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电线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和电线连接结构体 CN201480001486.9 2014-01-08 CN104364980A 2015-02-18 橘昭赖; 水户濑贤悟; 须斋京太; 馆山孝雄; 川村幸大; 外池翔; 小泽正和; 山田拓郎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线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和电线连接结构体,该电线连接结构体可降低压接端子的种类且能够容易地确保电线保持。对于导体截面积为0.72mm2~1.37mm2的电线(13),准备具有内径2.0mm的管状部(25)的端子(11),将电线(13)插入管状部(25)的电线插入口(31),对管状部(25)和电线(13)的芯线部(14)进行压缩而压接接合起来。另外,对于导体截面积为1.22mm2~2.65mm2的电线(13),准备具有内径3.0mm的管状部(25)的端子(11),将电线(13)插入管状部(25)的电线插入口(31),对管状部(25)和电线(13)的芯线部(14)进行压缩而压接接合起来。
182 压接端子、连接构造体以及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01314.1 2014-01-15 CN104350644A 2015-02-11 木原泰; 橘昭赖; 八木三郎; 川村幸大; 外池翔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避免压接时的压接裂纹并且能够实现压接电阻的稳定化的压接端子、压接连接构造体以及压接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使端子展开形状的端子基材的筒部相应部位绕端子轴弯曲而将筒部(200)形成为筒状,所述筒部(200)允许在被绝缘包覆体(102)包覆的包覆电线(100)的前端露出的芯线(101)的压接连接,并且在筒部相应部位对接的端部(230a)沿着包覆电线(100)的长度方向X形成焊接端部(230a)而成的焊接部(230b),在导体压接部(232)随着导体压接部(232)的压接而进行塑性变形的变形量比导体压接部(232)在周方向上的其它部分大的上表面凹状部(234a)以及突出部(234T)上形成焊接部(230b)。
183 压接端子、压接连接结构体及压接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13613.2 2013-12-24 CN104170167A 2014-11-26 川村幸大; 外池翔; 山田拓郎
一种压接端子,其具备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对包覆电线的露出的导体部进行压接连接,其中所述包覆电线具有导体部和包覆所述导体部的包覆部,所述压接部形成为截面呈中空筒形,且长度方向上的与供所述导体部插入的一个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被密封,所述相反侧的被密封的端部是通过焊接而被密封的,所述压接部在对所述露出的导体部进行压接的内部具有用于卡定所述露出的导体部的卡定部,从供所述导体部插入的所述一个端部至所述卡定部中的最靠近所述一个端部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包覆电线的露出的所述导体部的长度长。
184 连接构造体、连接器以及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07927.1 2013-07-19 CN104094471A 2014-10-08 川村幸大; 外池翔; 高村聪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接连接构造体(1)、凹型连接器(20)以及压接连接构造体(1)的制造方法,能够可靠地防止来自绝缘包覆体(202)侧的分的浸入。压接连接构造体(1)是连接包覆电线(200)和具有筒部(130)的压接端子(100)而构成的,该筒部(130)由以下部分一体构成:包覆压接部(131),其对绝缘包覆体(202)进行压夹而压接;芯线压接部(132),其对芯线(201)进行压夹而压接,在宽度方向(Y)上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闭截面形状的筒部(130)的包覆压接部(131)的内表面上,在对筒部(130)进行压接时形成防水突部(134),该防水突部(134)在压接状态下阻止水分沿长度方向(X)浸入。
