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减少相邻RFID阅读器的干扰 CN201480067837.6 2014-12-10 CN105814581A 2016-07-27 乔治·D·克鲁克香克斯; 大卫·R·米西莫; 克里斯托弗·J·霍普金斯; 史蒂文·C·林; 托马斯·J·弗雷德里克
发明公开了一种被配置成用于减少信号干扰的射频识别(RFID)自动车辆识别(AVI)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RFID阅读器,该多个RFID阅读器包括第一RFID阅读器和第二RFID阅读器;以及多个天线,其中第一天线连接到第一RFID阅读器并且第二天线连接到第二RFID阅读器。在第一RFID阅读器通过第一天线发送信号之前,第一RFID阅读器对从第一天线所接收的射频(RF)信号进行采样,并且如果所接收的RF信号满足预定的强度和频率标准,第一RFID阅读器阻止通过第一天线发送信号。
162 包括UHF标签读取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201110372457.1 2011-11-22 CN102592106B 2016-07-06 B·查拉特; N·科尔迪耶
公开了包括UHF标签读取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本发明涉及包括装配有UHF天线(A1)的无线电收发器(TR1)、与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关联的时钟发生器(CKG)、被配置为定期通过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连接到无线电话网络(BST)的处理器(BBP),以及被配置为仅在处理器(BBP)与无线电话网络连接的时间段以外执行针对UHF标签(TG)的事务UHF标签读取器(RT1)。专应用于移动电话
163 双重模式安全标签 CN201510920238.0 2015-12-11 CN105718969A 2016-06-29 梅里尔·F·布拉德肖; 扎卡里·科迪·黑兹尔伍德; 唐纳德·马修·约翰逊; 布赖恩·R·多贝克
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控制器,其被配置成与包括第一和第二监控区域的监控环境中的产品上的标签接口。第一监控区域包括第一定位器装置,第二监控区域包括第二定位器装置。标签控制器包括处理电路,其被配置成促进在第一模式中的标签的操作,以采用与产生能够用于在监控环境中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的第一定位器装置或第二定位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第一模式限定与无线通信相关联的参数。处理电路还可被配置成确定是否满足模式切换标准,以及指示标签切换至在第二模式中操作,以响应于正被满足的模式切换标准,采用相对于与第一定位器装置或第二定位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不同的通信参数。
164 通信电路 CN201280052613.9 2012-10-25 CN103891046B 2016-05-04 池田直徒; 池本伸郎; 乡地直树; 中矶俊幸; 谷口胜己
RFIC(11)包括IO端子(11P)。同样,控制IC(12)包括IO端子(12P)。可变电容元件(14)包括控制端子(14P)。该可变电容元件(14)包括根据控制电压来确定电容值的电容元件、以及对输入控制端子的电压进行分压来产生所述控制电压的电阻分压电路。RFIC(11)或控制IC(12)经由信号线(15A、15B)向可变电容元件(14)提供控制数据。可变电容元件(14)与天线线圈(13)一同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即天线电路,将天线电路的谐振频率定义为规定频率。
165 食物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 CN201610076588.8 2016-02-01 CN105529032A 2016-04-27 姚育; 刘峰; 季涛; 宗树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物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利用传声器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并传递给语音处理器,由语音处理器对语音信息进行预处理,之后传递给服务器,云服务器将其接收预处理后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对应于所要寻找的食物的目的信号,并将该目的信号回传给语音处理器,由语音处理器将该目的信号传递给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将该目的信号进行辐射;对应的RFID应答器接收到该目的信号后控制其发声器件发出声音提示,同时控制其发光器件发光,从而根据灯光和声音确定用户所要寻找的食物的具体位置,方便快捷。上述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用户视有障碍或是由于箱中霜冻等原因造成的食物不容易辨识的情况。
166 控制系统 CN201210184545.3 2012-06-06 CN103425062B 2016-04-27 王致力; 萧建源; 萧瑞霖
