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制冷供暖装置 CN201480052733.8 2014-09-26 CN105593613B 2017-11-03 小野孝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供暖装置。本发明的制冷供暖装置具有:具备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装置;利用由该燃料电池排出的废气的热的加热部;具有冷却部的热声冷却机(14),该冷却部利用由燃料电池排出的废气的热而产生冷却功能;以及用于将由燃料电池排出的废气供给至热声冷却机(14)以及加热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废气切换部(25),由此能够提供有效利用了燃料电池的废气的制冷供暖装置。
2 一种计算机废热利用装置 CN201710583677.6 2017-07-18 CN107238231A 2017-10-10 蒙泽喜
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废热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机箱、抽机、冷凝器、风管,抽风机、冷凝器分别安装在机箱内部,抽风机与冷凝器通过风管相连接,抽风机由抽风口、机体电机、支座组成,抽风口固定连接于机体左侧面,二者组成一体化结构,电机定于机体右侧面且两者电连接,支座呈U形结构焊接于电机两侧,其中支座一侧设在机体与电机中间处,冷凝器由冷凝机机框、冷凝控制机、微型电机组成,冷凝控制机锁定于冷凝机机框侧面中心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抽风机与冷凝器通过风管相连接,计算机发出的废热能够进行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3 一种窑炉尾气处理工艺及系统 CN201710575833.4 2017-07-14 CN107185345A 2017-09-22 唐德顺
发明提供了一种窑炉尾气处理工艺及系统,窑炉尾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尾气引入至少一个系统的吸热单元进行吸热、降温处理,使尾气余温降低至55°C以下;(2)将从热泵系统的吸热单元排出的尾气经过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处理;(3)将除尘处理后的尾气通过湿法除尘进行二次除尘。尾气经过热泵系统的吸热单元降温后尾气温度能够被降至55°C以下,这样由于尾气温度降低,致使其体积收缩、流速降低、空气分子运动减弱,为后续尾气除尘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除尘效果,而且尾气体积缩减、流速降低也减弱了尾气对除尘装置的损害;之后再经过湿法除尘,能够进一步将尾气中尚未滤除的粉尘吸收,这样能够消除尾气中的PM2.5,消除雾霾。
4 一种多盐复合吸附储能型冷冻系统及其应用 CN201710188396.0 2017-03-27 CN107062683A 2017-08-18 高娇; 王丽伟; 高鹏; 刘金亚; 王如竹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盐复合吸附储能型冷冻系统,包括吸附床、储冷床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罐,吸附床和储冷床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连通,储液罐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连通,在吸附床和储冷床的一侧连通有余热入口,另一侧连通有余热出口,吸附床和储冷床内均填充有用于吸附制冷工质的多盐复合吸附剂,在与烟气流动垂直方向上,所述的吸附床和所述的储冷床的一侧均设有冷却机。本发明在热源波动较大甚至间断供热时,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冷量,即当余热停止供应或无法提供足够热量时,储冷床启动,开始冷量的释放,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5 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 CN201710294771.X 2017-04-28 CN107036333A 2017-08-11 周宇昕; 冯嘉伟; 邢天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内插入有脉动热管的冷凝段,脉动热管另一端为蒸发段,所述脉动热管蒸发段埋设在工业废气废液管道内,所述蒸发段的端部位于管道中轴线上;脉动热管将工业废气废液管道内的热量从蒸发段传递到冷凝段为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提供热源。本发明传热效果好,利用脉动热管代替了传统的溴化锂制冷机内的换热器,消除了换热器腐蚀结垢等问题,减少了换热过程中工业废气废液管道内的压损,从而降低了输运废气废液的机的耗电量。
6 一种基于多盐复合吸附剂的制冷与除NOx联合循环系统及其应用 CN201710188384.8 2017-03-27 CN107014106A 2017-08-04 高娇; 王丽伟; 王紫璇; 高鹏; 王如竹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盐复合吸附剂的制冷与除NOx联合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储液罐、冷凝器、吸附床和催化反应器;吸附床经第三支管与冷凝器连通,经第四支管与蒸发器连通,储液罐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连通,第二支管与催化反应器连通;第六支管与第五支管连通,烟气入口经第五支管通入吸附床,吸附床与催化反应器连通,催化反应器设有烟气出口;在与烟气流动垂直方向上,吸附床的一侧设有冷却机;吸附床内填充有用于吸附制冷工质的多盐复合吸附剂。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式制冷循环和催化反应器,及其之间连接关系和控制方式,使得吸附式制冷循环和尾气净化均得以实现,且使系统结构更加简单,更加小型化,更便于安装在空间狭小的机车上。
7 一种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的多级加热系统及方法 CN201710271832.0 2017-04-24 CN106988810A 2017-07-28 钟迪; 彭烁; 李启明; 周贤; 黄中; 王保民; 王剑钊
一种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的多级加热系统及方法,系统主要包括功热汽轮机、发电机、吸收式、一级热网加热器以及二级热网加热器;功热汽轮机的进汽口与主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相连,利用部分供热带动发电机发电;汽轮机排汽一分为二,一部分进入吸收式热泵,作为热泵的驱动蒸汽,回收低品位热源中的热能,加热供热回,驱动蒸汽经热泵后的疏水返回热系统;另一部分进入一级热网加热器,进一步加热热网回水,加热器的疏水从一级热网加热器的放热侧流出后返回热力系统;经一级热网加热器加热后的供热水接着进入二级热网加热器,进一步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送出,用以供热;二级热网加热器的放热侧与主汽轮机的供热抽汽管道相连,加热器的疏水从二级热网加热器的放热侧流出后返回热力系统。
