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固定结构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竖井;隧道;平硐;地下室 / 衬砌或不衬砌的隧道或平硐;其掘进的方法或设备 / .{改良土壤或岩石,例如,通过冻结、注射(用于凿井入E21D1/10;用于粘尘的液体的注射入E21F5/18;改良或保护基础土壤或岩石入E02D3/00;在注射期间使用的钻井封闭,即:封隔器入E21B33/12)}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 CN201610157429.0 2016-03-21 CN105781556A 2016-07-20 叶永茂; 陶家顺; 李展峰
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包括膜袋围堰,在待开挖区域进行构造膜袋围堰,先根据预先打下的定位桩进行膜袋铺设;注浆加固,在已筑膜袋围堰内进行措施注浆加固;抛填碎石,在膜袋围堰区域内进行抛填碎石并夯实保证湖底日后不易被破坏,抛填顺序由岸边到湖中央;盾构掘进,是盾构下穿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顺序拆除膜袋围堰,进行盾构由竖井始发掘进并穿越加固区域,根据实时勘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完成隧道开挖。解决了传统土石围堰和软弱土层加固方法污染大、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42 用于软弱地层隧道的压入式管棚支护结构 CN201610060747.5 2016-01-28 CN105736018A 2016-07-06 潘伟强; 朱雁飞; 王建秀; 殷尧; 刘笑天; 马悦诚; 瞿建勋; 张荣辉; 舒钢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弱地层隧道的压入式管棚支护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管棚节;每个所述管棚节包括多根插设于土层内部的扁状管组,所述扁状钢管组相邻排列形成拱形的管棚节,每根所述扁状钢管组通过多跟扁状钢管节首尾插接而成,相邻的所述扁状钢管组之间通过扣组件连接。扁状钢管节的扁状结构,增大了钢管节与上部荷载的受面积,从而增大了支护结构的强度。扁状钢管节内部的加强内肋可以增加扁状钢管节的竖向承压能力,从而加强管棚的抗压强度。扁状钢管组之间通过锁扣组件连接,锁扣组件不仅可以连接相邻的扁状钢管组,它还可以起到止的作用,防止地下水渗入管棚的内部。
43 一种用于大断面黄土隧道切槽超前预支护稳定层的方法 CN201610106172.6 2016-02-26 CN105626084A 2016-06-01 刘洪震; 卓越; 张继奎; 李治国; 白银; 肖红渠; 张帅军; 吕瑞虎; 杨朝帅; 何伟; 王光辉
一种用于大断面黄土隧道切槽超前预支护稳定层的方法,沿拱顶外围切割出左上环槽(3)、拱部环槽(5)和右上环槽(4),沿两边墙外围切割出左下环槽(1)和右下环槽(2),各环槽内灌注早高强混凝土凝固形成的左下环槽层、右下环槽层、左上环槽层、右上环槽层和拱部环槽层共同构成初次施工超前预支护稳定层(6),待凝固后再开挖土方断面层(7),然后按常规方式施工填充层(8)、防板(9)和衬砌混凝土层(10),至此完成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初次掘进施工,根据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掘进深度,重复循环初次掘进施工数次即可构成数个超前预支护稳定层,即可完成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施工,有效预防隧道施工产生的变形、坍塌和侵限事故。
44 一种通透肋式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01610016628.X 2016-01-07 CN105626083A 2016-06-01 房涛; 尤吉; 车承志; 易岳林; 陈修和; 王飞; 陈善雄; 余飞; 吴华; 陈政; 韩洋洋; 王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透肋式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采用注浆管加固拱顶山坡,并与洞身系统锚杆衔接形成连续的加固体系,中导洞开挖后施做整体式中隔墙,并采用“先左洞,后右洞”的工序开挖洞室,左洞肋式拱梁与拱顶纵梁、防撞墙、防撞墙整体模注,并与中隔墙、仰拱形成环型承体系,循环施工开挖进尺为12~14m,纵向施工间距为6~8m;左右洞施工间距为30m;本发明是针对通透肋式连拱隧道的一套整体式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支护体系和施工控制参数,与通透肋式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行为时空演化规律相相适应,有效保证了施工过程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为这一新型环保型隧道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施工技术。
