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壳聚糖改性的缓释微球掺杂的湿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451444.0 2017-06-15 CN107141818A 2017-09-08 姜莉; 刘常兴; 王进朝
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改性的缓释微球掺杂的湿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埃洛石纳米管粉末中加去离子,超声分散得均匀埃洛石纳米管悬浮液;将壳聚糖溶于醋酸溶液中得壳聚糖溶液,边搅拌边滴加到埃洛石纳米管悬浮液中,搅拌均匀,得壳聚糖改性埃洛石纳米管溶液;将液体石蜡、石油醚、吐温80混合,置于恒温水浴中,缓慢搅拌至均匀,加入一半改性溶液,快速搅拌乳化形成油包水液滴,加戊二,继续搅拌,产物用石油醚、丙、去离子水洗涤,真空抽滤得湿颗粒微球;将明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胀,恒温水浴搅拌得明胶溶液;逐滴加入另一半改性溶液,恒温搅拌后,室温下继续搅拌,将所得混合乳液与湿颗粒微球混合,陈化过夜,制得所述湿凝胶。
2 一种同步实现有机微凝胶的制备和封装材料的方法 CN201710329890.4 2017-05-11 CN107096474A 2017-08-29 李占锋; 王宗花; 杜晓玉; 林春明; 龚世达; 周瑜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实现有机微凝胶的制备和封装材料的方法,得到的有机微凝胶是一种以多巯基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交联膜为壳、载有疏性材料的凝胶态油相为核的微结构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对含小分子有机胶凝剂和疏水性材料的油相与含多巯基表面活性剂的水相进行高强度的超声辐射,从而同步实现有机微凝胶的制备和对疏水性材料的封装。本发明方法快速简便、高效环保、材料来源广泛,且封装能强,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疏水性材料的负载。此外,有机微凝胶外壳的巯基交联结构、核芯的温控相变结构可以增加被封装材料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有机微凝胶作为材料运载体的应用价值。
3 一种改性磁性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 CN201611030365.4 2016-11-22 CN106633107A 2017-05-10 孙祎; 邹宇帆; 宋豪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磁性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磁性水凝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六水合氯化和四水合氯化亚铁为原料,制得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用葡萄糖源,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无定型碳层,防止磁性粒子团聚沉淀现象,再将壳聚糖与明胶等混合,并加入甲静置交联成复合水凝胶,最后将其与备用碳包裹Fe3O4纳米磁流体混合超声分散,再经重复冷冻解冻制得改性磁性复合水凝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过程中磁性粒子在水凝胶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无团聚和沉淀现象发生;所得改性磁性复合水凝胶拉伸强度比传统磁性水凝胶提高了15~23%,具有较强的韧性。
4 一种氮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153873.1 2016-12-14 CN106582461A 2017-04-26 汪信; 孙敬文; 付永胜; 朱俊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凝胶由高分散的氮化碳、聚合物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共同组成,在光引发条件下,半导体氮化碳材料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并与丰富的水反应生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再与高分子单体和交联剂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氮化碳水凝胶。该氮化碳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形变恢复的能,并拥有独特的亲水性和紫外光响应。充分利用水凝胶的溶胀特性,将其应用在水污染治理可以发现:氮化碳水凝胶对阳离子染料,如亚甲基蓝(MB)具有突出的吸附和降解作用。
5 一种长链对硝基苯酰腙类凝胶因子及其有机金属凝胶的制备和应用 CN201610200445.3 2016-04-01 CN105837469A 2016-08-10 林奇; 郑峰; 程晓斌; 魏太保; 张有明; 姚虹
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种长链对硝基苯酰腙类凝胶因子,该凝胶因子一边是通过醚化反应而得到的带有的三个十六个的长烷基链,这三个长链可通过碳氢之间的相互做作用可形成凝胶的最初驱动力;中间通过肼解反应得到的?NH以及与它相邻的?CH和?C=O不仅可以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稳定的凝胶,同时也可以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形成相应的结合位点,从而进一步形成有机金属凝胶,这种金属凝胶能够快速高选择性的荧光识别中I?,而且凝胶颜色变化明显,能很方便快捷地实现“裸眼”检测;同时有机金属凝胶稳定性好,易于储存和携带,方便使用,可作为保密材料的书写和保存。
6 凝胶因子、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153750.1 2016-03-17 CN105712902A 2016-06-29 卢忠林; 唐权; 史幼荻; 龚兵; 何兰
