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旋转式压缩机 CN201380034274.6 2013-06-21 CN104428536A 2015-03-18 船越大辅; 尾形雄司; 吉田裕文; 中井启晶; 盐谷优; 苅野健
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密闭容器(1)、第二气缸(15)、第二活塞(28)、下轴承部件(7)(端板部件)、第二叶片(33)、第二吸入口(20)、第二排出口(41)、第二封闭部件(10)和油保持部(53)。第二封闭部件(10)以将作为通过第二排出口(41)从第二排出室(26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的制冷剂排出空间(52)形成在第二气缸室(26)的相反侧的方式安装在下轴承部件(7)。制冷剂排出空间(52)是由止动件、贯通流路(46)、连通第二排出口(41)和贯通流路(46)的通路(45)的大致最小投影面形成的空间。因此,抑制了吸入制冷剂的受热。
142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380034633.8 2013-04-30 CN104411974A 2015-03-11 李建祜; 具仁会; 韩泳敞; 权允基
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具有用于从外部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以用于产生旋转动;涡旋压缩单元,所述涡旋压缩单元包括旋转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所述旋转涡旋盘通过经由所述驱动单元传递的旋转动力转动并且具有螺旋转动齿,所述固定涡旋盘与所述主壳体接合以具有固定位置并且包括与螺旋转动齿啮合的螺旋固定齿;以及排出壳体,所述排出壳体与所述主壳体接合,并且具有用于接收在所述涡旋压缩单元中被压缩的高压制冷剂的入口和用于将通过所述入口接收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壳体包括: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从所述入口开始螺旋地形成并且与在其外侧的外圆周上形成的出口连接;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沿与所述排出通道的路径方向相对应的周向形成并且与排出通道连接;以及共振腔,所述共振腔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排出通道连接并且与所述连通通道的容积相比具有扩大的容积以降低从所述涡旋压缩单元中排出的制冷剂的噪音和脉动。
143 密闭型压缩机装置 CN201280073850.3 2012-05-09 CN104379937A 2015-02-25 横山哲英; 河村雷人; 关屋慎; 白藤好范; 前山英明; 谷真男; 高桥真一; 长泽宏树; 远藤胜巳
密闭型双缸压缩机(100)的压缩机构(99)由依次层叠的第1喷出消音器(30)、第1支承构件(60)、第1缸(11)、中间分割板(5)、第2缸(21)、第2支承构件(70)和第2喷出消音器(40)构成,设有将在第1缸(11)和第2缸(21)中压缩了的制冷剂向第1喷出消音器空间(32)和第2喷出消音器空间(42)喷出的第1喷出口(16)和第2喷出口(26)。设有连通第1喷出消音器空间(32)和密闭容器(8)的内部的第1排出流路(34)、连通第2喷出消音器空间(42)和密闭容器(8)的内部的第2排出流路(44)、和连通第1喷出消音器空间(32)和第2喷出消音器空间(42)的连通流路(51、52、53)。
144 制冷装置 CN201310006426.3 2009-03-05 CN103075348B 2015-02-25 松浦秀树; 田中胜; 原日出树; 芝池幸治; 大沼洋一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在包括使用含以分子式1:C3HmFn(其中,m与n都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表示且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一个双键的制冷剂的单一制冷剂或者包含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中,利用包含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氯丁二烯橡胶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含氟橡胶、氯醚橡胶中之任意一种的材料制造设置为可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接触的规定的树脂制功能部件(61、62、63、64、65);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为仅由2,3,3,3-四氟-1-丙烯和二氟甲烷组成的混合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中2,3,3,3-四氟-1-丙烯的比例在70质量%以上94质量%以下,二氟甲烷的比例在6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
145 涡旋压缩机 CN200980150596.0 2009-09-15 CN102245903B 2015-02-25 作田淳; 河野博之; 中井启晶; 大野龙一; 森本敬; 二上义幸; 山田定幸
