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双峰乳液 CN201280010187.2 2012-03-02 CN103391960B 2017-05-24 B·李·金莫曼; 托马斯·丹尼尔·贝克梅尔; B·约翰逊; D·莱尔斯; 海蒂·凡道特
发明公开了双峰连续乳液,其包含至少70重量%的:含有疏水性油的第一分散相,其中所述疏水性油作为非乳化疏水性油提供;含有有机的第二分散相,其中所述有机硅从含有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水连续有机硅乳液提供。
182 废旧橡胶生产有机硅单体的方法 CN201610977992.2 2016-11-08 CN106633177A 2017-05-10 赵剑; 王明
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橡胶生产有机硅单体的方法。在裂解过程中加入甲酰胺为催化剂。本发明反应时间较短,2个小时内就可完成,本发明在原来催化剂的基础上减少了磺酸的用量、增加了硫酸的用量、并且新增加入甲酰胺,甲酰胺作用增加单体的溶解性,使单体不产生胶黏,此反应时间比传统反应节约反应时间40%以上,同时减少了磺酸的用量,总的催化剂成本也也降低,本发明由于催化剂改变和反应时间减少,生产的成本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183 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 CN201611259269.7 2016-12-30 CN106590462A 2017-04-26 甘露; 轩慎亚; 王俊飞
发明涉及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包括树脂膜、涂布在树脂膜一面的永久型压敏胶层、涂布在树脂膜另一面的可移除型压敏胶层,永久型压敏胶层中的胶部分渗透到树脂膜中,可移除型压敏胶层中的胶水部分渗透到树脂膜中。本发明的无基材双面胶带,将两面的胶水渗透到树脂膜中,与树脂膜融为一体,形成无基材状态,减少了双面胶带的厚度,并且具有很好的挺度及透明度,柔韧性能佳。本发明通过酸氢钠颗粒和碳粉混合物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压敏胶层内部的散热模式,显著提高其散热效果,从而提供一种具备良好散热功能的新型无基材双面胶带。
184 一种多孔型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942383.3 2016-10-26 CN106497489A 2017-03-15 王惠武
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型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在一定量的压敏胶中,按比例加入发泡剂、保湿剂、赋形剂、胶凝剂、染料、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环烷酸铈,一起加入本领域通用的发泡装置中发泡,得到一种多孔型压敏胶。
185 一种高介电常数无机/聚二甲基烷复合柔性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610937317.7 2016-10-25 CN106497064A 2017-03-15 陆宇; 白韵竹; 杨晨; 慕春红; 宋远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介电常数无机/聚二甲基烷复合柔性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25-35份、无机填料1-10份、改性剂1-10份和固化剂3-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无机填料与改性剂和有机溶剂混匀,得分散液Ⅰ;(2)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分散液Ⅰ中,混匀,制成分散液Ⅱ;(3)将固化剂加入分散液Ⅱ中搅匀,制成分散液Ⅲ,然后通过制膜工艺将其制成湿膜,然后于70-80℃烘1-2h,最后120-150℃保温固化1-3h,得高介电常数无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柔性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制备出的产品柔性好,介电常数大。
186 结构化多孔超材料 CN201580015084.9 2015-01-20 CN106457748A 2017-02-22 谢亿民; 沈建虎; 周世伟; 黄晓东
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化多孔超材料,该结构化多孔超材料包括至少一个重复的基本单元的三维矩阵,该矩阵由至少八个基本单元的阵列形成,每个基本单元包括含至少一个成形空穴的柏拉图立体,其中,每个基本单元具有如下定制的空穴几何形状:提供在0.3与0.97之间的孔隙率;或提供具有包括至少以下一项的响应的超材:在受拉伸和压缩时的0至-0.5的泊松比;以及在压下的负线性压缩(NLC)、负面积压缩(NAC)、零线性压缩(ZLC)或零面积压缩(ZAC)的行为。
187 一种低密度微孔发泡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721309.9 2016-08-24 CN106349709A 2017-01-25 宋顺刚; 徐文俊; 阚新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微孔发泡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计,其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100份,白炭黑30-40份,羟基硅油3-7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5-1.0份,硬脂酸锌0.3-0.5份,化锌1.5-3.5份,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1.2-2.0份,偶氮二甲酰胺6-10份。本发明的微孔发泡硅橡胶具有低密度和高弹性以及稳定的学性能。发泡剂AC分解产生的气体能很好的填充到硅橡胶中,使之形成均匀连续的微孔开孔结构。
