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于电子设备的转轴 CN200580021573.1 2005-06-21 CN100594464C 2010-03-17 维克托·萨德雷; 迈克尔·J·诺伊曼
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转轴。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转轴包括一刚性的,多层的并可电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一半部上的印刷线路板,和一电连接到印刷线路板上并可电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二半部上的柔性电路。印刷线路板相对于第一半部安装。当电子设备的第二半部相对于第一半部移动时,柔性电路弯曲或展开。
22 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电话制造方法 CN200510114536.7 2005-10-24 CN100583906C 2010-01-20 伊藤隆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话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实现吸引人的设计以及组装过程中的高操作效率。便携式电话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板的柔性电缆、和绕指定转轴旋转的枢轴。当由枢轴的旋转导致第一和第二壳体处于其打开位置时,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位于第一壳体的一个边缘的垂直上方。枢轴包括形成能容纳柔性电缆的中空部分的枢轴半圆筒部分。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壳体上。柔性电缆容纳在中空部分中。柔性电缆的一端穿过形成在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处的孔。保护封盖附装到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以覆盖在孔之上。
23 具有轴构件的铰链连接件及含有此铰链连接件的电子设备 CN200510095980.9 2005-08-30 CN100548095C 2009-10-07 茨木和昭; 樋口真佐央
一种铰链连接件(1),包括轴构件(10)和连接至轴构件的柔性板(15),所述轴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轴(11),和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Y)上,从第一轴延伸的第二轴(13)。所述柔性板具有第一和第二卷绕部分(15e,15f),它们分别卷绕在第一和第二轴上。
24 旋转连接器用引线的制造方法 CN200810182178.7 2008-11-24 CN101471524A 2009-07-01 矢岛功一
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用引线的制造方法,可实现紧凑化,并且能够以少的工序容易而廉价地制造尺寸精度高的引线块。首先,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大致平板状的引线块坯件,然后,通过在连接部的附近对具有针状的第2连接端子部的指定根数连接端子进行弯曲加工,使引线块坯件形成立体形状。接着,往模具内插入该引线块坯件使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基体成型,这时进行镶嵌成型加工将除了连接端子群的各连接端子部和连接部之外的引线块坯件埋设在基体内。最后,通过去掉连接部的指定部位,使多根连接端子相互电独立,从而完成引线。
25 柔性布线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00810005429.4 2008-01-30 CN101237743A 2008-08-06 V·Y·何; 胡思汉
柔性布线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1端子构件、第2端子构件、以及具有电连接上述第1端子构件及上述第2端子构件的导体图案的柔性布线电路基板。上述第1端子构件及上述第2端子构件这样设置,使得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能够直线移动以接近及离开。上述柔性布线电路基板设置成在所述移动方向途中、进行卷绕或者扭转。
26 电子设备外壳的部件支持组件系统 CN200710101131.9 2007-04-29 CN101098598A 2008-01-02 罗伯特·巴沙姆; 沙赫·M.·伊斯拉姆; 格雷格·S.·卢卡斯; 肯尼斯·R.·什内贝利
提供了电子设备部件支持组件以及采用部件支持组件的电子设备系统组件。部件支持组件包含可旋转基支持件和部件连接器组件。可旋转基支持件的尺寸被设定成能够容纳在电子设备外壳内,以及在其上支持多个电子设备部件。部件连接器组件与可旋转基支持件相关,并且当被可旋转基支持件支持时,多个电子设备部件的至少一些电子设备部件连接到其上。可旋转基支持件的旋转利于访问多个电子设备部件,并且部件连接器组件允许具有在可旋转基支持件上支持的多个电子设备部件的可旋转基支持件的旋转。
27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200410100365.8 2004-12-09 CN1322639C 2007-06-20 梅村昌和; 泽田敦
具有排斥摇臂以凸出状态布置在螺旋电缆单元的旋转壳体中,啮合部分形成于阳连接器中,摇臂的挂钩与该啮合部分啮合。阳连接器通过使摇臂的挂钩与啮合部分啮合而与螺旋电缆单元啮合,以便在阴连接器装配于装配帽部分中的状态下防止摇臂弯曲。
28 用于电子设备的转轴 CN200580021573.1 2005-06-21 CN1977232A 2007-06-06 维克托·萨德雷; 迈克尔·J·诺伊曼
