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增速能发电装置 CN201010237191.5 2010-07-18 CN102022279A 2011-04-20 陆啸雷
发明涉及增速能发电装置。利用增大的进风口装置获取更多的风源能量,提高进口风源风速,并使进风气流旋转;通过由一多叶片式风车与增能罩构成的供能风车驱动的对旋式轴流风机来对通过其机体内的风源增能、提速和增压,以达到提高获取风源的动能;再经一高效率能量转换风车将增能后的风能转换成机械能,以驱动发电装置,来有效地提高风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
62 收集装置 CN201010530692.2 2010-11-04 CN101985916A 2011-03-16 李致淳; 陈浩然
发明提供一种全向收集装置。风力收集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在其周向形成一个进风口。安置在外壳内的内壳有一个内表面,在其底端有第一开口以将收集的风引导到顶端的一个更小的第二开口。内表面在底端和顶端开口之间弯曲以形成一个逐渐狭窄的通道。内表面的这种构造能够产生一个文丘里效应,使得风被加速进入第二开口。一个透风部分形成在内壳的第二开口上方。基于伯努里效应,通过该透风部分的未被收集的风力穿过时会产生一个低压区,其会加快被收集的风力快速通过内壳的第一和第二开口。
63 能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0980109401.8 2009-02-19 CN101977789A 2011-02-16 杰弗里·瑞安·吉尔伯特
根据此处所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能量回收系统可被描述为包括:管道,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管道的第一端被配置成接收通过气流源的气流通道传输的气流,并且其中所述管道被配置成从其第一端朝着其第二端传输所接收的气流;第一叶片组,其耦合到所述管道,其中第一叶片组被配置成当从管道的第一端传输所接收的气流时被移动;以及发电机,其耦合到第一叶片组,其中发电机被配置成当第一叶片组移动时产生电。管道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可小于气流通道的横截面积。
64 带冠涡轮叶片设计 CN200980105984.7 2009-02-12 CN101970803A 2011-02-09 丹尼尔·法伯
发明采用带冠结构来围绕一组涡轮叶片,工作得更好,当这些叶片被构形为使这样的带冠结构的速度的特定分布最大化。本发明揭示了既用于轮机也用于轮机的这样的叶片的构造的参数。
65 光塔式发电装置及方法 CN201010226890.X 2010-07-06 CN101892960A 2010-11-24 杨卫民
发明公开了光塔式发电装置及方法,发电装置主要由透明顶盖、吸热材料、空气流道隔板、叶轮、发电机、发电机支架和底座构成,空气沿空气流道入口进入空气流道并流向空气流道出口,经过逐渐缩小的空气流道的增速作用后由汇聚到中心顶部的空气流道出口快速流出,从而推动出口处的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空气流道中排列布置有一层或多层吸热材料,白天在阳光照射条件下吸收太阳光辐射热能,加热空气流道中的空气,使其受热膨胀,增大空气流道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压差,加速空气流道顶部空气流道出口处的气流速度,提高发电效率,减小发电装置特别是旋转叶轮所占体积。本发明适应性强,能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66 具有混合器和喷射器的涡轮 CN200880016840.X 2008-03-24 CN101680422A 2010-03-24 沃尔特·M·普雷斯; 迈克尔·J·沃勒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器/喷射器涡轮机(“MEWT”)系统,其能持续超过现有风力涡轮机的效率。在优选实施例中,申请人的MEWT以独特的方式结合了先进的混流技术、单级和多级喷射器技术、飞行器和推进空气动力学以及噪音控制技术,以在流体动力学上提高风力涡轮机的工作效能和效率,从而使其工作效率能持续超过贝兹极限。申请人的优选MEWT实施例包括:具有空气动力学外形的涡轮机外罩,其具有入口;由定子叶片构成的环;由与定子叶片直线排列布置的旋转叶片构成的环(即,叶轮);以及混合/喷射,其用于在低能的涡轮机出流与高能的旁路气流快速混合时,增加通过涡轮机的气流量。在迎风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EWT能够产生三倍于或更多倍于其无外罩的对应装置的功率,并且可以使风电场的生产率提高两倍或更多倍。同样的MEWT更加安全和安静,为居住区域提供了改进的风力涡轮机方案。
67 用于创建能量收集设备的联网基础结构分发平台的系统和方法 CN200780050537.7 2007-12-21 CN101680421A 2010-03-24 G·费恩; E·梅里特
