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改进的装置 CN200980130942.9 2009-07-30 CN102138000A 2011-07-27 利维奥·比亚吉尼
发明涉及一种仓(1),该风仓从底部到顶部或反之包括:基底(2)、仓体(1)和轮机,所述风仓(1)设有n个空气入口的导管,且n≥2,第一外导管(3)带有侧向来自所述仓体的空气的入口,第二导管(4)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3)位于内部且带有来自底部的空气的入口。
142 冲击式发电装置 CN201010623950.1 2010-12-31 CN102052255A 2011-05-11 郭文礼
发明属于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击式发电装置,包括垂直轴冲击式风力发电装置和平轴冲击式风力发电装置,该两种类型的冲击式风力发电装置利用多级冲动叶片的动力转子机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来风的能量,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利用高位排风管的高度差及侧向排风,可以加大来风的能量,即使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动力转子也可低负荷发电;可以做成单机功率大、体积小的发电机组,便于运输和安装,维护,大大降低了风力发电装置的单位发电量的投资成本;垂直轴式可接受任意方向的来风,没有复杂的变桨距系统,传动系统和发电机可放置在地面,便于操作维护;克服了风能利用率低,动力转子难启动的缺点。
143 流偏转装置构造 CN200980105983.2 2009-02-12 CN101970867A 2011-02-09 丹尼尔·法伯
发明揭示了用于大型流偏转装置(FDD)的构造的新装置和方法。
144 带有两个顺序的螺旋桨的电机 CN200880109701.1 2008-10-10 CN101918705A 2010-12-15 弗雷德里克·卡雷
一种电机,包括:筒状主体(10),其具有入口(OA)、出口(OE)、产生压力降低的外表面(12)、具有接合至入口(OA)的收敛区段(T3)和接合至出口(OE)并通过喉部(14)接合至收敛区段(T3)的发散区段(T4)的内表面、和相对于筒状主体(10)旋转安装在喉部(14)附近的转子(H2)。其耦接至第一发电机(G1)。其还包括相对于筒状壳体(10)旋转安装且位于螺旋桨(H2)的上游的收敛区段(T3)中的另一转子(H1)。
145 轮机的转子和风轮机 CN200480007184.9 2004-03-18 CN1788155B 2010-11-17 戴维·尤尔特·安德森; 查尔斯·劳伦斯·西尔弗通
发明公开用于轮机的转子,包括多个径向叶片和一个连接叶片外端的环形导流板扩散器。还公开包括该转子的风轮机,该风轮机包括适合于允许风轮机和转子绕垂直于旋转轴线的一个定向轴线旋转的机舱和安装装置,由此允许风轮机取决于风的情况而朝向最佳方向。本发明还公开卷收装置用以取决于风速改变朝向;还公开了风轮机系统,其包括风轮机驱动的发电机和用于提供功率输出的装置,功率输出连接到加热元件、适合于供应电能至地方或电网设施的电网连接换流器或孤立换流器、或者储能系统。还公开了控制从风轮机获得的能量平的方法和一种风轮机,该风轮机包括用于降低由风轮机、塔和安装结构内的简谐共振引起的运行振动的装置。
146 用于提高涡轮机功率输出的导引风帆 CN200910166805.2 2009-08-31 CN101858301A 2010-10-13 陈训勤
发明公开一种涡轮机系统,该系统包括定位涡轮机上游以将风引导至该涡轮机的帆,从而提高所述涡轮机的每分钟转数和功率输出。
147 发电模及其组成的矩阵式风力发电装置 CN201010101851.7 2010-01-26 CN101776046A 2010-07-14 王秀顺
发明是一种发电模,呈长方体形,并形成一个收缩曲线的风力捕集风道,在该风力捕集风道的出风口上设有一个平轴叶轮,该水平轴叶轮的转轴直接连接一个发电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矩阵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竖立在地面上,并具有数个呈矩阵式排列的风力发电模块,该复数个风力发电模块的风力捕集风道的入风口朝向同一侧,且任意两个相邻的风力发电模块之间采用机械联接结构固定在一起。本发明较现行的三桨长叶风力发电装置单位叶轮面积发电量大,造价低,装机容量可随意组合,微风时亦可发电,如用较多的风力发电模块之间采用机械联结向高度方向堆集,可充分的利用高空气流大幅增加发电量,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是新一代风力发电的理想方式。
148 采用多系统发电和脱盐的结构 CN200480043418.5 2004-04-23 CN1997859B 2010-06-23 莫雄策
发明的锥体结构包括基座和三个或更多个侧部框架,每个侧部框架与基座之间都形成度,该锥体结构内部具有封闭的空间,具有收集太阳能的装置和从太阳收集并传送热能的装置;将周围空气吸入到封闭空间的空气吸入装置;多个涡轮机;吸收并保持热量传输介质的主热量存储器,热量传输介质在其内部加热并被送到顶部的日间箱内,热量传输介质通过流回主热量存储器的位于侧部框架上的管道的网状结构由热量吸收和传输层加热,其中热能被收集、吸收并传送到锥体结构的密封空间内,加热位于密封空间和空气吸入装置内的空气,在周围空气和锥体结构的密封空间内的经加热的空气之间产生温度差,使得生成加热空气的持续流动,从而转动风力涡轮机。如果需要,热能可以被脱盐系统用来将加工为饮用水
