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基于子空间正交原理的分布式阵列SAR相位中心定标方法 CN201710431974.9 2017-06-09 CN107179537A 2017-09-19 刘志铭; 楼良盛; 牛瑞; 梁兴东; 卜运成; 王宇; 陈刚; 高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正交原理的分布式阵列合成孔径雷达相位中心定标方法,其实现步骤为:(1)根据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原理求出雷达阵列输出数据的噪声子空间UN;(2)由机载定位定姿系统测量仪测量值求出校正源瞬时波达方向;(3)使用理想阵列参数计算阵列流型,结合噪声子空间和瞬时DOA估计值计算方位度信息矩阵P,B;(4)由矩阵P,B进行最优化计算,返回相位中心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偏差δ的估计值,再通过将理想位置加上位置偏差δ即得到相位中心位置估计。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对分布式阵列SAR系统相位中心进行定标,并且所有相位中心位置的标定一次完成,能够显著提高相位中心位置定标的效率和精度,进而提高三维重建精度及高程向超分辨性能。
2 针对对地观测空间任务的创新轨道设计 CN201380067049.2 2013-12-20 CN105050898B 2017-07-11 法比奥·迪乔治; 安德烈亚·弗兰乔尼; 亚历山德罗·克里琴蒂
发明涉及用于减少卫星遥感服务的成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卫星遥感系统,该卫星遥感系统包括配备有被配置成获取地球表面的区域的图像的传感器的唯一一个卫星,所述卫星遥感系统被设计成基于由卫星上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提供卫星遥感服务。特别地,卫星遵循绕地球的具有短于三天的轨道重复周期的预定义轨道,从而获得具有非常好的时间性能和优异的干涉能并且具有极大减少的成本的卫星遥感服务。
3 基于最大对比度的机动目标ISAR二维空变相位误差补偿方法 CN201710149434.1 2017-03-09 CN106896349A 2017-06-27 黄大荣; 郭新荣; 郭艺夺; 宫健
发明涉及一种高分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具体公开一种基于最大对比度的机动目标ISAR二维空变相位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动目标的二维空变相位误差参数化信号模型,该模型更具有普适性,包括了距离空变相位误差、方位空变相位误差以及剩余相位误差。然后构造了以图像最大对比度为准则的代价函数,通过对代价函数的优化求解,估计出相位误差参数化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并采用了循环迭代处理的思想以提高估计精度,经过多次迭代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趋于常数,算法稳健且收敛。
4 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方法 CN201710027499.9 2017-01-16 CN106872978A 2017-06-20 胡楚锋; 郭鹏; 陈卫军; 郭丽芳; 潘世洲; 郭淑霞
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方法,综合现有的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手段,利用真实场景高程数据,小面元模型,自然地表的电磁散射参数,模拟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采用高程数据差异化处理的建模方式,解决了原来目标和地形场景分开建模的问题,得到了目标结合地形场景的仿真图像,并且成像质量较好,效果清晰。
5 一种基于InSAR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 CN201710033255.1 2017-01-18 CN106772377A 2017-05-31 张爱军; 李会超; 杨顺生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nSAR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筛选出InSAR原始数据;S2在监测区域提取和筛选PS点;S3 PS点的几何相位的去除;S4建筑物空间形变量的解算;S5根据解算出的形变量计算建筑物倾斜率;S6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监测,重复以上过程,得到监测差值,获得建筑物形变量和形变速率。本发明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建筑物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对视线向形变场中相干性低于解缠阈值像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空间连续的形变场;通过对获得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获得建筑物的形变和形变速率,为建筑物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大范围、低成本易于长期监测的方法,能够有效对建筑物的加速变形做出预警。
