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烟气与飞灰二次燃烧热量回收方法与装置 CN201710299292.7 2017-04-28 CN107062207A 2017-08-18 张久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与飞灰二次燃烧热量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右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的顶端一侧通过通过管道连接甲醇存放装置,且甲醇存放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控制,所述燃烧装置的顶端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富发生器设备,且富氧发生器设备的出气管安装有富氧控制阀,所述富氧发生器设备的左端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且电子打火装置穿插在燃烧装置的内腔中,所述燃烧装置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浓度传感器,所述燃烧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冷壁管。该发明减少了排烟带热量损失,使气体完全燃烧热,同时降低锅炉散热损失,烟气与飞灰二次充分燃烧减少热损失,减轻脱硫除尘脱硝设备80%运行负担,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目的。
122 一种节能工业锅炉 CN201710025862.3 2017-01-13 CN106838966A 2017-06-13 张瀮升; 于长顺; 朱庆瑞; 张耕源; 孟维莹
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工业锅炉。该装置包括:锅炉体、燃烧室、排烟管,发明排烟管设于锅炉体的一侧,发明锅炉体外部设有物料混合室,发明物料混合室与燃烧室通过传送带连接,发明物料混合室上设有加料装置;发明燃烧室设于锅炉体的底部,发明燃烧室内设有连接口和增装置,发明连接口外接有返料管,发明返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旋分离器,发明旋风分离器与排烟管连接,发明增氧装置与设置在锅炉体上的控制器电连接。
123 带有再循环烟道气的预燃室的燃烧系统 CN200980137742.6 2009-09-25 CN102439363B 2017-05-03 M.D.达戈斯蒂尼; R.J.亨德肖特; A.G.斯拉夫科夫; 何筱毅
本公开包括要与使用再循环烟道气燃料燃烧器联合使用的预燃室系统。还公开了将料流引入预燃室以实现火焰性质的所需改进的方法。
124 湿烟气再循环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1106673.0 2016-12-05 CN106594715A 2017-04-26 李伟; 李诗媛; 任强强
一种湿烟气再循环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方法和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步骤:使循环流化床炉膛出口的高温烟气依次经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器后,分为两部分烟气;一部分烟气依次通过氧气预热器降温和除尘器除尘后,再经压缩纯化后进行封存或者直接利用;另一部分烟气作为再循环烟气注入循环流化床炉膛。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克服再循环烟气在降温除过程中热量的损失及再循环管道和相关设备的腐蚀问题,提高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锅炉的热效率,保证安全稳定运行,并增加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经济性。
125 一种空气分级/局部富燃烧电站锅炉NOX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611072356.1 2016-11-29 CN106482150A 2017-03-08 李德波; 冯永新; 车得福; 杜勇博; 王长安; 李建波; 周杰联; 朱信; 余岳溪; 殷立宝; 湛志钢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分级/局部富燃烧电站锅炉NOx控制方法和系统,结合炉内的空气分级/局部富氧燃烧技术与炉膛内SNCR脱硝技术来控制电站锅炉NOx排放量,在不采用SCR的条件下可以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量,使锅炉的NOx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以下,避免了SCR运行过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126 用于从原始的低阶煤原料产生蒸汽的方法 CN201380051475.7 2013-09-27 CN104704204B 2017-03-08 A.西尔德施潘德; K.P.凯克勒; E.T.鲁宾逊; P.K.拉曼
发明总体上涉及制备无机钠和/或氯污染的低阶煤原料的工艺,所述低煤阶煤原料用于在流化燃料燃烧器中燃烧以产生蒸汽和期望地联产发电。
127 用于借助于蒸馏分离包含二的混合物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80014046.2 2013-03-05 CN104620068B 2017-03-01 A·布里格利亚; A·达德; F·洛克伍德; X·特拉维萨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蒸馏分离包含二的气体的方法。根据本方法,包括至少50%的二氧化碳的气体在第一交换器(43)中冷却以便产生冷却的流体,将从冷却的流体得到的液体(23)发送至蒸馏塔(25)以便在其中分离,顶部气体(6)被从蒸馏塔提取出并且在第一交换器中被再加热,将比包含至少50%的二氧化碳的气体更富含二氧化碳的底部液体(27)提取出并且该底部液体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交换器中被加热,底部液体的至少第一部分在第一交换器中蒸发以便产生蒸发的部分,该蒸发的部分(31)被传送回蒸馏塔,NOx去除塔被供给液化的循环气体,该循环气体通过使来自塔的底部液体蒸发和再液化而产生。
