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用于集装箱发电机组的开始/停止操控 CN200910149798.5 2009-05-27 CN101602429A 2009-12-16 R·S·伯纳姆; D·J·伦肯
发明涉及用于集装箱发电机组的开始/停止操控,其中发电机组包括一个原动机,一个与该原动机连接的发电机,和一个控制器,其与温控空间相联系,并且至少部分地按照温控空间内的内容物限定的需求以开始/停止模式和连续模式中的一个来操控发电机组。
202 制冷循环控制装置 CN200410059298.X 2004-06-18 CN100538218C 2009-09-09 铃木谦一; 今井智规; 井上敦雄; 椎名正树
一种制冷循环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排气压估计装置,该排气压力估计装置通过参考一个与吸气压力估计或检测装置估计或检测的压缩机吸气压力相关的物理值以及一个与压差估计或检测装置估计或检测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之间的压差有关的物理值来估计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在具有外部信号控制的变容压缩机中,不需要传感器检测高压侧压力就可以估计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可以将排气压力控制在最佳压力,以保护压缩机,另外可以使系统的成本下降。
203 智能照明供电设备 CN200610138905.0 2006-09-21 CN100527026C 2009-08-12 马德斯·安德森; 克劳斯·施密特; 奥利·巴克曼; 朗恩·汤姆森
一种用于控制向包括开关(3)的电路供电的方法和控制单元(4),测量连接到所述电路的第一电源(5)的输出电压并与预定的限电压相比较。如果所测量的电压小于所述门限值,则确定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所述电压大于所述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按照所述开关(3)的断开/闭合状态来控制所述供电。优选地,当所述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电路连接到第二电源(9)。在保证在需要时可获得足够功率的同时节省电。本发明非常适合于向位于制冷室(2)内的灯(1)供电,尤其当所述系统被电池驱动时。
204 冷冻集装箱 CN200780024236.7 2007-04-04 CN101479542A 2009-07-08 佐藤孝康; 松冈功治
发明提供的冷冻集装箱(1),借助使用压缩机(11)使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单元(4),进行集装箱(3)内的温度管理。将上述集装箱(3)划分成两个室(3a、3b),低温侧的前室(3a)由冷冻单元(4)直接进行温度调节,高温侧的后室(3b)吸引上述前室(3a)的冷气、与高温侧空气混合或加热而进行温度调节。在上述后室(3b)的上部,设有用隔热材料包围着的前室(3a)冷气吸引室(125),在该前室(3a)冷气吸引室(125)设有送扇(121)。
205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0610105802.4 2006-07-07 CN100504209C 2009-06-24 崔昶民; 崔永燮; 崔源宰; 李在元; 郑百永; 张世东
发明公开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联产装置,用于对空调至少提供电和热的其中之一;以及热电联产装置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该空调的运行信号控制该热电联产装置的运行。该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易于操作热电联产装置的优点,这是因为能够根据空调的运行信号控制热电联产装置的运行,并且该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借助空调与热电联产装置之间的互连能够最佳使用热电联产装置产生的电的效果。
206 用于集成运输制冷机组的电管理系统 CN200680047302.8 2006-01-18 CN101331369A 2008-12-24 L·勒鲁瓦
管理系统(36)将电力提供给车辆(22)的制冷机组,当车辆发动机(40)运行时,制冷机组从DC电力源(38)接收电力。当车辆发动机没有运行时,电力通过一AC源被提供。电力管理系统内的一变流器(42)将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并将电力传送到制冷机组。当制冷机组通过变流器接收到电力时,如果使用者试图启动车辆发动机,电力供给将存在冲突。电力管理系统将启动一警报器(48)来提醒使用者用两种不同电力系统给制冷机组供能的企图。
207 拖车用冷冻装置 CN200680039101.3 2006-10-16 CN101292126A 2008-10-22 松野澄和; 仲田哲雄; 沢田祐造; 药师寺史朗; 西浜幸夫; 工藤启介; 水谷泰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拖车用冷冻装置。该拖车用冷冻装置包括:发电机(22)、驱动该发电机(22)的发电用发动机(21)、将在上述发电机(22)发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力的交直流转换器(23)、将该交直流转换器(23)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的直交流转换器(24、25、26)、具有分别由该直交流转换器(24、25、26)的交流电力驱动的电动压缩机(31)和扇(35、36)的制冷剂回路(30)、以及对上述发电用发动机(21)、电动压缩机(31)和风扇(35、36)的转速分别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40)。
