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立式多气缸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CN201310408205.9 2013-09-10 CN103670832B 2017-12-22 白石健太郎; 岸真治
发明提供能够促进向各气缸均匀地分配渗漏气体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吸气装置。吸气歧管(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集气部(3)、配置在集气部(3)的前后方向中央处的吸气导入部(4)、从集气部(3)的前后端部(5、6)导出的分支部(7、7),分支部(7)与缸体头的吸气口连接。在吸气导入部(4)的上部配置有节气体(8),节气阀体(8)具有蝶型的节气阀(9),节气阀(9)的阀轴(10)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吸气歧管(1)的吸气导入部(4)设有渗漏气体入口部(2),渗漏气体入口部(2)配置在半开的节气阀(9)的下端部(9a)所指向的一侧且节气阀(9)的下端部(9a)的下游侧的位置
2 当汽缸停用时控制通过通系统的空气流的系统和方法 CN201410094223.9 2014-03-14 CN104047672B 2017-08-15 R.J.皮里克; T.A.斯皮克斯
发明涉及当汽缸停用时控制通过通系统的空气流的系统和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系统包括空气流确定模和汽缸启用模块。空气流确定模块确定通过用于发动机曲轴箱的通风系统的空气流的量。当在所述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所述发动机的汽缸被停用时,汽缸启用模块基于通过所述通风系统的空气流的量选择性地启用汽缸。
3 内燃发动机曲轴箱通装置、箱通风管道及其连接系统 CN201410040082.2 2014-01-27 CN103968173B 2016-10-05 弗兰克·卡勒; 海科·弗雷特
发明涉及用于内燃发动机曲轴箱通装置,该通风装置具有将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连接至内燃发动机的进气道的通风管道,还涉及箱通风管道和用于流体管道的连接系统。通风管道包括:第一管连接器(10),以及具有接收腔(24)的第二管连接器(20),第一管连接器(10)能插入接收腔内;其中在接收腔(24)中形成有第二凹槽(22);并且第一管连接器(10)具有第一沟槽(12);其中第一凹槽(12)内插入有可压缩的定位环(40);当第一管连接器(10)插入接收腔(24)内时,可压缩的定位环能与第二凹槽(22)接合;或者第二凹槽(22)内插入有可膨胀的定位环;当第一管连接器(10)插入接收腔(24)内时,可膨胀的定位环能与第一凹槽(12)接合。
4 具有由盖垫片遮蔽的曲轴箱强制通分离器入口的发动机 CN201410067121.8 2014-02-26 CN104005813B 2016-08-31 M.B.弗莱克
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限定排回通道和曲轴箱强制通(PCV)通道。该排回通道和PCV通道被布置为彼此流体连通。汽缸盖被连接到发动机缸体。该汽缸盖限定回油通道。该回油通道被布置为与排回通道和PCV通道都流体连通。盖垫片被布置在发动机缸体和汽缸盖之间且包括搁板,该搁板在PCV通道之上至少部分地延伸以阻止穿过回油通道排入排回通道的液体进入PCV通道,同时允许流动穿过回油通道的气体进入PCV通道。
5 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进气歧管和内燃发动机 CN201610083949.1 2016-02-06 CN105888774A 2016-08-24 岩爪幸男; 矢野秀任
一种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构造成将内燃发动机(10)内的窜缸混合气排放至进气歧管(12)内的进气通道(13)。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包括窜缸混合气通道(15)、流量控制(18)、连通孔(40)和盖(50)。窜缸混合气通道(15)包括发动机气体通道(16)和进气歧管气体通道(17)。连通孔(40)设置在进气歧管(12)中。连通孔(40)构造成连通进气歧管(12)的外部与进气歧管气体通道(17)的位于流量控制阀(18)在气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部分。连通孔(40)使进气歧管气体通道(17)通向大气。盖(50)构造成打开及闭合连通孔(40)。
6 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CN201610007305.4 2016-01-06 CN105781821A 2016-07-20 矢野秀任
一种内燃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100)包括:多个进气管(21),其配置为分别连接到内燃发动机(1)的主体(1a)的气缸(1c);外部气体分配部(30),其将单一类型的外部气体分配到多个进气管(21)中的每一个进气管;进气系统(100)的主体(90),其包括多个进气管(21)和外部气体分配部(30);以及外部气体导入通道(40),其与进气系统(100)的主体(90)形成为一体,外部气体导入通道(40)配置为将内燃发动机(1)的主体(1a)连接到进气系统(100)的主体(90)的外部气体分配部(30),外部气体导入通道(40)作为将外部气体从内燃发动机(1)的主体(1a)导入到外部气体分配部(30)的单一通道。
7 内燃机 CN201511000822.0 2015-12-28 CN105756747A 2016-07-13 大原威雄
