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牙科用口腔 CN201610900500.X 2016-10-14 CN107334451A 2017-11-10 安相世
发明涉及可在治疗牙齿时提供明亮、清晰的镜像的同时经济又便于使用的超轻牙科用口腔镜,上述牙科用口腔镜包括:头部,具有装有镜子的第一安装部;把手,与上述头部的后方相结合,包括外罩及本体,上述本体插入于上述外罩,上述本体具有第二安装部;喷射单元,包括管结合部、通通道及喷射部件,上述管结合部设置于上述把手的后端部,上述通风通道形成于上述头部及把手的内部,通过与上述管结合部相连接来使空气移动,上述喷射部件与上述头部侧的通风通道相连接,来向上述镜子喷射高压空气;以及开闭单元,设置于上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开闭上述通风通道。
2 内视镜镜头清洁结构 CN201710160794.1 2017-03-17 CN107198504A 2017-09-26 陈世取
一种内视镜镜头清洁结构,包括:一外套本体,具有一套接孔、至少一第一轴向流体通道及一第一通孔,该套接孔连通该外套本体两端,该第一轴向流体通道轴向设置于该外套本体的内壁中,该第一通孔设置于该外套本体的一端,并与该第一轴向流体通道连通,通过将该外套本体套设于该内视镜镜头外部,并由该外套本体所设置的通道结构通以流体,对该内视镜镜头进行表面清洁,借以保持镜头表面清晰。
3 内窥镜 CN201410510421.9 2014-09-28 CN104510434B 2017-08-08 池田利幸; 鸟居雄一; 井山胜藏
电子内窥镜(10)的插入部(16)的前端部(16a)设置有送气送喷嘴(24)、处理工具出口(28)、观察窗(37)、流体引导倾斜面(48a)。流体引导倾斜面(48a)位于从送气送水喷嘴(24)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范围内,且相对于形成于前端部(16a)的平坦面(36c)倾斜并连接平坦面(36c)以及处理工具出口(28)。在流体引导倾斜面(48a)中,随着远离送气送水喷嘴(24)从平坦面(36c)到处理工具出口(28)的间隔逐渐增大。在滞留有从送气送水喷嘴(24)喷射的水滴时,水滴容易沿着流体引导倾斜面(48a)流动,当通过抽吸操作而使与处理工具出口(28)连接的抽吸管路(30)成为负压时,对附着于流体引导倾斜面(48a)上的水滴进行抽吸。
4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CN201580062183.2 2015-11-02 CN106999239A 2017-08-01 伊藤嵩; 本椙俊介; 和家史知; 山本哲也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管状的插入部;止挡件,其具有通孔并设于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线,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插入部;刀部,其设于操作线的顶端部并贯穿于通孔;以及限制构件,其设于比止挡件靠基端侧的位置,并连接刀部与操作线,止挡件具有与限制构件的一部分面接触的内表面,限制构件按压于止挡件时,刀部被定为无法相对于插入部旋转,而且,限制构件与止挡件在插入部的绕轴线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非接触区域,而且,限制构件与止挡件以非接触区域在设有内表面的区域内存在于插入部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个范围的方式面接触。
5 一种消化内科胃镜上药器 CN201710083345.1 2017-02-16 CN106725274A 2017-05-31 张琪; 常方芝
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胃镜上药器,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且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均匀设置有出药孔,所述套管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送药管,且送药管穿过手柄的中间,所述送药管的一端与出药管密封连接,所述送药管的另一端与输药管密封连接,所述输药管的上端设置有上药口,所述输药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输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压,所述压力泵与输药管连接,所述压力泵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套管以及出药管上均采用圆弧面,避免与患者的胃部发生碰触,减少患者的痛苦,采用摄像头,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胃部的病变情况,便于对症下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6 球囊内窥镜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201510484558.6 2011-03-09 CN105125157B 2017-05-24 G·特柳克; G·卢里亚
发明涉及一种球囊内窥镜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球囊内窥镜的再处理方法,其包括:使所述球囊内窥镜的球囊充胀;以及在所述球囊充胀时再处理所述球囊内窥镜。
7 内窥镜操作部和内窥镜 CN201580035511.X 2015-09-28 CN106659363A 2017-05-10 藤谷究; 籏野庆佑; 伊藤尊康
