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器的水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水路系统的热泵热水器 CN201610426679.X 2016-06-17 CN107514815A 2017-12-26 魏亮
发明提供一种器的水路系统,包括水箱、水管及件,所述水箱包括壳体、保温材料和内胆,所述水路系统中的水箱形式包括:多个单内胆水箱串联,单个多内胆串联水箱,多个多内胆串联水箱串联和多个单内胆水箱与多个多内胆串联水箱串联四种形式,串联是将前一个水箱/内胆上半部设置的进出水口与下一个水箱/内胆下半部设置的进出水口用水管连通;串联后的第一个水箱/内胆的下半部设置有冷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最后一个水箱/内胆的上半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高温回水口。本发明能够在水箱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个内胆串联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本发明还包括该水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水路系统的热泵热水器。
2 采用来自空气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CN201480024058.8 2014-03-13 CN105518397B 2017-12-26 T.B.霍金斯; J.L.芭布
一种用于加热的装置具有用于储存水的水箱和限定制冷剂流动通过的制冷剂流动路径的空气调节系统。制冷剂流动路径穿过热交换器,使得制冷剂热量贡献于水箱。一种控制系统控制水加热装置的操作。
3 平行流换热器、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CN201710548652.2 2017-07-06 CN107289795A 2017-10-24 陈有文
发明公开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箱、及空气能热水器,其中,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若干间隔排列的换热管,每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连通;二冷媒输入管,一冷媒输入管连通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另一冷媒输入管连通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平行流换热器具有沿若干换热管排列方向布置的两端,二冷媒输入管分别位于平行流换热器的两端;一冷媒输出管,冷媒输出管连通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冷媒输出管设于平行流换热器的两端之间的中部,冷媒输出管与每一冷媒输入管之间均形成一冷媒流路。本发明可缩短冷媒流路,降低冷媒流通阻,提升换热效率及能效,使得内胆中上下水体的温差减小。
4 系统及热泵式供热 CN201710356938.0 2014-07-31 CN107270570A 2017-10-20 大村峰正; 冈田拓也; 馆石太一; 佐藤创
一种系统及热泵式供热机,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均等地保持两个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量的二级压缩式热泵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具备:压缩机构,具备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压缩并吐出制冷剂;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由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膨胀,使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热源侧空气热交换器,使在膨胀阀中减压膨胀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均油机构,连结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使制冷机油流通;及四通切换阀,在使制冷剂依次流过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的二级压缩路径与仅流过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级压缩路径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5 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热泵热水器 CN201710616233.8 2017-07-24 CN107228489A 2017-10-03 许安
发明公开一种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热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的加热控制方法首先获取水箱内的第一当前水温;进而比对目标温度与水箱内的第一当前水温的差值;当目标温度的与水箱内的第一当前水温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开启电加热器;在开启电加热器器件,通过获取当前电加热器的工作参数,以判断电加热器是否正常工作;当电加热器工作异常,关闭电加热器;以保证电加热器不会造成进一步的安全隐患,提高热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
6 加热装置 CN201280073956.3 2012-06-15 CN104364586B 2017-09-29 藤塚正史; 土野和典
发明的蓄热热交换加热装置(100)包括:蓄热槽(3),其用于储存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循环流路(4),其与所述蓄热槽(3)的高温侧和低温侧连接,并供所述热介质循环;热交换器(5),其设于所述循环流路(4),在所述热介质与加热对象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将该加热对象加热;循环方向切换部件(17),其用于将所述循环流路(4)中的所述热介质的循环在自所述蓄热槽(3)的高温侧向所述蓄热槽(3)的低温侧的正流方向与自所述蓄热槽(3)的低温侧向所述蓄热槽(3)的高温侧的逆流方向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控制部件(30),在进行所述加热对象的加热运转时,该控制部件(30)以将所述循环方向切换部件(17)设定为所述正流方向的状态使所述热介质循环,在停止所述加热对象的加热运转之后,该控制部件(30)以将所述循环方向切换部件(17)设定为所述逆流方向的状态使所述热介质循环。