45 顶管隧道及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01610141808.0 2016-03-11 CN105604555A 2016-05-25 黎伟; 苏伟; 房营光; 谷任国; 欧振锋; 陈沛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隧道及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建造顶管隧道始发井;S2、在顶管隧道的弧形转弯段外侧的形成加固层;S3、施工设备安装,顶管隧道进行顶进作业;S4、施工建造顶管隧道接收井。通过在所述弧形转弯段的外侧的所述待加固区域浇筑浆液形成所述加固层,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处土地的强度,从而使所述弧形转弯段承受偏心引起的径向推力,避免顶管向所述弧形转弯段的外侧偏离,影响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因土体失稳破坏而引起施工安全事故,确保管节顶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46 一种盾构长距离掘进常压换刀配套的地层加固方法 CN201610036300.4 2016-01-20 CN105569666A 2016-05-11 唐伟; 张继清; 索晓明; 王立暖; 李得昌
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长距离掘进常压换刀配套的地层加固方法,在富砂卵石地层中,通过设置地面钻孔桩、桩间注浆加固对停机换刀附近地层进行加固改良,以提高地层稳定性和密实性;然后,在地层加固范围内、停机刀盘的前面设置直径2m的检修工作井,作为工作空间,可实现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长距离掘进过程中的刀盘检修与刀具更换。经工程实践验证,采用该方法可实现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盾构刀盘检修、刀具更换,施工工艺简洁、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可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换刀工作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应用前景广阔。
47 压大流量破碎带的掘进支护方法 CN201511006385.3 2015-12-29 CN105484753A 2016-04-13 仇海辉; 杨继和; 郑学军
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大流量破碎带的掘进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工注浆钻杆,形成注浆管棚带;步骤(2)、在注浆管棚带的上部开设放水孔;步骤(3)、在放水孔与注浆管棚带之间,施工卸压孔后形成卸压带;步骤(4)、正常掘进;步骤(5)、最后进行壁厚注浆充填加固。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解决突水淹井事故,例如:大汶口石膏矿,内蒙古潮格旗矿、铅锌矿,安徽宿州两矿,莱州大李家两矿井等等,延伸应用到水体下固孔固管、水体下基础平台的施工应用等领域。
48 一种用于地运营隧道的地面纠偏回调方法 CN201510896063.4 2015-12-08 CN105484752A 2016-04-13 刘邦; 李季; 邓琳; 唐勇; 常彦博; 梁晓亮; 张健; 王晓伟; 张俊; 雷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运营隧道的地面纠偏回调方法,步骤包括:1)卸载上方覆土;2)判断是否需要平纠偏,如需水平纠偏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3)在待治理隧道区段水平移位侧指定距离处打孔,在地面采用袖管注浆工艺向孔内注浆以实现水平纠偏;4)判断待治理隧道区段是否需要进行竖向纠偏,如果需要进行竖向纠偏,则跳转执行步骤5);否则,跳转执行步骤6);5)在待治理隧道区段两侧向待治理隧道区段的下侧斜向打孔,在地面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向孔内注浆以实现竖向纠偏;6)纠偏结束并退出。本发明具有操作难度小、施工工艺简单、操作空间广、工序可控性强、实施效率高、安全性能高、不影响地铁运营的优点。
49 一种复杂环境既有管线超长浅埋暗挖施工方法 CN201510937230.5 2015-12-14 CN105370289A 2016-03-02 王丽梅; 袁银书; 张云富; 王安鑫; 辛猛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既有管线超长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沿道路的管线下方设定的地下通道的顶标高位置穿设多根顶部管幕,然后在地下通道的高度范围内在地下通道的两侧壁位置穿设多根侧部管幕;在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进行土体注浆;(4)将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分成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开挖并对侧壁及顶壁进行防处理后,在通道壁面上浇筑混凝土。