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多重优化的分离器组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 CN201510792379.9 2015-11-17 CN105273751B 2017-07-28 李苏安; 邓清宇; 王坤朋
发明一种多重优化的分离器组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该组合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分离器,所述至少两个分离器为高温高压分离器和常温低压分离器,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为350‑470℃,操作压为17‑22MPa,其入口连接加氢反应器的出口;所述常温低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为30‑80℃,操作压力为1‑5MPa,上部出口流出常温气体进入循环氢处理设施得到循环氢和尾气,下部出口流出常温液相分离产物进入分馏系统分离出常温油。本发明的分离器组合系统对气相的分离达到了既减轻下游装置的操作压力,又保证了循环氢的纯度的目的,对液相的分离达到了除S、N的目的。
2 一种废油再生基础油的方法 CN201710198984.2 2017-03-29 CN106833736A 2017-06-13 李卫东; 孙尚峰; 张广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油再生基础油的方法,属于废油再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废油再生率低,再生油油品差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所述的废油再生基础油的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部分和溶剂精制部分;所述的原料预处理部分包括初馏、减压蒸馏切割和分子蒸馏三个阶段;所述溶剂精制部分包括抽提、精制液回收、抽出液回收、溶剂回收步骤;所述的分子蒸馏是指,将减压蒸馏塔的塔底油送入短程蒸馏器,在压为0.001‑100Pa的条件下经两级分子蒸馏分离出燃料油和残渣。本发明方法适合用于废油再生基础油。
3 一种提高变压器油抗析气性能的设备与方法 CN201510024719.3 2015-01-19 CN104611006A 2015-05-13 刘海澄; 杨长文; 李京辉; 相养冬; 王宏德; 于洋; 庞娱; 岳宗豪; 张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变压器油抗析气性能的设备与方法,该设备包括抽提塔、抽出油精制罐、抽余液汽提塔和变压器油罐,抽提塔包括原料油入口、溶剂入口、一次抽出液出口和抽余液出口;抽出油精制罐包括与一次抽出液入口相连接的一次抽出液入口;抽余液汽提塔包括与抽余液入口抽余液出口相连接的和与变压器油罐精相连接精制油出口,抽出油精制罐与抽提塔之间具有一抽出油抽余液管路,包括设置于抽出油精制罐的顶部的抽出油抽余液出口和抽出油抽余液入口,抽出油抽余液入口设置于抽提塔上且位于原料油入口所在的位置或原料油入口以下的位置。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环烷基变压器油的析气性,达到改善变压器油质量或生产超高压变压器油的目的。
4 一种溶剂精制装置 CN201310449656.7 2013-09-27 CN104513672A 2015-04-15 刘畅; 张北屿; 冯宝林
发明涉及一种溶剂精制装置;一段抽提塔与溶剂罐连接,底部出口与静态混合器连接,一段抽提塔与一段精制液回收系统连接;静态混合器与一段抽出液冷却器连接,一段抽出液冷却器与沉降罐连接;沉降罐与二段抽提塔连接,沉降罐与抽出液换热器连接,抽出液换热器与抽出液蒸发塔连接;二段抽提塔与溶剂罐连接,二段抽提塔与二段精制液回收系统连接,二段抽提塔与沉降罐底抽出液管线连接;抽出液蒸发塔经过蒸发塔顶冷凝冷却器与糠回收管线连接,抽出液蒸发塔与抽出油液连接,抽出油液泵与静态混合器进口连接;该装置,提高了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能,可同时生产出润滑油精制油和环保橡胶油,提高了精制油产品收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5 一种低负荷的正构烷溶剂油生产工艺 CN201410752401.2 2014-12-11 CN104449821A 2015-03-25 刘俊义; 肖伟; 裴慧霞; 陈东阳; 朱磊; 谭代福; 李树晓
发明涉及一种低负荷的正构烷溶剂油生产工艺,属于油品化学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精制反应产物单独回收,并回收其余热,减少原有设备的负荷,降低能耗的正构烷烃溶剂油生产工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负荷的正构烷烃溶剂油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裂化反应产物裂化热高压分离,裂化热高分油低压分离,裂化冷低分油与精制反应产物换热,裂化热低分油和裂化冷低分油混合后进行裂化分馏
6 一种页岩油中分离正构烷的方法 CN201410610169.9 2014-11-03 CN104312619A 2015-01-28 吴鹏; 周国江; 吕玉庭; 陆佳; 战友; 董子龙
