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控制装置 CN201280004262.4 2012-01-30 CN103270567A 2013-08-28 高桥寿夫; 鸟羽富士夫; 服部杰; 井町洋介; 本多豪; 原康; 横泽道夫
发明的控制装置(1)包括从基准表面突出的操作部(1a)以及弹性体(40)。响应于沿减小突出量的方向施加的、等于或大于预定载荷的载荷,操作部(1a)沿突出量减小的方向克服弹性体(40)的斥而移动超过操作行程内的最大行程量。操作部(1a)经由弹性体(40)被支撑成当去除载荷时通过弹性体(40)的恢复力而返回至初始突出量。
62 用于车辆的控制捏手 CN201210266972.6 2012-07-30 CN103148203A 2013-06-12 朴俊泳; 李昌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捏手,其通过在两种不同材料的不可见部分之间形成界线并防止由于光折射引起的在颜色上的突然差别从而具有改进的外观。控制捏手通过两种不同材料的双注塑制得,安装在换档杆的一端上并用作手柄。控制捏手包括不透明和透明材料的部分,所述不透明和透明材料的重叠部分,以及由应用至所述透明部分中不与所述不透明部分重叠的部分的涂剂形成的涂布部分。不透明与透明部分之间的界面使得从重叠部分穿过所述透明部分的光的折射指数接近从涂布部分穿过所述透明部分的光的折射指数。
63 具有非对称凹槽的人体工学手柄 CN201110280548.2 2011-09-07 CN102691827A 2012-09-26 J·D·克利弗德
一种用于控制人体工学手柄,包括阀体和多个位于阀体上的凹槽,每个凹槽包含凹表面,每个凹表面关于该凹槽的最内部点不对称。第一凹表面比第二凹表面的斜度更大,第一凹表面从最内部点位于收紧方向,第二凹表面从最内部点位于松弛方向。
64 多功能输入装置 CN200710078893.1 2007-02-25 CN101026047B 2012-03-21 M·佩森尔; B·梅特涅-海德; P·勒斯格; O·普赖斯纳; S·克茨勒; U·约翰森
发明涉及对机动车辆的多个系统进行操作的多功能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具有旋转部件的选择单元,其中经由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做出操作选择。为了提供可以在多个系统中实现良好的选择功能但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的多功能输入装置,提供了包括主部的选择单元,该主部具有在使用输入装置期间可触及的接触表面,其中也具有在使用输入装置期间可触及的接触表面的旋转部件可相对于主部旋转。
65 用于遥控工作机的控制系统 CN200980154917.4 2009-01-20 CN102282321A 2011-12-14 马丁·卡尔松
一种用于配备有行进用履带(6)或类似部件的遥控工作机(10)的控制系统,所述工作机例如是负责拆除工作等的拆除机器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由位于工作机(10)旁的操作员携带的遥控器(11),所述遥控器(11)例如通过蓝牙方式无线连接或通过电缆连接至工作机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单元,并且所述遥控器具有至少一个控制杆或操纵杆(12,13)和多个按钮、杠杆和/或旋钮,以便操作工作机的不同行进和工作功能。此外,所述工作机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设置模式或位置,其中,它的控制杆和/或某些按钮在不同的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行进模式下,也被称为运输位置,工作机的行进完全由一个控制杆(12,13)操控,优选地由左控制杆(12)操控,使得工作机的履带(6)按如下操作:若控制杆前移或后移,则两条履带(6)被向前或向后驱动,使得工作机前进或后退;若控制杆直着向左移动,则右履带被向前驱动且左履带被向后驱动,使得工作机左转;若控制杆直着向右移动,则左履带(6)被向前驱动且右履带被向后驱动,使得工作机右转。因此,操作员的另一只手闲着,以便在工作机行进期间执行其他任务。
66 标记单元和包括这种标记单元的控制装置 CN200680032658.4 2006-07-05 CN101258458B 2011-07-27 米歇尔·哈利特
发明涉及用于手动控制元件(2)的可旋转的标记单元,其包括两个标记组件(31、32):一个是转子(32),其相对于所述控制元件能可靠旋转;另一个是定子(31),其以相对于转子保持固定的方式来体现。该转子和该定子同轴装配,并包含多个度部分(317、318、327、328),至少其中一些按照它们对所述控制元件定义稳定和非被稳定位置的方式被磁化。并且该转子和该定子有圆锥的或锥的形状,这使得减少所要求的半径空间和增加所谓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有效表面成为可能。
67 棘轮棘爪装置 CN200810167880.6 2008-10-15 CN101414523B 2011-04-13 三浦诚贵; 佐藤顺; 西本巧
