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可变电容元件以及高频器件 CN201280052633.6 2012-10-24 CN103891047A 2014-06-25 池本伸郎; 中矶俊幸; 谷口胜己; 乡地直树; 池田直徒
发明的高频器件包括天线线圈、可变电容元件以及RFIC。可变电容元件由电容器电极(PT1、PT2)之间夹有强电介质膜(FS2)的电容器部构成,电容值根据施加在电容器电极之间的控制电压而变化。并且,在电容器部的上部层叠形成有由具有不同电阻值的多个电阻元件构成的控制电压施加电路(14R)、以及对可变电容元件施加控制电压的可变电容元件部的电阻元件(14B)。由此,构成一种带控制电压施加电路的可变电容元件及高频器件,能够消除有源元件所引起的失真、以及伴随电路结构的复杂化而产生的IC尺寸大型化的问题,并能确保对于下落等冲击的可靠性。
102 通信电路 CN201280052613.9 2012-10-25 CN103891046A 2014-06-25 池田直徒; 池本伸郎; 乡地直树; 中矶俊幸; 谷口胜己
RFIC(11)包括IO端子(11P)。同样,控制IC(12)包括IO端子(12P)。可变电容元件(14)包括控制端子(14P)。该可变电容元件(14)包括根据控制电压来确定电容值的电容元件、以及对输入控制端子的电压进行分压来产生所述控制电压的电阻分压电路。RFIC(11)或控制IC(12)经由信号线(15A、15B)向可变电容元件(14)提供控制数据。可变电容元件(14)与天线线圈(13)一同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即天线电路,将天线电路的谐振频率定义为规定频率。
103 适用于RFID读取器的阵列天线系统和算法 CN200980111775.3 2009-01-30 CN102007645B 2014-06-25 M·H·史密斯
发明实施例涉及使用天线阵列、阵列控制器和控制算法射频识别(RFID)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任意异质介质内的任意点处对于给定辐射RF功率平感生强的射频(RF)激励。对于RFID应用,一个典型异质介质是集装架上的箱子群组。另一典型介质是存储了货物加上出现棚架和其它材料的仓库环境。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读取无电池或“无源”RFID标签的过程,其中,所述过程依赖于由RFID读取器建立的入射RF电磁场来为标签内的电子电路供电。
104 具有多个线圈初级的感应电源系统 CN200980108743.8 2009-03-12 CN101971452B 2014-06-04 D·W·巴尔曼; S·A·莫勒马; J·K·施曼内科
一种感应电源,其包括多个储能电路和用于选择至少一个储能电路以便基于所接收到的功率需求信息来无线传输功率的控制器。此外可以使用磁体来将多个远程设备与感应电源对准。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哪个线圈被用于传输无线功率来使用不同的通信系统。
105 通信系统 CN201310493174.1 2004-02-27 CN103634055A 2014-03-12 滝口清昭
可以提高使用准静电场的通信中的自由度。通信系统(1)包括卡设备(3)(票2),其根据基于标识信息S4(通信信息S8)调制的标识信号S5(通信信号S9)从内部电极8(侧面电极7)产生准静电场,由此使人体带电。票门2(卡设备3)经由侧面电极7(内部电极8)和FET(28)(FET37)检测在人体附近各向同性地形成的信息传送准静电场DTD的强度位移,并且根据检测结果解调标识信息S4(通信信息S8)。这样,可以在人体附近不加以方向约束或不要求人体的预定动作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发送/接收,同时确保安全性。这显著提高了通信中的自由度。
106 智能卡性能增强电路及系统 CN201280011125.3 2012-02-29 CN103562937A 2014-02-05 锡瓦·纳兰德; 绍拉夫·查克拉博蒂; 普拉巴卡尔·泰德保利
发明公开包含智能卡控制器的RFID卡,智能卡控制器从主控装置接收功率。RFID卡也包含小型感应装置,小型感应装置能够与RFID读取机进行感应耦合。小型感应装置足够小以契合入内存卡或SIM卡之外形中。增强电路增强RFID卡的可用读取与写入距离。
107 用于借助于变压器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201280024361.9 2012-04-17 CN103548282A 2014-01-29 亚历山大·米勒; 马丁·乌尔班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借助于变压器(3)进行通信的方法,该变压器具有至少一个作为振荡电路的部件的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32),其中,该振荡电路在初级侧上被供应有激励频率。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了将信号从次级侧(Ⅱ)传输到初级侧(I),对次级线圈(32)的电感进行调制。同样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相应的设备。
108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程序、服务器装置、服务器装置的信息更新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201380001041.6 2013-02-13 CN103477614A 2013-12-25 田中聪明; 中曾麻理子; 山冈胜