188 透明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71214.2 2011-12-22 CN103562279B 2016-12-28 朴德海; 姜殷锡; 丁景昊; 姜喃锡
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利用无机-有机杂化树脂浸渗玻璃组合物(玻璃纤维)而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透明性的无色复合材料。根据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无色复合材料包含玻璃纤维与由无机键和有机键组成的无机-有机杂化树脂,其中所述无机键为Si-O-Si键或Si-O-M键且M表示金属元素。
189 一种胶片材的清洗方法 CN201610683287.1 2016-08-18 CN106220877A 2016-12-14 闫森源
发明涉及胶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片材的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胶片材浸泡在蒸馏中10分钟,再加入乙酸乙酯,加热使乙酸乙酯蒸发;(2)取出硅胶片材,在4-10摄氏度条件下冷却;(3)采用喷淋龙头对硅胶片材表面进行喷淋处理,烘干;(4)在烘干后硅胶片材表面喷涂绝缘涂层,在4-10摄氏度条件下冷却固化。本发明通过步骤(1)去除硅胶片材表面的油污,通过步骤(2)使得膨胀后硅胶片材复位,通过步骤(3)进一步清晰,通过步骤(4)增加绝缘性且使烘干的膨胀硅胶片材又复位。
190 真空灭弧室表面处理方法及固封极柱成型方法 CN201610692007.3 2016-08-19 CN106098442A 2016-11-09 袁钤亚; 李小兰; 谢群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灭弧室表面处理方法及固封极柱成型方法,属于电气设备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真空灭弧室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表面涂抹国昂36A‑1底涂剂,能有效提高真空灭弧室外包覆橡胶与环树脂的结合强度,增强成型后固封极柱的电气绝缘性能,处理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其中,真空灭弧室与环氧树脂的粘接强度在700N/m以上,固封极柱工频耐压95kV,不会发生击穿闪络现象。
191 单分散性多孔聚倍半烷微球及制备方法 CN201610380069.0 2016-05-31 CN106084228A 2016-11-09 万谦宏; 霍志霞; 陈磊
发明公开了单分散性多孔聚倍半烷微球及制备方法,单分散性多孔聚倍半硅氧烷微球的平均粒径在0.5‑10μm,孔体积在0.3‑1.2mL/g,比表面积在272.413‑823.698m2/g,孔径在1.7‑30nm。本发明的单分散性多孔聚倍半硅氧烷微球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易控,产品收率高。可作为色谱填料。
192 热固性橡胶组合物 CN201380057803.4 2013-11-01 CN104781344B 2016-10-26 田贝秀文; 饭岛宏义; 高桥英雄
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热稳定性橡胶原本具有的特性变差,能够长期赋予稳定的高抗静电性能的热固性硅橡胶组合物。该热固性硅橡胶组合物含有:(A)包含使用金属氢化物作为聚合催化剂进行聚合、并进行中和而得到的聚有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混合物100质量份;以及(B)包含阴离子成分和阳离子成分的离子性物质50~1000ppm,作为阴离子成分为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
193 一种单分散聚倍半烷球形薄膜制备方法 CN201610655593.4 2016-08-11 CN106009016A 2016-10-12 潘忠宁
一种单分散聚倍半烷球形薄膜制备方法,制备PMSQ粒子:将10mL去离子与1mL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后,置于50‑55℃的玻璃夹套反应釜中,磁搅拌反应25min,溶液从浑浊变澄清;加入0.4‑0.45 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体系逐渐由澄清转变为乳白浑浊状;继续维持该条件2h,反应结束,经乙醇离心洗涤,70‑75℃烘干5‑5.5h,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PMSQ薄膜的制备:将PMSQ粒子超声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室温下取5滴加于载玻片上,分散液自动铺展成薄膜,至于烘箱中70‑75℃处理,得到干燥的PMSQ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将聚硅氧烷成分以成膜物形式应用于涂料制备中所带来的缺陷,简便易行,方便实用,在防污、自清洁和涂层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94 一种橡胶基柔性可变形导电发热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201610506755.8 2016-06-30 CN105949789A 2016-09-21 张荣; 胡圣飞; 刘清亭; 徐成成; 胡海龙
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基柔性可变形导电发热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取硅橡胶加入黑、碳纤维或不锈纤维,超声作用,同时搅拌,得均匀分散的混合物溶液;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后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同时抽真空除去气泡,然后在20~100℃下交联0.5~10h,交联成型得混杂填料的柔性硅橡胶导体。本发明以柔性的硅橡胶为基体,以炭黑碳纤维不锈钢纤维为混杂填料,炭黑、碳纤维或不锈钢纤维均匀分散在硅橡胶基体中,既导电又发热,在较低的外加电压下,就可获得很高的表面温度。并且混杂填料可形成协同作用,在较低的含量下形成导电,可保持硅橡胶的柔性;可保持导电网络的柔性,有利于制备柔性、可变形的加热体。
