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旋转电机控制设备以及使用其的电转向设备 CN201310464434.2 2013-10-08 CN103715974B 2017-12-12 林二郎
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电机控制设备以及使用其的电转向设备。控制单元(70)通过控制第一逆变器单元(20)和第二逆变器单元(30),具体地通过控制FET(21至26、31至36)的接通/关断操作来控制电动机(10)的驱动。控制单元(70)用作异常检测装置。控制单元(70)在开始控制电动机(10)的驱动之前、基于当第一逆变器单元(20)的高电位侧FET(21)和第二逆变器单元(30)的低电位侧FET(34)接通时由电流检测器(41至46)所检测到的相电流值,检测在第一绕组(18)与第二绕组(19)之间或在第一逆变器单元(20)与第二逆变器单元(30)之间的短路异常。
2 化多相电机 CN201480033686.2 2014-06-06 CN105324931B 2017-11-10 S·曼德尔
提出了包括转子定子的多相电动达。转子具有指向定子的多个磁体,并且定子包括指向磁体的多个相位绕组。相位绕组连接至控制单元,其中这些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向相位绕组施加电流,以感应作用于磁体的电磁,从而实现转子的转动。该马达包括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各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相三个相位绕组的电流供给,以使得向三个相位绕组各自供给不同的相位电流,其中所述不同的相位电流之间的相位偏移为120°,以及不存在利用相同的相位电流的两个控制单元。通过使电流分布在至少六个相位内并且利用用作单3相马达的两个或更多个控制单元,在使控制相对于传统系统简化的同时,能够在不存在高绕组电流的关联缺点的情况下进行电压操作。
3 功率转换器 CN201410087866.0 2014-03-11 CN104052245B 2017-10-20 佐藤孝文; 铃木崇志
一种用于旋转电机(10)的功率转换器,旋转电机(10)包括第一绕组集和第二绕组集(18,19),其中每个绕组集具有对应于旋转电机的相的线圈(11‑16)。在功率转换器中,第一逆变器(20)激励第一绕组集,第二逆变器(30)激励第二绕组集,电流传感器检测流过每个线圈的相电流,以及控制部(50)基于第一电压指令信号和第二电压指令信号分别驱动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第一逆变器和第一绕组集设置为第一系统,第二逆变器和第二绕组集设置为第二系统。控制部计算第一电压指令信号和第二电压指令信号以使得施加给第一绕组集和第二绕组集的平均电压可以彼此不同。故障检测器基于每个相电流检测是否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发生短路
4 用于多相旋转机器的控制器 CN201310279294.1 2013-07-04 CN103532476B 2017-07-28 铃木崇志
本公开涉及用于多相旋转机器的控制器以及包括该控制器的电动转向装置。根据本公开的控制器包括用于将交流电提供给旋转机器的绕组集合的电转换器(601,602)。每个电力转换器和对应的绕组集合的对形成了系统。该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故障检测器(751,752),该故障检测器用于检测每个系统中的故障。该故障引起旋转机器中的制动电流。该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控制部(65),该控制部用于设定d轴电流和q轴电流以驱动每个系统中的电力转换器。当故障检测器检测到任何一个系统中的故障时,控制部停止故障系统中的电力转换器并且设定正常系统中的d轴电流使得减少故障系统中的电流。
5 电动驱动容错控制装置以及电动设备 CN201710126943.2 2017-03-06 CN106712641A 2017-05-24 金爱娟; 李少龙
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驱动容错控制装置以及电动设备。本发明提供的电动驱动容错控制装置,包括:多相电机;直流电源;指令发送部;电流传感器;输出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功率变换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相电机绕组具有(k‑1)(i+j)个相互独立且参数相同的多相绕组单元,功率变换器具有与多相绕组单元对应连接的功率变换单元,每个功率变换单元具有k个功率变换电路向对应的多相绕组单元提供k路线电流,驱动器具有(k‑1)(i+j)个驱动单元,分别与功率变换单元相连接,电流传感器具有与功率变换单元对应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每一相的输出线电流的电流检测单元的数量都等于(i+j),k为大于2的正整数,j为大于1的正整数,i是冗余数且为自然数。
