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FCC澄清油加氢改质-共炭化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 CN201710580222.9 2017-07-17 CN107312561A 2017-11-03 李明; 于世涛; 刘仕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结构含量高、软化点低的石油基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本方法是将环烷基原油催化裂化澄清油经减压蒸馏,切取其沸点在400~540℃之间的馏分作为原料,先在400~460℃,压4MPa下,反应1-8h,得到石油沥青。然后加入供氢剂,在380~450℃,氮气初压5MPa下,自生压反应1~8h,之后降压至常压,降温至340℃,高纯氮气吹扫0.5h,得到氢化沥青。最后加入共炭化添加剂,在400~480℃,压力4MPa下,反应2~16h,得到高品质的中间相沥青。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各向异性结构含量高(>98%),软化点低(230~270℃),纺丝性能良好,是制备高模量纤维的优良前驱体。
2 改质沥青工段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以及沥青工段 CN201610880746.5 2016-10-09 CN106474880A 2017-03-08 高家俊
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改质沥青工段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导管以及烟气排管,还包括循环槽、吸收塔、冷凝冷却器以及反应釜加热炉,循环槽包括连通废气导管与吸收塔底部进气口的导气部以及内置清洗油且与导气部连通的集油部,冷凝冷却器包括壳体,于壳体内置有冷却管路、废气管路以及清洗油管路,且集油部与吸收塔的喷油口之间通过清洗油管路,吸收塔的排气口与反应釜加热炉通过废气管路连通,反应釜加热炉的顶部烟口经烟气排管延伸至外界;还提供一种沥青工段,包括上述处理系统。本发明中,沥青制备或者放置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依次通过吸收塔吸收、冷凝冷却器的冷却以及反应釜加热炉的燃烧作用,可以高效脱除其内含有的大量有机组分。
3 以加氢裂化尾油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 CN201510189928.3 2015-04-21 CN104818041A 2015-08-05 刘东; 杨远兮; 吴中华; 侯绪连; 娄斌; 李明; 杜辉; 李敏; 张亚东; 于冉; 牛建萍; 常光凯; 叶家顺
发明涉及石油深度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以加氢裂化尾油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加入1~8wt%的共炭化添加剂,在高压釜中于380~420℃、6~10MPa、惰性气体气氛和搅拌条件下炭化6~15h得到中间相沥青。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氢裂化尾油为环烷基原油常压渣油的加氢裂化尾油;所述的共炭化添加剂为酚树脂、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氩气或氮气;搅拌条件为400~900r/min。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加氢裂化尾油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中间相沥青光学结构好,中间相含量高。
4 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128774.7 2015-03-23 CN104745219A 2015-07-01 李克健; 章序文; 舒成; 常鸿雁; 程时富; 周颖
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对直接液化残渣进行萃取处理,固液分离后获取含有煤液化重质粘稠物的萃取液;步骤S2,回收萃取液中的部分萃取剂,获得残余物;步骤S3,使残余物发生交联聚合反应,获得软化点在75~150℃之间的改性沥青。通过对煤直接液化残渣进行萃取处理,萃取出残渣中液化重油、沥青类物质等,上述沥青类物质及液化重油构成的煤液化重质有机粘稠物;进一步地,回收该萃取液中的部分萃取剂,利用回收的萃取剂的多少控制所得到的残余物的软化点;然后,使残余物中剩余的萃取剂和煤直接液化重质粘稠物进行交联聚合,即可获得改性沥青。
5 一种低软化点高中间相含量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 CN201510023348.7 2015-01-16 CN104610994A 2015-05-13 刘东; 付玉娥; 娄丹玲; 陈科宇; 娄斌; 侯绪连; 杜辉; 李明; 马文茜; 何笑雨
发明提供一种低软化点高中间相含量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惰性气氛或氮气气氛下,将环烷基常压渣油480~560℃馏分与环烷基减压馏分油的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一次共炭化处理,得到一次共炭化沥青;(2)在惰性气氛或氮气气氛下,将所述一次共炭化沥青与环烷基减压馏分油的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二次共炭化处理,得到中间相沥青。本发明采用二次共炭法可以有效弥补原料间的缺陷,提高了中间相沥青的纯度,且制备得到的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呈大广域流线体,软化点较低(200-260℃)、可纺性好,是制备高性能纤维等高级碳材料的优良前驱体。
6 一种环保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015083.6 2015-01-12 CN104593032A 2015-05-06 孟庆波; 何莹; 屈滨; 刘书林; 武全宇; 陈雪; 杨桦; 张功多