6 用于地下对象检测的导数成像 CN201610818493.9 2011-02-14 CN106443667A 2017-02-22 W·S·哈达德
生成用于地下的系列扫描,并且使用系列地下图像来创建导数图像。对导数图像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测试,并且基于一个或者多个测试检测地下对象。传感器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地下的系列扫描,并且处理器耦合到传感器并且配置成执行存储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使处理器使用系列扫描来生成地下的系列图像、使用系列地下图像来创建导数图像、对导数图像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测试并且基于一个或者多个测试检测地下对象。
7 一种适用于太赫兹安检仪的THz-QoMIMO架构 CN201610215558.0 2016-04-08 CN106019397A 2016-10-12 邓贤进; 成彬彬; 林海川; 陆彬; 曾耿华; 李彪; 安健飞; 刘杰; 唐艺伦
发明公出了一种适用于太赫兹安检仪的THz‑QoMIMO架构,该架构包括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的数字硬件、太赫兹MIMO阵列前端的高频硬件、一维准光聚焦与扫描;该架构采用MIMO阵列布局,利用MIMO合成聚焦可提高系统速率,减少收发通道而降低系统成本;可简化系统整机结构,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多次多度测量,降低相干斑影响,利于自动目标检测与识别;该架构采用以距离信息z为主,以强度信息I为辅的图像分类识别方法,特别适用于主动太赫兹快速安检仪。
8 用于地下对象检测的导数成像 CN201180016402.5 2011-02-14 CN102859394B 2016-10-05 W·S·哈达德
生成用于地下的系列扫描,并且使用系列地下图像来创建导数图像。对导数图像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测试,并且基于一个或者多个测试检测地下对象。传感器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地下的系列扫描,并且处理器耦合到传感器并且配置成执行存储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使处理器使用系列扫描来生成地下的系列图像、使用系列地下图像来创建导数图像、对导数图像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测试并且基于一个或者多个测试检测地下对象。
9 一种SAR回波快速时域生成方法 CN201610447036.3 2016-06-21 CN105954730A 2016-09-21 武俊杰; 王悦; 张强辉; 裴季方; 冀彦杰; 缪羽轩; 黄钰林; 杨建宇; 杨海光; 杨晓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SAR回波快速时域生成方法,通过将面目标包含的所有点目标逐级进行合并,每一级将合并的每组点目标用一个虚拟点目标代替,利用时域叠加法产生第一级回波,随着点目标逐级合并,每一级产生的子回波逐渐变细密,最终当回波数据方位向采样点数目达到与方位采样点个数相同时,结束合并,将最后一级子回波叠加获得完整回波。与现有时域叠加法相比,本发明方法不用遍历逐个方位采样点和逐个点目标,减少了回波生成的计算冗余,大大减少了运算量,并且适用于任何模式的SAR体制,尤其适用于大场景面目标的回波生成,同时易于引入平台运动误差。
10 一种无需地面辅助的升降轨InSAR监测沉降区绝对地表形变的方法 CN201610554394.4 2016-07-14 CN105938193A 2016-09-14 胡俊; 孙倩; 李志伟; 朱建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地面辅助的升降轨InSAR监测沉降区绝对地表形变的方法,首先利用升轨和降轨InSAR数据获取地表在两个不同斜距向上的相对地表形变测量值;然后融合升轨和降轨InSAR相对形变场估计地表在垂直向和东西向上的相对形变;进而利用东西向相对形变量级小于一定阈值的地面点计算升轨和降轨InSAR相对形变测量值的绝对偏移量;最后利用经绝对偏移量改正后的升轨和降轨InSAR形变值估计地表在垂直向和东西向上的绝对形变。突破了传统InSAR只能获取相对地表形变的技术瓶颈,无需布设地面控制点或者假设远场形变为零就可以得到地表在垂直向和东西向上的绝对形变结果。
11 基于深度协同的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并行模拟方法 CN201610500585.2 2016-06-29 CN105911532A 2016-08-31 张帆; 胡辰; 胡伟; 李伟