185 压接站 CN201410077110.8 2014-03-04 CN104037586A 2014-09-10 史蒂芬·维维罗利
发明涉及一种压接站,具有压接机(2),用于建立压接连接,其中,压接机(2)具有能够被驱动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行驶的压接件(3),线缆(11)的线缆端部能够利用压接件与压接触头连接;具有夹持器(4),用于将线缆端部输送给压接机(2);以及具有定位单元(5),用于在压接机(2)中竖直地定位线缆端部,其中,利用定位单元(5),夹持器(4)能够在压接件(3)行驶时在初始状态与最终状态之间运动。定位单元(5)如下通过可变的传动装置(6)与压接件(3)连接:在压接件行驶时,定位单元(5)能够相对于压接件(3)在以传动装置的减速比减小的速度下运动且减速比能够借助于调节装置来调节。
186 端子、端子的制造方法及电线的终端连接结构体 CN201380002923.4 2013-07-29 CN103765680A 2014-04-30 橘昭赖; 水户濑贤悟; 八木三郎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该端子减少压接时的加工裂缝及压接后的回弹,并降低金属的化和异种金属间的腐蚀。其目的还在于,提供该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目的还在于,提供通过链接该端子和电线而得到的电线的终端连接结构体。所述端子是具有与电线压接连接的筒状压接部的压接端子,所述筒状压接部由金属构件构成,并具有非焊接部和通过焊接而形成的焊接部,构成所述非焊接部的所述金属构件的金属基材由正常部和退火部构成。另外,提供该端子的制造方法。还提供通过连接该端子和电线而得到的电线的终端连接结构体。
187 电缆连接到连接器端子和压紧成型模的方法 CN201280041219.5 2012-08-17 CN103748742A 2014-04-23 佐藤庆
一种将电缆连接到连接器端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连接器端子(10)布置在下模(42)中,使得其中芯线(12)从外覆层暴露的电缆(11)的端部布置在所述连接器端子(10)的筒部中,挤压压接机(21)到所述筒部(21)以压接所述压接筒部(21),将上模(42)与所述下模(43)重叠以形成环绕所述筒部(21)和所述电缆(11)的端部的注射空间(11),以及将树脂注射在注射空间中,从而形成覆盖所述筒部(21)和所述电缆(11)的端部并且使其防的树脂模具(15)。
188 端子的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26243.1 2012-07-02 CN103563176A 2014-02-05 宫本贤次; 太田智也; 小野纯一
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具有制或铝合金制的导体(12)和覆盖导体(12)的绝缘被覆层(13);以及端子(20),具有与在电线(11)的末端(11A)露出的露出导体(12)连接的连接部(24)。连接部(24)通过对设置于端子(20)的能够供露出导体(12)插通的筒状部(23)在使露出导体(12)插通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并同时进行压缩而形成。
189 压接金属模及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21345.4 2012-02-08 CN103503249A 2014-01-08 杉本健一; 户板和郎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具有圆筒形状的端子压接部的端子配件中,在抑制龟裂、破损的产生的同时,能够形成保证电气性能的压接固定状态。为了实现该目的,压接金属模具备:第1金属模,在与电线压接部对应的形状的凹型面束缚电线压接部;和第2金属模,具备与凹型面成对的凸型面。在此,凹型面的凹部的宽度以及凸型面的凸部的宽度与电线压接部的外径相同。通过第1金属模的凹型面和第2金属模的凸型面将电线压接部加压成形,从而将电线压接部与插入到其筒内部的电线压接固定。
190 端子插入装置、线束制造装置、物品检测装置及端子插入方法、线束制造方法、物品检测方法 CN201180069088.7 2011-03-07 CN103415966A 2013-11-27 大隅士郎; 小泽亮一; 金山清重
