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 / 蒸汽机装置;贮汽器;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发动机装置;应用特殊工作流体或循环的发动机 / 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以应用特殊工作流体为特点的装置或发动机;闭合回路循环中运行且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装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热功转换方法 CN201611050152.8 2016-11-25 CN107246290A 2017-10-13 靳北彪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功转换方法,利用流体使物体旋转,利用流体使所述物体受产生进动作用绕动力轴心旋转。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功转换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2 降温节能系统 CN201610106523.3 2016-02-26 CN107131035A 2017-09-05 杨铭域
一种降温节能系统,热片固定在车排气管上,管与热片固定并接触,水管连接气管,气管连接到蒸汽轮机,气管与冷片固定并接触,气管连接水管,水管连接水蒸汽轮机转动再通过轴带动扇转动,热片与水管接触,把热传给水管,冷片与气管接触,把气管的热导走,冷片固定在车上空调蒸发器的下方,接触到蒸发器的泠凝水,泠凝水的温度低,冷却效果更好,充分利用了浪费掉的能源,为相关部件降温、节能。
3 热交换发动机 CN201480083527.3 2014-11-18 CN106922158A 2017-07-04 特里·范尼斯博奇
轨道式滚动热交换发动机,膨胀式螺旋热交换发动机,以及滑片式热交换发动机是三种相似的利用发动机腔室中流体相变导致体积的变化,以及应用气体膨胀与收缩产生功率的实用设计。发动机壳体中形成多个工作腔室,每个工作腔室中包含有在预期的温度范围之内的定量的气体和流体。热能通过壳体传导进入到其中的工作腔室中,工作腔室中气压随之变化且工作腔室的体积随着腔室位移的变化而变化。热膨胀或收缩由流体的相变产生,并在每个工作腔室容积变化的过程中产生扭矩做功。
4 一种热功转换方法 CN201611050151.3 2016-11-25 CN106801631A 2017-06-06 靳北彪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功转换方法,利用工质自身的压能使自身产生涡旋流和进动力矩,利用所述涡旋流和/或所述进动力矩对外输出动力。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功转换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5 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型空气压缩机 CN201611262345.X 2016-12-30 CN106762647A 2017-05-31 钟仁志
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型空气压缩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空气压缩机能量浪费严重或者余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余热利用节能型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组、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工质,压缩机组上方开设有进气口,压缩机组下部侧方开设有出气口,压缩机组上设置有电机,压缩机组上设置有膨胀机,压缩机组的传动轴一端联接于电机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膨胀机相联,该压缩机组与膨胀机之间还设置有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工质泵和蒸发器依次相联构成余热利用循环回路,压缩机组为螺杆机,压缩机组为二级压缩,膨胀机以氟氯昂为工质做功。本发明具有结构更加简单且节能效果更好的优点。
6 处理方法、水处理系统以及水处理装置 CN201580041261.0 2015-11-05 CN106659976A 2017-05-10 井手智仁; 佐野健二; 今田敏弘
按照实施方式的处理方法是使用包括含水的对象液和驱动溶液的作业介质的水处理方法。驱动溶液是在与水之间产生渗透压差的高渗透压液。该方法包括:(1)在用渗透膜分隔的渗透压发生器中,利用在对象液和驱动溶液之间产生的渗透压差,产生水和驱动溶液的混合液的流束,(2)将混合液的流束输送至气化分离部,(3)利用压差分离水和驱动溶液,以及(4)对用所述气化分离部分离的驱动溶液进行再利用。
7 一种蓄能系统 CN201610304050.8 2016-05-10 CN106256995A 2016-12-28 靳北彪
发明公开了一种蓄能系统,包括保温高压容器、保温低压容器、压缩机构和膨胀机构,所述保温低压容器经所述压缩机构与所述保温高压容器连通,所述保温高压容器经所述膨胀机构与所述保温低压容器连通。本发明所述蓄能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8 热能产生有用能的方法 CN201380040099.1 2013-07-23 CN104508258B 2016-12-14 约阿夫·科恩
发明涉及从热能产生有用能的方法。移动粒子总群体限制在传导管道的封闭回路中,受保守场的作用单向流动。回路除两个非并列区域之外是隔热的,第一区域允许与回路外较热的环境热交换以制热,第二区域允许与回路外较冷的环境热交换以制冷。封闭回路上设有负载,目的在于将负载从移动粒子流动接收的能量转化为有用输出能量。位于负载之前和之后的单向回路的两部分,流速矢量或矢量的分量与保守力场相平行;两部分中的一部分具有移动粒子的热流,另一部分具有移动粒子的冷流,当所选移动粒子的密度温度升高而减小时,保守力场的方向与回路部分中冷流的速度矢量相同或与冷流速度矢量的分量相同,当移动粒子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方向相反。
