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超导导体的制造方法和超导导体 CN201480012006.9 2014-02-05 CN105009228B 2017-10-13 长洲义则
将成型为规定的尺寸的成膜用基板并排嵌设于连结基材,进行连结而一体化,在成膜用基板的成膜面侧层叠中间层、超导层、保护层,接着通过下述方法等任一种方法来制造超导导体,即:在规定的芯材上卷绕1根以上一体化的超导导体;对一体化的超导导体进行分离而以每个超导线材为单位将1根以上卷绕在芯材上;以及交替地卷入一体化、非一体化的线材等,获得不存在局部的突起等形状问题且具有良好的超导特性的超导导体。
2 超导电缆的连接结构 CN201380002185.3 2013-04-15 CN103688433B 2017-05-24 八木正史; 野村朋哉; 平田平雄; 三觜隆治
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电缆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中超导电缆(10)通过中间连接部彼此连接,缆芯(11)具有在超导导体层(14)的周围缠绕绝缘性纸类而成的电绝缘层(20),连接骨架(13)与超导导体层而成的导体连接部(S)的两侧的电绝缘层均具有随着朝向导体连接部,直径缩小的锥状部(21),该锥状部是通过越靠近导体连接部则倾斜度越小的多个锥部,倾斜角度阶梯性地变化而形成的,在各锥状部之间具有加强绝缘层(50)。
3 具有三个超导性的相线导体的装置 CN201310309993.6 2013-07-23 CN103578648B 2017-05-10 M.施特姆勒; B.韦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个超导性的相线导体的装置,所述三根相线导体被安置在至少一个引导冷却剂的低温恒温器中,所述低温恒温器由至少一个具有绝热层的管组成,并且所述相线导体由超导性的导体以及电介质和包围所述电介质的导电的屏蔽罩构成。所述三个相线导体(1、2、3)中的每一个相线导体的屏蔽罩(S1、S2、S3)在两个或者各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位置上被完全地中断,用于形成三个或者三的整数倍个沿屏蔽罩的纵向一个接一个地设置的、具有部分屏蔽罩的部段(A1、A2、A3),也就是第一、第二和第三部段。所述每个相线导体的第一部段的部分屏蔽罩与另外两个相线导体的第二部段和第三部段的部分屏蔽罩相继串联地导电地连接。
4 一种粉末状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690921.4 2016-08-20 CN106298061A 2017-01-04 姚清群
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状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超导粉体的厚度控制在0.2~1.2cm范围内,在550~700℃温度条件下,对超导粉体进行真空低温烧结,烧结时间在1h以上,在烧结过程中通入干燥的氖气或氦气作为保护气氛;对烧结后的超导粉体利用先干法球磨后气流磨的方式进行第一次机械粉碎,在进行第一次机械粉碎时,超导粉体的粒度控制在粒度单位D50小于4μm;对经过第一次机械粉碎后获得的粉体采用机械充氦混合的方式消除不均;对混合后的超导粉体进行真空高温烧结,烧结时温度控制在850~1000℃,烧结时间大于18小时;采用真空烧结工艺、机械充氦混合的方式消除不均的工艺,气流磨和球磨相配合的方式进行粉末状材料的制备。
5 一种Bi‑2223多芯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 CN201610329179.4 2016-05-18 CN106057353A 2016-10-26 刘国庆; 郝清滨; 焦高峰; 徐晓燕; 郑会玲; 白利锋; 马小波; 李高山; 李成山; 张平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Bi‑2223多芯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对Bi‑2223前驱粉进行高温热处理;二、将振动台包套和金属漏斗置于手套箱中,将银包套安装在振动台上,将金属漏斗固定在银包套上,然后将Bi‑2223前驱粉倒入金属漏斗中进行振动装管,得到装管复合体;三、将装管复合体拉拔加工成单芯线材,定尺、截断后组装得到二次复合体;四、对二次复合体进行拉拔加工和中间退火处理,得到多芯线材,轧制、热处理后得到Bi‑2223多芯超导带材。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制备得到的Bi‑2223多芯超导带材出现鼓泡问题,同时改善Bi‑2223多芯超导带材的均匀性和致密度,提高其超导性能。
6 一种Bi-2212超导线/带材的制备方法 CN201610340530.X 2016-05-20 CN105957640A 2016-09-21 郝清滨; 李成山; 徐晓燕; 刘国庆; 焦高峰; 郑会玲; 张胜楠; 马小波; 李高山; 熊晓梅; 冯建情; 张平祥