发明提供各种形态的线束,或者提供能够确认端子安装良否、能够精确且迅速地供给壳体等的端子插入装置等。端子插入装置(1)具备:端子把持-插入部件(20),其用于把持端子并将端子插入壳体的腔部;壳体的保持部件(180);以及用于在端子把持-插入部件(20)把持端子时、对端子的绕电线轴线方向的度进行调整的部件(10)。由于利用端子角度调整部件(10)对端子的绕电线轴线方向(电线扭转方向)的角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将端子的压接面以相对于壳体倾斜90°、180°或者270°的角度插入。
191 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和设备 CN201180067572.6 2011-12-08 CN103370840A 2013-10-23 J.范蒂尔伯格; W.弗穆伦
发明涉及制造电缆组件(32)的方法、制造电缆组件(32)的设备(40)及电缆组件(32),该预组装电缆组件包括在电缆套管(37)内延伸有至少两根电缆线(2)的电缆(33)和布置在电缆(33)每个端部(2a,2b)的至少一个连接器(34)。为实现提供简化供应链且提供提高的灵活性和短交付周期的改进方法和设备(40),本发明提供制造电缆组件(32)的方法,其包括:将电缆线(2)至少一端(2a)与端子元件(3)相连,之后围绕电缆线(2)设置电缆套管(37);还提供了制造电缆组件(32)的设备(40),其包括:将电缆线(2)端部(2a)与端子元件(3)相连的端接单元(41),和围绕电缆线(2)设置电缆套管(37)的套管单元(46)。本发明预组装电缆组件包括围绕电缆线(2)被制成为预定长度(L37)的电缆套管(37)。
192 压接端子装接电线和将压接端子压接到电线的方法 CN201310091791.9 2013-03-21 CN103326143A 2013-09-25 熊仓秀人; 中嶋隆人; 小林浩; 山崎沙织
一种压接端子装接电线,包括:电线,该电线通过用绝缘涂层覆盖导体部而制成;以及压接端子,该压接端子包括导体压接部,当一对压接片部沿着所述导体部的延伸方向形成接合部时,该导体压接部压接到所述导体部,其中当所述导体压接部压接到所述导体部时,所述导体压接部在与所述导体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膨胀,并且在所述接合部是唯一的接合部的同时,所述导体压接部形成为桶状。
193 连接器端子的电线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59884.2 2011-12-12 CN103262349A 2013-08-21 佐藤庆; 兒玉晋司
发明目的是在不使连接器壳体经受特殊加工的情况下提高树脂模的密封性能。在其中电线(W)的端部连接至连接器端子(10)的后部并且其中电线连接部由树脂模(20)密封的连接器端子的电线连接结构中,在最后端的下侧(13b)与在该最后端前面的下侧(12b)之间设置一台阶,该台阶使连接器端子(10)的最后端的下侧(13b)比在最后端前面的区域的下侧更高,从而确保能够填充组成树脂模(20)的树脂的空间(22)。
194 压接端子、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CN200880113635.5 2008-10-31 CN101842939B 2013-07-24 小野纯一; 平井宏树; 田中彻儿; 下田洋树; 大塚拓次; 荻原茂; 伊东朗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确保带端子电线的机械强度和降低电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而不会在轴向上较大改变压接端子压接于电线的压接高度的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压接端子(10)具有与电线的导体(22)压接的导体套管(16)。导体套管(16)具有伴随其弯曲加工而与导体(22)紧贴的内侧面(17)。该内侧面(17)具有如下形状,即,该内侧面中与导体(22)的远端侧部分紧贴的面(17b)相对于与导体(22)的基端侧部分紧贴的面(17a)向内侧突出的形状,其通过所述弯曲加工将导体(22)的远端侧部分压缩得比基端侧部分更高压缩。