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设置有从储油部(20)导向第一压缩室(15a)和第二压缩室(15b)的供油通道(50),通过使对第二压缩室(15b)的供油量多于对第一压缩室(15a)的供油量,能够对前一个形成的第二压缩室(15b-1)向下一个形成的第二压缩室(15b-2)的泄露进行抑制,能够降低压缩行程中的泄露损失。
146 达驱动的压缩机和用于该压缩机的控制器 CN201110329978.9 2011-10-21 CN102454587B 2015-02-18 川岛隆; 名嶋一记; 贺川史大; 舩渡基伸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达驱动的压缩机(10)和用于该压缩机的控制器,所述马达驱动的压缩机(10)包括用于压缩和排放制冷剂的压缩体和包括旋转轴(12)的马达(M),所述马达(M)用于通过所述旋转轴(12)来驱动所述压缩体(11)。马达(M)的线圈(252)布置在马达驱动的压缩机(10)的制冷剂包含区域(181)中。马达控制器包括:确定部(C1),用于确定液态制冷剂是否存在于制冷剂包含区域(181)中;以及调制控制部(27),用于基于确定部(C1)的确定结果,根据三相调制控制或二相调制控制来驱动马达(M)。
147 具有稳定肋的抽吸导管 CN201380026470.9 2013-03-19 CN104350279A 2015-02-11 J·P·鲁夫; T·E·谢伊
一种用于诸如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机的抽吸导管包括塑料的环本体,其具有在环本体的窗内热熔的金属滤网,以过滤进入到电机容腔内的制冷剂气体。环本体可以包围电机并且通过与内壳体断续接触而弹性压缩在壳体内,以更好地围绕输入端口密封。排油沟槽以及稳定肋可以沿着环本体的外表面。
148 装置 CN201410306852.3 2014-06-30 CN104344605A 2015-02-11 松永训明
压缩机(1)的电动机(6)具备:固定在密闭容器(10)中并经由绝缘材(7)卷绕有绕组(6w)的定子(6s)、和由该定子(6s)包围的转子(6r),绝缘材(7)是单体成分以对羟基苯甲酸(PHB)为必需成分,其他单体成分是仅将具有苯环的单体用酯键构成分子主链的全芳族液晶聚合物(LCP),在40℃、相对湿度80%时,冷冻机油的饱和分含有量为1%以下。
149 达驱动压缩机 CN201410363653.6 2014-07-28 CN104343661A 2015-02-11 木下雄介; 水藤健; 黑木和博; 菱沼裕民; 高畑顺一; 矢野顺也; 水野拓朗
一种达驱动压缩机,包括容置压缩单元和电动马达的壳体以及联接至该壳体的树脂盖。该盖和该壳体限定容置腔,该容置腔容置驱动电动马达的马达驱动电路。金属护罩固定至该盖并且阻挡电磁噪声。该护罩和该盖堆叠在一起。密封构件位于护罩与盖之间。该密封构件构造成阻挡异物通过护罩与盖之间的间隙进入容置腔中。
150 密闭式压缩机和具有该密闭式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 CN201380028116.X 2013-01-16 CN104334884A 2015-02-04 横山哲英; 诸江将吾; 白藤好范; 西木照彦; 加藤太郎; 前山英明; 长泽宏树; 新宫启介
一种密闭式压缩机,具有设在转子的上方并同步旋转的离心叶轮,流入下侧空间的制冷剂通过转子通孔上升流入上侧空间并从排出管流出。离心叶轮具有设在转子的上侧的油分离板和立设在油分离板下表面的多个叶片,并形成将从转子通风孔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叶片间流路的内侧入口的叶片内侧流路,并在整个圆周方向配置叶片间流路的外侧出口,使在通过叶片间流路时升压了的制冷剂从外周出口向上侧空间流出。将油分离板配置在叶片间流路的上表面侧和叶片内流路的上方侧,堵塞不通过叶片间流路而直接从叶片内侧流路向排出管流出的短路路径。
151 具有捕获式止推垫圈的涡旋式压缩机 CN201380026439.5 2013-03-21 CN104321533A 2015-01-28 K·D·霍伊斯勒; R·J·杜普尔特
一种载荷传输设备在涡旋式压缩机的操作过程中将轴向载荷传输至止推表面。
152 具有可调直径配件的吸气管 CN201380026383.3 2013-03-19 CN104321532A 2015-01-28 R·J·杜普尔特; T·罗加尔斯基
一种用于诸如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机的吸气管可包括具有金属网的塑性环形本体,所述金属网在环形本体的窗口内热熔接以过滤进入达腔体的制冷剂气体。环形本体可与马达为环绕关系,并且在壳体中通过与内壳体面的不连续接触被弹性压缩,以更好地环绕入口密封。排油通道和稳定肋可沿着环形本体外表面设置。
153 具有非圆筒直径的压配承载壳体 CN201380026111.3 2013-03-19 CN104302921A 2015-01-21 R·J·杜皮特; X·王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以及在所述壳体内安置的复数个涡旋式压缩机本体。电机在所述壳体内安置并且操作性连接至用于驱动复数个涡旋式压缩机本体之一的驱动轴。驱动轴在一端由曲轴套能够旋转地支承,曲轴套包括轴承壳体以及轴承。曲轴套包括多个开口或气体通道,所述开口或气体通道穿过所述曲轴套;以及多个大体上筒形区段,这些区段相应地位于相邻的开口之间。筒形区段限定了接触区域,在所述曲轴套安装在壳体内时,所述接触区域能够接合壳体的内周。
154 压缩机和冷冻装置 CN201180007226.9 2011-01-27 CN102725526B 2015-01-14 外山俊之; 上川隆司