采用本方法保证了整个施工过程在监测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50 一种地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高效辅助降温的方法 CN201510186011.8 2015-04-20 CN104832180A 2015-08-12 崔兵兵; 李方政; 崔灏; 徐兵壮; 高伟; 韩圣铭; 韩玉福; 孔令辉; 付财; 张松; 张绪忠; 熬松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辅助降温装置,包括在隧道混凝土管片内壁上敷设的冷排管;所述冷排管由轴向直管和周向圆弧管组成,轴向直管沿混凝土管片轴向从混凝土管片顶部向下以一定的间距并排敷设,在每根轴向直管两端焊接有周向圆弧管,周向圆弧管沿混凝土管片圆周方向以一定的间距并排敷设,相邻两根周向圆弧管之间通过高压胶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辅助降温方法,通过计算需设于冻结孔所在主冻结面的对侧隧道中冷排管的敷设量、敷设冷排管、冷排管打压测试、布设测温点、填充导热胶泥和冷排管保温等步骤对管片后土层进行快速辅助降温。本发明提高了冻土帷幕的整体稳定性和封性及工程的安全性。
51 一种矩形顶管通道之间开洞的施工方法 CN201510246989.9 2015-05-15 CN104806253A 2015-07-29 刘杰; 陈卓; 陈强; 夏炜洋; 王启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本发明的矩形顶管通道之间开洞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施工准备;冻结孔施工;冻结站安装;积极冻结与维护冻结;开挖和构筑施工;冻结孔封堵;融沉注浆。通过对冻结孔的布置和冻结孔施工过程设预防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效果;对于联络通道的开挖和构筑施工,采用分层、分凿除的方式开挖土方,保证联络通道施工后的结构稳定性,对周围结构损害性小;联络通道施工完成后利用顶管通道开洞两侧及顶底板预留的注浆孔进行融沉注浆,控制地面沉降及结构变形;本施工方法解决矩形顶管通道之间开洞的施工问题,其施工过程安全、开出的通道结构稳定可靠,且施工效率高。
52 一种盾构隧道端头垂直杯型冻结加固结构及方法 CN201510201814.6 2015-04-27 CN104790961A 2015-07-22 胡俊; 唐益群; 周洁
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端头垂直杯型冻结加固结构及方法,垂直杯型冻结加固结构是在盾构隧道端头工作井外侧的土体内布设“口”字形数列垂直冻结管,同时通过端头工作井内在布设垂直冻结管的土体下部设置平冻结管,通过在垂直冻结管和水平冻结管内循环冷媒介质,能够在盾构隧道端头工作井外侧的土体中形成垂直杯型冻结壁加固体,加固方法为:第一步、冻结设计;第二步、制冷系统设计;第三步、钻孔施工;第四步、冻结施工;第五步、破除槽壁;第六步、冻结管的拔除;第七步、冻胀与融沉控制。有益效果:为软土地区富含水砂层端头的地层加固方式,可有效解决该地区常规加固方式加固效果不佳的问题,保证盾构机顺利进出洞。
53 压超长距离大断面隧道液氮冻结系统及盾构盾尾刷快速更换方法 CN201510043433.X 2015-01-27 CN104675408A 2015-06-03 杨平; 何文龙; 张婷; 张英明; 丁顺良; 缪海剑; 石泉彬; 姚占虎
一种高压超长距离大断面隧道液氮冻结系统及盾构盾尾刷快速更换方法。该系统包括液氮储罐、主闸、供液管、分配器、配液管、冻结管、集气管、排气管、测温孔、冷排管,液氮储罐与装有主闸阀的供液管连接,供液管分两路分别与分配器连接,每个分配器分8-10个支路,每个支路通过配液管与一组串联冻结管连接,每组最后一根冻结管与集气管连接,通过集气管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将汽化氮气排放至空气中,冷排管前端与配液管连接,末端与集气管连接,同时提出了盾构盾尾刷快速更换方法,本发明适合于高水压超长距离大断面盾构隧道盾尾刷快速更换工程,具有形成冻结壁速度快,强度高,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
54 横通道进入正线施工方法及横通道 CN201410811386.4 2014-12-19 CN104632228A 2015-05-20 周帅; 唐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横通道进入正线施工方法及横通道,涉及地隧道施工领域,由以下顺次步骤组成:①测量放线,在横通道侧墙上放处正线洞位置;②在正线洞门位置安装格栅架,在格栅钢架内拱部打设超前小导管;③在正线洞门外的侧墙上布置锚管和双层钢筋网;④将超前小导管及锚管注浆,并与双层钢筋网焊接为一体;⑤喷射混凝土,形成支撑墙。与现有的相比,本发明保护的横通道进入正线施工方法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成熟施工手段,方便快速施工。
55 单层梁拱结构的地车站开挖工艺 CN201410801537.8 2014-12-22 CN104632227A 2015-05-20 吕兵; 陈友建; 梅洪斌; 王永文; 王江华; 武百良; 曲雷; 陈宁; 周泓; 霍云龙; 许良生; 高崇
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梁拱结构的地车站开挖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地铁车站结构整体高度较小时暗挖施工的难题。包括在施工竖井和横通道施做完毕后,在横通道侧壁上间隔地测绘出四个待开挖的上排小导洞的位置,用台阶法,先开挖左边上导洞(DZ4),后开挖右中上导洞(DZ2),开挖的前后拉开距离为10米;先开挖左边下导洞(DZ8),再开挖右中下导洞(DZ6),开挖的前后拉开距离为10米,待左边上导洞(DZ4)、右中上导洞(DZ2)、左边下导洞(DZ8)和右中下导洞(DZ6)全部贯通后;在左边下导洞(DZ8)和右中下导洞(DZ6)中,后退施做防并浇筑二衬,保留模板及满堂支撑;然后开挖上导洞之间的土体。本发明降低了开挖难度,结构简单巧妙,稳定性能好。