内窥镜操作部(3)具有:操作部主体(14),其与把持部(13)连续设置;操纵杆型的弯曲操作杆(21),其设置在操作部主体(14)的背面侧,具有杆轴体(27),对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以及抽吸按钮(24),其设置在操作部主体(14)的正面侧,使得按入操作方向的操作轴B与杆轴体(27)的中心轴A所成的为钝角,且中心轴A和操作轴B的交点P位于操作部主体(14)内。
8 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及内窥镜 CN201710016901.3 2017-01-06 CN106618453A 2017-05-10 王聪; 蒋青林; 邓安鹏; 周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在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空气口,阀芯一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一线圈,阀芯另一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二线圈,阀芯上设有用于封堵进气口或出气口的第一密封圈、以及用于封堵空气口的第二密封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头端、插入部、操作部、导光部和光源部,上述流体切换装置位于光源部内。本发明流体切换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将流体切换装置设置在光源部内,能够有效缩减操作部的外形尺寸,并减轻了操作部的重量,使操作更方便、省;同时,送气和送动作完全隔离,不存在送水泄漏的危险,不会因水泄漏而影响其它电气元件,既安全又可靠。
9 照明吸引设备 CN201180067638.1 2011-12-16 CN103379849B 2017-03-08 A·维泽; F·埃里斯曼; K·B·特劳纳; 乔纳森·G·加森; D·理查德森
一种照明吸引设备,包括手持式外科手术装置,该手持式外科手术装置将高性能非光纤光波导与吸引相结合。该装置适用于包括开放式和微创整形术在内的大量外科手术操作。以下所描述的照明吸引装置包括金属吸引管,该金属吸引管具有由中央部分相连的近端和远端。吸引管的近端拥有用于连接到真空源的配件。吸引管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照明波导,在吸引管的中段的外表面上存在具有可介于1.29与1.67之间的折射率的光学包覆层。
10 一种一体化关节镜装置 CN201610938421.8 2016-10-25 CN106419822A 2017-02-22 唐伟; 陈波; 张升进; 王冬雪
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关节镜装置,其包括:镜套、关节镜镜体、第一紧装置、显示单元以及镜鞘,其中,第一锁紧装置用于将关节镜镜体锁紧在镜套内;显示单元与关节镜镜体相连,关节镜镜体用于拍摄关节组织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单元;镜鞘套设在镜套的外侧,镜套前端露出镜鞘,镜鞘与镜套之间存在间隙,用于通过间隙向关节腔内注或药物。本发明的一体化关节镜装置,集成了显示单元和镜鞘,显示单元能实时地观察关节组织,可以通过镜鞘和镜套之间的间隙向关节腔内注水或药物,调节控水注水使关节腔撑起,且可用药物对关节组织进行处理,将观察、诊断、治疗集成在一个装置中,简化了检查设备,缩短了诊断及治疗时间。
11 内窥镜 CN201510254995.9 2015-05-19 CN106175653A 2016-12-07 原和义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非接触的电供给以及非接触的信号传输、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修理以及维护的内窥镜。在内窥镜的第一连接器(18)的内部的空间(中空结构)内配置有受电部(36)、图像信号发送部(42)、内窥镜侧信号收发部(50)。内窥镜的第一连接器(18)包含从第二连接器侧起依次配置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8A)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8B),第一连接器壳体(18A)与第二连接器壳体(18B)的分割线(L1)包含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8)与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而倾斜的倾斜部分(L1-1)。
12 内窥镜系统、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用连接器 CN201510255985.7 2015-05-19 CN106175649A 2016-12-07 原和义; 福岛公威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内窥镜的第1连接器的大型化,且能够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供给、以及以非接触方式进行信号传送的内窥镜系统、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用连接器。在所述内窥镜系统中,电力接收部(36)与供电部(62)沿着第1连接器(18)与第2连接器(12)的插入方向对置配置,且图像信号发送部(42)与图像信号接收部(64)沿着第1连接器(18)与第2连接器(12)的插入方向对置配置,第1电路基板(90)相对于电力接收部(36)配置在与供电部(62)相反的一侧,且配置在插入方向上与电力接收部(36)部分重叠的位置,并且将电力接收部(36)与图像信号发送部(42)配置成在插入方向上不重叠。