发明提供一种凝胶因子及其形成的有机凝胶,所述凝胶因子具有在苯环两端分别是长度不同的疏性饱和烷链,在苯环的另一端是含有酰胺键的基团的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凝胶因子及其形成的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凝胶因子可在低浓度0.1wt%-2wt%下使得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乙二醇、1,2-二氯乙烷或者1,2-二溴乙烷发生凝胶化,并且,凝胶化后形成的有机凝胶可通过加热、冷却的外部作用在溶液态和凝胶态间可逆转化,在催化、化学传感、药物传递、分离手性化合物的特效色介质和具有特定形状的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7 一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827783.0 2014-12-25 CN104549077A 2015-04-29 张娟; 林梅钦; 董朝霞
发明提供了一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凝胶的制备的步骤包括:利用阴离子交换剂将阳离子氢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卤素离子交换为氢根离子,得到溶液A,用标准HCl溶液对溶液A的浓度进行标定;将阴离子碳氟脂肪酸表面活性剂和溶液A加入三蒸中,用量须满足:阴离子碳氟脂肪酸表面活性剂与溶液A中的溶质的浓度之和为0.050-0.130mol·L-1,摩尔比为8:2-1:1;加热至碳氟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反应30-60min;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除去泡沫后在25-50℃下恒温4-8周,得到所述凝胶。该凝胶具有高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弹性远大于其粘性,由多面体囊泡密堆积形成,结构新颖。
8 粘度O/W乳膏的制备方法 CN201080039120.2 2010-09-02 CN102573762B 2014-04-30 荒木秀文; 宫原令二
提供不加入大量的增稠剂,此外简易性和经济性优异的高粘度O/W乳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粘度O/W乳膏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含有(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可以与上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起在中形成α凝胶的原子数为16以上的直链状高级醇和(C)油分的油相,与含有(D)水的水相在70℃以上的温度下乳化制备O/W乳化物(乳化部分),将该乳化部分搅拌的同时冷却,在油相于水相中形成α凝胶的温度区域的峰温度以上且低于70℃下停止搅拌。上述峰温度为通过DSC得到的上述乳化部分的放热峰温度。此外,高粘度O/W乳膏的粘度优选为8000mPa·s(B型粘度计、30℃)以上。
9 食品级包囊物及其生产方法 CN201280033893.9 2012-07-13 CN103648295A 2014-03-19 A·L·布拉加; E·科罗杰伊奇克; C·J·E·施密特
公开了包含结合了微量营养素、优选膳食矿物质的胶凝蛋白的食品级包囊物和该包囊物的生产方法,其中在贮存过程中微量营养素的渗漏程度较低。
10 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溶性涂料组合物 CN201280016943.2 2012-03-30 CN103562275A 2014-02-05 文泰权; 李钟泽; 李贤淑; 朴钟允; 高建赫
发明涉及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包芯的步骤;所述包芯上形成第一壳体的步骤;以及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第二壳体的步骤。在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步骤中至少在一个步骤上采用具有聚亚烷基二醇并含有羟基的不饱和单体
11 一种琼脂糖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CN200710098700.9 2007-04-25 CN101293191B 2011-11-09 马光辉; 周青竹; 苏志国
发明提供了一种琼脂糖凝胶微球,其特征在于,平均粒径在小于10微米,微球中琼脂糖含量可高达20wt%,粒径分布系数C.V.小于15%。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微球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乳化方法制备过程缓慢和所得琼脂糖凝胶微球粒径不均一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制备粒径小于10微米和琼脂糖含量不能超过12wt%的问题。
12 轮胎平衡组合物 CN200980145211.1 2009-11-12 CN102216645A 2011-10-12 A·罗兰
粘弹性轮胎平衡组合物,其包含:1)85-97%重量的乙二醇醚组分,该组分包含一种或多种通式(I)或通式(II)的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醚,或者其混合物:R-O{[CH(CH3)CH2-O-]m[CH2-CH2-O-]n}H(I);R1-(O-{[CH(CH3)CH2-O-]m[CH2-CH2-O-]n}H)2(II),其中R是氢或2-8个原子的烷基;R1是2-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部分,其中这两个取代基不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m是一个或多个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部分中丙二醇的摩尔百分比;并且n是一个或多个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部分中乙二醇的摩尔百分比,其中n∶m的比例在35∶65至80∶20之间;每一种二醇共聚物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的范围为2000-10000;以及2)3-15%重量的火成凝胶形成剂;所述平衡组合物是粘弹性的,且其在22℃时的储能模量(G′)在1500Pa-5000Pa之间,其损耗模量(G″)小于储能模量直至交叉频率为10-40Hz,且其临界屈服应超过2Pa。