208 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及发动机驱动式装置 CN200610082746.7 2006-05-15 CN100419247C 2008-09-17 新井浩士; 根岸一英; 土屋嘉朗
发明提供不会由于排放气体的逆流而产生异常噪音的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及使用该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式装置。该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使发动机的排放气体经消音器(101)及排气头部(102)排放,并且使在消音器(101)及排气头部(102)中冷凝的冷凝经中和器(103)中和后排出,其具有使排气头部(102)的冷凝水返回到消音器(101)内的排放气体流速快的部位的返回管(114)。
209 流体机械 CN200510067665.5 2005-04-25 CN100362210C 2008-01-16 武内康浩; 岩波重树; 麻弘知; 山中康司; 稻叶淳; 小川博史
一种流体机械(100)包括:压缩机装置(140),用于压缩机动车辆用制冷循环(20)中的制冷剂;电动旋转装置(130),用于产生旋转驱动电机,以驱动压缩机装置或者作为发动机进行操作;膨胀装置(150),用于收集来自引擎的废热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驱动电动旋转装置和/或者压缩机装置(140);以及开关装置(140e),用于将压缩机装置(140)连接到膨胀装置(150)或者从膨胀装置(150)断开。在所述流体机械中,来自引擎的废热可以总是通过膨胀装置所收集,而不管压缩机装置的操作是否用于空调操作。
210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0510008240.7 2005-02-06 CN100338414C 2007-09-19 金哲民; 高哲洙; 河深复; 郑百永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预热器,用于在该空调的制热操作中,预热吹向该室外热交换器的空气;辅助蒸发器,用于在该热泵式空调的该制热操作中,蒸发自该室外热交换器排出的制冷剂;以及废热回收装置,用于将该发动机的废热传递给该预热器和该辅助蒸发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该热电联产系统呈现出较高的能量效率。
211 热电联产系统 CN200510008238.X 2005-02-06 CN100338413C 2007-09-19 赵殷晙; 柳润镐; 崔永燮; 李在元; 郑百永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发动机(50),驱动发电机(52)发电;制冷/制热单元(60),包括至少一压缩机(61)、四通(62)、室外热交换器(63)、膨胀设备(64)及室内热交换器(65),以建立型制冷剂循环;冷却供热装置(80),将用于冷却发动机(50)的冷却水的热供应至制冷/制热单元(60)的压缩机(61)的吸入侧,并预热流经室外热交换器(63)的空气;及排出侧制冷剂过热器(70),将从发动机(50)排出的废气的热供应至压缩机(61)排出侧。按照该热电联产系统,能够在防止压缩机故障的同时最大化地吸收发动机(50)的废热,从而提高室内热交换器(65)的制冷剂冷凝温度及室外热交换器(63)的制冷剂预热温度。因此实现制热性能的提高。
212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0510008090.X 2005-02-16 CN100338412C 2007-09-19 姜胜晫; 崔昶民; 崔源宰; 林亨洙; 黄尹提
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控制该热电联产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轴以发电;空调,包括压缩机、方向、室外热交换器、膨胀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预热器,在空调的制热运行中预热吹向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空气;压缩机排放管线加热器,在制热运行中加热流经压缩机排放管线的制冷剂;及废热控制器,在制热运行中传递来自发动机的废热给预热器和压缩机排放管线加热器,同时控制传递的废热量。发动机的废热主要用于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或者根据环境温度条件,不仅用于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而且用于增强室内热交换器的制热性能,以使热电联产系统能够主动应对环境温度条件且能够呈现出高的能量效率。
213 恒温集装箱 CN03815114.6 2003-07-22 CN1330912C 2007-08-08 高桥洋介
在于箱内部(10)配备有臭发生器(30)及负离子发生器(40)的恒温集装箱(1)中,负离子发生器(40)设置在装有向下吹气式冷冻装置(12)的箱内部(10)的顶棚(22)部分的、离开冷冻装置(12)而靠近(11)的部位,臭氧发生器(30)设置在冷冻装置(12)的空气进气口(13)近旁。另外,负离子发生器(40)被埋入箱内部(10)的顶棚(22)部分地设置着。作为臭氧发生器(30)及负离子发生器(40)的电源,直接使用驱动冷冻装置(12)的发电机发动机装置(50)的交流电源。
214 智能照明供电设备 CN200610138905.0 2006-09-21 CN1940789A 2007-04-04 马德斯·安德森; 克劳斯·施密特; 奥利·巴克曼; 朗恩·汤姆森