发明涉及一种环保沥青,包括以下组分:原料100重量份,改性剂1-20重量份,促进剂1-20重量份,所述原料选用芳香族重质油、沥青和改质沥青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制备方法为:在原料中加入改性剂和促进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升温至120~350℃,恒温聚合1~20小时;停氮气或氩气,在0~30kPa压下蒸馏,即制得环保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程度降低了原料中的致癌性多环芳含量,无改性剂和促进剂残留,且促进剂可回收利用,制得的环保沥青苯并[a]芘(BaP)含量低于500ppm,对人类健康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述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有利节能降耗,成本低,见效快。
7 用于减少从柏油和重质燃料油释放硫化氢和从柏油和重质燃料油释放硫化物的方法 CN201280051225.9 2012-10-18 CN103890150A 2014-06-25 J·L·斯达克; J·D·德拉珀; P·J·彼格斯塔夫; D·L·沃尔夫
可以使用添加剂充当清除剂来减少或消除来自柏油或重质燃料油的硫化氢排放。锌与选自Fe、Mn、Co、Ni、Cr、Zr的另外的金属协作,当以化物、酸盐或羧酸盐的形式提供时,是用于阻止或减轻硫化氢排放的有效组分。纳米颗粒可以单纯地使用或作为分散体使用。这些金属也可以进行配合和以溶液的形式使用。当与Fe和Zn之一或二者一起使用时,对于该目的来说,处于任何这些形式的钼也是有用的。
8 沥青组合物 CN200980113909.5 2009-02-20 CN102015965A 2011-04-13 胡安·A·冈萨雷斯利昂; 吉尔斯·巴雷托; 莱昂内尔·格兰普雷
发明涉及通过特别是为了制备具有提高的机械性能的沥青混合料而使用的聚合物材料对沥青进行的改性,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选自能够形成超分子组装体的添加剂。所述改性沥青可用于制造具有矿物集料的沥青混合料,所述沥青混合料用于建造或维护人行道、道路、交通干线、停车场或机场跑道及便道以及任何其它碾压表面。
9 沥青基质的制备方法 CN200680026966.6 2006-07-28 CN101228235A 2008-07-23 劳伦斯·拉帕吕; 雷吉斯·樊尚
发明涉及制备沥青基质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阶段:a)将沥青引入到装有混合装置的容器中,并使沥青升温至120℃至300℃;b)将至少一种化学发泡添加剂引入到容器中,并混合,所述化学发泡添加剂的通式为Ar1-R-Ar2(I),其中Ar1和Ar2彼此独立地表示苯环或6至20个原子的稠合芳环体系,其被至少一个羟基基团取代,以及R表示任选取代的二价基团,其主链包含6至20个碳原子以及至少一个酰胺基团和/或酯基团。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实施所述方法获得的沥青基质,以及该沥青基质在道路表面和工业应用中的用途。
10 用于制造中间相沥青的改进的方法 CN92114370.2 1992-12-12 CN1073196A 1993-06-16 W·M·卡尔贝克
一种生产供制造纤维用的各向异性沥青产品的改进的方法。将金属烷芳基磺酸盐与基本上不含中间相沥青的碳质原料混合,将这一混合物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与此同时使非化性的喷射气体例如氮通过该原料。这一工艺过程进行足够长的时间,得到适合用来制造优质碳纤维的、含有50%-100%(体积)中间相的各向异性的沥青。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使用氧化活性的气体作为喷射气体。
11 高强度改进了的铺路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85107558 1985-10-15 CN85107558A 1987-05-06 普·索马斯·塞尔弗里德格; 约翰·B·莱奥纳德; 帕特里克·K·克兰西
由粒料与未经吹或未化的沥青膏形成之路面铺料的制备方法,此种沥青膏既非乳化物亦非稀释物,将一种增强剂溶解于沥青膏中,然后将此种增强剂的沥青膏在此形式中并于加热条件下,直接同粒料混合。此类增强剂包括可溶于沥青膏中的有机锰化合物与有机的化合物,它们可以进一步同可溶于沥青膏中的有机钴、有机,或有机钴的与有机铜的化合物相结合。此种混合料可用于常规方法的路面铺砌中。
12 用于减少从柏油和重质燃料油释放硫化氢和从柏油和重质燃料油释放硫化物的方法 CN201280051225.9 2012-10-18 CN103890150B 2016-09-14 J·L·斯达克; J·D·德拉珀; P·J·彼格斯塔夫; D·L·沃尔夫
可以使用添加剂充当清除剂来减少或消除来自柏油或重质燃料油的硫化氢排放。锌与选自Fe、Mn、Co、Ni、Cr、Zr的另外的金属协作,当以化物、酸盐或羧酸盐的形式提供时,是用于阻止或减轻硫化氢排放的有效组分。纳米颗粒可以单纯地使用或作为分散体使用。这些金属也可以进行配合和以溶液的形式使用。当与Fe和Zn之一或二者一起使用时,对于该目的来说,处于任何这些形式的钼也是有用的。
13 一种化学反应改性沥青调剖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201510345297.X 2015-06-19 CN105038747A 2015-11-11 蔡庚霖; 马国华
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反应改性沥青调剖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石油沥青进行硫化改性,得到硫化改性石油沥青;S2:将石油沥青进行阳离子改性,得到阳离子改性石油沥青;S3:将所述硫化改性石油沥青和所述阳离子改性石油沥青加入到石脑油中,并加入有机铵化合物,充分搅拌反应40-60分钟,从而得到所述化学反应改性沥青调剖堵水剂。所述制备方法通过特定的制备步骤、组分选择和工艺参数等,从而使得最终得到的堵水剂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耐高温性和耐pH值性,从而在石油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潜