6 具有多相电动机致动器以及控制此类致动器的方法 CN201280057306.X 2012-11-21 CN103959641B 2017-05-17 F·马克斯; M·奥布龙; J·皮阿顿; G·梅西耶; G·佩舍龙; G·普林凯
一种致动器,其包括至少一个多相电动机(100),该至少一个多相电动机(100)具有面向转子(102)的绕组(101),该转子(102)固定到与制动件(2)相关联的输出轴,并且被提供有用于将其连接到将要被移动的可移动元件的装置,该电动机和该制动件连接到至少一个电动机控制单元(5)用于通过给它们的绕组供能来控制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按避免中性点的方式而缠绕的至少四个绕组,并且其中控制单元每一绕组具有一个单相位逆变器且控制单元被安排成实现标称三相模式的控制,以及实现通过给其两个非同线绕组供能而使转子能够被驱动转动的降级模式的控制。
7 电机驱动装置及车辆 CN201410381428.5 2014-08-05 CN104426455B 2017-04-12 长尾敏男; 三浦一夫; 田中骏一郎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绕组切换部及电转换部时的操作性的电机驱动装置及车辆。该电机驱动部(10)具备:电机(3),其包括高速驱动用的绕组(3a)及低速驱动用的绕组(3a、3b);绕组切换部(4),其进行电机(3)的高速驱动用的绕组(3a)及低速驱动用的绕组(3a、3b)的连接状态的切换;以及逆变器部(1),其与电机(3)连接,电机(3)、绕组切换部(4)以及逆变器部(1)沿着相对于电机(3)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按电机(3)、绕组切换部(4)、逆变器部(1)的顺序进行配置。
8 达控制装置和使用该马达控制装置的电动转向装置 CN201310236680.2 2013-06-14 CN103507852B 2017-03-01 黑田喜英
发明涉及达控制装置和使用该马达控制装置的电动转向装置。根据本发明的马达控制装置(10)包括:A/D转换器(11,12,13),该A/D转换器是用于将传感器(75,70,94)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硬件部分;微计算机(30),该微计算机是软件部分;以及驱动电路(40),该驱动电路是用于驱动逆变器(60)以向马达(80)供应电的硬件部分。微计算机(30)包括计算(31至37),每个计算块是用于分别根据输入计算输出的计算块。微计算机(30)还与控制计算并行执行用于每个计算块的软件监视处理以监视控制计算是否被正常执行。马达控制装置(10)因此可以检测软件异常而不必单独使用监视硬件电路。
9 电气系统 CN201280053473.7 2012-10-30 CN103906650B 2016-11-09 M·戈尔卡; D·赫克尔
电气系统,该电气系统包括两极的第一直流电流源和/或直流电流陷(1)、两极的第二直流电流源(2)和/或直流电流陷、三相的第一直流‑交流转换器(4)、三相的第二直流‑交流转换器以及电机(3),所述电机构成为六相的,并且所述电机具有一个三相的第一定子系统和一个三相的第二定子系统,第一定子系统与第二定子系统电气分开。
10 电驱动系统 CN201580010726.6 2015-01-08 CN106068202A 2016-11-02 M.布劳恩; S.布茨曼
发明涉及电驱动系统,其具有n相电机,n>1,所述n相电机具有至少两个多相绕组支路;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子与电机的多相绕组支路中的第一多相绕组支路的相端子连接;第二、与第一逆变器并联的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子与电机的多相绕组支路中的第二多相绕组支路的相端子连接;和直流电压源,所述直流电压源具有多个串联电池组模,并且所述直流电压源利用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子连接以及利用第二输出端子与第二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子连接,其中第一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二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子彼此连接,使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以串联方式布置,并且其中第一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二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子与在串联的电池组模块的两个分组之间的直流电压源的中间抽头连接。
11 交流旋转机的控制装置以及电动助转向的控制装置 CN201480076024.3 2014-02-21 CN106031019A 2016-10-12 森辰也; 家造坊勲; 金原义彦; 古川晃