一种用于控制向包括开关(3)的电路供电的方法和控制单元(4),测量连接到所述电路的第一电源(5)的输出电压并与预定的限电压相比较。如果所测量的电压小于所述门限值,则确定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所述电压大于所述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按照所述开关(3)的断开/闭合状态来控制所述供电。优选地,当所述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电路连接到第二电源(9)。在保证在需要时可获得足够功率的同时节省电。本发明非常适合于向位于制冷室(2)内的灯(1)供电,尤其当所述系统被电池驱动时。
215 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及发动机驱动式装置 CN200610082746.7 2006-05-15 CN1904340A 2007-01-31 新井浩士; 根岸一英; 土屋嘉朗
发明提供不会由于排放气体的逆流而产生异常噪音的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及使用该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式装置。该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使发动机的排放气体经消音器(101)及排气头部(102)排放,并且使在消音器(101)及排气头部(102)中冷凝的冷凝经中和器(103)中和后排出,其具有使排气头部(102)的冷凝水返回到消音器(101)内的排放气体流速快的部位的返回管(114)。
216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0610105802.4 2006-07-07 CN1892136A 2007-01-10 崔昶民; 崔永燮; 崔源宰; 李在元; 郑百永; 张世东
发明公开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联产装置,用于对空调至少提供电和热的其中之一;以及热电联产装置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该空调的运行信号控制该热电联产装置的运行。该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易于操作热电联产装置的优点,这是因为能够根据空调的运行信号控制热电联产装置的运行,并且该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借助空调与热电联产装置之间的互连能够最佳使用热电联产装置产生的电的效果。
217 系统 CN200480014934.5 2004-05-25 CN1798945A 2006-07-05 佛瑞德·D·所罗门
一种系统(10),包括:热发生器(15);热发动机(26),由所述热发生器(15)对其提供热力发动机工作流体(18),并具有热力发动机缸腔(34)、热力发动机活塞(32)、和热力发动机活塞杆(35);预热腔(31),使用所述热力发动机工作流(18)加热所述热力发动机缸腔(34);压缩机(40),由所述热力发动机(26)使用压缩机工作流体驱动,并具有压缩机缸腔(46)、压缩机活塞(44)、和压缩机活塞杆(47);分隔器(50),隔离和接合所述热力发动机活塞杆(35)和所述压缩机活塞杆(47);密封组件(38),联合所述分隔器(50)对所述热力发动机工作流体(18)和所述压缩机工作流体进行隔离;组件(60),与所述热力发动机缸腔(34)相连通,并用于控制所述热力发动机工作流体(18)进出所述热力发动机(26)。
218 使用燃料电池废热的制冷/制热装置 CN200510129523.7 2005-12-05 CN1789863A 2006-06-21 崔昶民; 姜胜晫; 崔源宰; 林亨洙; 黄尹提
公开了一种使用燃料电池废热的制冷/制热装置。该制冷/制热装置包括燃料电池,氢改性单元,制冷/制热单元,和制冷剂加热单元。该制冷/制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一个4-通,一个室外热交换器,一个膨胀装置,和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建立型的制冷循环。该制冷剂加热单元将从燃料电池和氢改性单元回收的废热提供至吸入端制冷剂管路以便提高制冷剂的温度,其中该吸入端制冷剂管路连接至包括在制冷/制热单元中的压缩机的吸入端。在制热操作的过程中,制冷/制热装置可实现制热性能和系统效率的提高。
219 制冷容器和方法 CN200380109614.3 2003-12-18 CN1748112A 2006-03-15 杰里·彼得森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波辐射使容器-装载物冷却的容器和方法,所说的容器(10)包括一个盖(20),至少一种集成的电冷却器(70),至少一种集成的接收微波的整流天线(50),以及至少一种集成的,为防止微波穿过密闭容器盖(20)进入容器(10)的微波屏蔽体(60);利用微波炉将微波施加在外表面或者容器上;容器入射微波在那里被硅整流天线(50)接收并转换为直流电压,该电压给电冷却器(70)供电,使容器(10)的内部及其装载物冷却。
220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0510008240.7 2005-02-06 CN1737464A 2006-02-22 金哲民; 高哲洙; 河深复; 郑百永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预热器,用于在该空调的制热操作中,预热吹向该室外热交换器的空气;辅助蒸发器,用于在该热泵式空调的该制热操作中,蒸发自该室外热交换器排出的制冷剂;以及废热回收装置,用于将该发动机的废热传递给该预热器和该辅助蒸发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该热电联产系统呈现出较高的能量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