基于深度协同的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并行模拟方法,属于合成孔径雷达应用技术领域。传统的CPU+GPU异构计算模式下,通常CPU是处理逻辑性较强的运算,而GPU是处理数据相对比较密集且适合并行进行的计算。本发明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对SAR回波快速模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了相关星载SAR回波模拟的并行仿真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IMD异构并行的星载SAR回波快速模拟仿真方法,通过多核矢量化扩展CPU/众核GPU的深度协同并行加速SAR回波仿真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冗余计算的优化和针对SAR回波过程中不规则问题计算的深度并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经优化的CPU/GPU异构协同的模式相比于传统的串行计算方法,在计算效率上能够达到2?3个数量级的提升。
12 一种低频宽带星载SAR成像电离层相位误差补偿方法 CN201610339752.X 2016-05-19 CN105842672A 2016-08-10 王成; 陈亮; 刘露
一种低频宽带星载SAR成像电离层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基于勒让德正交基,对电离层相位误差进行级数分解至三次项,得到的各阶次误差相互正交,解决了现有评估方法各阶次耦合的问题。然后基于此正交模型推导出的各阶次表达式,定量评估了零次相位误差对方位向图像的展宽,一次相位误差对距离向图像的平移,二次相位误差引起的脉冲展宽,以及三次相位误差引起的脉冲畸变。基于此影响可得到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信息,进而对图像进行电离层影响补偿。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反应真实电离层相位误差对低频宽带星载SAR成像的影响,因此提高了电离层影响的补偿精度
13 GEOSAR方位成像中的电离层时变效应影响判决方法 CN201610301841.5 2016-05-09 CN105785336A 2016-07-20 张启雷; 计一飞; 张永胜; 董臻; 余安喜; 何志华; 黄海风; 何峰; 孙造宇; 金光虎
发明提供一种GEOSAR方位成像中的电离层时变效应影响判决方法。技术方案是:以GEOSAR系统参数为输入,第一步:针对观测场景中任意目标点P,计算得到其合成孔径中心时刻t0的电离层穿刺点坐标第二步:利用在线IRI模型获取方位向慢时间tn时刻穿刺点坐标处的电离层第三步:对得到的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一阶分量系数k1的值和二阶分量系数k2的值;第四步:判断k1和k2与限值的大小,得到判决结果。本发明针对星载SAR方位成像处理,提出了电离层时变效应的影响判决方法,给出了判决门限和判决方法,在星载SAR电离层影响分析与校正处理中有广泛应用。
14 频率分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方法 CN201610034664.9 2016-01-19 CN105785327A 2016-07-20 廖桂生; 许京伟; 王成浩; 兰岚; 冯阳
发明公开一种频率分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高分辨成像模式下测绘带宽受限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设计频率分集阵列的频率增量;2.频率分集阵列根据频率增量确定并发射信号集;3.频率分集阵列接收回波信号,并对该回波信号依次进行矢量化输出和接收波束形成,得到回波信号的快拍矢量;4.对回波信号的快拍矢量进行距离解模糊,得到无距离模糊的回波信号;5.对无距离模糊的回波信号进行成像,得到整个场景的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结果。本发明能在空间频率域有效分解距离模糊的回波信号,通过对距离解模糊后的回波信号进行成像,得到高分辨宽测绘带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可用于海洋观测和全球测绘。
15 频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CN201510924723.5 2015-12-14 CN105549010A 2016-05-04 王岩飞; 刘畅; 韩松; 詹学丽