149 转子-定子布置的发电涡轮 CN200910252990.7 2009-12-08 CN101749172A 2010-06-23 S·约尔特
发明涉及转子-定子布置的发电涡轮机。描述了一种平轴线涡轮机转子叶片(100)。转子叶片(100)包括将转子叶片(100)固定至水平轴线风力涡轮机的转子(110)的旋转轴(105)的固定部(107)。此外,转子叶片(100)包括具有底端(108)的几何形状调整部(101)。转子叶片(100)从固定部(107)延伸至底端(108)。几何形状调整部(101)的底端(108)的部分与水平轴线风力涡轮机的定子(120)的导板(102)最接近底端(108)的部分基本共面。
150 具有混合器和喷射器的涡轮 CN200880016852.2 2008-09-23 CN101730794A 2010-06-09 沃尔特·M·小普雷斯; 迈克尔·J·沃勒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涡轮机的工作效力和效率的方法。申请人的优选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步骤使轴流式风力涡轮机产生超过贝兹极限的功率平,所述类型的风力涡轮机具有:涡轮机外罩,其具有喇叭形的入口;和处于下游的叶轮,其具有由叶轮叶片组成的环,所述步骤为:接收并引导环境空气的一级气流进入所述喇叭形的入口并穿过所述涡轮机外罩;通过所述一级气流使所述涡轮机外罩内部的叶轮旋转,由此所述一级气流的能量传递给所述叶轮;通过顺序位于所述叶轮下游的混合器和喷射器拖带环境空气的二级气流并使所述二级气流仅与穿过所述叶轮的所述一级气流混合。与还混合热的中心废气的燃气涡轮机的混合器和喷射器不同,申请人的优选方法拖带环境空气(即,风)并使环境空气仅与穿过所述涡轮机外罩和所述转子的能量较低的气流(即,部分消耗的气流)混合。申请人的方法还包括:利用一级气流的动力产生机械能,同时使轴流式风力涡轮机的工作效率在任何时间段内都超过贝兹极限。
151 设备 CN200910163910.0 2009-05-31 CN101624966A 2010-01-13 克劳斯·费切勒
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已知的风力设备均具有轴向进气口和径向排气口,因此能够实现非常扁平的结构型式。但这些风力设备正是由于其结构型式而不适合家庭使用。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供个人使用者使用的风力设备。这种风力设备设置于可利用托架安装在墙壁上或者竖立安装的壳体之中,从而使得任何人均可在很小的空间使用该风力设备。
152 电机 CN200780048413.5 2007-12-11 CN101573530A 2009-11-04 金光植; 金荣言
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该风力发电机包括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形成的发电机主体。具有叶片的内置风扇与四个内置风扇电机相连以产生高压空气并将该高压空气喷出,从而使具有磁的导向器相对于包括转轴转子基本且相对地旋转,以感应出电动势。此外,从内置风扇被排到外面的高压空气(再生能源)作用于安装在包括转轴的转子后侧的螺旋桨上,从而使转子与发电机主体反向旋转,由此使能量电动势最大化。
153 来自低温能源的发电 CN200680054770.8 2006-11-06 CN101449055A 2009-06-03 约翰·阿萨尔
发明涉及从冷却剂(4)产生能量的系统,包括与涡轮机(2)结合的发电机(13),进入塔的底部的空气流(30)供给到涡轮机。塔配有与驱动发电机的中心轴(2)一体形成的多个叶片级(40)和交替设置的热交换器级(10)。当被加热空气在塔中上升藉此产生人造垂直时,所述叶片通过被加热的空气的上升作用来驱动。冷却剂(4)通过从位于最上方高度的热交换器穿过这些热交换器(10)下降来供给这些热交换器(10)。
154 利用扩散器从流动的流体中提取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0480026135.X 2004-07-12 CN100494672C 2009-06-03 亚伦·戴维森; 克雷格·科林·希尔
一种利用扩散器(11)从流动的流体中提取能量的方法和装置,其具有由一系列翼型截面部件(15)形成的多个侧壁,且在多个部件(1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设置间隙(29)以允许将流体流从扩散器(11)外部引入扩散器的流道(16)中,从而位于流道(16)中的原动机(20)可增加从流动的流体中提取的能量。