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一无线底座、一移动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周边元件。这些周边元件关联于该移动装置。当该移动装置靠近该无线底座时,该移动装置接收来自该无线底座的一讯息,而该移动装置根据该讯息取得一环境信息,以控制这些周边元件的操作状态。
167 无线通信器件 CN201280008675.X 2012-07-12 CN103370834B 2016-04-13 道海雄也
无线通信器件(100)包含:无线IC元件(1);多层基板(2),该多层基板(2)是多个电介质层的层叠体;电容元件,该电容元件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2)内;以及电感元件(8),该电感元件(8)设置在该多层基板(2)外,并且,所述无线通信器件(100)包括:谐振电路,该谐振电路与所述无线IC元件(1)相连接;以及辐射导体(5),该辐射导体(5)与所述谐振电路相连接。
168 检测操控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用户终端、设备和系统 CN201510497758.5 2015-08-13 CN105376123A 2016-03-02 G.比乔特; A.洛齐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配备通信标签(5)的设备(3)的用户的操控的方法。用户佩戴配备有通信标签读取器的用户终端(10),其在用户充分地靠近设备时检测与设备(3)相关联的通信标签(5)。通信标签读取器(31)在用户终端(10)和设备(3)之间或者在用户终端(10)和已知装置连接到的局域网之间已经建立局域网连接之后被激活。通过该局域网连接(7),用户终端(10)还可以将关于用户的信息传达给设备(3),设备(3)然后知道谁正在操控(9)它的前面板。设备(3)可以访问存储在用户终端(10)中的用户简档,以便向用户传递个性化服务。
169 一种NFC射频通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310239303.4 2013-06-17 CN103326749B 2016-01-13 王淼; 常新苗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NFC射频通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多主架构下多个NFC主机同时对NFCC进行射频通信请求而产生的冲突问题。该方法为:第一NFC主机接收到用于表示第二NFC主机请求射频通信的第一消息后,在确定NFCC当前处于非空闲状态且第二NFC主机的优先级高于第三NFC主机的优先级时,通过第二消息指示NFCC根据该第二消息终止当前为第三NFC主机执行的射频通信过程,其中,第三主机为NFCC当前执行射频通信过程所对应的NFC主机。这样,有效避免了在NFC多主架构下多个NFC主机对NFCC请求射频通信所引起的冲突问题,保持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170 在NFC芯片组中路由输入输出数据的方法 CN200710102044.5 2007-05-10 CN101072051B 2016-01-06 布鲁诺·查拉
发明涉及一种在芯片组中发送数据的方法,该芯片组包含至少两个主处理器(HP1,HP2),可根据多个工作模式(Mi,M1,M2,M3)和多个非接触通信协议(PTi,PT1,PT2,PT3)配置的RFID型非接触数据发送/接收接口(CLINT),该方法包含向至少一个主处理器路由数据的步骤,该数据由非接触数据发送/接收接口经由非接触数据传输信道接收。根据本发明,路由步骤包括在先步骤,即确定主处理器(HP1,HP2)中数据的目的点,将其用作确定数据的目的点和非接触数据发送/接收接口用于创建非接触数据通信信道的工作模式(Mi)及非接触通信协议的标准,数据通过该信道接收。
171 通信电路和移动终端 CN201510447687.8 2012-10-25 CN104966117A 2015-10-07 池田直徒; 池本伸郎; 乡地直树; 中矶俊幸; 谷口胜己
RFIC(11)包括IO端子(11P)。同样,控制IC(12)包括IO端子(12P)。可变电容元件(14)包括控制端子(14P)。该可变电容元件(14)包括根据控制电压来确定电容值的电容元件、以及对输入控制端子的电压进行分压来产生所述控制电压的电阻分压电路。RFIC(11)或控制IC(12)经由信号线(15A、15B)向可变电容元件(14)提供控制数据。可变电容元件(14)与天线线圈(13)一同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即天线电路,将天线电路的谐振频率定义为规定频率。
172 生理参数量测系统及方法 CN201410200146.0 2014-05-13 CN104939804A 2015-09-30 陈界行; 陈懋毅; 刘庭妤; 叶智隆
一种量测一生理参数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一生理参数量测装置;(b)提供一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载有一应用程序;(c)因响应该电子装置发出的一近场通讯扫描讯号,而建立该电子装置与该生理参数量测装置的连接;以及(d)因响应该电子装置发出的一近场通讯储能讯号,而使该电子装置对该生理参数量测装置储能,以许该生理参数量测装置处于一工作状态。
173 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201380052891.9 2013-10-07 CN104704799A 2015-06-10 北谷谦一
