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活检系统 CN201380038935.2 2013-12-06 CN104486985A 2015-04-01 松野清孝; 江藤大史; 上道克次
活检系统包括:内窥镜,其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具有能够根据操作部的操作沿着预定的弯曲面弯曲的弯曲部;以及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具有针管,并贯穿于所述内窥镜,并且在插入到所述内窥镜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内窥镜,所述针管的顶端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被压扁,形成为具有长轴与短轴的扁平部,所述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在贯穿于所述内窥镜的状态下以所述针管的扁平部的所述短轴与所述弯曲面平行的方式被所述固定部固定。
102 一种双通道内窥镜 CN201410826555.1 2014-12-26 CN104434006A 2015-03-25 王慧泉; 赵喆; 王金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内窥镜的设计,通过目镜、棒状镜、棱镜和透镜等实现双通道内窥镜的转向功能和成像功能。通过独特的光学结构设计,充分利用了几何空间,实现了双通道内窥镜镜管尺寸的最小化和其后端转向、成像部分的尺寸最小化。通过在内窥镜系统中将透镜焦点与像平面重合的设计,降低了光路系统对安装的要求,也使得双目间距、成像距离、放大倍数方便可调,增加了本设计通用性和灵活性。
103 内窥镜连接器及内窥镜系统 CN201410769895.5 2014-12-15 CN104434002A 2015-03-25 徐科端; 高扬; 吴拱安
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具有连接于内窥镜通用线缆的通用连接部,以及连接于内窥镜光源装置的光连接部,还包括连接于内窥镜处理器装置的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具有从所述光连接部上分支的导出部,所述导出部通过电缆连接至内窥镜处理器装置,当所述光连接部以平方向面向内窥镜处理器装置进行连接时,所述导出部设置于所述光连接器的左侧。本发明的内窥镜连接器,使得内窥镜连接器上的导出部和电缆不会遮挡内窥镜光源装置正面面板上的操作区。
104 旋转单元和插入装置 CN201380031587.6 2013-06-12 CN104379046A 2015-02-25 三好弘晃; R·E·阿林格; J·J·弗拉西卡; R·M·安德鲁斯
旋转单元具有第1锥筒状部,该第1锥筒状部与单元主体部的第1轴向侧连续,所述旋转单元的所述第1轴向侧的端部即第1单元端位于该第1锥筒状部上,随着朝向所述第1轴向,该第1锥筒状部的外径减小。所述旋转单元具有第1突起部,该第1突起部以朝向外周方向突出的状态延伸设置在所述第1锥筒状部的外周部,随着从所述第1轴向朝向所述第2轴向而在作为所述绕长度轴方向的一方的第1绕轴方向上进行卷绕。
105 单孔腹腔镜用半环形工作套管 CN201010112280.7 2010-02-23 CN101797148B 2015-01-21 林超; 段孝敏
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微创手术器材,单孔腹腔镜用半环形工作套管,包括手柄和与手柄相连接的鞘,手柄端面置有多个通道、以及注气和进气阀门,注气阀门与置于所述鞘内侧凹面的可充气气囊气路相通,进气阀门与二气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鞘以及可充气气囊呈半环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手柄端面半环形设计,增大了放置多个通道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可放入多个器械。半环形鞘,经腹壁进入腹腔时对腹壁损伤小,利于切口愈合,器械活动空间明显增大。胶管的管口有弹性软质材料覆盖,使单孔腹腔镜用半环形工作套管容易进入腹壁切口,阻小。所述手柄端面呈梭形设计,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后腹腔手术及前腹腔手术等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
106 内窥镜先端部结构 CN201410481011.6 2014-09-19 CN104224092A 2014-12-24 黄宏辉; 李亚舟
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内窥镜性能的内窥镜先端部结构。本发明包括鞘套(1),在所述鞘套(1)的先端部设置有成像模组(2)、光源(3)和工作通道(4),所述工作通道(4)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1)的轴线位置之间存在一度,所述工作通道(4)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1)的轴线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45°。本发明可应用于医用内窥镜领域。
