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聚缩树脂组合物 CN00809242.7 2000-06-23 CN1153813C 2004-06-16 大川秀俊; 田岛义久; 川口邦明
提供一种高刚性、且表面硬度、滑动特性等性能也优良的聚缩树脂组合物。该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是向聚缩醛树脂(A)100重量份中配合支化聚缩醛共聚物(B)0.01~100重量份而形成的,其中所说的支化聚缩醛共聚物(B)是使三噁烷(a)100重量份、单官能缩甘油基化合物(b)0.01~10重量份和可与三噁烷共聚的环醚化合物(c)0~20重量份共聚而获得的。
2 使用基于四苯基酸盐的引发剂的甲和环醚的共聚 CN98810333.8 1998-10-23 CN1276803A 2000-12-13 D·J·阿德尔曼; R·贝克鲍尔
发明涉及甲与环醚共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将环醚、包括一种由四苯基酸盐衍生物和其混合物构成的阴离子和一阳离子的阳离子引发剂、和无甲醛混合。这些引发剂提供了高活性、高环醚混入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副产物的产生。
3 制备聚甲的方法 CN201480037436.6 2014-05-26 CN105358596A 2016-02-24 L·波蒂; J·迪米特; M-C·赫尔曼特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聚合反应混合物(RG)而制备聚甲的方法,所述反应混合物(RG)包含至少一种甲醛源和至少一种引发剂混合物(IG),其中所述引发剂混合物(IG)包含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和至少一种通式(I)的溶剂,R1-O-[-R3-O-]m-R2(I),其中m为1、2、3或4;R1和R2相互独立地为C3-C6-烷基;R3为C1-C5-亚烷基。
4 聚缩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22751.1 2014-04-04 CN105143294A 2015-12-09 门间智宏; 增田荣次; 真田祥司
以简单的工艺经济地提供高品质的聚缩共聚物。本发明包括如下工序:原料供给工序,向反应装置(1)中供给包含三杂环己烷等的原料;聚合反应工序,在使旋转轴从投入口(2)朝向聚缩醛共聚物回收部(5)相对于平方向H向上方倾斜1~6°的状态下进行原料的聚合反应,得到反应混合物;未反应单体再供给工序,利用气化分离部(4)使未反应单体从反应混合物中气化分离,再次供给至反应装置(1);以及聚缩醛共聚物回收工序,利用聚缩醛共聚物回收部(5)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聚缩醛共聚物。由此,聚缩醛共聚物D相对于以向反应装置(1)新供给的单体A与从反应装置(1)回收和再供给的单体B之和所规定的全部供给单体C的重量比D/C变为0.7以上,D/A变为0.85以上。
5 固化树脂组合物 CN200980127105.0 2009-07-02 CN102089381B 2014-07-09 珍尼纳·I·策勒-彭德雷
总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重建绝缘层并且/或者为电缆接头、封装制品等等提供环境保护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所述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可在室温下固化。可将用于形成和固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所述组分提供于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中。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酸酐、多元醇、环树脂、和甲酸乙酯组分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
6 固化树脂组合物 CN200980127105.0 2009-07-02 CN102089381A 2011-06-08 珍尼纳·I·策勒-彭德雷
发明提供了可用于重建绝缘层并且/或者为电缆接头、封装制品等等提供环境保护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所述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可在室温下固化。可将用于形成和固化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所述组分提供于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中。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酸酐、多元醇、环树脂、和甲酸乙酯组分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
7 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200780028860.4 2007-08-06 CN101501091A 2009-08-05 冈村显; 长井聪
一种甲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阳离子聚合催化剂使三噁烷(A成分)和环结构内具有至少一个碳键的环状醚和/或环状甲缩醛(B成分)在聚合反应体系中进行连续地聚合的工序,且最迟在所述聚合的初期阶段以前,在下述(1)、(2)及(3)的条件下,对含有所述A成分及所述B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聚合原料或所述聚合体系间歇地供给缩甘油基化合物和/或醇(C成分):(1)间歇地供给的所述C成分的供给时间t和供给到所述聚合反应体系中的所述A成分的供给时间T的比(t/T)为1/600~1/6,(2)在所述供给时间t内的所述C成分的供给量为每1mol所述A成分为0.4~50mmol,(3)所述C成分的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总供给量为每1mol所述A成分为0.0004~0.5mmol。
8 聚缩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22751.1 2014-04-04 CN105143294B 2017-09-05 门间智宏; 增田荣次; 真田祥司