13 无灰的控制释放凝胶 CN200780026026.1 2007-07-12 CN101490225A 2009-07-22 J·D·伯林顿; J·K·普德尔斯基; E·A·巴尔达兹; J·M·茵纳曼; G·A·伽尔文; F·M·范莱尔; D·B·斯库沙
发明涉及控制释放凝胶,用于将添加剂释放到润滑剂中并且不产生灰分至基本不产生灰分。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添加剂控制释放到润滑剂中的方法。
14 凝胶粒子 CN200680046216.5 2006-12-05 CN101325941A 2008-12-17 高木道哉; 松山一雄; 峯浩二; 久保英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粒子。该水凝胶粒子含有非交联型水凝胶的连续相和分散在该连续相中的很多分散相。该很多分散相中的各分散相分别是包含油性成份的固相,同时在各分散相的内部分散有化锌粒子。
15 汽车添加剂组合物 CN200580025984.8 2005-06-10 CN1993173A 2007-07-04 M·V·亚历山大; E·T·塔尔纳; C·M·迪利
描述了含有汽车添加剂成分和基质的汽车添加剂组合物。该汽车添加剂成分可以是燃料添加剂成分,例如去垢剂。该基质可以含有凝胶组合物、固体除剂或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基质的组合。该汽车添加剂组合物可以呈胶囊、凝胶胶囊或片形式。还公开了把添加剂成分输送到机动车辆功能流体中的方法。
16 包含聚-α-1,4-葡萄糖淀粉的凝胶 CN01809179.2 2001-05-08 CN1189508C 2005-02-16 H·本格斯; I·唐卡; R·穆勒
发明涉及基于聚-α-1,4-葡萄糖和可选的淀粉以及溶胀剂的凝胶,其生产方法,及此类凝胶的应用。
17 用于石油类输送管线的控制交联热绝缘凝胶 CN02804543.2 2002-02-04 CN1496383A 2004-05-12 N·特鲁翁迪纳; J·-M·巴塞; S·吕埃勒; A·肖马德
发明涉及和使用能防止原油在输送管线中冻凝的热绝缘凝胶,该凝胶具有受控的交联,即开始时相对流体,并仅在一定条件(其中有温度)下在管线中就地转变为凝胶。通过实施下列过程可达到受控交联:1)通过在聚合物间产生物理结合的物理交联法,该结合通过热效应和/或机械剪切为可逆的;和2)涉及能产生聚合物间化学键合的官能的单体或聚合物的化学交联法。
18 一种香蕉纤维壳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1710380559.5 2017-05-25 CN106964321A 2017-07-21 郑丽丽; 盛占武; 艾斌凌; 郑晓燕; 金志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纤维壳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香蕉纤维切割后进行酸洗、二次煮、水洗,得到香蕉纤维素;然后将香蕉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中,制得香蕉纤维素溶液;同时将壳聚糖粉末溶于聚丙烯酸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并将壳聚糖溶液加入到香蕉纤维素溶液中混溶,并利用交联剂在升温中加速有效交联,得到香蕉纤维壳聚糖复合水凝胶溶液;最后经水洗得香蕉纤维壳聚糖复合水凝胶。本发明制得香蕉纤维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强、吸附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应用于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有利于提高环境改善的效率,也使得香蕉纤维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双赢的效果。
19 一种新型多孔纳米球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653528.8 2016-08-10 CN106179272A 2016-12-07 谢义鹏; 许钧强; 康伦国; 姚东生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孔纳米球复合凝胶,成分为多糖/阴离子多糖-聚多巴胺-多孔碳纳米球复合水凝胶,其中聚多巴胺-多孔碳纳米球的介入提高了水凝胶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水凝胶的吸附;其原理是聚多巴胺提供大量接触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静电相互作用的活性位点,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功能化的多孔碳纳米球比表面积较大,其表面的孔为金属离子等提供空间;而多糖/阴离子型多糖具有与金属离子紧密结合的特点,不容易发生脱落吸附行为。因此本发明的多孔纳米碳球复合水凝胶在离子吸附领域、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生化和医药工程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20 一种基仿生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的制备方法 CN201610521600.1 2016-07-05 CN106040113A 2016-10-26 高光辉; 刘鑫; 张颖
发明的一种基仿生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腺嘌呤粘性水凝胶、嘌呤粘性水凝胶、胸腺嘧啶粘性水凝胶、胞嘧啶粘性水凝胶和尿嘧啶粘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尿嘧啶。本发明将生物体内含有的碱基引入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体系中,让碱基分子作为粘性的表达基团,使其具有优异的粘性。制得的碱基仿生粘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体系对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和陶瓷均可粘结。该水凝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低粘性缺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