格
一种由磷酸矿石中进行磷酸盐选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用于调节的微粒形式的磷酸盐矿石的含浆料,其包含至少60重量%的固体;通过使所述含水浆料与选自脂肪酸及其盐的至少一种调节剂和至少一种接触来调节所述含水浆料;稀释经调节的所述浆料以提供不超过35重量%的固体含量;对经稀释的所述浆料进行浮泡浮选,其包括使加压的稀释浆料流与空气在降液管中结合以形成包含分散的空气相的泡沫,并将所述泡沫的下降流引入包含液体的浮选室中的所述液体的表面之下,从而形成浮动泡沫;和收集所述浮动泡沫以提供富含磷酸盐的固体。
14 一种大型旋流喷射浮选柱 CN201010237193.4 2010-07-22 CN102179312A 2011-09-14 李宾
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旋流喷射浮选柱,包括一浮选柱腔体,在其外壁上开口,连接矿浆进口管,在矿浆进口管上安装有旋流喷射充气器,浮选柱腔体的底部设一个以上开口,在开口下面连接尾矿排放出口管,出口管为上大下小的出口管。本浮选柱通过在其下底面上设开口连锥形管,即平均分割锥型尾矿排放出口,即使不设搅拌装置,也不会在浮选柱的底部出现尾矿矿渣沉积死,解决了浮选柱大型化尾矿排放出口堵塞问题,在大型浮选柱中使用旋流喷射充气器输送矿浆,使旋流喷射浮选柱的直径增加到5-15米,单槽处理量提高到每24小时2千吨-2万吨干矿。使大型浮选柱的浮选时间延长,回收率可提高1%-3%,还可提高精矿品位,在处理能提高的同时可大大节约能耗。
15 净化装置 CN200680019998.3 2006-06-08 CN101189053B 2011-05-25 V·耶尔文佩
发明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包括沉降池(10)、浮选池(20)、用于将含有杂质的水作为流动流(A)传送到沉淀池(10)中的流动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水出水净化装置的单元。从沉降池(10)导出的流动通道(17)与设置在浮选池(20)中并含有微小气泡的混合通道(21)相连接,在沉淀池(10)中仍然含有少量杂质的水被设置成经由流动通道(17)流入混合通道(21),剩余的杂质粘附到在混合通道(21)中的微小气泡上并且同这些微小气泡一起上升到浮选池(20)的上表面。
16 改进的浮选方法 CN200680052434.X 2006-11-17 CN101370592A 2009-02-18 琼·A·考伯恩; 斯蒂法尼·吉拉德; 迈克尔·F·扬
浮选方法,其中将液体或淤浆加入其中其形成高空隙度部分的区域的降液管(20),该高空隙度部分流出该降液管(20)进入其中泡沫上升且液体或淤浆下降的容器(10)中,其特征在于当该液体或淤浆离开孔口并进入自由射流区时其以小于8米/秒的射流速度进入降液管(20)。
17 改进的浮选法 CN02809550.2 2002-03-28 CN1308088C 2007-04-04 克里斯托福·托里西; 约翰·P·安德雷蒂迪斯
公开了一种从用于矿物原料的矿物处理厂的进料浆中回收有用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粒径将进料浆分成至少两液流,其中一液流是细料流。然后调整细料流的pH值到溶解细料表面污染物的范围内以使细料表面的污染物溶解。然后从调整过pH值的细料流中浮选有用成分。
18 用于颗粒浮选和分离的气体能量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0480012431.4 2004-03-26 CN1784261A 2006-06-07 杰里·弗里德曼; 达瓦恩·莫尔斯; W·O·莫尔斯; T·G·马瑟利
一种用于从受污液流分离颗粒的系统,包括用于将液体与一种或多种分离增强添加剂和气体混合的装置。减压装置通过减低液流的压而接收所混合的液体并产生装载絮状物的气泡,该减压装置包括其内具有限流器元件的扩大管。减压装置置入浮选槽的起花腔内,其中装载絮状物的气泡被向上引导至浮选槽的上部。浮选槽被构造成使装载絮状物的气泡在浮选槽的上部循环直至它们漂浮至上表面,同时已净化的液体流向浮选槽的下部以便除去。撇渣器从浮选槽上表面漂浮将污染絮状物除去,然后该污染絮状物进入脱装置。
19 长方形浮选设备 CN95191947.4 1995-03-02 CN1143336A 1997-02-19 卢卡斯门克
发明与一种气泡浮选装置有关,该装置装有一个形浮选柜(1a,1b),至少为含悬浮物液体与含气泡液体设有一个液体入口(2a,2b),其中至少一个入口(2a,2b)布置在至少一个浮选柜角落区域之中。浮选柜的横截面最好是正方形,这样,在不断降低流速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利用所提供的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浮选效果。
20 Gas bubbles flotation device JP52263495 1995-03-02 JPH09509610A 1997-09-30 ルーカス メンケ
An apparatus for gas bubble flotation comprises an angular flotation tank (1a, 1b), at least one liquid inlet (2a, 2b) for a liquid containing suspended matter and a liquid admixed with gas bubbles, in which apparatus at least one liquid inlet (2a, 2b) is arranged in the vicinity of at least one flotation tank corner. Preferably, the flotation tank has a square cross section. This permits optimal utilization of the available space, and results in a continuously decreasing flow velocity and thus an improved flotation effect.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