195 用于连接电导体与电接触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80040999.7 2011-08-25 CN103190036A 2013-07-03 H·鲍尔; G·塞茨; H-P·芬克; M·舍费尔; W·哈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电导体(18)与电接触部件(16)连接的方法,其中接触部件(16)具有可变形的腿部(26),利用弯曲阳模(12)使腿部(26)变形成使导体(18)与接触部件(16)合地挤压,其中在接触部件(16)上这样施加作用,至少使腿部(26)材料结合地相互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弯曲阳模(12)的装置,用于使电导体(18)与电接触部件(16)连接,其中接触部件(16)具有可变形的腿部(26),弯曲阳模(12)设计成,使腿部(26)变形成使导体(18)与接触部件(16)力锁合地挤压,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激光焊接仪(20),其中激光焊接仪(20)设计成,这样作用于接触部件(16)上,至少使腿部(26)材料结合地相互连接。
196 用于电连接的接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00880105579.0 2008-09-02 CN101796689B 2013-06-05 D·布托
用于电连接的接头,具有一个带空腔(9)的套管(2),空腔局部充填接触油脂,用于接纳电缆(22)的端头,套管具有一个适于径向变形的压嵌部分(5)。它还具有一个将油脂(14)保持在空腔(9)内的塞子(15)。该塞子具有横向膜片(16),适于当电缆(22)插入空腔(9)时由电缆刺破,以及至少一个置于所述压嵌部(5)内的部分,使得塞子(15)在压嵌后有助于连接的密封。油脂(14)置于空腔(9)的底部(12)和膜片(16)之间。组装方法包括当电缆(22)的端头插入空腔(9)时借助于电缆的端头刺破所述横向膜片(16)的步骤。
197 端子压接装置 CN200980138449.1 2009-03-31 CN102165652B 2013-05-01 樋口大; 伊东朗
公开了一种端子压接装置,用于在使露出芯线部从压接式端子的芯线压接部的伸出量降至尽可能小的同时,将压接式端子压接到电线。端子压接装置包括:芯线压接下模具,压接式端子的芯线压接部能置于芯线压接下模具上;芯线压接上模具,与芯线压接下模具相对布置;驱动机构部,使所述模具彼此接近或彼此分离移动;位置限制部,具有止动器,止动器能在限制位置与退回位置之间移动,在限制位置,止动器能与置于芯线压接下模具上的芯线压接部上的露出芯线部的远端部接触,在退回位置,止动器从限制位置退回;以及接近/分离操作传递构件,根据由驱动机构部执行的接近操作使止动器朝着退回位置移动,并根据由驱动机构部执行的分离操作使止动器朝着限制位置移动。
198 电线连接套管、电线连接套管制造方法、检修电线以及电线连接方法 CN200910246799.1 2009-12-01 CN101789550B 2013-04-10 小林和将; 相原哲哉; 森川悟史; 松永英树; 森俊也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线的连接部分处的连接可靠性的电线连接套管、电线连接套管制造方法、通过压接与电线连接套管预连接的检修电线以及的电线连接方法。电线连接套管包括管状的外管(20)和插入到该外管(20)内的内管(30)。通过将形成有突起和/或凹部的片状金属材料(P)卷绕成两端开口的管形来形成所述内管(30),并且此内管(30)的纵向中央部分用作内管小直径部(32),该内管小直径部(32)被挤压或扭曲成使得其开口尺寸小于两个相对的纵向端的开口尺寸。因此,能够提高电线(W)的连接部分处的连接可靠性。
199 用于导电地连接线材的方法和设备 CN201080059015.5 2010-11-26 CN102870292A 2013-01-09 B·克勒斯皮斯; A·莫斯; D·施特罗; U·瓦根巴赫; P·瓦格纳; A·齐斯勒
发明涉及用于导电地连接设有绝缘物的线材的线束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借助超声作用将绝缘物至少部分地去除。为了在良好地导电连接情况下保证高的机械强度,提出:在第一步骤中借助塑料-超声焊接至少部分地去除线材的绝缘物,且在第二步骤中借助金属-超声焊接或电阻焊接使线材材料配合地连接。
200 压接机 CN201180016813.4 2011-04-12 CN102859812A 2013-01-02 穆斯塔法·阿亚巴坎; 托马斯·沃特曼
发明涉及一种压接机(1),包括第一压接工具(11),能够相对于第一压接工具(11)运动的第二压接工具(13)以及用于在压接制造进程(D)期间在第一和第二压接工具(11、13)之间施加压接的驱动装置(3...8)。根据本发明该压接机(1)还包括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压接工具(11、13)之间施加预紧力的预紧机构(15、18),所述预紧力与压接力方向相同并且在压接制造进程(D)之前就已经起作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