发明涉及一种棘轮棘爪装置,在经由中壳体(22)可旋转地保持于相对的下壳体(21)与上壳体(23)之间的旋转体(24)的凸缘部(24A)的上下两面,在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同心圆周上的各自点对称的位置设置内侧凹凸部(25)和外侧凹凸部(26),双层环状的棘轮棘爪弹簧(27)的内侧弹性接触突起(27C)和外侧弹性接触突起(27D)与凸缘部(24A)的上下两面的各自对应的内侧凹凸部(25)和外侧凹凸部(26)分别弹性接触,由此得到明确的喀嗒感和大的喀嗒度。
68 安全的旋转操作器组件 CN201010181576.4 2010-05-20 CN101901021A 2010-12-01 M·W·雷德林; M·P·马格曼斯
旋转操作器组件,包括手柄部件、轴部件和操作器本体部件。轴部件附接到操作器本体部件,能相对操作器本体部件绕操作旋转轴线旋转。手柄部件可动接合到轴部件和操作器本体部件,并可相对操作器本体部件在第一平移位置和第二平移位置之间平移。手柄部件和操作器本体部件包括配合装置,用于阻挡手柄部件在第一平移位置绕操作旋转轴线相对操作器本体部件旋转并允许手柄部件在第二平移位置绕操作旋转轴线相对于操作器本体部件从第一度位置转到第二角度位置。手柄部件配置成至少在第二平移位置可操作地与轴部件接合,并且手柄部件包括与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合的至少一部分,用于阻止手柄部件在第一角度位置中在第一平移位置和第二平移位置之间平移。
69 磁促动的电转换器件 CN200880101120.3 2008-06-02 CN101809699A 2010-08-18 乔基姆·亨切尔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动转换电接触的转换器件,包括:能够依靠运动而移置的控制元件(10);以及能够依靠控制元件(10)的运动沿着第一接触路径(40)移动的接触元件(20;20a、20b)。控制元件(10)和接触元件(20;20a、20b)以非接触的和直接的方式彼此相互作用。
70 用于手制动器释放固定机构的机械释放机构 CN200580020673.2 2005-06-21 CN1972834B 2010-08-11 霍华德·索末菲; 斯科特·纳特斯克
一种手制动器机构,具有一个机构可以在制动工作循环开始时松开位于离合器和释放组件内的释放杆。该机构包括一个固定爪,固定爪具有一个传递部件,其与一个位于释放杆内的力接收部件配合,从而在制动工作循环开始的时候在释放杆上产生旋转。至少用一个弹簧来完成释放杆旋转。
71 标记单元和包括这种标记单元的控制装置 CN200680032658.4 2006-07-05 CN101258458A 2008-09-03 米歇尔·哈利特
发明涉及用于手动控制元件(2)的可旋转的标记单元,其包括两个标记组件(31、32):一个是转子(32),其相对于所述控制元件能可靠旋转;另一个是定子(31),其以相对于转子保持固定的方式来体现。该转子和该定子同轴装配,并包含多个度部分(317、318、327、328),至少其中一些按照它们对所述控制元件定义稳定和非被稳定位置的方式被磁化。并且该转子和该定子有圆锥的或锥的形状,这使得减少所要求的半径空间和增加所谓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有效表面成为可能。
72 燃气栓 CN200680020018.1 2006-05-29 CN101189476A 2008-05-28 B·米勒; J·瑙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通向燃气燃烧器(4)的燃气体积流的燃气栓,该燃气栓具有一个转换轴(10),该转换轴通过旋转操作来调节燃气体积流,并且为了释放旋转操作朝燃气栓的导向滑槽(12)按压,该导向滑槽(12)设有第一止挡(13),该第一止挡限定转换轴(10)的旋转运动到第一工作位置,在该第一工作位置上最小燃气体积流允许可靠的点火。为了拓宽燃气栓的功能性,导向滑槽(12)设有第二止挡(15),其限定转换轴(10)的旋转运动到第二工作位置。
73 操作器 CN200610167059.5 2006-12-13 CN1981986A 2007-06-20 家藤伸彦; 太田康秀
发明提供一种手动脉冲发生器,具有能够照亮所需的区域而容易进行各种作业的照明功能。手动脉冲发生器(1)被安装在工作机械的操作盘上,该工作机械包括保持工具的主轴机构;安装工件的工件安装机构;使主轴机构和工件安装机构在X轴、Y轴和Z轴的正交的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使工具和工件相对移动的移送机构;对移送机构等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向控制装置输入各种数据的操作键或键盘和将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等用图像显示出的显示器的操作盘。手动脉冲发生器(1)包括用于向控制装置输入脉冲信号的操作部(11)和设置在上面向上发光,并只有在能够向控制装置输入脉冲信号时才被点亮的照明用发光二极管(15)。
74 定的旋转操作把手 CN200610164639.9 2006-11-29 CN1975951A 2007-06-06 帕特里克·马奎特