发明的交流旋转机的控制装置以及电动助转向的控制装置具有:交流旋转机,其包含具有相位差的第1绕组及第2绕组;第1电流检测部,其检测第1绕组的电流;第2电流检测部,其检测第2绕组的电流;控制部,其基于电流检测值运算第1电压指令及第2电压指令;以及第1可否检测判定部,其基于第1电压指令及第2电压指令中的至少1个,判定可否利用第1电流检测部检测第1绕组的电流,控制部在无法检测第1绕组的电流时,基于第2绕组的电流检测值,运算第1电压指令及第2电压指令。
12 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变换器容错拓扑结构及容错方法 CN201610277882.5 2016-04-28 CN105958892A 2016-09-21 胡豆豆; 周波; 甘志伟; 周兴伟; 胡博
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容错型功率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容错控制方法。在该拓扑中,相位相差180°的A、C两相绕组反向串联,B、D两相绕组反向串联;在传统四相全桥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双向晶闸管:A、B两相绕组输入端之间连接双向晶闸管TR1,C、D两相绕组输入端之间连接TR2。当系统正常运行时,晶闸管TR1、TR2均关断,控制方式采用四相四状态控制,电机四相绕组依次通入相位差为90°的梯形波电流,电机四相绕组均对外出;当检测到变换器发生单相开路故障后,采用容错控制方法,变换器处于容错运行状态并仍能输出四相相位相差90°的梯形波电流通入电机各相,电机仍有四相绕组对外出力,不受功率管开路的影响。
13 功率转换装置以及功率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180075312.3 2011-12-15 CN103975519B 2016-08-31 田畑充规; 森真人; 中岛健治; 秋田健一
发明提供一种功率转换装置及功率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部在检测到发电机的B端子电压超过第一规定电压值的情况下,使与一组电枢绕组相连的桥式电路的负极侧桥臂的开关元件全部导通,并使正极侧桥臂的开关元件全部截止,并且降低流过励磁绕组的励磁电流。之后,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导通的开关元件全部截止。
14 一种低转速大转矩的船用双三相异步传动系统 CN201610016704.7 2016-01-11 CN105490454A 2016-04-13 卜飞飞; 丁玉林; 朱静; 丁久斌; 李文
发明公开一种低转速大转矩的船用双三相异步传动系统,包括双三相异步电机,双三相异步电机的两个三相绕组分别并接第一、第二减速单元;耐压绝缘保护单元连接双三相异步电机的绕组端,第一、第二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分别送至耐压绝缘保护单元,而第一、第二三相逆变器的母线电压由三相不控整流桥构成;控制驱动器用于调节第一、第二三相逆变器的输出信号,进而改变双三相异步电机的转速;变速齿轮箱和电磁制动单元连接双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轴,且转子轴上还连接有拖动轴用于带负载。此系统可提高低速下转矩的输出,并保护电机定子绕组的耐压绝缘,使系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安全可靠运行。
15 化多相电机 CN201480033686.2 2014-06-06 CN105324931A 2016-02-10 S·曼德尔
提出了包括转子定子的多相电动达。转子具有指向定子的多个磁体,并且定子包括指向磁体的多个相位绕组。相位绕组连接至控制单元,其中这些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向相位绕组施加电流,以感应作用于磁体的电磁,从而实现转子的转动。该马达包括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各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相三个相位绕组的电流供给,以使得向三个相位绕组各自供给不同的相位电流,其中所述不同的相位电流之间的相位偏移为120°,以及不存在利用相同的相位电流的两个控制单元。通过使电流分布在至少六个相位内并且利用用作单3相马达的两个或更多个控制单元,在使控制相对于传统系统简化的同时,能够在不存在高绕组电流的关联缺点的情况下进行电压操作。
16 驱动电路 CN200710000809.4 2007-01-12 CN101043197B 2015-12-02 艾里克·安东尼·刘易斯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定子电机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交流网络(4)和并联到该交流网络的第一和第二网络整流器/逆变器(10)和(12)。第一PWM整流器/逆变器(200)通过第一直流环节(204)连接到第一网络整流器/逆变器(10)。第二PWM整流器/逆变器(202)通过第二直流环节(206)连接到第二网络整流器/逆变器(12)。具有多个单独定子线圈的第一双层定子绕组(208)连接到第一PWM整流器/逆变器(200),而具有多个单独定子线圈的第二双层定子绕组(210)连接到第二PWM整流器/逆变器(202)。第一定子绕组(208)的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绕组(210)的定子线圈相互连接,以使得在使用时穿过第一定子绕组中定子线圈的电压矢量和与穿过第二定子绕组中定子线圈的电压矢量和大体相等,从而减小PWM频率电流谐波。