13 送气系统 CN201310394936.2 2013-09-03 CN103654689B 2016-12-07 鸟泽信幸; 芹泽充彦; 林健太郎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把握将气体向体腔内自动送气的情况的送气系统。具备:基于检测体腔内的压的压力传感器(128)的检测结果,以体腔内的压力成为规定压力的方式将气体自动送气的气体供给装置(66);以及用于将从气体供给装置66送气的气体向体腔内供给的气体供给管(64),在气体供给管(64)设有侧面漏光型光纤(176),根据基于气体供给装置(66)的气体的送气状态而对LED(140)进行点亮控制,使来自LED(140)的光向侧面漏光型光纤(176)入光,由此,气体供给管(64)作为线状发光体发挥功能。由此,通过确认气体供给管(64)的发光状态,而能够容易地把握向体腔内送气的气体的送气状态。
14 子宫镜检查系统 CN201180046921.6 2011-09-28 CN103327882B 2016-11-16 米拉·萨尼; 森马尔·申纳-艾尔马科格鲁
种子宫镜检查系统包括具有内通道的观测仪器、可去除地联接到观测仪器的护套、以及流出通道。护套具有远侧凸缘,远侧凸缘向内朝向观测仪器的外表面延伸。流出通道形成在护套的内表面和观测仪器的外表面之间。远侧凸缘形成流出通道的远端并且大致位于观测仪器和护套之间。
15 内窥镜用流路切换单元和内窥镜 CN201380051292.5 2013-11-13 CN104684453B 2016-11-09 大内直哉
内窥镜用流路切换单元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第1输入模式中遮断第1上游侧流路与第1空间部之间的连通,在从第1输入模式起使轴部以移动轴为中心转动了规定转动度后的第2输入模式中使第1上游侧流路与所述第1空间部之间连通。所述内窥镜用流路切换阀单元具有第1流路开闭部,该第1流路开闭部设置在所述第1空间部与第2空间部之间,在所述第2输入模式中封堵了连通通路的开口部的情况下,将穿过所述第1上游侧流路而输送到所述第1空间部的第1流体输送到所述第2空间部。
16 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内窥镜及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03494.7 2014-03-03 CN104853667B 2016-11-02 中出俊彦
缸体(111)的闭塞端部(115)配置在比最小径部(113)靠活塞(121)相对于缸体的插入方向的顶端侧的位置。闭塞端部(115)具有:最小径同一部(117a),其配置于闭塞端部的一部分,并具有与最小径部(113)的内径相同的内径;以及局部扩径部(117b),其配置于闭塞端部的另一部分,并具有比最小径部的内径扩径的内径。
17 输卵管通畅导管和递送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201480072639.9 2014-11-06 CN105979997A 2016-09-28 马特·尤瑞克; 史蒂文·R·巴奇赫; 皮乌士·维迪亚西; 杰克·格里利斯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评价体腔和管腔的方法和装置,其采用集成、自动的充气设备。在超声和放射影像学检查期间,所述充气设备可以选择地供给气体和流体,其用于增强子宫腔和输卵管的可视化
18 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以及使用该前端硬质部的内窥镜 CN201380034387.6 2013-05-17 CN104411227B 2016-09-07 今井俊一
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状的第1基体,其具有在插入部的轴向上贯通的圆形贯通孔和与所述圆形贯通孔并列设置、且能够抵达外周面的非圆形贯通孔;以及由树脂材料制成且具有电绝缘性的第2基体,其以相对于所述第1基体成为气密及密的方式在所述第1基体的轴向基端侧一体成型,并且,以相对于所述第1基体成为气密及水密的方式覆盖所述圆形贯通孔和所述非圆形贯通孔的内周面,在覆盖所述非圆形贯通孔的内周面的内侧形成有孔部,该孔部配设照明用光源和配置在所述照明用光源的基端侧的光源基板中的至少一方。
19 内窥镜 CN201280064612.6 2012-11-07 CN104159495B 2016-08-31 古田刚
用于内窥镜的第一(122)主要包括气缸(140)、活塞(160)、第一气缸内衬(170)、套筒(180)和接收座(200)。气缸(140)呈具有封闭端部的管状,并且具有设置在气缸的外圆周表面(142)上的裂缝(143)。第一气缸内衬(170)具有圆柱形状,并且沿着其整个长度插入气缸。管状套筒(180)设置为同时覆盖接收座(200)和气缸(140)的外圆周的一部分。套筒(180)具有暗(182),暗榫(182)设置在套筒的内圆周表面的前端部附近。暗榫(182)与裂缝(143)接合,套筒(180)在轴向和周向两个方向上附着在气缸(140)上。结果,活塞(160)附着到气缸(140)和第一气缸内衬(170)两者上,使得活塞(160)可以在第一气缸内衬(170)的轴向方向上前后运动。
20 测量探头 CN201380013210.8 2013-03-06 CN104203066B 2016-08-24 伊藤辽佑
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细径化的同时进行更高精度的测量的测量探头。测量探头(3)具备:照明光纤(311),其对生物体组织(S1)照射照明光;多个受光光纤(312),这些受光光纤在不同的位置处接收由照明光纤(311)照射并被生物体组织(S1)反射和/或散射的照明光的返回光;以及圆柱状的支承部(34),其使照明光纤(311)和多个受光光纤(312)各自的前端与生物体组织(S1)之间的距离固定,至少侧面的一部分能够使照明光通过,其中,由照明光纤(311)照射的照明光在生物体组织(S1)上的照明区域(D1)比支承部(34)的前端的截面的面积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