发明提供了一种频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该频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包括:步骤A,对合成孔径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依次进行下变频和解调后,采样得到信号s(ta,tr),对信号s(ta,tr)进行两维傅里叶变换,得到S(fa,fr);步骤B,将信号S(fa,fr)与雷达系统工作参考信号HRF(fa,fr)相乘,得到信号S1(fa,fr);步骤C,将信号S1(fa,fr)按照设定的插值算法进行stolt变换,得到信号S2(fa,f′r),其中,f′r为新的距离频率变量;以及步骤D:将信号S2(fa,f′r)进行二维逆傅里叶变换后,与设定的插值算法对应的插值误差补偿函数相乘,得到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图像sI(ta,tr)。本发明可以满足频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对降低计算复杂性、降低运算量、提高成像精度等要求。
16 用于GEOSAR相位定标的单地面定标站的布局方法 CN201510988916.7 2015-12-24 CN105527622A 2016-04-27 江冕; 胡文龙; 丁赤飚
发明属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相位定标的单地面定标站的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用于GEOSAR相位定标的单地面定标站的布站线;选择单地面定标站的粗略站址;优化所述单地面定标站的粗略站址。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一方面针对性地解决了地球同步轨道SAR相位定标系统的单地面定标站的选址问题;另一方面既合理利用了我国有限的国土资源,满足了GEOSAR特定观测目标的相位定标需求,又减少了地面定标站布设成本,降低了GEOSAR相位定标系统的复杂度。
17 一种宽带复合双基地雷达锥体目标物理尺寸估计方法 CN201510864269.9 2015-12-01 CN105467373A 2016-04-06 艾小锋; 冯德军; 赵锋; 刘进; 杨建华; 李永祯; 肖顺平
一种宽带复合双基地雷达锥体目标物理尺寸估计方法,该方法有七大步骤。步骤一:建立复合双基地雷达观测模型;步骤二:获取单/双基地一维距离像;步骤三:提取单/双基地散射中心位置;步骤四:利用目标对称结构求解中间变量;步骤五:利用跟踪数据估计双基地;步骤六:联合求解锥体高度和底面半径;步骤七:连续观测求平均值。本发明直接获得的是目标物理尺寸,不受目标姿态的影响,特征稳定,方法简单实用,有利于快速微动目标的特征提取。
18 一种复合双基地雷达进动目标ISAR图像横向定标方法 CN201510869960.6 2015-12-01 CN105467370A 2016-04-06 艾小锋; 冯德军; 赵锋; 刘进; 杨建华; 李永祯; 肖顺平
一种复合双基地雷达进动目标ISAR图像横向定标方法,它有七大步骤:一:建立进动目标双基地ISAR成像模型,采用T/R-R复合双基地雷达模式,同时获得单/双基地雷达的目标一维距离像序列;二:对单/双基地雷达目标回波序列采用联合时频分布成像方法获得单/双基地RID序列;三:通过峰值检测方法提取两幅单/双基地RID图像中的散射中心位置;四:单/双基地散射中心配对;五:选择两个配对好的散射中心位置参数求解a,b,θΔ的初值;六:建立多个散射中心对的位置参数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高斯-顿法迭代求解得到a,b,θΔ的最优值;七:根据求解获得的参数a,b,分别采用比例尺和实现单/双基地RID图像的横向标定。
19 基于图像分割的重复航过极化InSAR图像配准方法 CN201510825264.5 2015-11-24 CN105425216A 2016-03-23 李真芳; 解金卫; 张芳; 王跃锟; 张海赢; 郭媛
发明属于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重复航过极化InSAR图像配准方法,包括:获取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参考图像和预配准图像;计算参考图像和预配准图像的幅度互相关矩阵,并获取参考图像和预变换后的图像的公共位置部分分别作为主图像和辅图像;对主图像和辅图像进行分级配准,求得辅图像中各级子图像相对于主图像中各级子图像的偏移量;根据辅图像中各级子图像相对于主图像中各级子图像的偏移量,计算辅图像相对于主图像的整体偏移量;根据辅图像相对于主图像的整体偏移量,计算辅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值,得到配准后的辅图像。
20 基于视觉反差和信息熵的SAR图像人造目标检测方法 CN201510741986.2 2015-11-04 CN105405132A 2016-03-16 徐佳; 胡翀; 袁春琦; 李勇; 陈媛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反差和信息熵的SAR图像人造目标检测方法,根据生物视觉特性,通过模拟初级视觉皮层中的简单细胞来提取图像的局部反差信息;学习计算池模型将S单元整合为复杂单元C,并进行高斯滤波处理,生成全局显著图;根据信息熵最大原则对显著图进行阈值分割;通过形态学滤波处理消除孤立的像素集合,并提高像素集合的连通性;提取目标的边缘信息,将其显示在原始SAR影像上,得到目标检测结果。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实现了SAR图像中人造目标的有效检测,且运算量小、处理效率高,便于工程实现,可用于小型人造目标的快速检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