8 一种船用动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CN201710124897.2 2017-03-03 CN106988808A 2017-07-28 张于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动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船用动力机组、导热油炉、膨胀机、冷凝器增压器和烟气换热器;其冷却与余热的利用方法为:船用动力机组缸套内的有机介质发生沸腾相变换热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形式,同时,高温烟气进入导热油炉加热导热油;气态有机介质送入膨胀机推动其输出机械功;输出膨胀功后的有机介质进入水下冷凝器被冷凝成低温液态形式,经过增压器后进入烟气换热器,并与烟气在烟气换热器内完成换热,温度提升后的有机介质进入船用动力机组的缸套中,完成一个冷却与余热利用的循环。本发明可使发电系统达到全年基本稳定运行的模式,节省了传统的冷却循环系统的能耗,提高了动力输出/发电的净效率。
9 第五类吸收式 CN201510144136.4 2015-03-24 CN104807240B 2017-07-21 李华玉
发明提供第五类吸收式,属于余热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吸收器经溶液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经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发生器,发生器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发生器,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经第二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吸收器,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连通冷凝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连通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发生器和节流连通蒸发器,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连通吸收器,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吸收器和冷凝器有被加热介质管路、第二吸收器有冷却介质管路分别与外部连通,蒸发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五类吸收式热泵。
10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CN201410373331.X 2014-07-26 CN104180557B 2017-07-21 李华玉
发明提供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属于热电冷联供和技术领域。动机分段供汽,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吸热,再流经发生器、第二发生器、二级热交换器蒸发器放热,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和二级热交换器分别向二级热介质供热,形成由动力机、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节流、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循环泵和二级热交换器所组成的热电联供系统;增减部件和调整流程,形成冷电联供系统或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1 一种渔船主机余热真空制取流化装置 CN201611243784.6 2016-12-29 CN106839549A 2017-06-13 艾万政; 许光映; 丁天明; 王家宏; 王伟军; 池弘福
发明涉及一种渔船主机余热真空制取流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渔船主机余热浪费的问题。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单元;冷凝单元,冷凝单元输入端与蒸汽发生单元输出端连接,冷凝单元输出端与蒸汽发生单元输入端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冷却单元,淡水冷却单元输入端连接冷凝单元输出端;真空罐,真空罐内设置有喷头、流化冰输出口、蒸汽输出口,淡水由淡水供给单元输出,淡水供给单元经过淡水冷却单元冷却后与喷头连接,蒸汽输出口与冷凝单元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了渔船主机余热进行流化冰制取,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且不消耗额外能源,大大节约能耗,降低了成本。
12 一种降低供热回温度的节能供热系统 CN201611242623.5 2016-12-29 CN106765448A 2017-05-31 姚伟君
一种降低供热回温度的节能供热系统,属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领域。引入多级换热器、多级吸收式换热机组、多级压缩式和制型制冷机,多次对热源进行换热,扩大了供热面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供暖一次管网回水温度降低到0℃并含有10%的冰粒,减少供暖一次管网回水沿程热损失、供暖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由原来的60℃增大至118℃、降低了供暖一次管网循环水流量并减小循环泵的能耗、大幅度增大用户侧的供热流量,提高管网输送效率和供热规模、将冷却塔的废热回收利用等节能供热系统。
13 一种燃气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1610750350.9 2016-08-29 CN106369873A 2017-02-01 薛贵生; 刘超; 翟相和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气驱动系统、源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及末端供能系统;其中:所述燃气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工作;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用于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所述末端供能系统,用于利用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利用燃气和水源侧的能量同时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与供冷。
