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电厂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01610273786.3 2016-04-27 CN105953424A 2016-09-21 张贵林
发明公开一种电厂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该电厂余热回收供热系统用于吸收电厂锅炉(1)的余热,包括:汽轮机(2),连接至电厂锅炉(1),并用于吸入电厂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吸收式(3),包括发生器和冷凝器,发生器通过第一冷却管路(4)与汽轮机(2)连接,第一冷却管路(4)与发生器换热后连接至电厂锅炉(1),冷凝器向待供热装置(5)进行供热。根据本发明的电厂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厂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102 一种毛细管网空调系统和调节方法 CN201610221777.X 2016-04-12 CN105928132A 2016-09-07 李俊
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网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属温湿度独立控制领域,该空调系统包括能源系统和用户末端,该空调系统分为湿度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靠性、舒适性高,寿命长。
103 自适应气光热能源优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610246983.6 2016-04-20 CN105914863A 2016-08-31 杨东升; 张化光; 付国庆; 王迎春; 会国涛; 梁雪; 杨珺; 孔亮
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气光热能源优化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建筑能源供应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节能技术效果不理想,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本系统包括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电热蓄储能装置、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机组、控制系统、能源受体系统和建筑供电系统,其控制方法针对室温、发电和蓄热三个方面进行调节,对室温的调节通过采集室内外温度,判断启动供暖或者制冷系统;对发电系统的调节通过采集建筑所处地理位置的天气情况,判断建筑的用户类型,判断时间点是否为峰时段,进行蓄电或供电;对蓄热系统的调节通过采集蓄热系统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将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启动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机组或热水系统。
104 一种厨房热能再利用系统 CN201610375544.5 2016-05-31 CN105890166A 2016-08-24 夏寒冰; 盛毅锋; 张银玖
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热能再利用系统,有效利用厨房油烟中的热量,使空气源器不再受环境空气的制约,效率高且稳定;并且具有空气热交换器和抽装置,将环境空气大量抽入空气热交换器,经过热交换制得大量冷空气,直接用于室内制冷,制冷效果好,且冷空气无污染,安全环保;同时,大量环境空气也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源,进一步保证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效率和稳定。
105 一种阶梯温升高温 CN201610372354.8 2016-05-31 CN105865025A 2016-08-17 袁世俊; 袁昭
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温升高温器,该专利技术一改传统的改变压缩机及改变热媒配方思路,采用独创的阶梯温升换热器及温差放大技术方案,在不改变传统压缩机能力及冷媒配方情况下,将10—25度左右的自来水直接升温超过95度高温热水。本发明产品的推广应用将大幅度拓展高节能热泵产品的应用空间;以及利用该专利技术原理,将应用于更加广泛的余热回收领域。
106 一种超低温复叠式三联供机组 CN201610263823.2 2016-04-25 CN105758045A 2016-07-13 潘清安; 李相宏
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温复叠式三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低温热泵系统、高温热泵系统、制热装置和控制中心,制热水装置包括制热水换热器,热水换热器的冷水入口端设有循环水泵,蒸发冷凝器通过高温换热器切换电磁与高温节流装置相连接,高温部分压缩机输出端与制热水换热器的热介质输入端相连,制热水换热器的热介质输出端与相连高温部分四通阀相连接,控制高温部分四通阀控制高温部分压缩机输出端选择与高温部分冷换热器或高温部分水侧换热器连通,能够同时满足空调制冷、制热和生活热水的需求,制冷时不启动复叠式系统,采用单级压缩进行制冷,系统更简单、节能效果更好,低温制热时采用复叠式系统,制热能效更高。
107 有减压功能的空气能 CN201410755514.8 2014-12-03 CN105716275A 2016-06-29 刘运柳; 岑自健; 刘伶; 刘成