结构不复杂并能防止串漏气体包含的分冻结而堵塞串漏气体配管的内燃机。串漏气体出口部(6B)配置于发动机主体(6)并且配置在涡轮增压器(15)的上方,串漏气体入口部(13B)配置在进气配管(13)的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部位处,并且串漏气体入口部(13B)在铅直方向上位于串漏气体出口部(6B)的附近的位置,串漏气体配管(21)从发动机主体(6)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至进气配管(13)。在发动机主体(6)的上部配置有覆盖进气配管(13)的一部分和空气滤清器(11)的盖构件(20),盖构件(20)设有形成为从发动机主体(6)的上部向涡轮增压器(15)的上方延伸且向水平方向突出并且覆盖串漏气体配管(21)的上方和侧方的串漏气体配管覆盖部(20A)。
8 内燃机的漏气处理装置 CN201480053003.X 2014-06-10 CN105612318A 2016-05-25 池谷洁
用于降低进气声音的谐振器(12)与将节流室(5)和空气滤清器壳体(7)连接的进气管(6)连接。漏气处理装置具有由新气导入用软管(16)构成的新气导入通路和由漏气用软管(20)构成的漏气通路,新气导入用软管(16)将气缸盖罩(4)和谐振器(12)连通。新气导入用软管(16)所连接的谐振器(12)的连接器部(15)具有作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下体(13)的一部分而一体成型的节流孔(21)。通过由节流孔(21)实现的节流作用以及谐振器(12)的扩张作用,脉动有效地降低。
9 油雾分离器 CN201080026229.2 2010-05-28 CN102803668B 2016-04-06 斯特凡·鲁佩尔
发明涉及一种设计为冲击器的油雾分离器(1),其具体应用于曲轴箱强制通系统中,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喷嘴(2)的喷嘴装置;-冲击墙(3),该冲击墙定位为与至少一个喷嘴(2)相对,并被涂覆上分离材料(4);-其中在至少一个喷嘴(2)的区域中,与周围区域(5)相比,在所述喷嘴(2)和分离材料(4)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了。因而达到了对漏气的强烈的流动偏转,因此改良了油雾分离器的分离率。
10 用于抑制减速燃料切断的系统和方法 CN201510021770.9 2015-01-16 CN104791115A 2015-07-22 J.A.古达尔
申请涉及用于抑制减速燃料切断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减速燃料切断模。减速燃料切断模块被构造成以减速燃料切断模式运行从而去激活到发动机气缸的燃料。第一流速模块被构造成确定反应气体流速。补偿模块被构造成基于该反应气体流速确定温度补偿值。第一温度模块被构造成估计所述发动机的废气系统的催化剂的第一温度。求和器被构造成对所述温度补偿值和所述第一温度求和以产生和值。第二温度模块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和值估计所述催化剂的第二温度。比较模块被构造成执行在所述第二温度和阈值之间的第一比较并且基于所述第一比较产生抑制以减速燃料切断模式运行的抑制信号
11 空气滤清器结构 CN201210069418.9 2012-03-15 CN102691600B 2015-06-17 清水孝彦; 三川诚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结构,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集中有多个功能时,不会导致过滤、吸气等性能的降低,且能够将空气滤清器与内燃机等连接的配管较短地构成。在配置于动单元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中,空气滤清器结构的特征在于,空气滤清器壳体从内燃机的侧方朝向后轮的侧方沿前后方向细长地形成,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前侧朝向前方地形成与连接管的上游端连接的吸气出口通路,在空气滤清器壳体内的吸气出口通路的后方设有过滤部,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前侧且在吸气出口通路的周围,与内燃机的窜漏气体返回配管连接的窜漏气体返回通路和其它通路以窜漏气体返回通路成为其它通路的下侧的方式上下排列地朝向前方形成。
12 V型内燃机的漏气处理装置 CN201380050979.7 2013-10-01 CN104685173A 2015-06-03 仲摩俊介; 荒井信人; 大西崇博
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所期待的漏气处理性能的同时,实现空间效率的提高。作为连接曲轴箱(18)和进气通路的气体路径设有与比各汽缸排列组(VA、VB)的节气(27)靠上游侧的进气通路连接的第一、第二气体路径(31、32)、与一汽缸排列组的进气通路的节气门下游部分连接的第三气体路径(33)。在各气体路径(31~33)设置具有分离处理漏气中的油雾的功能的分离器(34~36)。在曲轴从下方向上方旋转的一侧,在第一汽缸排列组(VA)仅配设第一分离器(34),在配置于曲轴从上方向下方旋转的一侧的第二汽缸排列组(VB)并列设置第二分离器(35)和第三分离器(36)这双方。
13 经由单独通道向进气端口引入排放气体的方法 CN201210398975.5 2012-10-19 CN103061912B 2015-05-20 M.B.弗莱克; T.A.斯皮克斯; K.M.卢钱斯基
一种内燃发动机包括多个PCV端口,所述PCV端口内部地形成在发动机缸体和汽缸盖内。PCV端口直接连接曲轴箱腔室与由汽缸盖限定的多个进气端口中的每一个。积聚在曲轴箱腔室内的漏气气体通过内部PCV端口直接排出到进气端口中。