一种用于创建能量收集设备的联网基础结构分发平台的系统和方法。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工具包括能量存储系统;以及耦合到交通工具的至少一个太阳能生成设备。至少一个太阳能生成设备被配置成由太阳光生成电。至少一个太阳能生成设备被配置成电连接到道路系统电力网。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用于交通工具收集太阳能并且将太阳能提供给道路系统电力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从基于交通工具的太阳能收集设备产生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存储电能;以及将存储的电能放电到道路系统电力网。
68 涡轮机和风力设备 CN200780017101.8 2007-05-10 CN101443546A 2009-05-27 亚历山大·布鲁克; 弗拉迪斯拉夫·雷格; 弗兰克·斯米特
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组件,其包括布置在支撑体上的多个风力涡轮机,每个风力涡轮机均包括:转子,具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定子,以使得转子可以在涡轮机轴线上转动以产生电能的方式支撑转子;以及遮板,遮板在定子和转子的周围沿周向延伸并且支撑定子,以限定出在遮板的入口部处具有特定空气通道直径的空气通道。遮板具有一最大外径,以使得空气通道直径包含在该最大外径的0.82倍至0.9倍的范围内。此外,遮板沿涡轮机轴线方向的长度包含在外径的0.1倍至0.25倍的范围内。
69 能转换系统 CN200810128472.X 2008-07-01 CN101408151A 2009-04-15 克里斯托弗·G·E·奈廷格尔
一种用于建筑物能转换系统(10),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子(12)、涡轮(12)安装在其上的具有第一斜度的斜屋顶结构(14)和支撑在斜屋顶结构(14)上处于涡轮(12)上方的盖(16)。盖(16)具有小于第一斜度的第二斜度。盖(16)和屋顶结构(14)一起形成风通道(28),以引导风流过涡轮(12)。对于每个涡轮(12)还设置有整流罩(34)。每个整流罩(34)围绕相应的涡轮(12)的上部。整流罩(34)具有空气动力形状,并配置成会聚空气流过或穿过各自的涡轮(12)的风力转子(30)。整流罩(34)沿垂直方向在盖(16)和屋顶结构(14)之间延伸。
70 带有流动表面的涡轮 CN200680047422.8 2006-12-18 CN101331316A 2008-12-24 P·格雷伯; T·瑟伦森
发明涉及一种增加涡轮机的输出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流动表面被放置在风力涡轮机处。在低风速下,所述流动表面被设置以向上朝着和/或离开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引导风并且因此使用转子中的文丘里效应的优点。在高风速下,所述流动表面完全或部分避开风的流动。而且,所述流动表面可以基于风速和风向的测量和/或风力涡轮机的功率信号围绕风力涡轮机被调节。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系统,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流动表面和用于调节所述流动表面以便可以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文丘里效应的优点最大化风力涡轮机的输出的装置。
71 设备 CN200680043836.3 2006-09-22 CN101313147A 2008-11-26 C·雷蒙德·格林
一种设备利用可转动固定在一个表面上的锚固件。滑槽连接到锚固件上,并且设置腔室。限制部位于腔室内,以便将风集中在滑槽的环形区域内,并且使其引导到发电机。发电机接着用来产生电能,运动物体和类似情况。
72 浮动的太阳能竖井 CN03825948.6 2003-09-08 CN100374717C 2008-03-12 赫里斯托斯·帕帕耶奥尔尤
浮动的太阳能竖井由三部分、主竖井(1.1)、重基底(1.2)和折叠的下部(1.3)组成,如图1(a)所示。主坚井(1.1)由充满不可燃的较轻气体的诸圆筒形气环D1(图2)组成。这诸圆筒形气环D1在诸支撑环D2(图3)的帮助下在它们之间被扎紧,以致它们形成紧凑的热绝缘的圆筒形竖井。主竖井的诸紧凑部分被紧固于可动的重基底上。诸连续的紧凑部分由能够进入和流出的环境空气充满的诸环D1分开,以致保证诸连续部分的动学的单独性。主竖井能够浮动;自上升和通过可动的重基底(1.2)被紧固于支座(1.4)。在它的重基底的下部内紧固太阳能竖井的折叠下部(手琴类型,1.3)。空气能够自由地进入和流出折叠下部的诸环,从而浮动的太阳能竖井能够接受任何适当的倾斜,以致承受外部的风(图1b)。
73 全向轮机 CN200580044762.0 2005-12-14 CN101103198A 2008-01-09 瓦海斯瓦兰·苏雷珊
发明公开一种竖直排气的带罩式全向轮机组件(1),该风轮机组件包括扩散器(9)和包围并限定集气室(12)的结构,集气室(12)捕获任何方向的风并且将其引导为经由叠置的环形弯曲叶片(10a-10e)竖直流动。叶片(10a-10e)由竖直壁(6.1-6.3)固定。扩散器(9)连接在转子(3)的下游侧,并且横截面朝着气流方向扩大。在扩散器(9)的出口附近形成楔形件(41)和套圈(40)。楔形件(41)和套圈(40)通过使流过扩散器出口的自由风偏转而有助于增强通过转子的气流。