17 一种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垂直提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504825.1 2015-08-17 CN105035984A 2015-11-11 蒋雪峰; 黄文新; 朱鹏程; 姜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垂直提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的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的定子中包含两套相互独立的对称分布的三相绕组,均采用电枢绕组集中式隔齿绕制方式;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的提升工况和索降工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再根据建立的模型以及采集到的和给定的电机信号,分别经过速度控制器电流控制器、电压控制器、制动单元、SVPWM和逆变器来实现对电机两种工况的控制,同时增加了开路故障诊断与余度通信功能,能对系统是否存在绕组开路故障进行诊断与处理。本发明简单易行,具有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和强容错性,能够很好地实现系统提升和索降工况双向控制,且能实现对系统开路故障的容错控制。
18 用于运行车载电网的方法和设备 CN201480012542.9 2014-03-12 CN105027423A 2015-11-04 D·芬代森; M·戈尔卡; J·雷乌斯; M·施泰因贝格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车载电网(BN)的方法。车载电网(BN)为此具有:三相交流电机(DM),其包括第一和至少一个至少三相的第二绕组(W1,W2);第一和第二电气分能量车载电网(TEB1,TEB2);以及第一和第二执行机构(SG1,SE2),这些执行机构分别与绕组(W1,W2)之一和电气分能量车载电网(TEB1,TEB2)之一电连接。为了在第一与第二电气分能量车载电网(TEB1,TEB2)之间进行能量传输,操控第一执行机构(SG1),从而借助该第一执行机构(SG1)在第一绕组(W1)内产生电压,借助该电压在第二绕组(W2)内感应引起电压,由此使能量在第一与至少第二分能量车载电网(TEB1,TEB2)之间传输,其中,在第一绕组(W1)内产生的电压为交流电压,该交流电压的电压向量如此地取向,使其有助于:在转子中,为了能量传输在第一绕组(W1)内产生的电压基本上不产生扭矩
19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201380072811.6 2013-02-12 CN104981973A 2015-10-14 广谷迪; 泷泽勇二; 森辰也; 家造坊勋; 金原义彦
发明在抑制电动机的转矩脉动、噪音、振动的状态下,有效提高电动机的转矩、无负荷驱动时的最大转速、高旋转时的输出。包括:将按照多个绕组组(311,312)的每一绕组组包含多相绕组的电枢绕组卷绕于电枢心(310)的无刷电动机(301);对多个绕组组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302);以及计算对多个绕组组的电压指令并基于电压指令来控制电压施加单元的控制单元(303),控制单元(303)控制电压施加单元(302),使得因无刷电动机旋转而在多个绕组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具有梯形状的波形,且多个绕组组间的所述电压的相位差为降低由感应电压产生的转矩脉动的值。
20 航空三级式起动发电系统起动阶段励磁控制方法 CN201510270435.2 2015-05-25 CN104935214A 2015-09-23 焦宁飞; 刘卫国; 孟涛; 骆光照; 毛帅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相励磁机的航空三级式无刷起动发电系统起动阶段励磁机全程两相交流励磁控制方法。电机起动过程中励磁机全程采用两相交流励磁,通过励磁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确定调制电压矢量幅值,通过电机转速参考确定调制电压矢量相位。本发明方法应用于三级式无刷同步起动发电系统起动阶段时,可以保证励磁机励磁磁场大小恒定、转子电枢绕组相对于励磁磁场的相对转速恒定,最终实现主发电机励磁电流在电机整个起动过程中都能保持恒定,以此减小主发电机变频起动控制的复杂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