14 一种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多级节流膨胀法 CN201410759514.5 2014-12-12 CN104564320A 2015-04-29 王少平; 陶凝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多级节流膨胀法,通过设置突缩节流结构将高压窜气的压能转换成动能,然后再通过设置突扩膨胀结构使高速窜气的动能耗散为热能,多级节流膨胀法的关键在于构造一个从发动机燃烧室曲轴箱的具有多级节流膨胀功能的余隙通道,该余隙通道在发动机混合气压缩,点火燃烧与膨胀做功过程中会产生足够大的流动阻力,能有效地阻止高压混合气和高温高压之燃气从发动机燃烧室和气缸到曲轴箱的窜气泄漏,而在排气过程中则能确保只有少量氢排放物可从余隙中逸出,既能大幅有效地减少发动机的缸内积碳和尾气排放中的碳氢排放,又能显著提升发动机的燃气效率和发动机的整机性能,适合推广应用。
15 PCV安装结构 CN201180050476.0 2011-10-19 CN103180557B 2015-03-18 调威夫; 上间均
一种用于将发动机(1)的曲轴箱强制通(PCV)(41)安装在发动机本体(4)上的PCV阀安装结构,包括:窜气再循环系统(8),该窜气再循环系统包括通风软管(42),该通风软管将发动机本体(4)连接到将外部空气导入发动机本体(4)中的进气装置(5)并具有使在发动机本体(4)中产生的窜气再循环到进气装置(5)的再循环通路(42a);油冷却器装置(9),该油冷却器装置在润滑油(27)和温度比润滑油(27)低的媒介溶液之间进行热交换;和罩盖(38),该罩盖将油冷却器装置(9)的热传递到PCV阀(41)。
16 内燃机 CN201410375468.9 2014-08-01 CN104343558A 2015-02-11 村手伸行; 三谷信一
一种内燃机,包括: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并变更所述第一通道中的气体流通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通道将曲轴箱的内部和位于调节进气量的调节部的下游侧的进气通道中的部分互连;以及设置在第二通道中并变更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气体流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曲轴箱的内部和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上游侧的所述进气通道中的部分互连。如果内燃机温度高于给定值,并且燃料减量校正程度超过给定程度,那么所述第一部分减少经所述第一通道流通的气体的流量,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流动方向限制为气体从所述进气通道流向所述曲轴箱的方向。
17 带有增压器的内燃机 CN201280068467.9 2012-07-06 CN104081020A 2014-10-01 盐田隼平; 角田有史; 杉山末吉
发明的带有增压器的内燃机,配备有:涡轮增压器(18),所述涡轮增压器(18)将压缩机(18b)配备在进气通路(24)上;连通通路(52),所述连通通路(52),将进气通路(24)的压缩机叶轮(18b3)的上游侧的部位和内燃机(10)的内部空间(90)连接起来;油供应装置(96、98、100),所述油供应装置将油供应到吸入空气流动的压缩机(18)的内部通路内。油供应装置(96、98、100),在担心沉积物向压缩机(18)的内部堆积的沉积物堆积运转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沉积物堆积运转条件不成立的情况相比,增加供应给内部通路的油的量。
18 当汽缸停用时控制通过通系统的空气流的系统和方法 CN201410094223.9 2014-03-14 CN104047672A 2014-09-17 R.J.皮里克; T.A.斯皮克斯
发明涉及当汽缸停用时控制通过通系统的空气流的系统和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系统包括空气流确定模和汽缸启用模块。空气流确定模块确定通过用于发动机曲轴箱的通风系统的空气流的量。当在所述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所述发动机的汽缸被停用时,汽缸启用模块基于通过所述通风系统的空气流的量选择性地启用汽缸。
19 曲轴箱强制通系统 CN201410078981.1 2014-03-05 CN104033209A 2014-09-10 T.A.斯皮克斯
一种发动机组件,其包括发动机和进气组件。该发动机限定燃烧室曲轴箱,且进气组件包括和燃烧室流体连通的进气歧管。该发动机可设置有空气-机油分离器,且该空气-机油分离器限定分离器体积、入口和出口,其中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一个都和分离器体积成流体连通。空气-机油分离器的入口设置为和曲轴箱流体连通,而空气-机油分离器的出口设置为和进气歧管成流体连通。该空气-机油分离器还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邻接且围绕分离器体积,且限定多个凹陷部,且每一个凹陷部都相应地配置为保持相应体积的流体。
20 具有由盖垫片遮蔽的曲轴箱强制通分离器入口的发动机 CN201410067121.8 2014-02-26 CN104005813A 2014-08-27 M.B.弗莱克
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限定排回通道和曲轴箱强制通(PCV)通道。该排回通道和PCV通道被布置为彼此流体连通。汽缸盖被连接到发动机缸体。该汽缸盖限定回油通道。该回油通道被布置为与排回通道和PCV通道都流体连通。盖垫片被布置在发动机缸体和汽缸盖之间且包括搁板,该搁板在PCV通道之上至少部分地延伸以阻止穿过回油通道排入排回通道的液体进入PCV通道,同时允许流动穿过回油通道的气体进入PCV通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