195 用于生产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 CN201580006703.8 2015-01-23 CN105939829A 2016-09-14 安德烈亚斯·克尔恩贝格尔; 阿尔弗雷德·施温哈默
发明涉及用于生产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至少两层由具有0.1‑200μm的层厚度、和在200cm2表面上测量的±5%的厚度精确度的硬化组成。
196 产品、包括硅酮产品的照明单元和制造硅酮产品的方法 CN201380036871.2 2013-07-10 CN104487515B 2016-08-24 A.W.M.德拉亚特; R.库勒; M.R.博梅
提供了产品100、包括硅酮产品的照明单元以及制造硅酮产品的方法。硅酮产品100包括聚合材料110、发光材料130和填充物颗粒120。聚合材料110包括聚硅烷的基团的材料。聚合材料110是光透射的。发光材料130包括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具有纳米范围中的尺寸的颗粒。发光材料130被配置成吸收第一频谱范围的光并且将所吸收的光的一部分转换成第二频谱范围的光。填充物颗粒120是光透射惰性材料。填充物颗粒120与发光材料130可混溶。填充物颗粒120提供在聚合材料110中。发光材料130的颗粒沿着填充物颗粒120的表面分布。
197 有机副产物歧化裂解分离残留物制备硅油的方法 CN201610149471.8 2016-03-16 CN105754138A 2016-07-13 胡庆超; 国建强; 刘德胜; 周志永; 孙江; 宋超; 周玲
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副产物歧化裂解分离残留物制备硅油的方法,属于有机硅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是将有机硅副产物歧化裂解分离残留物进行蒸馏分离,得到AlCl3固液混合物和清液,清液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向反应釜中加后升温,然后将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清液滴加到反应釜中进行水解反应,经冷却分离后得到油相,反应中溢出的HCl气体用尾气吸收装置进行吸收,然后向油相中加入中和剂进行中和反应,经减压脱低、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硅油。本发明能够较彻底的利用有机硅副产物歧化分离残留物,直接采用水解即可得到澄清透明的硅油,不采用其他有机溶剂,且工艺操作条件易实现,均为80℃以下的操作,操作简单,能耗低。
198 一种以有机树脂为基体的超疏吸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250813.5 2016-04-21 CN105713393A 2016-06-29 李磊; 吴正晨; 张爱娟
一种以有机树脂为基体的超疏吸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吸油海绵。所述以有机硅树脂为基体的超疏水吸油海绵按质量比的组成:基体3~10;二5~20;对二甲苯6~20;掺杂剂1 50~100;掺杂剂2 6~20;所述掺杂剂1为易溶性小分子晶体颗粒,所述掺杂挤2为与对二甲苯相溶的不易挥发性溶剂。将基体、与对二甲苯相溶的不易挥发性溶剂、对二甲苯混合,再加入易溶性小分子晶体颗粒和二氧化钛,离心后去除表面清液,加热,然后将固化后的树脂去除,用水和丙洗去易溶性小分子晶体颗粒、与对二甲苯相溶的不易挥发性溶剂和对二甲苯,即得以有机硅树脂为基体的超疏水吸油海绵。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
199 一种兼备高导热性和柔韧性的聚合物泡沫/石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201610196682.7 2016-03-30 CN105694433A 2016-06-22 封伟; 秦盟盟; 冯奕钰
发明涉及一种兼备高导热性和柔韧性的聚合物泡沫/石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开孔聚合物泡沫浸泡在石墨烯分散液中,反复挤压聚合物泡沫使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均匀吸附在聚合物泡沫的孔隙中;将上述吸附有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的聚合物泡沫置于高压反应釜,在90~120℃下反应1~24小时,降至室温后取出并干燥获得聚合物泡沫/石墨烯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经水热还原后变成石墨烯并包裹在聚合物泡沫的孔壁上,形成三维连续网络结构;复合材料中聚合物泡沫骨架保障了复合材料的柔韧性,复合材料中三维连续网络结构的石墨烯有利于热流的快速传导;得到的聚合物泡沫/石墨烯复合材料在50%的压缩应变下反复压缩1000次,回复率大于等于90%,导热系数大于等于30W/(m·K)。
200 一种橡胶和热熔胶粘结的方法 CN201610149067.0 2016-03-16 CN105622968A 2016-06-01 于前晋
发明涉及胶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硅橡胶和热熔胶粘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洁硅橡胶表面;对所述硅橡胶表面进行加工,增加所述硅橡胶表面粗糙度;清洁加工过的所述硅橡胶的表面;将经过加工的所述硅橡胶与热熔胶粘合;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硅橡胶和热熔胶粘结的方法使的硅橡胶粘合时不需要再使用专的带硅双面胶,而是可以与普通热熔胶发生粘合,减少了需要的原料种类,更方便加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