9 一种复合工质火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1610397937.6 2016-06-07 CN105888755A 2016-08-24 刘明; 严俊杰; 李根; 王进仕; 种道彤; 刘继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工质火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发电系统采用和二两种工质,发电循环采用水蒸汽动力循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两种循环;在锅炉烟气温度高于900℃的高温烟气区域布置水蒸汽动力循环受热面,烟气温度在300℃至900℃的中温烟气区耦合布置水蒸汽动力循环受热面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受热面,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冷端换热器热量用于加热水蒸汽动力循环工质和锅炉送,在低温烟气区布置锅炉送风空气预热器和水蒸汽动力循环工质加热器;本发明能够大幅度降低锅炉中温烟气段不可逆损失,提高综合发电效率。
10 多能互补式发电机 CN201610320373.6 2016-05-16 CN105863963A 2016-08-17 王虎; 贾英韬; 张孝勇; 赵天亮; 王鹤麒; 郑钦; 李芮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式发电机组,包括一底座、四根支撑杆、四太阳能电池板、一根固定杆、一发电机、一固定箱和一微型燃气轮机,还包括一密封箱和一燃料电池,还包括一生物质发电锅炉和一废料箱,还包第一、二、三、四、五蓄电模组和控制器,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通过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进行发电,通过微型燃气轮机利用天然气进行发电,通过燃料电池利用燃料进行发电,通过生物质发电锅炉进行生物质发电,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二、三、四、五蓄电模组的输出和蓄电,能源利用率高,成本低,用能方式灵活。
11 一种空气能发电站 CN201511033849.X 2015-12-31 CN105649696A 2016-06-08 郑飞洋; 郑志力
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能发电站,用于利用空气能进行发电。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将液态的第一制冷剂转换为气态的第一制冷剂,气态的第一制冷剂吸收第一热能后上升至预设高度,并进入设置于预设高度处的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将气态的第一制冷剂转换为液态的第一制冷剂,液态的第一制冷剂从预设高度处向下冲击轮发电机组的水轮,从而使该水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且第一热能为第一冷凝器所输出的转换后的液态的第一制冷剂从预设高度处向下输出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能,该过程中利用空气中的热能便可输出电能,实现了新能源的开发。
12 非能动式低温热能有机物工质发电方法 CN201310496376.1 2013-10-21 CN103527271A 2014-01-22 翁一武; 薄泽民; 吕小静; 耿孝儒
发明涉及非能动式低温热能有机物工质发电方法,利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内的有机物工质受热蒸发,当有机物工质的压达到设定压力时,蒸发器出口的自力式压控在工作压力触发下打开,有机物工质蒸汽进入透平,推动透平做功,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做功后的低压低温乏气进入冷凝器冷凝,通过第一蒸发器、二轮流输出工作蒸汽,连续带动透平做功,输出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性能可靠、依靠工质在密闭空间受热蒸发实现压力的升高进行运转。
13 直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生物质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及用于操作直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方法 CN201280014938.8 2012-03-23 CN103443406A 2013-12-11 J-U·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使用工作介质生成电的直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200)可以包括:锅炉子系统(234),包括(236)和锅炉(238),泵(236)被配置为泵送工作介质通过锅炉(238);蒸汽分离器(232),连接至锅炉(238)的工作介质出口并且被配置用于分离工作介质的气相;有机朗肯涡轮(210,410),流体连接至蒸汽分离器(232)以便用已经在有机朗肯涡轮模块(210,410)中使用的工作介质填充蒸汽分离器(232),有机朗肯涡轮模块(210,410)包括由所分离的工作介质气相进行驱动的涡轮(212);以及控制系统(305),被配置为对泵(236)进行控制以调节工作介质通过锅炉(238)的循环速度,使得工作介质的至少15%、20%、30%、40%或50%在离开锅炉(238)时保持为液相。
14 功率接收设备、功率接收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功率馈送系统 CN201310122230.0 2013-04-10 CN103368278A 2013-10-23 有泽繁
一种功率接收设备,包括:功率接收线圈,配置为当功率馈送设备经由磁场提供功率时接收功率;交流电源,配置为对所述功率接收线圈施加交流电压;异物检测部分,配置为从对其施加交流电压的所述功率接收线圈中感应的电流和交流电压生成所述功率接收线圈的阻抗的改变量,并且基于所述改变量检测所述功率接收线圈和所述功率馈送设备之间的异物。