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转轴。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转轴包括一刚性的,多层的并可电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一半部上的印刷线路板,和一电连接到印刷线路板上并可电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二半部上的柔性电路。印刷线路板相对于第一半部安装。当电子设备的第二半部相对于第一半部移动时,柔性电路弯曲或展开。
29 用于在机动车转向盘上安装模件的装置 CN200580006539.7 2005-02-24 CN1926012A 2007-03-07 安德烈亚斯·普拉德尔; 马尔茨·普罗斯特-芬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下述方式将模件安装到机动车可转动的转向盘上的装置,在这种方式下,模件的位置在转向盘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该装置具有:反向传动机构;该反向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固定于机动车的机动车固定部分上;该反向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元件,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固定于模件上并可以与其一起转动;以及传动子组件,该传动子组件可以通过转向盘的转动来操作,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通过该传动子组件以下述方式相连合,其中转向盘沿转动方向相对于第一传动元件的转动被转换成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接的模件相对于转向盘沿相反方向的转动。根据本发明,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接触单元(20),该第一电接触单元与第一传动元件(11)一起组成子组件(B1)并与机动车固定部分牢固地连接;第二电接触单元(21),该第二电接触单元与第二传动元件(12)一起组成子组件(B3),并与模件(30)牢固地连接;以及电连接件,其用于连接第一电接触单元(20)和第二电接触单元(21)。
30 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电话制造方法 CN200510114536.7 2005-10-24 CN1767560A 2006-05-03 伊藤隆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话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实现吸引人的设计以及组装过程中的高操作效率。便携式电话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板的柔性电缆、和绕指定转轴旋转的枢轴。当由枢轴的旋转导致第一和第二壳体处于其打开位置时,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位于第一壳体的一个边缘的垂直上方。枢轴包括形成能容纳柔性电缆的中空部分的枢轴半圆筒部分。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壳体上。柔性电缆容纳在中空部分中。柔性电缆的一端穿过形成在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处的孔。保护封盖附装到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以覆盖在孔之上。
31 连接装置 CN03822375.9 2003-07-25 CN1682417A 2005-10-12 H·科伯; R·海因里希; F·布林克-斯波林克; H·莱特曼; M·弗伦茨; N·安德烈森; A·格鲁博; J·亨克
连接装置,包括可相互相对转动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至少一个在两壳体部分之间的柔性电缆元件,它以其第一和第二端部可分别在第一或第二壳体部分的配属的支承面上螺旋式或盘旋式卷绕或展开并且具有一包括U形翻转区域的中间部分,在该区域内卷绕方向反转;以及包括用于在两壳体部分相互相对转动时在各支承面上卷绕和/或展开的过程中受控地展开电缆元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受控地展开的装置包括电缆元件(1)和/或各壳体部分的磁性和/或可磁化的区域(1a、1b、1c),这些区域设置成使其实现电缆元件(1)的各端部可拆式附着在相应的支承面上。
32 使用多条可挠性电缆的旋转式连接器 CN02105302.2 2002-02-21 CN1217453C 2005-08-31 松崎伸夫; 最相贤一
一种旋转式连接器,包括:固定侧支架(1);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固定侧支架上的可动侧支架(2);以叠层的状态存放在固定侧支架和可动侧支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16)内的多条可挠性电缆(3、4);具有连接多条可挠性电缆的各个端部的至少一方的多个第1连接端子部(32)的1个引线接点部件(67)。该旋转式连接器可以流过大电流
33 携带式机器 CN200310123272.2 2003-12-23 CN1510887A 2004-07-07 与田雅治
发明提供一种携带式机器,具有分别内置了电路基板的2个筐体、将该2个筐体可以旋转地连接的合叶部、穿过形成于该合叶部内的空洞部,并将所述2个筐体内的电路基板电连接在一起的柔性布线基板,使所述柔性布线基板在所述空洞部内弯曲,在该弯曲了的柔性布线基板的内侧配置弹性体。