7 一种冷热快速混合的空气源热水器 CN201710380358.5 2017-05-25 CN107202422A 2017-09-26 韩良华; 张陈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快速混合的空气源热水器,包括固定水箱,所述固定水箱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内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位于固定水箱内部,所述冷凝器上方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膨胀,膨胀阀位于固定水箱外侧,所述膨胀阀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器,蒸发器与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防护罩上方开设有集热口,集热口下侧固定连接有扇,风扇固定于防护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利用空气源对热水器中水进行加热时能同时对加热水进行搅拌从而保证固定水箱中的水温处处相等,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温度变化带来的不适感。
8 系统及热泵式供热 CN201480053999.4 2014-07-31 CN105593610B 2017-09-08 大村峰正; 冈田拓也; 馆石太一; 佐藤创
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均等地保持两个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量的二级压缩式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具备:压缩机构(10),具备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压缩并吐出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1),使由压缩机构(10)压缩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膨胀(12),使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热源侧空气热交换器(13),使在膨胀阀(12)中减压膨胀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进行热交换;均油机构(20),连结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使制冷机油流通;及四通切换阀(14),在使制冷剂依次流过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的二级压缩路径与仅流过低级侧压缩机(10a)和高级侧压缩机(10b)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级压缩路径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9 一种空气能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610902817.7 2016-10-18 CN106568196A 2017-04-19 周向阳; 章郑州
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能热系统,包括外机、置于室内的保温水箱、板换式冷凝器,保温水箱上分别设有冷水注入管道、热水管道,空调接入管道,循环泵,电磁安全阀单向阀,温控模。保温水箱与热泵外机通过板换器进行冷热交换,保温水箱内设有电辅热元件,板换器上分别设有循环泵出水接口端、循环泵入水接口端、介质入口端、介质出口端,保温水箱一侧的回水口通过第一管件与出水接口端连通连接,且第一管件上串接有第一电磁阀,保温水箱一侧的出水口至入水接口端之间通过第二管件连通连接,且第二管件上依次串接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一循环泵,热泵外机的介质出口、介质入口分别通过管件与介质入口端、介质出口端连接。
10 一种机的防冻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510732618.1 2015-10-30 CN105258331B 2017-04-12 张登科
发明涉及一种机的防冻结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判断当前水箱中下部水温T是否小于水箱使用时的最低温度Tmin,如果是,执行步骤S2,否则循环执行步骤S1;步骤S2,判断当前水温T的下降速度Td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T;或者判断当前水温T是否满足T
11 壁挂式空气能 CN201610913072.4 2016-10-19 CN106403286A 2017-02-15 王红胜
发明属于空气能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壁挂式空气能热水器,包括壁挂式热水器、壁挂式储水箱、过滤板、过滤装置以及支架,所述的过滤板设置在壁挂式储水箱的顶端,所述的过滤装置连接于过滤板与壁挂式储水箱之间,所述的壁挂式储水箱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整体宽度为10cm-15cm,整体长度为150cm-190cm,整体高度为100cm-130cm,所述的热水出口设置在壁挂式热水箱的顶侧,所述的壁挂式热水器与壁挂式储水箱通过管路模相连,本发明将空气能热水器的空间占用降低至最小,充分利用地区的雨水资源,将之过滤为干净可利用的水,节能环保、干净高效。
12 一种油茶干燥去壳装置 CN201610561006.5 2016-07-18 CN106196942A 2016-12-07 田启建; 龚尧; 银永忠; 刘举; 向小奇; 陈继富; 刘士彪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干燥去壳装置,保温围护内设有箱,水箱内注入水浸没其中的螺旋盘管A和螺旋盘管B;压缩机A、螺旋盘管A、毛细管A、制冷空调内机及相关管道构成A组循环除湿系统;制热空调外机、制热空调内机、毛细管B、螺旋盘管B及相关管道构成B组热泵循环加热系统;AB系统交替工作实现油茶水分的蒸发、冷凝和排放,以及水箱中热量的储存利用;保温维护内设有盛放油茶的筛孔转筒,其内布置有螺带,筛孔转筒下方设有振动输送器,其落料口接油茶净料斗。与现有的气态排湿干燥方式相比,能耗大为降低,可以实现制冷除湿热量零排放,且内置螺带的筛孔转筒去壳方式特备简单巧妙。
13 供应系统 CN201280074253.2 2012-06-25 CN104412046B 2016-11-23 山本隆也; 川岸元彦
具有运转计划改正部,在基于运转计划的运转开始后,根据规定日的热供应负荷的实际结果来预测规定日之后的热水供应负荷,根据重新预测到的热水供应负荷和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贮存余量,变更由运转计划制定部生成的规定日中的之后的运转计划。
14 自动调节换热效率的空气能 CN201610438430.0 2014-03-04 CN106123333A 2016-11-16 王波涌