基准图像获取部(171)基于用于识别便携式设备(1)的种类的便携式设备识别信息,获取用于将便携式设备(1)引导到能够与终端设备(2)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位置的基准图像,基准图像显示控制部(172)将由基准图像获取部(171)获取到的基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2)中,该显示部(12)设置于与在使便携式设备(1)接近终端设备(2)时与终端设备(2)相向的面相反的面,基准图像修正部(173)对应于使显示在显示部(12)的基准图像与形成于终端设备(2)的表面的目标标记相一致的图像移动操作,修正基准图像的位置。
109 用于移动终端设备中短距离通信模能量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0580034658.3 2005-10-03 CN101099303B 2013-09-18 H·西尼瓦阿拉
发明提供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对由短距离通信源所发射的磁场进行检测,从而激活移动终端中的短距离通信模。除了对磁场进行检测,该终端还可以依赖于其他参数,诸如终端的操作状态、上下文信息等,以确定短距离通信模块是否应该被激活。这样,本发明通过限制短距离通信模块的活动状态减小了终端的总电量消耗。通过节约电量,移动终端能够操作更长的时间段,而不需要对电源进行充电或者代替电源。
110 射频识别控制的可加热物体 CN201210238904.9 2004-07-30 CN103198272A 2013-07-10 井村守
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可加热物体,其中,温度传感器与一个射频识别(RFID)标签连接。RFID标签位于物体的把手内,并且温度传感器与该物体接触。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经过位于物体侧面的凹口部分地嵌入物体。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被嵌入钻入物体底部的通道中。在第三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嵌入物体的底部和附着于物体底部的平板之间。传感器可以位于形成于平板或者底部或者物体的槽内。还提供了把手和用于将把手安装到温度可控制物体的接受器。
111 试运行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201210347734.8 2012-09-18 CN103019100A 2013-04-03 伊沃特·布兰德斯玛; 马丁·克里斯蒂安·佩宁; 艾利·阿莫尔·边赫迪; 蒂莫·范雷蒙德; 路德·汉德里克森; 奥斯沃尔德·摩恩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试运行设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含在第一设备中的RFID标签;包含在第一设备中的主机处理器;其中,第二设备被布置为产生电磁场,并且RFID标签被布置为检测电磁场并在检测到所述电磁场时唤醒主机处理器,以用于第二设备与主机处理器通信。此外,提供了一种相应的试运行设备的方法。由于包含在第一设备中的RFID标签被布置为唤醒主机处理器,所以终端用户不需要手动开启第一设备。因此,简化了用户交互。此外,不需要第一设备上分离的电源按钮。不需要第一设备上分离的电源按钮降低了成本并且简化了第一设备的设计。
112 协调多个非接触式数据载体 CN201210021540.9 2012-01-31 CN102682255A 2012-09-19 马丁·珀施; 伯恩哈德·施皮斯; 于尔根·施罗德
接触式应答器设备配备有多个IC。第一IC包括第一非接触式应答器接口电路,所述第一非接触式应答器接口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非接触式场,提供第一IC的第一标识符。第二IC包括第二非接触式应答器接口电路,所述第二非接触式应答器接口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非接触式场,提供第二IC的第二标识符。控制器被配置为禁止第一IC对非接触式场作出响应。
113 RFID系统 CN201180004664.X 2011-03-08 CN102668241A 2012-09-12 池本伸郎
提供一种即使将RFID标签装载于印刷布线板也可保持通信距离且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优良的RFID系统。RFID系统在靠近配置的读写器的天线与RFID标签的天线之间收发UHF频带的高频信号。作为读写器的天线,使用由环状导体(11)构成的环形天线(10),作为RFID标签(20)的天线,使用将多个线圈状导体进行层叠而成的线圈天线(31、32)。而且,使环形天线(10)中的环状导体(11)的导体宽度(W1)比线圈天线(31、32)中的线圈状导体的导体宽度(W2)要大。
114 包括UHF标签读取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201110372457.1 2011-11-22 CN102592106A 2012-07-18 B·查拉特; N·科尔迪耶