128 一种利用高浓度焚烧处理危险固废的方法 CN201610825413.2 2016-09-18 CN106402902A 2017-02-15 胡学伟; 姚琪; 宁平; 杨磊; 刘树根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浓度焚烧处理危险固废的方法,将危险固废预处理后与高浓度氧充分接触进行焚烧,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二燃室完全燃烧,产生的炉渣进行去稳定化等工序处理,焚烧产生的余热用于预热焚烧所需的高浓度氧。本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焚烧温度,遏制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大幅减少烟气排放量,充分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种环保有效的危险固废处理方法。
129 焚化NH3的方法和NH3焚化炉 CN201280039307.1 2012-09-07 CN103796735B 2017-02-08 马敦·贝特莱姆; 斯亚克·欧勒斯通; 马克·范威尔森
发明涉及一种在NH3焚化炉中焚化NH3的方法,包括:在受控的亚化学计量的焚化条件下的第一焚化步骤和大于化学计量量的气的第二焚化步骤,由此产生NO的形成减少的产物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NH3焚化炉。
130 一种可兼容富与空气燃烧的锅炉系统 CN201610785878.X 2016-08-31 CN106322367A 2017-01-11 张立麒; 吴勇富; 郑楚光; 毛志慧; 李小珊; 祝鑫阳; 周栋; 柳朝晖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兼容富与空气燃烧的锅炉系统,该系统可以兼容富氧和空气两种工况燃烧。锅炉系统设计尾部双烟道,省器与预热器交替布置,循环一二次独立预热,解决了不同燃烧工况对循环一二次风温度、压以及热风温度的不同需求。同时尾部设计GGH系统,提高助燃气进气温度,减少预热器中的换热以提高排烟温度,降低低温腐蚀。循环一二次风注氧位置分别设计,其中一次风在预热器单元之后注氧,二次风在预热器单元之前注氧,以提高热风温度,使富氧工况下的热风温度与空气工况更加接近,最终达到兼容富氧与空气两种燃烧工况的顺利切换运行。
131 一种膜法富助燃装置 CN201610763154.5 2016-08-30 CN106225002A 2016-12-14 王政
发明公开了一种膜法富助燃装置,包括顺次相连的通机和膜分离装置,所述膜分离装置通过真空相连,所述真空泵的出口设置有气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与除湿装置相连,所述除湿装置的出口通过稳压装置与预热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系统与至少两个喷嘴相连,每个喷嘴设置有开关且每个喷嘴设置在炉膛的不同位置,所述炉膛在每个喷嘴处设置有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和喷嘴的开关分别与单片机相连。利用真空泵产生的压差,使氧气在膜的低压侧富集成为富氧空气,高压侧的富氮气体排空,富氧空气经气水分离器分离和除湿处理,进入稳压系统并预热后通过喷嘴送入炉膛氧浓度最低的地方,从而充分实现经济、有效的富氧强化燃烧。
132 少为30%。含化合物的燃料的燃烧方法 CN201380038594.9 2013-07-22 CN104471038B 2016-12-07 马西莫·彼得罗·马拉瓦西; 格拉齐亚·迪萨尔维娅; 纳萨里奥·迪萨尔瓦; 阿尔维泽·阿希莱·巴西尼亚诺; 詹彼得罗·泰代斯基
发明涉及用于生成能量的富燃烧方法,其中用作燃料的低级气态、液态、固态、任选地固态熔融的馏分,含有按重量计50ppm~5000ppm以上的量的含量和20ppm~10000ppm量的金属Ma,其中镁以氧化物形式或以在燃烧过程中形成MgO的镁化合物形式或以其混合物形式添加,并且添加酸盐,其中SiO2:Al2O3摩尔比为从2:1到6:1;燃烧器耐火、等温温或准等温、无火焰、在介于1250℃~1450℃的温度和在加压条件下工作,其中氧化剂蒸汽混合使用,氧化剂:(水/蒸汽)的比介于约1:0.4和约1:3之间,或者所述氧化剂与从能量回收设备排出的烟道气再循环的烟道气混合使用,其中水/蒸汽量按体积计高于30%,任选地通过添加水到再循环烟道气,烟道气中氧化剂:(水/蒸汽)的摩尔比介于约1:0.4和约1:3之间;烃馏分与水或蒸汽混合进料,相对于所述烃馏分,水/蒸汽的量按重量计至
133 携带燃料的二楼宇供能系统 CN201610524725.X 2016-07-06 CN106050421A 2016-10-26 贾会平
发明涉及一种携带燃料的二楼宇供能系统,包括楼宇、新能源制造中心、缓冲罐、供能单元和储能单元。供能单元设有燃烧室、膨胀机、发电机和换热器,膨胀机与发电机连接,换热器与楼宇中的空调设备连接。燃烧室连接到膨胀机入口,膨胀机出口连接到换热器。新能源制造中心设有助燃气体管路和燃气管路,助燃气体管路和燃气管路连接到烧嘴。换热器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常压二氧化碳管路连接到新能源制造中心,另一路连接到储能单元,两路分别设有。储能单元通过缓冲罐连接到烧嘴。本发明有效利用高压二氧化碳进行储能和供能,提高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储能潜,实现了二氧化碳储存的能量的高效利用,开辟储能用能的新途径。
134 用于操作炉子的方法和装置 CN201280015359.5 2012-03-27 CN103443572B 2016-10-26 F·莱克尔