发明提供了一种Bi‑2212超导线/带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Bi‑2212前驱粉末置于热处理炉中排除空气;二、对Bi‑2212前驱粉末进行预处理;三、采用振动装管的方法将Bi‑2212前驱粉末装入液压管中;四、等静压成型,得到棒坯,之后将棒坯装入管中,将银管两端密封后,得到Bi‑2212单芯复合体;五、制成单芯线材后集束拉拔加工,得到Bi‑2212多芯线材;六、进行热处理,得到Bi‑2212超导线材;或者轧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Bi‑2212超导带材。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银超界面不光滑和加工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显著提高Bi‑2212超导线/带材的载流性能。
7 超导薄膜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24544.0 2012-05-09 CN103548100B 2016-04-20 花房庆; 本田元气; 大木康太郎; 中西毅; 种子田贤宏; 永石龙起
发明提供了表现出优异超导特性的超导薄膜材料和制造该超导薄膜材料的方法。超导薄膜材料(1)包括基板(10)和形成在基板(10)上的超导膜(30)。超导膜(30)包括通过金属有机沉积形成的MOD层(31)和通过气相工艺形成在MOD层(31)上的气相形成层(32)。因此,首先形成MOD层(31),并且随后形成气相形成层(32),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在形成MOD层(31)的过程中应用的热处理(MOD工艺中的热处理)导致气相形成层(32)的特性劣化。
8 导线材用基材、超导线材和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 CN201180037600.X 2011-11-02 CN103052997B 2016-02-03 笠原正靖; 福岛弘之; 奥野良和; 早濑裕子
降低了构成作为中间层或中间层的一部分的化物层的LMO的晶格成为立方晶的相转变温度。超导线材用基材包括氧化物层(LMO层(22)),该氧化物层(LMO层(22))以组成式由Laz(Mn1-xMx)wO3+δ(M=选自Cr、Al、Co和T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δ是氧的非整比量,0<w/z<2、0<x≦1)表示的晶体材料为主体。
9 带有增强构件的化物超导线 CN201380019346.X 2013-04-01 CN104221097A 2014-12-17 新海优树; 小西昌也
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增强构件的化物超导线材,其中可充分抑制由边缘部强度下降造成的诸如增强构件剥离的缺陷的发生,即使当在厚度方向上施加时,也不发生诸如增强构件剥离的问题,并能够保持稳定的超导性能。所述带有增强构件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包含氧化物超导线材和设置成夹持所述氧化物超导线材的两片增强构件。使用焊料将所述增强构件结合至所述氧化物超导线材,且各所述增强构件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宽度,或所述氧化物超导线材的至少面向所述增强构件的表面覆盖、镍或者含这些金属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合金
10 超导电缆及交流输电电缆 CN201080044951.9 2010-10-06 CN102549678B 2014-06-25 松下照男
提供超导电缆,通过加强超导体的纵磁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的输送效率,并且使电缆自身小型化。在使用超导体而输送电力的超导电缆(1)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超导材料构成的导电部(4),该导电部(4)以超导电缆(1)的长度方向作为基准方向,相对于基准方向以正或负的任一个度配设成螺旋状,导电部(4)由多个层构成,从最内层(2)向最外层(3),螺旋角度是相对于基准方向依次不同的角度,利用流过导电部(4)的电流而与该电流的流动相同的方向上产生磁场。
11 导线材、超导线材的连接构造、超导线材的连接方法以及超导线材的末端处理方法 CN201380002251.7 2013-04-30 CN103688317A 2014-03-26 三觜隆治; 八木正史; 中山亮
通过采用如下的超导线材的连接构造,能够防止超导线材的末端(10a)处的超导层(3)的剥离和损坏,减少超导性能在超导线材的连接部位处下降的故障:在超导线材的末端(10a)处的去除了超导层(3)的凹部填充填充材料(9),在第1超导线材(11)和第2超导线材(12)的末端(10a)彼此相对配置的部位,沿着第1超导线材(11)和第2超导线材(12)的长度方向,以横跨在第1超导线材(11)和第2超导线材(12)上的方式连接第3超导线材(13)。
12 超导薄膜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24544.0 2012-05-09 CN103548100A 2014-01-29 花房庆; 本田元气; 大木康太郎; 中西毅; 种子田贤宏; 永石龙起
发明提供了表现出优异超导特性的超导薄膜材料和制造该超导薄膜材料的方法。超导薄膜材料(1)包括基板(10)和形成在基板(10)上的超导膜(30)。超导膜(30)包括通过金属有机沉积形成的MOD层(31)和通过气相工艺形成在MOD层(31)上的气相形成层(32)。因此,首先形成MOD层(31),并且随后形成气相形成层(32),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在形成MOD层(31)的过程中应用的热处理(MOD工艺中的热处理)导致气相形成层(32)的特性劣化。