107 外科工具装置 CN201380006539.1 2013-04-18 CN104066390A 2014-09-24 W.里斯; A.克劳斯曼
在处理骨骼组织时,工作地点经常不在工具装置的引入路径的延长线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窥镜(2)的外科工具装置(1),导引部件(3)和在所述导引部件(3)中导引的工具部件(5)利用它们的远端端部能够穿过所述内窥镜(2)的工作通道(2.1)移动至远端工作区域,其中,所述工具部件(5)具有具备旋转工具(5.3)的工具轴(5.1),其中,在工作时一方面在内窥镜与导引部件之间形成可靠的连接,另一方面这种连接能够在工作开始之前简单地建立并且在结束之后又能简单地拆卸。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这样解决,即所述导引部件(3)能够轴向固定地与所述内窥镜(2)相连接。
108 内窥镜 CN201280019435.X 2012-04-10 CN103491846A 2014-01-01 大田原崇
发明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具有向上下(U-D)方向和左右(L-R)方向弯曲自如的弯曲部和在该弯曲部的后端连续设置的挠性管部;硬质的管状部件,其内装于该插入部中;以及软质的管状部件,其内装于插入部中,在利用穿过使弯曲部向上下方向弯曲时的转动中心的y轴和穿过使弯曲部向左右方向弯曲时的转动中心的x轴划分的4个象限内的第1象限、第2象限、第4象限中分散配设硬质的各管状部件。
109 推进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80064021.X 2010-12-15 CN102858228A 2013-01-02 S·E·迪尔
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用于将医疗设备沿着内窥镜推进到患者身体中的选定目标身体部位。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绳索,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为经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内窥镜外部。所述推进系统可以包括引导设备,所述引导设备被构造成超过所述内窥镜的远侧部分而将医疗设备推进到选定目标身体部位。
110 用于与内窥镜一起使用的医疗装置 CN200610080256.3 2006-05-15 CN1861010B 2012-05-23 鲁道夫·H·诺比斯; 克里斯托弗·J·赫斯; 戴维·斯蒂芬奇克; 迈克尔·克莱姆
提供一种用于与内窥镜一起使用的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可包括组织切除装置,该组织切除装置包括RF切割线。该组织切除装置可被支撑,用于相对于内窥镜向近侧和远侧运动。
111 内窥镜 CN201080032810.5 2010-08-05 CN102469915A 2012-05-23 鲋田昌贵; 芳贺洋一; 松永忠雄; 森本尚树; 水岛昌德
发明提供能以简单的构成而不导致成本增加且在向体内的插入中不使整体无益的动作便能容易地切换前方观察和后方观察且手术的使用方法良好的内窥镜。插入体内的插入部(11)具备直线状地延伸且在前端侧设置对物透镜(12a)的轴主体(12)和该轴主体(12)沿轴向能前后移动地内嵌的外管(20),在外管(20)的前端侧,形成用于由对物透镜(12a)观察周围的开口部(21),在开口部(21)内的前端侧设置反射镜(22),通过轴主体(12)相对于外管(20)的前后移动从而至少能切换为在对物透镜(12a)距反射镜(22)离开的位置的前方观察和在对物透镜(12a)接近反射镜(22)的位置的借助于该反射镜(22)的后方观察。
112 内窥镜装置 CN200910140477.9 2009-05-15 CN101612050B 2011-08-31 青木秀道; 佐藤直
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2)包括:插入部(9),其具有前端部(6),并且至少配置有2个通道(54、63);光学观察系统(51),其面朝向与插入部的插入轴线(X)不同的轴向地设在前端部的一面上;第1通道开口部(41a),其配置在前端部的一面上的光学观察系统的近旁;声波振子阵列(61),其设在前端部的一面上,具有平行于插入轴线的扫描面(Z);第2通道开口部(41b),其设在超声波振子阵列的基端侧上。
113 组织改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0980137023.4 2009-07-22 CN102159140A 2011-08-17 詹姆斯·S·西布尔斯基; 弗瑞德·R·赛迪奎
提供组织改变装置。上述装置的方面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长构件。长构件的远端形成能穿过微创本体开口的尺寸,并包括远端集成的显影传感器和组织改变器。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集成铰接机构,集成铰接机构为显影传感器、组织改变器以及长构件远端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转向能。也提供用于使用组织改变装置改变对象的内部目标组织的方法。