14 一种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 CN201510189956.5 2015-04-21 CN104804757A 2015-07-29 刘东; 杨远兮; 吴中华; 侯绪连; 娄斌; 李明; 杜辉; 李敏; 张亚东; 于冉; 牛建萍; 常光凯; 叶家顺
发明涉及石油深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二甲亚砜抽出油和加氢裂化尾油以6:4~9: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在高压釜中于430~480℃、12~18MPa、惰性气体气氛和搅拌条件下炭化10~25h得到中间相沥青。其中二甲亚砜抽出油为环烷基原油减压瓦斯油的二甲亚砜抽出油,加氢裂化尾油为环烷基原油减压渣油经过固定床加氢裂化或悬浮床加氢裂化所得的尾油。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需氢化溶剂和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中间相沥青软化点低、光学结构好、中间相含量高。
15 一种高性能环保沥青的制备方法 CN201510015149.1 2015-01-12 CN104593033A 2015-05-06 屈滨; 朱来福; 刘书林; 何莹; 张勇; 孙刚; 王文婷; 张功多; 孟庆波
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环保沥青的制备方法,以芳香族重质油、沥青中的一种或两种为原料,以苯并[a]芘含量低于300ppm的煤系或石油系芳香族重质油为调节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原料以0.1~10℃/min速率升温至350~500℃,在0.1~10MPa压下热聚合反应0.5~30小时得到聚合沥青,聚合沥青在薄膜蒸发器或短程蒸发器中蒸发得到高软化点环保沥青,再加入高软化点环保沥青质量5~50%的调节剂调制得到低软化点环保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制备的环保沥青具有高结焦值、高β树脂含量的高性能,更重要的是其低毒、低污染,强致癌性苯并[a]芘(BaP)含量低于300ppm。
16 一种中间相沥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201410798597.9 2014-12-19 CN104593031A 2015-05-06 余洋; 李杰; 李凯; 陈坤
发明属于有机催化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相沥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按照1)将高纯芳熔融成液态,通过连续打入静态混合器内;再将氟化氢、三氟化也泵入静态混合器内;2)待打入的物料在静态混合器内混合充分后,依次连续进入静态反应器内,再进入微反应器内;3)反应物料进入微反应器反应后,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泵入闪蒸塔内进行闪蒸。4)反应产物经闪蒸、分离出氟化氢、三氟化硼和重质油,得到中间相沥青前驱体。本发明具有使催化剂与原料在微反应空间内快速完成物料的传质、传热,过程连续,安全性高等优点。
17 一种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496039.2 2013-10-22 CN104560088A 2015-04-29 陈保莲; 宁爱民; 李志军; 范思远; 张静; 陈闯; 程国香
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道路石油沥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基质沥青95%~99.9%,醌类化合物0.1%~5%。制备方法如下:取醌类化合物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在沥青温度为110℃~150℃,搅拌40~80分钟,得到产物。本发明的道路石油沥青具有较高的60℃动粘度,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在道路铺筑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8 沥青基质的制备方法 CN200680026966.6 2006-07-28 CN101228235B 2012-09-05 劳伦斯·拉帕吕; 雷吉斯·樊尚
发明涉及制备沥青基质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阶段:a)将沥青引入到装有混合装置的容器中,并使沥青升温至120℃至300℃;b)将至少一种化学发泡添加剂引入到容器中,并混合,所述化学发泡添加剂的通式为Ar1-R-Ar2(I),其中Ar1和Ar2彼此独立地表示苯环或6至20个原子的稠合芳环体系,其被至少一个羟基基团取代,以及R表示任选取代的二价基团,其主链包含6至20个碳原子以及至少一个酰胺基团和/或酯基团。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实施所述方法获得的沥青基质,以及该沥青基质在道路表面和工业应用中的用途。
19 沥青转移性质的改进方法 CN200980121567.1 2009-07-22 CN102057017A 2011-05-11 J·斯塔克; T·J·奥布里恩; T·J·法尔克勒
添加剂可以用于降低沥青凝结点,由此允许它更容易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用于降低沥青凝结点的添加剂包括:烷基酚树脂和烷基化烷基酚醛树脂;胺和酯;溶剂;和它们的组合。
20 弹性体/沥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路面材料的用途 CN96191610.9 1996-10-16 CN1122689C 2003-10-01 J·P·普兰彻; L·格马纳德; A·兹恩斯
通过在100-230℃及搅拌下,让沥青或沥青混合物与弹性体、官能化试剂和非必须的过化物接触制备具有宽的塑性范围的官能化弹性体/沥青组合物。官能化试剂是具有3个或更多个原子的巯基羧酸、巯基羧酸酯和尤其是具有羧基或羧酸酯基的二硫化物。所述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或稀释后使用,用于生产制备路面材料、涂覆材料和密封材料的沥青粘结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