15 旋转式蒸汽 CN200680026520.3 2006-07-27 CN101228352B 2012-12-19 山本康
发明的旋转式蒸汽机,通过简单的结构,不限于高温热源、从内燃机的废热等各种低温状态的热源有效率地得到机械能。在该发动机中,在充满液体的密闭容器(2)内可旋转地配置有设置了多个容积室(11)的转子(1)。在转子(1)的下方设置有蒸汽产生部(4),由内燃机的废热等加热的液体在此蒸发,产生的蒸汽从流出路(42)向转子的容积室(11)喷出。由于蒸汽蓄存在容积室(11)内,因此在转子(1)一侧的容积室(11)作用有浮,转子(1)旋转而产生刚体动能。随着转子(1)的旋转,容积室(11)内的蒸汽被放出到密闭容器(2)内而被导入冷凝器(3),并在此冷凝而回流到密闭容器(2)。密闭容器(2)内的压力通过真空(34)保持在饱和蒸汽压,由此即使液体为低温也能成为蒸汽并使转子(1)旋转。
16 液化天然气的布雷顿循环再气化 CN201110156943.X 2011-05-30 CN102261272A 2011-11-30 M·A·戈扎拉斯萨拉札; M·芬肯拉思; J·埃克斯泰恩; C·S·K·贝洛尼
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再气化液化天然气(LNG)的设备(100)的发电设施。该设备包括压缩机(116)和热回收系统(112),压缩机(116)被配置成对工作流体加压,热回收系统(112)被配置成向工作流体提供热。涡轮机(114)被配置成利用热的工作流体做功。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118)被配置成从工作流体向在第一压的第一级液化天然气传热,以及向在第二压力的第二级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工作流体中的至少一个传热。
17 用于使用活塞型气体压缩和膨胀单元存储和返回电能的装置和方法 CN200880112126.0 2008-10-03 CN101828319A 2010-09-08 J·吕埃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存储和返回电能的装置和方法,包括包含多孔耐火材料(11)的第一和第二隔热外壳(1,2),通过使气体流经分别地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顶部和底端(11,21和11,22)之间的管道回路(1c,1d,2c,2d)中的第一和第二压缩/膨胀组(30,40)来使气体流动,每个压缩/膨胀组均包括在气缸(30b,40b)中平移移动的活塞(30a,40a),每个组均在不同的模式中操作,不是在压缩模式中就是在膨胀模式中,两个压缩/膨胀组之一接收处于高于另一个组中的温度下的气体,这样在压缩模式中它由消耗用于存储E1的电能的电动机(41)驱动,并且在热发动机模式中它驱动能够使电能(ER)被返回的发电机(52)。电能以热的形式存储在耐火物质的质量中,并且所述存储的热势能以电能的形式返回。
18 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及系统 CN200810050293.9 2008-01-23 CN101255806A 2008-09-03 韩明友
一种非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热电转化技术领域,其方法是:采用氢氟烷类或全氟烷类物质代替水作为发电系统的工作介质,采用液或氢氟烷类或全氟烷类作为回收系统工作介质。系统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加热两种系统。其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热电转化技术实现模式的重大改进,热电转化效率从现有技术的30%左右提升至60%左右。在帮助热电企业实现单位电能耗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也相应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装备的造价较低,设备运行成本也较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组合将会因为消除或减少了冷却水蒸发散失。
19 一种双热循环喷气发动机 CN201710311272.7 2017-04-29 CN107100758A 2017-08-29 李斌; 李皓
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在大气层内使用,以喷气产生推的喷气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双热力循环喷气发动机,包括可调进气道、多级压气机、多级压气机中段的抽气集气装置、引气装置、涡轮组件、两个燃烧室、两个可调尾喷管等主要部件,这些部件构成热力循环系统A和热力循环系统B,所述热力循环系统A和热力循环系统B协同工作。该发明为提高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推重比、热效率、推进效率和降低燃料消耗率提供了新途径和方法。
20 一种燃料余热动/发电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10152899.2 2017-03-15 CN106837447A 2017-06-13 张于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余热动/发电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燃料动力主机缸套内的冷却介质进入气缸余热换热器,与气缸余热换热器内液态的工作介质热交换,加热工作介质蒸发吸收气缸排放的余热;工作介质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燃料动力主机排放的烟气加热工作介质,吸收烟气余热;工作介质吸收气缸和烟气余热后蒸发为气体,通过管道送入余热膨胀机,推动余热膨胀机转动输出膨胀机械功,增加机械设备或发电机主轴的动力输出量;气态工作介质进入冷凝器被冷凝为液态;冷凝后的液态工作介质由循环提升压力后,进入气缸余热换热器,形成热力循环。本发明充分利用排放的余热量与环境温度之差,实现热/动或热/电转化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