114 用于进入和察看脊柱的囊袋套管系统及相关方法 CN200880104688.0 2008-08-27 CN101815476A 2010-08-25 L·P·詹森; J·T·多; S·金; M·I·L·法布罗
囊袋套管系统可用于进入和察看脊柱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包括用于产生工作空间的前视囊袋系统,和具有无创伤剖分能以允许在脊柱中察看的囊袋系统。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可例如用于执行椎间盘环修复、突出的椎间盘切除和神经学组织的去神经支配;配发药理学药剂和/或细胞或组织治疗剂;诊断椎间盘退变和骨退变、椎管狭窄和髓核减压,以及执行椎间盘增强。
115 单孔腹腔镜用半环形工作套管 CN201010112280.7 2010-02-23 CN101797148A 2010-08-11 林超; 段孝敏
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微创手术器材,单孔腹腔镜用半环形工作套管,包括手柄和与手柄相连接的鞘,手柄端面置有多个通道、以及注气和进气阀门,注气阀门与置于所述鞘内侧凹面的可充气气囊气路相通,进气阀门与二气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鞘以及可充气气囊呈半环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手柄端面半环形设计,增大了放置多个通道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可放入多个器械。半环形鞘,经腹壁进入腹腔时对腹壁损伤小,利于切口愈合,器械活动空间明显增大。胶管的管口有弹性软质材料覆盖,使单孔腹腔镜用半环形工作套管容易进入腹壁切口,阻小。所述手柄端面呈梭形设计,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后腹腔手术及前腹腔手术等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
116 高频手术器械 CN200910168050.X 2009-08-19 CN101653375A 2010-02-24 赤羽秀文
一种高频手术器械,其具有包于柔性护罩中并且附着至将从柔性护罩的前部远端可缩回地突出的电极元件的尾端的软线。流体通道提供于柔性护罩内部并且贯穿柔性护罩以延伸直到后者的前部远端。流入/流出控制连接至流体通道的后部近端。流入/流出控制阀设有与转换装置相联系的多个流入/流出流体连接端口,转换装置适合选择性地连接流入/流出流体连接端口与柔性护罩中的流体通道。
117 内窥镜装置 CN200910140477.9 2009-05-15 CN101612050A 2009-12-30 青木秀道; 佐藤直
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2)包括:插入部(9),其具有前端部(6),并且至少配置有2个通道(54、63);光学观察系统(51),其面朝向与插入部的插入轴线(X)不同的轴向地设在前端部的一面上;第1通道开口部(41a),其配置在前端部的一面上的光学观察系统的近旁;声波振子阵列(61),其设在前端部的一面上,具有平行于插入轴线的扫描面(Z);第2通道开口部(41b),其设在超声波振子阵列的基端侧上。
118 内窥镜系统以及过滤单元 CN200580002790.6 2005-01-21 CN100441137C 2008-12-10 西家武弘; 渡边厚; 森山宏树
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在内窥镜中插入有管道部件,该管道部件在插入部的末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在除末端部以外的部分具有另一个开口,并且管道部件的除上述两个开口以外的部分由外装部件包覆,该内窥镜具有:外装部件开口,其用于连通由外装部件包覆的内窥镜内部与外部;和过滤器,其设置在上述外装部件开口上,用于抑制或者防止灰尘进入上述内部和/或上述内窥镜内部的润滑剂向内窥镜外部流出;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包括高温高压蒸汽供给单元,其从内窥镜的外部向内窥镜内部和管道部件内供给高温高压蒸汽,并且通过从外装部件开口向内部供给高温高压蒸汽,来促进对管道部件内部的灭菌。
119 将装置定位内窥镜上的方法 CN200610080258.2 2006-05-15 CN1861012A 2006-11-15 戴维·斯蒂芬奇克; 詹姆斯·T·斯皮维; 奥马尔·J·瓦克哈里阿; 里克·D·阿普尔盖特
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内窥镜定位诸如端帽的装置。所述方法可用于例如使将端帽按压在内窥镜上的操作更为容易,包括其中将端帽设置护套中并将端帽定位在护套的远端处的那些应用。
120 用于将装置定位内窥镜上的设备 CN200610080257.8 2006-05-15 CN1861011A 2006-11-15 詹姆斯·T·斯皮维; 戴维·斯蒂芬奇克; 奥马尔·J·瓦克哈里阿; 里克·D·阿普尔盖特
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设备和方法,该医疗设备和方法用于在内窥镜的端部上定位诸如端帽的装置。所述设备可在向端帽施加推的同时通过端帽在内窥镜上施加拉力。在其中内窥镜设置在护套中的应用中,所述设备可用来将端帽按压到内窥镜的远端而不需用手抓握护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