74 气动扇发电系统 CN200580046114.9 2005-11-09 CN101099041A 2008-01-02 亨卓克·康尼里尔斯·范哈尔斯丽尔
发明包括一个与扇联合作用的次级风扇和与次级风扇联合作用的发电机,其中次级风扇与风扇的轴线保持一致,且次级风扇的叶片在风扇的叶片附近。穿过风扇的气流导致次级风扇的转动从而产生电。次级风扇可按照所需输出采用与风扇相同或较少的叶片数目以及相同或较小的螺旋
75 涡轮转子突起部 CN200580022149.9 2005-05-17 CN101014765A 2007-08-08 布德·T·J·约翰逊
一种平轴线涡轮机,其具有转子(3),转子的正面突起部包括位于多叶片涡轮转子(3)上游的静止球形头(1),其使得占总正面区域面积70%以上的风偏移并且加速。一系列的薄翼面(12)径向地、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球形头(1)上,以引导风朝向涡轮的短叶片(4)。
76 多旋翼电机 CN02828978.1 2002-12-28 CN1328499C 2007-07-25 朱张植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旋翼的电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减少与风力相关的产生于旋翼上的负荷和阻力,以获得高效率的旋转能,并可以根据风压的不同,柔性地吸收作用在旋翼上的冲击。该风力发电机包括:多个旋翼,其旋转半径彼此不同,并可根据风向独立旋转。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可以防止由与风力相关的在整体上被拉长的旋翼上产生的负荷和阻尼导致的旋转能的抵消。并且,通过加速器罩提高风速,并使风作用在旋翼上以获得高效率的旋转能。进一步,本发明可以弹性地吸收作用在旋翼上的冲击及支撑旋翼,使得旋翼可以根据风的强度逐渐旋转,以防止由于疾风而造成的风力发电机的损坏。此外,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并改善稳定性及运转的可靠性。
77 采用多系统发电和脱盐的结构和方法 CN200480043418.5 2004-04-23 CN1997859A 2007-07-11 莫雄策
发明的锥体结构包括基座和三个或更多个侧部框架,每个侧部框架与基座之间都形成度,该锥体结构内部具有封闭的空间,具有收集太阳能的装置和从太阳收集并传送热能的装置;将周围空气吸入到封闭空间的空气吸入装置;多个涡轮机;吸收并保持热量传输介质的主热量存储器,热量传输介质在其内部加热并被送到顶部的日间箱内,热量传输介质通过流回主热量存储器的位于侧部框架上的管道的网状结构由热量吸收和传输层加热,其中热能被收集、吸收并传送到锥体结构的密封空间内,加热位于密封空间和空气吸入装置内的空气,在周围空气和锥体结构的密封空间内的经加热的空气之间产生温度差,使得生成加热空气的持续流动,从而转动风力涡轮机。如果需要,热能可以被脱盐系统用来将加工为饮用水
78 从流动的流体中提取能量 CN200480026135.X 2004-07-12 CN1849450A 2006-10-18 亚伦·戴维森; 克雷格·科林·希尔
一种利用扩散器(11)从流动的流体中提取能量的方法和装置,其具有由一系列翼型截面部件(15)形成的多个侧壁,且在多个部件(1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设置间隙(29)以允许将流体流从扩散器(11)外部引入扩散器的流道(16)中,从而位于流道(16)中的原动机(20)可增加从流动的流体中提取的能量。
79 浮动的太阳能竖井 CN03825948.6 2003-09-08 CN1742158A 2006-03-01 赫里斯托斯·帕帕耶奥尔尤
浮动的太阳能竖井由三部分、主竖井(1.1)、重基底(1.2)和折叠的下部(1.3)组成,如图1(a)所示。主竖井(1.1)由充满不可燃的较轻气体的诸圆筒形气环D1(图2)组成。这诸圆筒形气环D1在诸支撑环D2(图3)的帮助下在它们之间被扎紧,以致它们形成紧凑的热绝缘的圆筒形竖井。主竖井的诸紧凑部分被紧固于可动的重基底上。诸连续的紧凑部分由能够进入和流出的环境空气充满的诸环D1分开,以致保证诸连续部分的动学的单独性。主竖井能够浮动;自上升和通过可动的重基底(1.2)被紧固于支座(1.4)。在它的重基底的下部内紧固太阳能竖井的折叠下部(手琴类型,1.3)。空气能够自由地进入和流出折叠下部的诸环,从而浮动的太阳能竖井能够接受任何适当的倾斜,以致承受外部的风(图1b)。
80 具有气流加速 CN00818007.5 2000-11-22 CN1238632C 2006-01-25 佩德罗·M·马雷罗·奥沙纳汗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转子塔,所述转子的叶片与将风能化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相连,该风塔包括在气流进气部和气流出气部之间设置有变窄部分的风道导管,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里,所述变窄部分设置在导管的中部,所述转子在变窄部分的中央转动。风塔也可以设置有掠过区域为圆顶形状的转子和导管,所述导管具有适应于所述形状或与它们类似的形状。所述风塔还可以包括位于导管进风口的激励器和关闭进风口的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