有减压功能的空气能器,水箱8由非金属材料吹塑或注塑或滚塑制成或用金属材料制成,并在水箱的进水管路上装有带减压功能的水流开关或水流传感器4;同时,在水箱中装有密闭式或半敞开式水流过时即加热水装置16,可实现快速加热;此外,加热元件采用金属电热管或非金属卤素管或纤维管,实现隔水加热。
108 一种跨临界CO2最优压的控制方法 CN201610141187.6 2016-03-11 CN105698454A 2016-06-22 曹锋; 殷翔; 杨东方
发明公开一种跨临界CO2最优压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数据库;第二步:对数据库中已有的工况点采取极值搜索方法寻找最优值,搜索的初始值为数据库中已有的原始值;第三步:根据极值搜索获得的最优压力值,计算对应的压力值和COP值,并写入数据库,覆盖原始数据库,逐步将所有的环境温度和出温度对应最优压力及COP写入原始数据库,获得一个新的数据库;在热泵实际运行时,根据实际工况的环境温度和出水温度,提取数据库中的最优压力值,使得跨临界CO2热泵动态运行于最优工况。本发明可自适应外界干扰及不同热泵类型,确保系统实际运行于最优状态。
109 一种家用浴室空调一体机 CN201610048253.5 2016-01-15 CN105698309A 2016-06-22 沈前保
一种家用浴室空调一体机.它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包括:运用空调原理.由16电路板控制,高温高压冷媒流过.3热交换室传热.流过12热水集热管的水升温,由13高压水.给20一种家用浴室空调热水一体机储水箱里的水循环加热.达到洗浴要求。当浴室温度低时.由16电路板控制,高温高压冷媒流过3.热交换室传热,通过9进鼓风机.将浴室冷风吸入加热,由10出风管将热风送入浴室循环升温。当浴室温度高时.由16电路板控制,低温高压冷媒流过.3热交换室传热,通过9进风鼓风机.将浴室热风吸入降温,由10出风管将冷风送入浴室循环降温.创造一个完美的洗浴环境。
110 高温管路增容器 CN201610166672.9 2016-03-22 CN105650875A 2016-06-08 黄永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管路增容器,所述的增容器包含一增容罐,在所述的增容罐上设有一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末端设有一分压腔,所述的增容罐上设有一与排水管路连接的导管,所述的增容罐上还设有一压感测器,所述的水温感测器用于导管和增容罐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的增容罐为双层罐体结构,所述的分压腔整体透明。由于本发明的高温热泵排水管路增容器在罐体上设置了一个压力感测器,当管内压力较大的时候,增容罐与排水管路导通,排水管路内的热水和气体会流入增容罐,甚至流入与增容罐相连接的分压腔,从而大大降低排水管路内的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引起的故障。
111 加热系统以及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280036536.8 2012-11-08 CN103703323B 2016-06-08 小野仁意; 松仓纪行
发明的控制装置在运转后直至加热部的上游侧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期间内,控制三通的开度,以使加热部的上游侧的水的温度上升规定的温度。或者,控制装置在热泵运转后直至加热部的下游侧的水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期间内,控制阀的开度,以使加热部的下游侧的水的温度上升规定的温度。
112 一种电子膨胀控制系统 CN201610139541.1 2016-03-11 CN105605774A 2016-05-25 吴光晨; 黄道德
一种电子膨胀控制系统,包括:采集单元、控制器和执行单元;其中,所述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热泵热水器的进水温度环境温度;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热泵热水机控制器接收的所述进水温度与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进水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开度值;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开度值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113 供热 CN201380079832.0 2013-09-27 CN105579780A 2016-05-11 加藤康明
供热机(1)具备由背面侧空气热交换器(5a)和侧面侧空气热交换器(5b)构成的L形空气热交换器(5)、设置在框体(9)的底面板(9a)上且隔着间隙与背面侧空气热交换器(5a)及侧面侧空气热交换器(5b)相向的冷却箱(14)、以及具有配置在冷却箱(14)上方的螺旋桨式扇(15)和设置在螺旋桨式风扇(15)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喇叭口(18)的送风机(7)。在该热泵供热水机中,从冷却箱(14)的上表面朝向喇叭口竖立设置防止板(21)。防止板(21)在沿着背面的方向上竖立设置,在其与喇叭口(18)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114 热介质利用装置 CN201310547615.1 2013-11-07 CN103968162B 2016-04-27 铃木一隆; 竹山庆; 末永卓也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由加热装置加热的热介质的热介质利用装置,不增加制造时间即可设置能同时确保与外部配管进行连接的连接部的强度和装置内配管布置的简易性的配管。对热介质或与上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流体所流动的内部配管的前端部进行扩大配管直径的扩管加工和缩小配管直径的缩管加工,使其加工硬化,形成与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外部配管相连接的连接部。