一种旋转操作把手(1)包括置于主体部分(2)内的闭装置,锁闭装置被设定为相对于框架(5)阻止操作把手(1)的旋转,和通过与至少一个挂锁(20)相互作用被锁定。锁闭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通孔(4A、4B、4C)的旋转柱状物(4)。所述旋转柱状物能置于阻止操作把手(1)的任何旋转的锁闭位置,并且在所述锁闭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孔(4A、4B、4C)与主体部分(2)的孔(3A、3B、3C)对准,使得挂锁(20)的钩环(21)穿过以阻止旋转柱状物(4)从锁闭位置向非锁闭位置的任何旋转。
75 操作设备 CN200410007840.7 2004-03-04 CN1291292C 2006-12-20 汤浅刚; 佐藤正树; 岩本守久; 小西康博; 武田圭司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显示屏幕的操作设备,包括:可转动操作部件,其为圆柱形;及可滑动操作部件,其具有位于可转动操作部件的上端之上的圆柱形顶部。可滑动操作部件的圆柱形顶部的上表面的直径相对于圆柱形顶部的下表面的直径要小,并且可滑动操作部件圆柱形顶部的下表面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可转动操作部件的上表面的直径。所提供的操作设备防止了滑动操作和转动操作中的误操作,并提高了可操作性。
76 多向开关 CN200410054473.6 2004-07-22 CN1577677A 2005-02-09 后藤和敬
发明提供一种多向开关。该多向开关,包含:轴承部(4)、可摆动自由地支撑在轴承部上的操作轴(3)、对操作轴(3)的摆动操作给予所要的操作触感的凸轮部(15c)。在凸轮部(15e)上,形成:将操作轴(3)保持在非操作位置的球面状的底部(41)、在底部(41)的外周上形成放射状的第1倾斜面(42、43、44、45)、在第1倾斜面的外周形成放射状的第2倾斜面(46、47、48、49),并且,在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的边界部分上形成山形的阶梯部(50、51、52、53)。因此,该多向开关,可以低成本地给予操作部良好的操作触感。
77 制动传动装置 CN99810782.4 1999-09-13 CN1317076A 2001-10-10 威廉·舒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制动传动装置,它有至少一个基本上防止旋转的制动鼓轮(1),在其内腔有至少一个在安装前直径较大的胀环(2),以及在安装后通过其扩张在摩擦面(5)的所有点有防止旋转的第一固有扩张摩擦力,当在从动轴(3)上出现回动扭矩时,通过从动轴的随动销(4)和它的在胀环(2)两个端面之一上的环形推力,第一固有扩张摩擦力又得到附加的扩张和制动的增强,直至可能的完全制动,由于在输入侧旋转一次手轮(6)或一次去扩张摇杆(6a),借助两个固定安装在它上面的去扩张销(6'和6″),通过在胀环相对位置处的端面上作用一个环形拉力重新收缩胀环,其结果是重新取消摩擦制动或甚至止,以及随时可以重新在输入侧和输出侧沿两个旋转方向调整和固定整个制动传动装置。
78 旋转致动器装置、系统及机动交通工具 CN201480026889.9 2014-03-14 CN105210000B 2017-09-22 G·麦卡利斯特
发明描述可动态调整的旋转致动器装置。当旋钮在例如收音机的电子系统上旋转且接近极限(例如,音量极限)并最终达到极限时,所描述的系统及方法在所述旋钮上产生渐进触觉以向操作者指示正接近所述极限及/或已达到所述极限。举例来说,当在收音机应用中已达到最大音量极限时,所述触觉力能够防止所述旋钮进一步旋转。
79 用于机动车的差速控制系统 CN201280072886.X 2012-05-02 CN104302503B 2017-09-12 夫朗苏瓦斯·朗格维勒; 菲利普·克拉夫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特别是包括至少一个差速器(6,7,8,9)的卡车的差速控制系统。该差速控制系统(1)包括能把差速器(6,7,8,9)至少操作成定状态或解锁状态的至少一个差速锁,控制差速锁的控制器(17),可绕至少一个轴(X‑X')双向自由旋转的手动可操作控制构件(14),连接到控制构件(14)以把控制构件(14)的旋转转换成馈送到控制差速锁以把差速器(6,7,8,9)操作成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的控制器(17)的信号编码器(16)。
80 控制面板 CN201710022414.8 2013-01-09 CN107122063A 2017-09-01 A·迈尔斯
发明实施例总地涉及将控制面板与电子显示器集成。控制面板可以位于电子显示器上,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对于用户可见。控制面板可以由可以与显示器上的图形相关联的诸如旋转控制件或按钮的控制元件构成。光发射器和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测控制元件的移动,以使得显示器的与控制元件相邻或并置的区域从用户的视觉来看不模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