发明涉及用于操作在炉子(1)内的燃烧工艺的方法、用于将液态喷射到炉子内的装置、以及相应的炉子,其中主燃料和辅助燃料在该炉子内燃烧。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下述步骤:‑将主燃料和主氧化剂喷射到炉子(1)中以形成主燃烧区(2),‑将液态氧(LOX)作为辅助氧化剂喷射,使得该辅助氧化剂同辅助燃料一起燃烧,借此形成不同的辅助燃烧区(3)。本发明使得热值显著低于主燃料的辅助燃料能够在炉子内完全燃烧,从而使得待在炉子内生产的产品具有提高的品质。
135 燃烧和综合污染移除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10103986.0 2006-12-27 CN103216844B 2016-08-24 布莱恩·R·帕特里克; 汤姆·L·奥克斯; 凯茜·A·萨默思; 达尼洛尔·B·奥赖欣; 保罗·特纳
申请涉及一种燃烧和综合污染移除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燃烧系统、供应源、燃料供应源、馈送构件、控制构件及污染物移除系统。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
136 一种富条件下加热熔融处理垃圾装置及方法 CN201610266383.6 2016-04-26 CN105864782A 2016-08-17 王志强; 马春元; 李俊舸; 崔琳; 张立强; 王鹏; 徐夕仁
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条件下加热熔融处理垃圾装置及方法,包括垃圾熔融炉,所述垃圾熔融炉与氧气供给系统连接,垃圾熔融炉底部与冷却装置连接;所述氧气供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分离装置、送机、空气预热器,所述垃圾熔融炉的上部设置第一吹风口,垃圾熔融炉的底部设置第二吹风口,第一吹风口和第二吹风口均与空气预热器连通;氧气供给系统将分离出的富氧气体提供给垃圾熔融炉,利用富氧气体作为氧化剂对垃圾进行熔融处理。利用富氧燃烧和熔融处理的优势,利用燃料燃烧热,在高温下使垃圾飞灰熔融,冷却后成为稳定的玻璃态熔渣,并破坏二恶英等有机成分,将大部分重金属固化在玻璃态熔渣中。
137 燃烧锅炉的配方法 CN201610220671.8 2016-04-11 CN105823079A 2016-08-03 王鹏; 柳朝晖; 廖海燕; 李延兵; 刘毅; 余学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燃烧锅炉的配方法,所述富氧燃烧锅炉安装有燃烧器(1),该燃烧器(1)包括向所述富氧燃烧锅炉的炉膛内输送气体的一次风风口,其中,所述燃烧器(1)输送到所述炉膛内气体的氧分压为23?29%,并且所述燃烧器(1)通过所述一次风风口输送到所述炉膛内气体的氧分压不大于18%。通过以上所述的配风方法,可以使得燃烧器输送的气流在炉膛内形成更为稳定的燃烧气流,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避免锅炉冷壁超温、结渣、高温腐蚀等情况的发生,节省燃料并充分利用能源
138 附聚的颗粒状低阶煤原料及其用途 CN201380051612.7 2013-09-27 CN104685038B 2016-06-22 E.T.鲁宾逊; K.P.凯克勒; P.K.拉曼; A.西尔德施潘德
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制备粒度适合于在流化床反应器和某些其它气化反应器中的反应并且特别是适合于气化和燃烧应用的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的工艺。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制备和利用这样的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的集成的煤气化和燃烧工艺。
139 龙泉青瓷烧制用天然气梭式窑及相应的富天然气燃烧法 CN201610096754.0 2016-02-22 CN105674270A 2016-06-15 梅红玲; 梅丽玲; 周方武; 郭兴忠; 杨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龙泉青瓷烧制用天然气梭式窑,在梭式窑(1)相对应的两个侧面交叉对喷的设置气体喷枪(2),位于梭式窑(1)同一侧面的气体喷枪(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相对应两个侧面的气体喷枪(2)分别位于高低两个水平面上,高低两个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整个梭式窑内腔高度的1/3~1/2;从而实现高低错落的交叉对喷。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梭式窑进行的富天然气燃烧法,先将待烧制的胚体置于梭式窑(1)的腔体中,在天然气中加入纯氧进行混合,得氧气浓度为20%~24%的富氧天然气,将该富氧天然气预热至500~800℃;预热后的富氧天然气从气体喷枪(2)中喷入梭式窑(1)的腔体中。
140 一种在泥窑中利用富处置固废的方法 CN201610150419.4 2016-03-17 CN105605584A 2016-05-25 韩力; 顾军; 陈旭峰; 陈晓东; 刘海兵; 王图强; 蔡文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泥窑中利用富处置固废的方法,是通过在水泥回转窑上安装的燃烧器将预处理后的固废颗粒送入水泥回转窑内与富氧气体和粉混合燃烧,其方法是:首先从燃烧器将煤粉喷入燃烧,当水泥回转窑烧成带的温度达到一个设定的温度区间时,从燃烧器喷入固废颗粒和富氧气体,调节煤粉与固废颗粒的喷入比例,维持烧成带的温度在设定的温度区间内。本发明方法对固体废物的适应性强,对固废燃料的要求远远低于水泥窑用的煤粉。本发明能大大提高固废热值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利用固废进行节煤降低能耗的目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