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硫化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1610184895.8 2016-03-29 CN105776313A 2016-07-20 陈丽娟
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醋酸铜和硫代乙酰胺作为原料,采用浴和水热的方法制备硫化铜纳米棒。首先配制醋酸铜和硫代乙酰胺溶液,随后将醋酸铜溶液逐滴滴于硫代乙酰胺溶液中,通过水浴或水热的方法反应得到硫化铜纳米棒。所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高达22.784m2/g,可用于纳米润滑油添加剂,与未添加添加剂相比,磨损率从6.26×10?15降低为2.37×10?16 m3·N?1·m?1,摩擦系数从0.09降低为0.0618;此外本发明制备技术简单、成本低廉。
2 一种层状MoS2-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43700.5 2016-03-14 CN105688942A 2016-06-22 胡平; 王快社; 杨帆; 胡卜亮; 宋瑞; 陈震宇; 李秦伟; 戴晓庆
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MoS2-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二硫化钼粉末加入分层溶液中进行分层反应,形成混合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化剂进行氧化插层反应,过滤干燥后得到插层二硫化钼粉末;将乙酰丙镍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插层二硫化钼粉末,搅拌混合进行反应,离心、清洗、干燥后得到MoS2-Ni混合粉末;将MoS2/Ni混合粉末与爆炸剂混合,进行爆炸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爆炸反应产物,即得到层状MoS2-Ni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产物为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层状二硫化钼与Ni纳米颗粒复合的纳米材料,且Ni纳米颗粒均匀附着在单层二硫化钼片层上,提升了其催化加氢和润滑性能,大大扩展了二硫化钼的应用范围。
3 一种高性能微纳多级结构MoS2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610036552.7 2016-01-20 CN105600824A 2016-05-25 乔秀清; 李东升; 赵君; 侯东芳; 吴亚盘; 董文文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和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性能微纳多级结构MoS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聚二醇,使反应生成的MoS2超薄纳米片自组装成纳米球单元,纳米球单元进一步组装成为具有微纳多级结构的微球,该微球直径为2~10μm,纳米球的直径为50~200nm,纳米片的片长为100~300nm,片宽为100~300nm,片厚为2~50nm,纳米球单元相互交织形成微球,微球的比表面积10~100m2/g。该种MoS2微纳材料不仅能够发挥纳米单元高活性和效率的优势,该制备方法是在热条件下一步完成,具有过程简易、低能耗低成本、制备周期短、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利于工程化大规模制备和应用。
4 由聚乙烯作为基体的多孔含油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02077.1 2016-01-06 CN105505541A 2016-04-20 郑志武; 魏佳平; 赵联春
由聚乙烯作为基体的多孔含油润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30~94份、润滑油5~60份、固体润滑剂1~10份,其中,聚乙烯的平均分子量为30~1000万。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多次压制成型烧结处理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多孔含油润滑材料内部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能够在工作状态下连续稳定地提供润滑油,并兼具耐磨损、抗冲击、耐化学腐蚀、耐低温等优异性能。可以对机械摩擦副进行持续供油,润滑材料本身可还进行再充油持续使用,实用效果好。
5 系冷却剂 CN201380011943.8 2013-02-27 CN104136634A 2014-11-05 长谷川真由; 后藤雅久; 市谷克实; 野口贤郎
系冷却剂,其特征在于,配合有磷酸盐、亚磷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酸盐、碳酸氢盐、和倍半碳酸盐中的任1种以上的无机酸盐。根据本发明的水系冷却剂,由于具备高冷却性能,且作为冷却对象的金属材料不易发生腐蚀,因而适宜作为金属材料的淬火油或切削油。