发明提供如下的压缩机:在使由油分离器分离的高温润滑油返回压缩机内部的过程中,能够抑制体积效率的大幅降低。通过油分离器(2)从由压缩机构(15)压缩的制冷剂中分离润滑油,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回油通路(96)返回外壳(10)的内部的高压空间(S1)。该高压空间(S1)是排出由压缩机构(15)压缩的制冷剂的空间。因此,由油分离器(2)分离出的润滑油不返回充满压缩前的制冷剂的空间,所以,压缩前的制冷剂不会由于高温润滑油而加热膨胀。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降低。
155 具有对齐的驱动机构和配重定位特征的曲轴 CN201380023010.0 2013-03-21 CN104271959A 2015-01-07 R·J·杜皮特
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涡旋压缩机本体。涡旋压缩机本体包括第一和第二涡旋本体。所述第一和第二涡旋本体具有相应的基部和从相应的基部突出的相应的涡旋肋,所述涡旋肋相互接合。所述第二涡旋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涡旋本体移动,以便压缩流体。驱动单元旋转驱动轴以沿轨道路径驱动所述第二涡旋本体。所述驱动轴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涡旋本体上的对应驱动毂接合的偏心驱动机构。所述偏心驱动机构具有在第一平面中作用在对应驱动毂上的驱动面。所述驱动轴具有用于配重定位特征。所述定位特征要么与所述第一平面对齐要么与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对齐。
156 具有滑的涡旋压缩机 CN201380022969.2 2013-03-21 CN104271957A 2015-01-07 J·W.·布施; R·J·杜皮特
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涡旋压缩机本体。涡旋压缩机本体包括第一涡旋本体和第二涡旋本体。所述第一涡旋本体和第二涡旋本体具有相应的基部和从相应的基部突出的相应的涡旋肋。此外,所述涡旋肋相互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涡旋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涡旋本体移动,以便压缩流体驱动轴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涡旋本体上的驱动毂接合的偏心驱动销。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配合在所述驱动销上的滑。所述滑块具有构造成与所述驱动销的第二驱动面接合的第一驱动面。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驱动轴在负载下偏转时所述滑块能够关于所述第二驱动面的一个或多个边缘倾斜。
157 旋片式真空 CN201410191028.8 2014-05-07 CN104235020A 2014-12-24 詹弗兰科·卡普佐; 伊丽莎贝塔·卡波莱丽; 戈塞佩·德·帕尔马
发明涉及旋片式真空。旋片式真空泵包括泵壳体,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定子,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限定圆柱形的定子腔体;以及圆柱形转子,其偏心地布置在定子腔体中并装备有径向可移动的径向叶片,叶片与定子腔体的内壁相配合以将气体从进气口泵送到出气口;泵壳体填充有油,该油的量使得定子浸入用作冷却液和润滑液的油浴中;其中,还设置了用于驱动泵的达,马达布置在与泵壳体流体地连通的马达壳体中,由此马达浸入油浴中。
158 压缩机设备以及此种压缩机设备的应用 CN201280070799.0 2012-06-27 CN104220757A 2014-12-17 A·J·F·德西隆
一种压缩机设备,该压缩机设备至少具有:螺杆式压缩机(2),所述螺杆式压缩机具有由压缩壳体(4)形成的压缩室(3);驱动达(10),所述驱动马达具有由马达壳体(11)形成的马达腔(12);以及用于排放压缩空气的出口(26),该出口通过出口管路(31)连接到容器(32),压缩壳体(4)和马达壳体(11)彼此直接连接以形成压缩机壳体(48),马达腔(12)和压缩室(3)彼此不密封分开,压力容器(32)和螺杆式压缩机(2)之间的出口管路(31)未设置关闭装置。
159 变速涡旋压缩机 CN201410240959.2 2014-05-30 CN104214093A 2014-12-17 基里尔·M·伊格纳季耶夫; 迈克尔·M·佩列沃兹奇科夫
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包括驱动轴以及由驱动轴驱动的动涡旋件。动涡旋件可以包括端板、从该端板延伸的螺旋涡卷、以及腔室,腔室由动涡旋件形成并设置在端板的相对于螺旋涡卷的相反侧。平衡可以固定成与驱动轴一起旋转并且可以容纳在动涡旋件的腔室内。
160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410239453.X 2014-05-30 CN104214092A 2014-12-17 安盛镛; 崔世宪; 李丙哲; 金秉赞; 朴正勋
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随着回旋涡旋盘的轴衬部插入结合在曲轴的轴衬结合槽中,可减少轴承部中的摩擦损失,由此提高压缩效率和可靠性,从而可减小噪音并降低材料费用。另外,随着在回旋涡旋盘的轴衬部上涂敷形成滑动轴承,不仅能够减小滑动轴承的厚度,而且滑动轴承的外周面在整周上与轴衬结合槽的内周面进行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滑动轴承的损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