一种页岩油中分离正构烷的方法,本发明属于页岩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油中分离正构烷烃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页岩油分离提纯难、工业化成本高的问题。方法:将页岩油与络合剂溶液混合、搅拌,使页岩油与络合剂溶液充分反应;停止搅拌,用过滤器分离络合物,分离出的滤液与混合,静置分相,上层油相为脱除正构烷烃的页岩油;滤饼用低醇溶液少量多次洗涤后移至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将络合物加热分解;分解产物静置分层,上层油相即正构烷烃。本发明用于从页岩油中提取出正构烷烃。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7 芳族化合物分离工艺及为此改装现有设备的方法 CN200310104757.7 1998-09-02 CN1502595A 2004-06-09 J·C·根特赖; 李福民
提供一种从包含芳族化合物与非芳族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回收芳族化合物的改进工艺以及为此而改装现有设备的方法。所述改进工艺包括通过平行操作萃取蒸馏/液-液萃取塔混合操作系统及它们的变化回收芳族化合物的步骤。也公开了快速而经济地将现有回收工艺设备改装到适用于所述改进的芳族化合物回收工艺的方法。
8 芳族化合物分离工艺及为此改装现有设备的方法 CN98810879.8 1998-09-02 CN1278291A 2000-12-27 J·C·根特赖; 李福民
提供一种从包含芳族化合物与非芳族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回收芳族化合物的改进工艺以及为此而改装现有设备的方法。所述改进工艺包括通过平行操作萃取蒸馏/液-液萃取塔混合操作系统及它们的变化回收芳族化合物的步骤。也公开了快速而经济地将现有回收工艺设备改装到适用于所述改进的芳族化合物回收工艺的方法。
9 一种90SN特种专用油的生产工艺 CN201710656612.X 2017-08-03 CN107267201A 2017-10-20 邵洪东; 钟天宝; 莫月娟; 谭宁梅; 杨坤英; 叶亚标
发明涉及一种特种油生产方法,尤其是90SN特种专用油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裂尾油通过糠精制得到抽出油和精制油;2)将步骤1)中的精制油通过苯脱蜡脱油得到脱油蜡和脱蜡油;3)将步骤2)中的脱蜡油通过减压蒸馏得到切顶油、切一油、切二油以及切底油;4)将步骤3)中的切二油通过白土补充精制得到90SN的特种专用油。利用减压蒸馏窄馏分精馏切割分离工艺,将90SN特种专用油的馏程控制在适当的窄馏程范围,生产蒸发损失小、化安定性好、粘温性能好的特种专用油。
10 一种MTP装置及其新型分离工艺 CN201511025099.1 2015-12-30 CN105503492A 2016-04-20 张霄航; 王勇; 李玉鑫; 曹新波; 郭克伦; 路聿轩; 曹媛维; 姜南
发明涉及一种MTP分离装置及用于MTP装置的新型分离工艺,经过急冷后的反应气通过压缩机增压,在压缩三段进行洗、洗处理,压缩四段出口的气相去往脱丙烷塔,液相去往脱丁烷塔,压缩机各段段间分离罐的水相返回急冷塔,相经过增压后送往压缩机四段出口分离罐;脱丁烷塔顶出料去往脱丙烷塔,塔釜出料进入脱己烷塔;脱乙烷塔和油吸收塔之间设置脱乙烷塔压缩机,油吸收塔采用循环丙烷或C4作为吸收溶剂,塔顶获得不含C2的燃料气,塔釜出料去解析塔回收丙烷或C4溶剂,解析塔顶出料去往乙烯精馏塔获得乙烯副产品。本发明能够有效的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系统能耗、减少管道腐蚀、降低投资成本。
11 一种MTO工艺过程中重、重油及富的分离装置 CN201511027528.9 2015-12-31 CN105419861A 2016-03-23 谭敏; 李继翔; 张在法; 王晓军; 时培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MTO工艺过程中重、重油及富的分离装置,包括产品气压缩机一段入口缓冲罐、重烃闪蒸罐以及油水分离器;其中产品气压缩机一段入口缓冲罐的底部出料口与重烃闪蒸罐的进料口相连,重烃闪蒸罐底部的闪蒸液出料口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重烃闪蒸罐顶部的气相出料口连接至压缩机一段入口缓冲罐的产品气进口;所述油水分离器分别设置油相出料口和水相出料口,油相出料口与C6产品储罐连接,水相出料口与氧化物汽提塔连接。所述装置实现对MTO工艺过程中重烃、重油及氧化物的回收利用,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够避免重烃及氧化物在系统内累积,防止急冷塔堵塞。
12 一种石油减压蒸馏馏分油的逆向反萃取精制方法及其应用 CN201510764525.7 2015-11-10 CN105419859A 2016-03-23 李书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减压蒸馏馏分油的逆向反萃取精制方法,通过使用NMP萃取馏分油中的杂质成分来精制馏分油,同时利用基础油在NMP中的溶解度随着NMP中分含量变化的原理,逆向反萃取被NMP溶解的基础油,实现对馏分油中的基础油提纯和高效回收。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工艺简单,能够大大节约溶剂的使用量,提高了基础油的回收效率,可以根据使用领域和成本的要求来灵活调整油品质量;成本控制好,利润率高;整个工艺过程中仅使用一种化学溶剂,且化学溶剂还能够回收循环利用,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且废弃物排放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13 一种多重优化的分离器组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 CN201510792379.9 2015-11-17 CN105273751A 2016-01-27 李苏安; 邓清宇; 王坤朋