34 电子装置及其采用的电缆连接机构 CN201310622118.3 2013-11-30 CN104684301B 2017-09-29 周小刚; 杨卫敏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电缆连接机构。第一部件通过电缆连接机构与第二部件转动连接。电缆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壳、枢接组件及两个接线组件。枢接组件可转动地部分设置在安装壳内。两个接线组件间隔装设在安装壳上,并与枢接组件抵持。枢接组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及与第一导电部绝缘的第二导电部。当第一部件需绕第一轴线a转动时,一个接线组件在第一导电部的表面滑动,且保持抵持并电性连接,另一个接线组件与第二导电部保持电性连接;当第一部件需绕第二轴线b转动时,该另一接线组件在第二导电部的表面滑动,且保持抵持并电性连接。因此,转动第一部件时,电缆无需随其一起转动而导致缠绕。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电缆连接机构。
35 机器人的旋转关节以及包括它的机器人 CN201380080220.3 2013-11-28 CN105636749B 2017-09-05 冯涛; 曹开元; 哈云
发明公开了机器人的旋转关节以及包括它的机器人。该旋转关节包含接线单元(4),接线单元中具有柔性印刷电路(FPC)板(1)的主要部分(12)。所述旋转关节还包含固定至所述接线单元(4)的保护单元(3),其中所述FPC板(1)的端部(11)连接至一组电缆(2)。与目前的现有技术相比,提出的解决方案防止机器人装配和/或拆卸期间FPC的损坏,同时不失紧凑性。
36 一种用于提供信号路径的设备 CN201180071981.3 2011-09-14 CN103650257B 2017-06-06 J·D·泽恩; J·迪阿德罗; K·S·万隆; S·R·雷米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供信号路径的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源板,所述电源板用于在具有至少一个带电插孔和中性插孔的电源输出端与至少两个电气装置电源插头之间传导电功率,每个插头都具有至少一个带电尖头和中性尖头。所述电源板包括:具有第一插孔的第一外壳段,所述第一插孔经配置以容纳至少一个第一装置插头的导电部分;以及具有第二插孔的第二外壳段,所述第二插孔经配置以容纳至少一个第二装置插头的导电部分。所述第二外壳耦合到所述第一外壳上,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作枢转移动。
37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201380006672.7 2013-07-26 CN104081595B 2016-08-24 安倍文彦; 田中贤吾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其通过提高EMC,能够稳定并满足EMC的规格,能够在多重高速通信中使用。SRC(10)具有:定子(12);和转子(13),其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定子(12)旋转,在由定子(12)和转子(13)构成的环状的收纳空间(S)中收纳有重合电缆(100),其中,通过使传送路FC(101)和带状的树脂制的虚设FC(102)重合而构成重合电缆(100),该传送路FC(101)具备一对传送路导体(130a),并且利用叠片(100a)覆盖,该虚设FC(102)配置在传送路FC(101)的表面侧,不包含平导体(100b),SRC(10)具备使重合的传送路FC(101)和虚设FC(102)紧密贴合的润滑脂(105),一对传送路导体(130a)的宽度方向间隔(W)被设定为与传送路导体(130a)的导体宽度(w)同等或在该导体宽度以下。
38 机器人的旋转关节以及包括它的机器人 CN201380080220.3 2013-11-28 CN105636749A 2016-06-01 冯涛; 曹开元; 哈云
发明公开了机器人的旋转关节以及包括它的机器人。该旋转关节包含接线单元(4),接线单元中具有柔性印刷电路(FPC)板(1)的主要部分(12)。所述旋转关节还包含固定至所述接线单元(4)的保护单元(3),其中所述FPC板(1)的端部(11)连接至一组电缆(2)。与目前的现有技术相比,提出的解决方案防止机器人装配和/或拆卸期间FPC的损坏,同时不失紧凑性。
39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201180054821.8 2011-11-21 CN103222129B 2015-11-25 荒川隼人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旋转辊(45)更顺畅地旋转的转向杆连接器(10)。在转向杆连接器(10)中,容纳有将多个旋转辊(45)轴支承在容纳空间(S)底部的保持件(40)和扁平线缆(C),转向杆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形成为将设置于保持件的轴承部(43a)和设置于旋转辊(45)的旋转轴部(453)轴支承成自由旋转的结构,旋转轴部包括支脚部(455)和卡止部(456),该支脚部在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该支脚部具有在轴承部的内周面(43b)上滑动的滑动部(T),该卡止部(456)形成于支脚部(455)的顶端,在支脚部中,至少使滑动部的径向截面形成为与轴承部点接触,或者以比支脚部的周向宽度小的接触宽度与轴承部线接触的径向截面形状。
40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201180041648.8 2011-09-27 CN103081257B 2015-11-25 神谷和孝
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转向辊连接器包括:转子、套筒和固定箱体。转子具有爪以及内侧筒部,以与插入内侧筒部的转向轴成为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转向轴上。套筒具有与爪连接的突起,以与转子成为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转子上。固定箱体具有外侧筒部,被安装为不随插入该外侧筒部中的转向轴的旋转而从动且与套筒接触。构成爪以及突起的材料是可抑制相互摩擦时产生刮擦声的组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