115 跨临界co2循环系统、器和除霜方法 CN201510981977.0 2015-12-22 CN105509377A 2016-04-20 黄昌成; 林海佳; 牛永健; 吴永和
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器和除霜方法。跨临界co2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组件和蒸发器,节流组件开度可调地设置,跨临界co2循环系统具有以下的除霜状态:由压缩机压缩的冷媒经冷凝器、节流组件流向蒸发器,以对蒸发器进行除霜。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压缩机压缩的冷媒经冷凝器、节流组件流向蒸发器,以对蒸发器进行除霜,相对现有技术节省了用于除霜的电磁,简化了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
116 真空管式太阳能系统 CN201510979981.3 2015-12-23 CN105509336A 2016-04-20 王海涛; 吴青青; 袁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管式太阳能系统,包括有真空管式集热器、蒸汽压缩制热循环系统、导热液制热循环系统和锅炉,真空管式集热器包括有集热器框架、位于集热器框架中的真空管,真空管中设有制冷剂管、导热液铜管、固定板;蒸汽压缩制热循环系统包括有制冷剂冷凝导热盘管、节流膨胀、储液罐、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换热水箱,导热液制热循环系统包括有导热液换热盘管、生活热水水箱。本发明在解决蒸发温度过高时采用三段式的分流控制方式,利用改造过的储液罐和气液分离器控制压缩机的进气温度和压,并在预警压力时做到合理旁通,在最大化的利用太阳辐射热的同时做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117 智能空气能浴缸散热器的使用方法 CN201510854588.1 2015-11-28 CN105509138A 2016-04-20 郑景文
智能空气能浴缸散热器的使用方法,智能空气能浴缸散热器包括有散热浴缸、空气能装置以及控制器,散热浴缸包括有双层浴缸、内胆以及内盘,双层浴缸由外层缸与内层缸密封连接构成,外层缸与内层缸之间设有密封型腔,内胆设于密封型腔内;内盘套在内层缸内,散热器设于内胆内,内胆内设有导热油,散热浴缸设有热;作为采暖散热器使用时,利用空气能装置将散热浴缸的密封型腔内的水加热,利用散热浴缸将热量散发于室内空间;作为洗浴或者泡浴使用时,利用热水泵将密封型腔内的水抽到散热浴缸的内层缸,利用空气能装置对洗浴水加热保温;利用手机以及互联网实施对控制器实施远程控制,提前控制智能空气能浴缸散热器工作,提前备好热水。
118 一种箱及采用其的热水器 CN201610053387.6 2016-01-26 CN105485919A 2016-04-13 李利国; 李东涛
发明涉及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箱及采用其的热水器。水箱包括内胆,其中,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在水流带动下转动的搅拌装置。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水箱的热水器。本申请通过在内胆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在内胆内的热水上升过程中形成的水流的带动下转动,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水箱内的水进行搅拌,进而可以使内胆内的冷水和热水进行混合,可以使内胆中部的水得到充分的换热,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和降低了能源消耗。
119 一种 CN201510935940.4 2015-12-15 CN105402888A 2016-03-16 李开年; 曾斌
一种器,它包括空气交换器、一级交换器、循环水泵及二级交换器,空气交换器包括壳体、填充室、冰源溶液积液池,在壳体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出口,一级交换器与换向四通的一个接口连通,换向四通阀的其余三个接口分别与空调室内机的冷媒流管连接、及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的进口连接、以及与二级交换器连接,二级交换器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二级交换器的两个接水口保温热水箱的进、出水口连通。它通过一套外机,不但可以供空调使用,还可以同时供热水器使用,降低理发店的投入成本,减少安装工序,它通过零下30℃时不会冻结的冷媒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作为载冷剂或载暖剂,能耗低,能够适应寒冷天气环境。
120 热交换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 CN201410199196.1 2014-05-12 CN105091419A 2015-11-25 林圣梁; 林瑜莹
一种热交换装置,适于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此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以供第一流体进出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具有第二入口与第二出口,以供第二流体进出第二管体。第一管体接触第二管体并与第二管体并排设置,且第一流体于第一管体内的流动方向相反于第二流体于第二管体内的流动方向。此热交换装置具有较佳的热交换效率。此外,本发明另提出一种使用此热交换装置的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