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显示单元,基于该确定结果,显示用于该终端装置与该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174 近场耦合设备以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CN201080031301.0 2010-05-11 CN102460477B 2015-05-20 B·Y·齐尔莱恩; M·田; K·托尔查尔斯基
本文提供了可以有助于与转发器的通信的近场耦合设备。该近场耦合设备可以包括接地板、电介质基片、一个或更多个导电带和终端负载。导电带与接地板一起构成耦合元件。近场耦合设备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关元件,以便将耦合元件与收发机选择性地连接和断开。连接的耦合元件定义了总特性阻抗。通过使用开关元件,可以改变连接的耦合元件的总特性阻抗与终端负载之间的比率,以便根据要处理的转发器的类型和位置,来调整沿着这些耦合元件的电磁场的分布。
175 NFC标签、通信方法和系统 CN201410493746.0 2014-09-24 CN104517146A 2015-04-15 弗朗西斯科·加洛; 保罗·贝克
一种近场通信标签(101),包括第一标签接口(107),用于与第一设备(105)进行无线近场通信;第二标签接口(113),用于与第二设备(103)进行有线通信;场检测部分(119),用于检测用于无线近场通信的近场(109);管脚(121),可连接到第二设备(103),其中基于检测近场(109)的结果确定输出信号(127),并将输出信号(127)提供给管脚(121);以及电子存储装置(125),存储指定了输出信号的管脚配置信息。
176 用于在电感耦合的RFID中产生专用数据信道的装置 CN201280073533.1 2012-06-11 CN104380611A 2015-02-25 塔吉德尔·曼库
用于修改传入的射频(RF)信号的电感耦合装置包括用于根据电感元件的耦合阻抗特征修改传入的射频信号的电感元件。可变阻抗电路包括电耦合至电感元件的输出。低通Delta-Sigma耦合至可变阻抗电路并数字式控制可变阻抗电路的输出,基于可变阻抗电路的输出调节电感元件的耦合阻抗。
177 用于在采用带通调制的电感耦合的RFID系统中产生专用数据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201280073516.8 2012-06-11 CN104335494A 2015-02-04 塔吉德尔·曼库
用于修改传入的射频(RF)信号的电感耦合装置包括电感元件。可变阻抗电路包括电耦合至电感元件的输出。带通Delta-Sigma耦合至可变阻抗电路并以数字方式控制可变阻抗电路的输出。传入的RF信号在根据可变阻抗电路的输出调节电感元件的耦合阻抗时而被修改。
178 通信终端及信息处理系统 CN201080041942.4 2010-11-01 CN102549838B 2015-02-04 池本伸郎
发明获得一种结构简单、能延长读写器与无线IC标签之间的通信距离的通信终端及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读写器(50)、通信终端(60A)、及无线IC标签(1A)。通信终端(60A)包括具有起到作为磁场型天线的功能的耦合部(62)的电场型的天线部(61),天线部(61)收纳在笔型的壳体(64)内。天线部(61)通过电场与读写器(50)的天线(53)进行耦合,耦合部(62)通过磁场与无线IC标签(1A)进行耦合。通过使耦合部(62)接近无线IC标签(1A),从而读写器(50)和无线IC标签(1A)进行通信。
179 RFID应答器 CN201180056003.1 2011-11-17 CN103229352B 2015-01-28 J·黑尔甘斯
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保护安装在缝隙天线上的RFID应答器的壳体免受机械应或者至少这样强地减少作用于该壳体的机械应力,使得防止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元件被损坏。该任务以下述方式得以解决,天线包括第一天线部分和第二天线部分,第一天线部分和第二天线部分至少在天线的一个区域中通过缝隙彼此分开,并且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第二壳体部分至少局部地设置在第二天线部分上方,并且壳体仅借助第一壳体部分固定在第一天线部分上,壳体在朝向天线定向的外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台阶,由此第二壳体部分的高度比第一壳体部分的高度小至少0.5毫米。
180 在配备RFID设备中的时钟同步 CN201410085590.2 2014-03-10 CN104052587A 2014-09-17 克莱门斯·布雷托夫斯; 彼得·蒂林格
描述了用于在配备射频识别RFID的设备中进行时钟同步的方法、配备RFID的设备和手持通信设备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在配备RFID的设备中进行时钟同步的方法涉及:测量从外部时钟产生的场时钟频率和从内部时钟产生的内部时钟频率之间的差值,并响应于所测量差值,在配备RFID的设备中产生输出比特。产生输出比特涉及响应于所测量差值,调整输出比特中的至少一个的比特长度。同样描述了其它实施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