发明公开了自动调节换热效率的空气能器,由压缩机、水箱、节流装置、蒸发器、机和主控电路板组成,节流装置设置有电子膨胀,水箱和节流装置之间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蒸发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主控电路板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风机设置在蒸发器处,主控电路板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控制风机的转速。本发明的空气能热水器根据换热介质节流前的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通过电子膨胀阀和风机调控换热介质在蒸发器处的吸入热量,使换热介质在经压缩机压缩后的最大温度值得到控制,不会出现温度过高而使压缩机损坏的情况,提高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5 一种抽油烟机 CN201610437112.2 2016-06-16 CN105910150A 2016-08-31 连园园; 许宁; 赖瑜; 覃平想; 萧志根; 李功瑞
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油烟机,包括抽油烟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抽油烟机本体内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能够与所述抽油烟机的外部的制热装置相连接、以向所述清洗装置提供热水。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抽油烟机,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
16 一种温室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10242910.X 2016-04-19 CN105865056A 2016-08-17 张东凤; 赵梦龙; 刘永华; 孔德志; 尹华; 钟兴; 王平会; 高菊玲; 赵君爱; 高超学; 吴阿敏; 赵霞
发明公开一种温室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保温箱和温室,保温水箱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与太阳能循环及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保温水箱另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与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保温水箱通过管路与空气热泵连通;所述温室内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一端通过温室加热进水管路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和保温水箱连通,散热器另一端通过温室加热回水管路与保温水箱连通;所述太阳能循环泵、空气热泵、散热器和温室加热循环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给温室进行加温,同时通过传感器对各种加热装置进行监测,由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使得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高精度的温度范围内,更环保更加节约成本。
17 一种太阳能 CN201610120951.1 2016-03-03 CN105716299A 2016-06-29 罗斌; 张润洁; 白建波; 罗朋; 陈健豪; 金世昊; 刘璐萱; 崔东旭; 宾雪儿; 刘哲; 杨永庆; 姜张锐
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器,所述纳米流体通过外管道按顺序流经所述聚光集热器、进口智能控制、换热组件、出口智能控制阀门和循环泵,并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水箱连接在进口智能控制阀门和出口智能控制阀门之间,且与换热组件并联,所述纳米流体通过进口智能控制阀门流经水箱流向出口智能控制阀门,所述热泵组件设置在换热组件和水箱之间。本发明集热效果强,适用于阳光斜射较大或光照强度较弱的地区,能为高纬度地区居民提供稳定的热水,不仅增大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保证机组在晚上也能正常工作,输出热水。
18 一种太阳能 CN201610151947.1 2016-03-17 CN105627585A 2016-06-01 郑小庆; 杨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器,包括通过管路连成封闭环路的压缩机,太阳能采集板,带有金属换热管的保温水箱,以及节流部件;所述太阳能采集板为具有集热管路的光伏组件;该保温水箱和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设有连通至太阳能采集板的第一支路,该第一支路自管路流向依次设有第一电磁循环泵;该太阳能采集板出口设有带第二电磁阀并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支路;该太阳能采集板出口至压缩机吸气口的一段管路缠绕在压缩机的外表面与压缩机壳体紧密接触。本发明将光伏发电电能驱动循环泵或者蒸汽压缩式热泵加热热水,同时把热泵的蒸发器直接作为光伏板的“吸热器”,太阳能采集板一板二用,实现太阳能整体转化的效率最大化。
19 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610039925.6 2016-01-11 CN105509316A 2016-04-20 陈勇良; 梁伟钊
发明提供了一种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含设有机的蒸发器的热泵系统和设置在水箱的辅助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热泵系统对所述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并实时监测系统温度参数;根据检测到的系统参数调节风机转速;比较杀菌预设温度TS与热泵系统在当前环境温度下的最大停机温度Tt的关系,是否TS≥Tt;如果TS≥Tt,则当水箱温度T1≥Tt时,热泵系统停机;然后开启辅助电加热器;当水箱温度T1≥TS时,关闭辅助电加热器,到此结束加热;若上面判断TS<Tt,则当水箱温度T1≥TS时,热泵系统停机,然后结束加热。目前大部分热泵系统并不能在所有环境温度下都能将水温加热至满足杀菌要求的温度,增加辅助电加热器则可以不受热泵系统可加热水温的影响,任何环境温度下都能有效加热杀菌。
20 热回收设备 CN201480046964.8 2014-06-20 CN105492842A 2016-04-13 李成圭; 申俊浩; 金台雨
申请涉及一种热回收设备及其方法,按照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热回收设备及其方法,通过使用在工业用地或各种化学过程(例如,石油化工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排出的在70℃或70℃以上的显热的状态下的低品位热源的废热,可以仅使用一个换热器产生120℃或120℃以上的蒸汽,并且产生的蒸汽也可以用于各种过程,并且因此可以减少在反应器或蒸馏柱中作为外部热源使用的高温蒸汽的使用,从而使节能效率最大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