14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双效溴化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610833997.8 2016-09-20 CN106369866A 2017-02-01 高杏存; 赵海谦; 王忠华; 曹喜承; 武传燕; 孟凡斌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双效溴化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中的乏汽直接吸收式双效溴化锂热泵系统包括吸收器,吸收器设置有溴化锂溶液入口和汽轮机乏汽入口,吸收器的液体出口管依次经过溶液泵、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高压发生器下部中间浓溶液出口经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后连接到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的高温蒸汽出口经低压发生器的蒸汽管路连接到冷凝器;低压发生器的浓溶液出口管路经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后,连接至吸收器的溴化锂溶液入口;热网管路经过吸收器、冷凝器后进入热网。本发明首次取消了换热器的换热环节,将浓溴化锂溶液直接与乏汽进行混合,没有换热损失,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15 一种混合动燃气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10620918.5 2016-07-29 CN106257158A 2016-12-28 蔡亮; 万小明; 颜洁; 马晓凡; 陈涛; 张小松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燃气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燃气发动机电机电池组、换热器、水箱、管道以及电加热器等组成。发动机和电机作为本系统的驱动能源,经动力耦合装置驱动压缩机工作,实现系统供冷供热的基础空调作用。本发明采用多路水循环回收热泵系统冷凝器中热量、发动机缸套冷却热量、发动机烟气余热以及在驱动系驱动压缩机并给电机充电模式下引入电加热模式,它可以充分回收系统废热,维持蓄电池组SOC值的稳定,保证发动机的经济区运行,在提高系统整体能源效率的同时,满足高品质生活热水的需求。
16 新型的低温废热吸收式制冷器 CN201610328277.6 2016-05-18 CN106196716A 2016-12-07 于慎波; 洛塔尔P.M.沃尔夫; 夏鹏鹏; 李红; 李野
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低温废热吸收式制冷器,包括:、吸收式制冷器,其特点是:热泵将低温废热转化为可供吸收式制冷器工作时使用的高温热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器之间没有传统的热能转换系统,热泵通过热量传递部件直接将热量提供给吸收式制冷器,吸热式制冷器的发生器的加热部件直接被热泵的冷凝器所替代。本发明降低了可利用的废热温度的最低阈值,提高了废热的利用率,由于该系统中热泵和制冷器之间没有传统的热能转换系统,热能从热泵到吸收式制冷器传送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整个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效率。
17 制冷系统及其电控装置的冷却方法 CN201510176775.9 2015-04-15 CN106152580A 2016-11-23 王磊; 黄建新; 严超群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电控装置,包括壳体及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子器件;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压缩机冷凝器、电磁、膨胀装置及蒸发器;以及串联在所述膨胀装置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电子器件冷却装置;且所述电子器件冷却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子器件隔开,其用于降低所述壳体内的电子器件及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通过在制冷回路上串联电子器件冷却装置,而为其自身的电控装置提供了一种冷却及除湿方式,能够有效冷却电控装置壳体内的整个空间并对其进行降温除湿。该结构设计既免除了设置一套专用冷却系统的高昂成本,也避免了电子器件传统冷却方式的低效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失效的问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及通用性。
18 一种小型家用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 CN201610547141.4 2016-07-12 CN106052186A 2016-10-26 陈斌; 李琦芬
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家用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智能管理单元及与其相连的燃机单元、供冷单元、供热单元和供电单元;燃机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LNG储罐、LNG气化器(3)及燃机(4);供热单元包括供热换热器(5)及热箱(6),该热水箱(6)通过供热换热器(5)与燃机(4)进行热交换;供冷单元包括供冷换热装置(12)和用冷设备(9),用冷设备(9)通过供冷换热装置(12)与LNG气化器(3)发生热交换;供电单元包括发电机(10)和用电设备(13),发电机(10)与燃机(4)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市电基础上提供冷热电三联供能源解决方案,同时能接入可再生能源,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19 空调 CN201380055736.2 2013-10-21 CN104755859B 2016-10-26 崔松; 郑百永; 郑昊宗; 车宇镐
公开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室内单元;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流经的冷却水管路;以及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用于交换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中至少一个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量。通过提供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其将热的冷却水与流经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去除了低温制热期间在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上形成的霜。使用电(EHP)系统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系统,能够应对大范围的热负荷同时实现高效率。
20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组 CN201610562524.9 2016-07-15 CN106016818A 2016-10-12 张庆焘; 黄国华; 段永红
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组,包括吸收器、蒸发器、发生器、第一冷凝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溶液管路连通吸收器、发生器形成第一溶液循环回路;第一冷剂管路连通第一冷凝器、蒸发器;第二溶液管路依次连通吸收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形成第二溶液循环回路;第二冷剂管路依次连通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第二冷凝器和蒸发器;第一热源管路连通吸收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二热源管路的入口、出口均与蒸发器连通;驱动热源管路有两个,其中第一驱动热源管路的入口、出口均与发生器连通,第二驱动热源管路的入口、出口均与高压发生器连通。该结构能在保证余热回收的基础上,提高机组COP,增大目标热源的温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