155 一种人造龙卷发电装置 CN200580035419.X 2005-10-27 CN100482941C 2009-04-29 梁和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龙卷发电的装置,通过引导上升气流形成高速气旋,从而产生可控龙卷风并用于发电。该装置的管道系统由进风窗、滤气网、进气斗、叶轮管、立式电机舱、气流引导管、气流加热管、可调节通气闸、螺旋脊管道、排气斗和出风窗按照气流的进出流向顺序连接,立式发电机和卧式发电机设置管路中,螺旋脊管道的圆形内壁上设置有沿管道轴向以螺旋形式延伸的螺旋脊。通过螺旋脊管道沿陡峭山体铺设、安装,螺旋脊使其管内流动的上升气流形成旋转的人造龙卷风,利用该人造龙卷风带动设置在管道系统中的发电机发电。本发明推广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紧张问题以及减少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156 抗强电机 CN200710011219.1 2007-05-08 CN100467862C 2009-03-11 戚永维
一种抗强电机,包括支座、组装在支座上的导风罩、叶轮组、尾部整流罩以及自动控制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导风罩、叶轮组和尾部整流罩分别组装在支座的U形支架上;导风罩的扇形导风叠板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叠板支架的周边,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导风叠板张开、闭合的绳索,各绳索活动端穿过导风叠板上的固定环分别缠绕在各自的电动机的牵引轮上,叶轮组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中心轴套和传动齿圈上,中心轴套组装在叶轮组支撑套内的叶轮轴上,分别固定在支撑套外周的各发电机轴端的齿轮与传动齿圈相啮合。它结构设计合理,明显增强设备的机械强度,既能在风速较弱时聚风,提高风能效力,又能在强风时避风,有效地防止部件受损,提高抗强风性能。
157 具有适于气流驱动的冲压空气涡轮能量转换器的飞机应急供能单元 CN200780003413.3 2007-01-23 CN101374724A 2009-02-25 乌韦·洪特曼
发明涉及一种应急供能单元(1),其具有:冲压空气涡轮(2),其由气流(14)驱动;和能量转换器(4),其用于在紧急情形时至少部分保持机载液压系统和/或电气系统的功能,其中能量转换器(4)通过冲压空气涡轮(2)驱动且应急供能单元(1)可选择地达到备用模式或工作模式。根据本发明,至少冲压空气涡轮(2)由形成气流道(6)的外壳(5)完全同心地包围,且能量转换器(4)通过驱动轴(3)与冲压空气涡轮(2)直接连接,气流(14)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9、17、18)传送至冲压空气涡轮(2),其中当在备用模式和工作模式之间变化时,冲压空气涡轮(2)的空间位置保持完全不变。冲压空气涡轮(2)安装在气流道(6)中导致根据本发明的应急供能单元(1)的紧凑和节省空间设计,这样提供多种另外的安装选择,例如在机翼(7)下方的着陆襟翼轨道覆盖件(8)中。此外,应急供能单元不具有枢轴臂且具有通过驱动轴(3)的冲压空气涡轮(2)与能量转换器(4)的直接连接件,该应急供能单元(1)的充分完全密封形式结构简单,且因此大大允许具有更大故障安全性的免维护操作。
158 用于车 /发电站 /船舶的、在其中被构造成中空外形的直驱发电机 /电动机以及装配这种风车 /水力发电站的方法 CN200680046703.1 2006-10-13 CN101360914A 2009-02-04 E·博金
一种涡轮转子,其用于具有将流动的中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直驱发电机发电站或水力发电站,其中该风力或水力发电站包括一个涡轮转子和一个定子,并且其中该涡轮转子还包括一个具有与该定子的中心轴重合的旋转轴的环形轮毂(6),并且其中该涡轮转子包括至少一个转子叶片,所述的转子叶片安置在该环形轮毂上。该涡轮转子也可用作船舶推进器
159 能动转换系统 CN200680019695.1 2006-06-05 CN101198789A 2008-06-11 M·拉斯蒂
一种能动转换系统包括:大致螺旋状结构,该螺旋状结构包括至少一部分盘旋槽;和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器,该能量转换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一部分盘旋槽中。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由相邻的带材所形成的风槽承载着一些能量转换器,所述带材互相相对地固定,所述能量转换器可相对于这些固定带材运动。
160 用于提高能量提取系统效率的装置 CN200710149610.8 2007-09-10 CN101178086A 2008-05-14 A·T·叶武莱特
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能量提取系统效率的装置(12)、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燃气轮机系统。装置(12)构造成沿着柯安达轮廓(54)引导加压流(14)且夹带附加流体流(16),从而产生高速流体流(18);其中高速流体流(18)通过与装置(12)流连通的流动路径引入到末端使用系统(20)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