13 具有用于减轻重量的沿周向分布的的NbTi超导体 CN201310420979.3 2013-06-25 CN103515022A 2014-01-15 A·苏尔齐克
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线材(1;31),包括NbTi超导材料和Cu,所述超导线材具有:一个密闭管道(2),尤其是Cu密闭管道;至少三个Al(3a-3c),其在密闭管道(2)中沿周向分布设置;以及具有至少三个包含NbTi的部分(4a-4c),它们同样在密闭管道(2)中沿周向分布设置,并且它们沿周向方向将Al块(3a-3c)相互隔离开,其中每个Al块(3a-3c)与它们相邻的包含NbTi的部分(4a-4c)形成大面积接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稳定的NbTi超导线材,它具有低重量,其可以以低成本制造,以及其中该超导线材具有降低的形成裂缝的险(特别是在线材拉丝中)。
14 具有超导性三相电传输元件的系统 CN201310061231.9 2013-02-27 CN103295695A 2013-09-11 马克.施泰姆勒; 贝阿塔.韦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超导性的三相电传输元件的系统,三个超导性的电力相导体彼此绝缘且相互同心地布置在所述传输元件中,所述传输元件布置在绝热的管状低温恒温器中,所述低温恒温器具有用于引导冷却介质通过的自由空间。所述传输元件具有至少两根结构相同的电缆(K1、K2),每根电缆具有三个彼此绝缘且相互同心地布置的超导性的电相导体(L1、L2、L3)。所述两根电缆(K1、K2)的相导体(L1、L2、L3)这样并联地导电连接,使得其中一根电缆的相导体分别与另一电缆的相导体相连。
15 超导导体的制造方法、超导导体和超导导体用基板 CN201280002344.5 2012-08-02 CN103069511A 2013-04-24 长洲义则; 坂本久树; 樋口优
发明为超导导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基材准备工序,其中,准备至少在一个面上形成有沟槽的基材;超导层形成工序,其中,在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沟槽一侧的表面上形成超导层;和切断工序,其中,在所述沟槽的部分对所述基材进行切断。
16 超导电缆线路 CN201280002041.3 2012-02-07 CN103026569A 2013-04-03 八木正史; 向山晋一; 米村德伟; 野村朋哉
在超导电缆与终端连接部或中间连接部连接的超导电缆线路中,在终端连接部或中间连接部的附近设置曲线地铺设超导电缆的补偿部。而当假定在该补偿部超导电缆能够移动时,固定超导电缆的外管以使得伴随电缆芯的热伸缩而出现的超导电缆的移动量为最大的最大振幅部不能移动。
17 高温超导线 CN200880011213.7 2008-01-29 CN101681980B 2013-03-06 D·C·弗尔兹; J·马圭尔; J·袁; A·P·马洛莫夫
一种低温冷却HTS导线包括:稳定剂,其总厚度处于200-600微米范围内且在约90K时的电阻率处于0.8-15.0微欧·厘米范围内;以及第一HTS层,其热耦合至所述稳定剂的至少一部分。
18 带有超导电缆的输电系统 CN201110114752.7 2011-05-05 CN102254618A 2011-11-23 马克.斯坦姆尔; 弗兰克.施密特; 雷纳.索伊卡; 比特.韦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系统,带有包括三根相导线(1,2,3)的超导电缆和包绕该三根相导线的低温恒温器(KR),该低温恒温器包封一个用于传送冷却介质的空腔(HR)。所述三根相导线(1,2,3)有一根共用的中性导线(11),所述中性导线(11)由普通导电材料制成,它设计成带有绝缘层的圆导线并且设置在低温恒温器(KR)之外的一旁。所述低温恒温器(KR)由一个环绕封闭的绝热壳套构成。
19 超导导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0780045978.8 2007-12-04 CN101568974B 2011-02-09 朴平烈; 张景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导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将间隔物插入到在模之间形成的各个间隙中,当在用于制造Nb3Sn超导导线的内部扩散法中制造重堆叠坯时,这些间隔物根据各个间隙的形状具有不同的种类。间隔物和铜/截面积比率大于6.0的低锡/铜间隔物中的一种设置在三个模块之间,以及两个模块与防扩散管之间,而铜/锡截面积比率小于0.01~1.5的高锡/铜间隔物和铜/锡截面积比率小于1.5~6.0的中锡/铜间隔物设置在四个模块之间。
20 高温超导线 CN200880011213.7 2008-01-29 CN101681980A 2010-03-24 D·C·弗尔兹; J·马圭尔; J·袁; A·P·马洛莫夫
一种低温冷却HTS导线包括:稳定剂,其总厚度处于200-600微米范围内且在约90K时的电阻率处于0.8-15.0微欧-厘米范围内;以及第一HTS层,其热耦合至所述稳定剂的至少一部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