6 船用发动机润滑 CN201310225045.4 2013-06-07 CN103484189A 2014-01-01 J·C·多德
二冲程十字头型低速压缩点火船用发动机通过如下步骤操作:(i)将它用柴油燃料作为引燃燃料和低硫燃料作为主要燃料加燃料;和(ii)用润滑剂润滑发动机气缸,所述润滑剂具有20或更小的BN且具有清净添加剂体系,所述清净添加剂体系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清净剂,所述金属清净剂各自具有选自苯酚根、杨酸根和磺酸根的表面活性剂基团,或者一种或多种复合金属清净剂,所述复合金属清净剂含有两个或更多选自苯酚根、水杨酸根和磺酸根的不同表面活性剂皂基团。
7 发动机气缸孔上现场形成低摩擦涂层的方法 CN201310208213.9 2013-05-30 CN103447219A 2013-12-18 E.P.贝克
发明涉及在发动机气缸孔上现场形成低摩擦涂层的方法。用于内燃发动机的低摩擦涂层和在发动机的摩擦敏感部件的至少一个上形成低摩擦表面的方法。在一种形式中,固体润滑剂前体添加剂与达油组合使得在通过邻近的相互作用的发动机部件对所述组合物做功时,固体润滑剂摩擦化学地反应以形成减摩涂层或膜。在一种优选的形式中,涂层或膜是摩擦形成在气缸孔或构造成配装在该孔的衬层上。气缸或衬层和活塞和/或活塞环之间的往复运动促进了在发动机已经被制造之后而不是在发动机制造或组装过程中现场形成该层。
8 滑动结构和滑动方法 CN200610141839.2 2006-09-30 CN1944992A 2007-04-11 中川郁朗; 小川正显; 不破良雄; 尾崎义则
发明涉及滑动结构和滑动方法。根据本发明,借助该滑动结构,增强一对可相对于彼此滑动的滑动部件的耐磨性并减小摩擦系数。提供一种滑动结构,其中,将润滑油送入一对滑动部件的可相对于彼此滑动的滑动面之间,以便允许该滑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该滑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滑动部件的滑动面上形成有非结晶质膜,并使喇曼光谱中D带对G带的积分强度比在1.5与2.0之间;以及存在于滑动面之间的润滑油含有包括至少钼和硫的化合物,并使钼相对于该润滑油的含量不少于400ppm。
9 制备多硫钼酸铵的方法 CN200610091859.3 2006-06-13 CN1880228A 2006-12-20 G·C·吉芬; R·P·旺内尔; G·O·哈钦斯; J·斯潘顿
一种制备其中n是0、1或2的式(NH4)2Mo3S13·nH2O的多硫钼酸铵或其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混合物中的反应物浓度于较低的操作压下进行。
10 具有改进的防锈和耐磨损性能的润滑脂组合物 CN01813908.6 2001-08-10 CN1446251A 2003-10-01 尾崎幸洋; 筱田宪明; 中沢贡一
一种含有基础油和增稠剂润滑脂组合物,以整个润滑脂组合物为基准,该润滑脂中附加含有0.05wt%-30wt%的硫代硫酸钠和至少0.1wt%的一种或多种选自杨酸、水杨酸镁、苯酚钙和/或磺酸钙的添加剂(A);使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以改进防锈和抗磨损性,以及制备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方法。
11 用于生产无机类富勒烯二硫化钨中空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的反应器 CN01806119.2 2001-03-06 CN1411426A 2003-04-16 R·坦尼; Y·菲尔德曼; A·扎克; R·罗森特斯维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无机类富勒烯(IF)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的设备。所述的设备包括一化学反应器,并进一步与进料设备和控制反应器内沿反应通道的温度的控温设备相连,以致使温度维持基本上不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合成IF-WO3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的方法,所述的纳米颗粒为球形,其尺寸为一直到0.5微米,所述的纳米管的长度为直到数百微米,其截面尺寸为直到200纳米。
12 润滑油组合物 CN00802337.9 2000-10-05 CN1327470A 2001-12-19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亚力山德罗夫; 弗拉基米尔·瓦连京诺维奇·布佐夫; 埃尔敏·阿巴斯·奥戈里·哈米多夫; 弗拉基米尔·列昂尼多维奇·佐祖利亚; 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佐祖利亚
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其可在制造工艺中用于处理不同机器和机械装置中的摩擦装置,其目的是改进摩擦表面。本发明的基础是改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附加使用增稠剂和蜡的结果是使得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足以使固体组分在润滑油组合物中在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均匀分布。根据这种情况,从而达到了润滑油组合物在任何包装和散装中保存的可能性,甚至在机器和机械装置的操作条件下也是可以使用的。该润滑油组合物达到了凝胶状态,也就是说其便于用于任何摩擦表面,并沉积在任何摩擦装置的摩擦区域。该润滑油组合物确保得到了这样的工程效果,该效果类似于使用基于由片状酸盐系列的天然矿物的细分散粉末的固体组分所显示出的那些效果,同时润滑油组合物的沉淀性质也容许其在宽的温度范围内连续保存,而不会改变润滑和改进的性质。