公开了包括UHF标签读取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本发明涉及包括装配有UHF天线(A1)的无线电收发器(TR1)、与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关联的时钟发生器(CKG)、被配置为定期通过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连接到无线电话网络(BST)的处理器(BBP),以及被配置为仅在处理器(BBP)与无线电话网络连接的时间段以外执行针对UHF标签(TG)的事务UHF标签读取器(RT1)。专应用于移动电话
115 用于确定无线系统中的节点的范围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080045833.X 2010-09-23 CN102577189A 2012-07-11 朱利叶斯·S·吉奥菲; 本杰明·J·别克里茨基; 蒂莫西·J·科林斯; 汤姆·马修; 斯威·M·莫克
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内的范围的方法和装置。然后,该范围信息可以用于定位节点(例如,资产标签)。在操作期间,使得标签能够被检测的源收发器(例如,RFID读取器)的最小传输功率将被用于指示距离。发射功率的改变将用于指示到特定节点的距离的相对改变。读取器被配置成一直以将导致用于目标收发器(例如,RFID资产标签)的特定百分比(例如,50%)检测率的传输功率进行操作。当读取器更接近标签移动时,最小检测功率将减小;当其远离标签移动时,最小检测功率将增加。显示该信息以给出在RFID读取器和资产标签之间的范围信息的一般改变(例如,增加的范围或减小的范围)。个人能够通过使用所显示的信息来容易地定位资产标签。
116 具有有源标签的识别模 CN201080040306.X 2010-09-13 CN102576419A 2012-07-11 奥利维尔.德瑟; 帕斯卡.格哈特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识别模,包含与所述移动装置接口的触点(10)以及设置有收发器集成电路和狭槽偶极天线(12)的有源标签。SIM卡还包含其自身的用作有源标签时基的晶体振荡器
117 用于集成的读取器和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CN200780035801.X 2007-07-26 CN101517599B 2012-05-30 裵志训; 朴讚元; 李东翰; 牟熙淑; 崔吉永; 表喆植; 蔡宗锡
提供了读取器标签集成的RFID装置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标签单元,用于与外部读取器通信,并向外部读取器发送与从该外部读取器发送的信号相应的响应信号和数据;读取器单元,用于以不同的延迟时间选择在其它读取器和所述读取器标签集成的RFID装置之间的信道,并利用随机值与外部标签通信,以使冲突最小化;以及控制器,用于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激活标签单元和读取器单元之一。
118 用于数据中心中的信息技术部件的自动位置跟踪的方法和系统 CN201080029686.7 2010-08-20 CN102473337A 2012-05-23 C.马丁斯; N.基亚拉迪亚; A.齐默曼
方法和系统提供数据中心内的信息技术部件的物理位置的自动跟踪。这些系统自动识别给定的IT部件,例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或其它装置,位于哪里。它们自动地识别IT部件位于数据中心内的给定机柜中的哪个槽中。当服务器例如被添加或从特定槽移除时,跟踪数据库被自动地通知和更新,并且数据库的用户即时地具有关于数据中心内的每个IT部件的位置的准确信息。如果服务器被改变到不同槽或机柜,则系统立即识别给定服务器或装置位于不同位置中。用户在远程管理数据中心内的IT资产时可以依赖于数据库中的信息。
119 反向散射型RFID通信系统 CN201080003653.5 2010-03-26 CN102257741A 2011-11-23 姜良奇; 朴锺声; 吴光珍
发明提供一种反向散射型射频识别(RFID)通信系统,且更明确地说,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由RFID读出器发射的载波的能量而使RFID标签将信号发射回到RF读出器的反向散射型RFID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是一种反向散射型射频识别(RFID)通信系统,即使在过度拥挤的读出器环境下,也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有效地执行RFID通信,同时在RFID读出器之间不发生干扰。即使在过度拥挤的读出器环境下,在RFID读出器之间也不发生RF信号的干扰,且可有效地执行RFID通信。RFID读出器的发射时步和接收时步不需要彼此同步,使得可改善RFID读出器的兼容性。
120 工业控制器环境中的RFID体系结构 CN200680041048.0 2006-09-06 CN101300609B 2011-09-07 A·P·皮尔特泽克; V·R·巴帕特; S·钱德; K·H·豪尔; R·A·莫斯; J·P·小欧文; A·斯莫格; K·A·蒂纳尔
一种工业控制器(例如,PLC)中的RFID读取器和/或写入器模。RFID模块与控制器在内部接口以便紧密集成。RFID模块还可以是控制器通信框架的一部分以及作为独立模块且PLC充当主设备,并且以如同其与连接到控制器的其它I/O设备交互的方式来与RFID模块交互。在另一方面,RFID读/写技术被结合到某些或全部的主要PLC和机架组件中,并用于在PLC系统组件之间以及在PLC与其它设备、位置和介质之间的无线通信。RFID标签可用于存储和交换电子键控数据、安全信息、模块诊断和保证信息、系列和版本级别代码、I/O配置数据和替换数据。也可使用人工智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