发明一种多重优化的分离器组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该组合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分离器,所述至少两个分离器为高温高压分离器和常温低压分离器,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为350-470℃,操作压为17-22MPa,其入口连接加氢反应器的出口;所述常温低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为30-80℃,操作压力为1-5MPa,上部出口流出常温气体进入循环氢处理设施得到循环氢和尾气,下部出口流出常温液相分离产物进入分馏系统分离出常温油。本发明的分离器组合系统对气相的分离达到了既减轻下游装置的操作压力,又保证了循环氢的纯度的目的,对液相的分离达到了除S、N的目的。
14 一种增产焦化柴油的工艺方法 CN201310540442.0 2013-11-05 CN104611005A 2015-05-13 张龙; 王海波; 李经伟; 王明星; 王岩; 李欣
发明公开了一种增产焦化柴油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焦化主分馏塔轻蜡油侧线采出设置蜡油汽提塔;来自焦化装置吸收稳定单元再吸收塔的塔顶干气引入蜡油汽提塔,降低焦化蜡油的油气分压,利用焦化蜡油自身的热量将其中较轻的柴油馏分汽提出来,从蜡油汽提塔塔顶返回焦化主分馏塔或者经过柴油汽提塔后返回焦化主分馏塔,最终柴油汽提塔采出柴油馏分。本发明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延迟焦化装置的柴油收率,实现增产焦化柴油的目的,并降低装置的能耗,增加装置经济效益,节省装置投资。
15 一种脱除混合芳中烯烃的方法 CN201310435551.6 2013-09-23 CN104449823A 2015-03-25 任坚强; 臧高山; 王杰广; 赵燕京; 马冲
发明涉及一种脱除混合芳中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混合芳烃原料经换热后注入热分离器,控制热分离器的温度为100-300℃、压为0.02-0.2MPa,混合芳烃原料中的部分重组分通过热分离器的底部排出,其它组分通过热分离器的上部排出后送入非临氢精制反应器与非临氢精制催化剂接触反应以脱除其中包含的烯烃。本发明所述的脱除混合芳烃中烯烃的方法可有效脱除C8+混合芳烃原料中的部分重组分,能够显著延长非临氢精制脱烯烃催化剂的操作周期。
16 一种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装置 CN201310356354.5 2013-08-14 CN104371759A 2015-02-25 陈学柱
一种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装置,由电脱罐(1)、电脱盐罐(2)、闪蒸塔(3)、冷凝冷却器(4)、加热炉(7)、减压塔通过(8)通过管路和连接而成,其特征是:电脱盐罐(2)设置为二级或多级串联使用,冷凝冷却器(4)的出口安装有液膜洗反应器(5)和液膜脱硫醇反应器6,减压塔(8)顶部安装有蒸汽抽空器(9)、水环真空压缩机(10)、超重机(11),依次通过管路阀门连接,超重力机(11)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加热炉(7)连接。
17 芳族化合物分离工艺及为此改装现有设备的方法 CN98810879.8 1998-09-02 CN100355866C 2007-12-19 J·C·根特赖; 李福民
提供一种从包含芳族化合物与非芳族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回收芳族化合物的改进工艺以及为此而改装现有设备的方法。所述改进工艺包括通过平行操作萃取蒸馏/液-液萃取塔混合操作系统及它们的变化回收芳族化合物的步骤。也公开了快速而经济地将现有回收工艺设备改装到适用于所述改进的芳族化合物回收工艺的方法。
18 燃料,特别是页岩油中分离和固体粒子的方法 CN86105200 1986-08-25 CN86105200A 1987-04-22 约尔格·哈特·费尔霍; 多里安·鲁茨·巴克曼
发明方法包括,通过离心分离器、混合罐和压滤器,对沾染和大量小粒径固体粒子的燃料油进行处理,以获得一种可以直接排放废弃物品,和一种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或进行再加工的精制燃料油
19 费托合成轻质馏分油精制装置 CN201710048533.0 2017-01-23 CN106675625A 2017-05-17 李绍通
发明涉及费托合成轻质馏分油精制装置,主要包括高纯氮气输送设备,固相吸附设备,萃取精制、分离设备,萃取剂精制回收设备。本发明的费托合成轻质馏分油精制装置,先采用固相吸附设备脱除原料费托轻质油中的金属离子杂质和少量含化合物;在萃取精制、分离设备中萃取剂萃取费托合成轻质馏分油中的大部分含氧化合物,并使含氧化合物进入萃取剂与原料分离;含氧化合物的萃取剂混合物在萃取剂精制回收设备蒸馏分离,萃取剂、含氧化合物分别回收。本发明的费托合成轻质馏分油精制装置具有流程简单、回收效率高、设备投资小等优点。
20 一种制备针状焦的方法 CN201510730040.6 2015-11-02 CN106635143A 2017-05-10 郭丹; 初人庆; 勾连忠; 矫德卫
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针状焦的方法,原料油经加热炉加热至465℃~510℃后,进入焦化塔,反应生成的油气从塔顶排出;生成的油气分离后得到气体、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蜡油馏分,其中,所述蜡油馏分作为循环油以一定循环比与原料油混合后进入焦化塔,当加热炉出口温度大于490℃时,从焦化塔的下进料口通入不易结焦物质,直至反应周期结束,生成的针状焦沉积在焦化段底部;本发明方法采用上进料和下进料组合的方式,有效地消除了进料对广域中间相形成带来的扰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