13 纤维状聚脲润滑脂 CN96193357.7 1996-02-12 CN1069919C 2001-08-22 J·C·鲁特; M·鲍姆; W·莱斯利
本文公开了含基础油和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脂肪脂族胺与烷基苯基胺的反应产物组成的纤维状双脲稠化剂的纤维状润滑脂
14 聚合物增稠的导电性润滑脂组合物 CN97103075.8 1997-03-12 CN1057326C 2000-10-11 乔治·廷尧·万; 迪克·迈耶
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性润滑脂组合物,包括:1)一种基础润滑油;2)一种聚合物增稠剂;3)一种导电性组分;和4)公知的用于润滑脂组合物的其他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增稠剂包括(1)平均分子量为大于200,000的丙烯(共聚-或均聚-)聚合物和(2)平均分子量为小于100,000的丙烯(共聚-或均聚-)聚合物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15 用于恒速万向节润滑脂组合物 CN98806285.2 1998-07-23 CN1260825A 2000-07-19 尾崎幸洋; 宗像智郎; 吉田强; 益森隆一
用于恒速万向节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基于基础油和尿基增稠剂重的0.05—30%重的硫代硫酸钠。
16 具有带最佳润滑剂粘性的氢化轴承磁盘驱动器主轴电动机 CN96197948.8 1996-10-25 CN1200834A 1998-12-02 雷葵布·U·康; 汉斯·留托德; 大卫·J·珍尼斯; 格里高利·I·鲁德; 肯特·K·亨利
磁盘驱动器包括外壳、中心轴、关于外壳被固定并与所述中心轴共轴的静止部件,以及可绕所述中心轴关于所述静止部件转动的可转部件。定子关于外壳被固定。转子被所述可转部件支承并与定子磁性耦合。至少一个数据存储磁盘被装附于所述可转部件并与之共轴。氢化轴承与所述静止部件和可转部件互相联系,并包含多种基本液体的混合物,选择基本液体中的一种的粘度大于驱动器所需粘度,另一种则小于该所需粘度,则混合物的粘度在所需范围内。
17 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润滑剂 CN97117136.X 1997-06-21 CN1171434A 1998-01-28 村田元治; 松村由男; 西泽嘉彦; 小山隆
提供了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润滑剂,该润滑剂是水系润滑剂,具有高的润滑性,可以代替将磷酸盐处理和草酸盐处理等化学被膜处理与反应型皂处理组合而成的润滑系统,没有像上述润滑体系中的环境方面的问题,能以1个工序进行处理,被膜剥离容易,即使以浸渍法大量处理加工材料也不引起因附着不匀而产生的耐热胶着性降低。该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由下列成分组成:(A)水溶性无机盐、(B)固体润滑剂、(C)选自矿物油、动植物油脂和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油成分、(D)表面活性剂、以及(E)水,固体润滑剂和水溶性无机盐的重量比(B/A)是0.05/1—2/1,相对于水溶性无机盐和固体润滑剂的总量,油成分的重量比(C/(A+B))是0.05/1—1/1,固体润滑剂和油成分各自均匀分散和乳化。
18 用于等速万向节润滑脂组合物 CN97113570.3 1997-06-04 CN1168916A 1997-12-31 畠山康
一种用于等速万向节润滑脂组合物,主要由如下组分组成:(a)基础油;(b)脲增稠剂;(c)二硫化钼;(d)选自如下的盐或者高性钙盐:化蜡的钙盐或高碱性钙盐、石油磺酸的钙盐或高碱性钙盐、烷基芳基磺酸的钙盐或高碱性钙盐、扬酸的钙盐或高碱性钙盐或者酚的钙盐或高碱性钙盐;(e)无金属硫—磷极压剂;和(f)二硫化甲酸钼。该润滑脂组合物显示出极好的耐磨性能和耐点蚀作用。
19 无切屑成型用的润滑剂 CN87106375 1987-09-14 CN1011515B 1991-02-06 汉斯·鲁道夫·施陶布; 雅奎斯·佩列安特
一种高温下无切屑成型时用的,特别是在所谓多管轧机中生产无缝管时所用的润滑剂,此时润滑剂必须附着在工具上防。这可由除了固体润滑剂和增稠剂之外还含有由一系列羧酸化的苯乙烯-二丁烯乳胶组成的粘结剂的润滑剂来达到。
20 无切屑成型用的润滑剂 CN87106375 1987-09-14 CN87106375A 1988-04-06 汉斯·鲁道夫·施陶布; 雅奎斯·佩列安特
一种高温下无切屑成型时用的,特别是在所谓多管轧机中生产无缝管时所用的润滑剂,此时润滑剂必须附着在工具上防。这可由除了固体润滑剂和增稠剂之外还含有由一系列羧酸化的苯乙烯-二丁烯乳胶组成的粘结剂的润油剂来达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