56 一种巷外施工优化巷道区域应场的方法 CN201410837427.7 2014-12-29 CN104500078A 2015-04-08 张农; 郑西贵; 付世雄; 岳炜; 刘娜; 师超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巷外施工优化巷道区域应场的方法,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首先在预掘进巷道的底板岩层中合适位置掘进一条卸压巷,并在与预掘进巷道相连通的巷道内测试地应力,通过计算和分析主应力得到巷道掘进后巷帮最大主应力差的位置。从卸压巷内向最大主应力差位置处施工多列应力优化钻孔,并在最大主应力差位置进行静力爆破,从而优化巷道区域应力场。该方法可以对不具备巷内施工卸压方案条件的高应力巷道进行卸压和巷道区域应力场优化,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实施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7 一种用于阻断涌涌沙的膨润土注入方法及系统 CN201410658969.8 2014-11-19 CN104481549A 2015-04-01 韦丹; 范宜; 张瑞临; 肖羽曼; 高伟贤
一种应用于土压平衡盾构机技术领域中的用于阻断涌涌沙的膨润土注入方法及系统,需用第一定量离心将膨润土浆液从后配套车上的第一膨润土罐泵送至盾构机盾体周围的注入点处,盾体上的注入点通常为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为盾构机掘进提供更充足有效的推进,切换到泡沫系统的膨润土浆液是通过控制进行切换旋转接头处与泡沫注入系统共用相同的注入口,实现向刀盘外独立注入膨润土,完成渣土改良,利用第二定量离心泵将开挖仓内的膨润土浆液与水混合物抽出到渣土车上。该发明有效地解决盾构机遭遇砂卵石地层,含水丰富,开挖仓内很难建立土压平衡,有效避免路面塌陷,甚至危害人身安全以及设备的损坏。
58 绿泥石石英片岩含地层大跨度隧道的大变形控制方法 CN201710791638.5 2017-09-05 CN107448205A 2017-12-08 陈建勋; 罗彦斌; 陈丽俊; 高贵轩; 王万平; 姚铁峰; 别素平; 李伟
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泥石石英片岩含地层大跨度隧道的大变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以三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为基础,在超前支护下进行隧道的扩挖及支护,其中隧道拱部、边墙处采用双层架,并进行分次支护,其中第一层钢架施做时相应的预留变形量为50~90cm,第二层钢架施做时相应的预留变形量为25~45cm,仰拱处采用单层钢架。本发明所述方法在满足绿泥石石英片岩含水地层大跨度隧道大变形要求的同时,又能保证支护结构安全,达到不侵限、不换拱的目的,能够解决目前绿泥石石英片岩含水地层中修建大跨度隧道的大变形控制难题。
59 管幕法和MJS法联合加固的下穿高盾构隧道施工方法 CN201710559284.1 2017-07-11 CN107401161A 2017-11-28 张碧文; 王科甫; 王天明; 刘赪; 胡智民; 高志宏; 张毓斌; 漆泰岳; 张涛; 田海光; 刘新军; 吴东亮
发明涉及管幕法和MJS法联合加固的下穿高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利用基坑或竖井预先在盾构施工影响周围进行超前管幕支护,支护范围为拱顶120°范围;在超前管幕的保护下,从两端基坑或竖井中进行MJS平旋喷桩加固施工;重复以上工作,自下而上继续下一根和下一层MJS旋喷桩的加固施工;待MJS加固旋喷桩达到预期强度以后,在加固体的保护下进行盾构掘进工作,并且在盾构机后方拼装管片,完成盾构隧道。本发明充分结合了管幕法和MJS法的综合优势,能更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不影响地表构筑物的正常或者长久使用。
60 用于盾构机土质改良与超前钻探的铰接式注入孔结构 CN201710658696.0 2017-08-04 CN107288644A 2017-10-24 韩成; 宗伟奇; 卢刘扬; 陈传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机土质改良与超前钻探的铰接式注入孔结构,包括球座、球面体和注入管,所述球座包括前圆板和后圆板,所述前圆板和后圆板内分别设置有与球面体相匹配的第一凹球面和第二凹球面,所述第一凹球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凹球面和第二凹球面的接缝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凹球面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球面体设置在球座内,所述球面体的外表面与第一凹球面和第二凹球面相贴合设置,所述球面体内设置有通孔,所述注入管端部固定在球面体上并与通孔连通设置,该用于盾构机土质改良与超前钻探的铰接式注入孔结构可以在注入孔位置的一定范围内自由旋转,大大提高了注入孔利用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