以简单的工艺经济地提供高品质的聚缩共聚物。本发明包括如下工序:原料供给工序,向反应装置(1)中供给包含三杂环己烷等的原料;聚合反应工序,在使旋转轴从投入口(2)朝向聚缩醛共聚物回收部(5)相对于平方向H向上方倾斜1~6°的状态下进行原料的聚合反应,得到反应混合物;未反应单体再供给工序,利用气化分离部(4)使未反应单体从反应混合物中气化分离,再次供给至反应装置(1);以及聚缩醛共聚物回收工序,利用聚缩醛共聚物回收部(5)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聚缩醛共聚物。由此,聚缩醛共聚物D相对于以向反应装置(1)新供给的单体A与从反应装置(1)回收和再供给的单体B之和所规定的全部供给单体C的重量比D/C变为0.7以上,D/A变为0.85以上。
9 聚缩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23464.2 2014-04-04 CN105164173B 2017-08-22 门间智宏; 增田荣次; 真田祥司
以简单的工艺经济地提供高品质的聚缩共聚物。本发明包括如下工序:原料供给工序,向反应装置(1)中供给包含三杂环己烷等的原料;聚合反应工序,将直至反应装置转化率(后述的D/C)变为0.5为止的聚合环境温度设为100℃以下,之后进一步进行聚合,得到反应混合物;气化分离工序,在115℃以上且低于140℃的环境温度下,使未反应单体从前述反应混合物气化分离;未反应单体再供给工序,将分离出的单体供给至前述原料供给工序;以及聚缩醛共聚物回收工序,从前述反应混合物回收聚缩醛共聚物。由此,聚缩醛共聚物D相对于以向反应装置(1)新供给的单体A与从反应装置(1)回收和再供给的单体B之和所规定的全部供给单体C的重量比D/C变为0.7以上,D/A变为0.85以上。
10 聚缩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23464.2 2014-04-04 CN105164173A 2015-12-16 门间智宏; 增田荣次; 真田祥司
以简单的工艺经济地提供高品质的聚缩共聚物。本发明包括如下工序:原料供给工序,向反应装置(1)中供给包含三杂环己烷等的原料;聚合反应工序,将直至反应装置转化率(后述的D/C)变为0.5为止的聚合环境温度设为100℃以下,之后进一步进行聚合,得到反应混合物;气化分离工序,在115℃以上且低于140℃的环境温度下,使未反应单体从前述反应混合物气化分离;未反应单体再供给工序,将分离出的单体供给至前述原料供给工序;以及聚缩醛共聚物回收工序,从前述反应混合物回收聚缩醛共聚物。由此,聚缩醛共聚物D相对于以向反应装置(1)新供给的单体A与从反应装置(1)回收和再供给的单体B之和所规定的全部供给单体C的重量比D/C变为0.7以上,D/A变为0.85以上。
11 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200780028860.4 2007-08-06 CN101501091B 2011-09-07 冈村显; 长井聪
一种甲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阳离子聚合催化剂使三噁烷(A成分)和环结构内具有至少一个碳键的环状醚和/或环状甲缩醛(B成分)在聚合反应体系中进行连续地聚合的工序,且最迟在所述聚合的初期阶段以前,在下述(1)、(2)及(3)的条件下,对含有所述A成分及所述B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聚合原料或所述聚合体系间歇地供给缩甘油基化合物和/或醇(C成分):(1)间歇地供给的所述C成分的供给时间t和供给到所述聚合反应体系中的所述A成分的供给时间T的比(t/T)为1/600~1/6,(2)在所述供给时间t内的所述C成分的供给量为每1mol所述A成分为0.4~50mmol,(3)所述C成分的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总供给量为每1mol所述A成分为0.0004~0.5mmol。
12 聚缩共聚物 CN99809000.X 1999-07-23 CN1178970C 2004-12-08 大川秀俊; 田岛义久
通过共聚合(A)100份(重量)三噁烷和(B)0.01-10份(重量)至少一种化合物(选自由通式(I)、(II)和(III)代表的缩甘油醚化合物)以及(C)0-20份(重量)可与三噁烷共聚合的环醚化合物(不同于化合物(B))获得的共聚缩。这种聚缩醛树脂具有优异的刚度、优异的蠕变性能、高的表面硬度以及优异的滑动性能。在式(I)中R1代表C1-12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在式(II)中R2代表C2-20聚(烯化)二醇残基。在式(III)中R4代表C1-30烷基并且R5代表C1-30亚烷基。
13 生产支化或交联聚缩树脂的方法 CN98115978.8 1998-07-16 CN1122054C 2003-09-24 川口邦明; 山本薰; 芹泽肇
支化或交联聚缩树脂的吹塑性优越,具有抗冲击性如平面冲击强度和由其制备的模制品的内表面的光滑性,适于进行模塑,特别是吹塑。它可以通过在(D)阳离子聚合催化剂存在下本体聚合(A)三噁烷与(B)环醚和环缩甲醛及(C)多官能团缩甘油醚化合物来生产,将通过混合环醚和/或环缩甲醛(B)与多官能团缩水甘油醚化合物(C)和阳离子聚合催化剂(D)所制得的混合物加入到三噁烷(A)中以进行聚合。
14 聚缩树脂组合物 CN00809242.7 2000-06-23 CN1357026A 2002-07-03 大川秀俊; 田岛义久; 川口邦明
提供一种高刚性、且表面硬度、滑动特性等性能也优良的聚缩树脂组合物。该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是向聚缩醛树脂(A)100重量份中配合支化聚缩醛共聚物(B)0.01~100重量份而形成的,其中所说的支化聚缩醛共聚物(B)是使三噁烷(a)100重量份、单官能缩甘油基化合物(b)0.01~10重量份和可与三噁烷共聚的环醚化合物(c)0~20重量份共聚而获得的。
15 聚缩共聚物 CN99809000.X 1999-07-23 CN1310732A 2001-08-29 大川秀俊; 田岛义久
通过共聚合(A)100份(重量)三噁烷和(B)0.01-10份(重量)至少一种化合物(选自由通式(Ⅰ)、(Ⅱ)和(Ⅲ)代表的缩甘油醚化合物)以及(C)0-20份(重量)可与三噁烷共聚合的环醚化合物(不同于化合物(B))获得的共聚缩。这种聚缩醛树脂具有优异的刚度、优异的蠕变性能、高的表面硬度以及优异的滑动性能。在式(Ⅰ)中R1代表C1-12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在式(Ⅱ)中R2代表C2-20聚(烯化)二醇残基。在式(Ⅲ)中R4代表C1-30烷基并且R5代表C1-30亚烷基。
16 生产支化或交联聚缩树脂的方法 CN98115978.8 1998-07-16 CN1206018A 1999-01-27 川口邦明; 山本薰; 芹泽肇
支化或交联聚缩树脂的吹塑性优越,具有抗冲击性如平面冲击强度和由其制备的模制品的内表面的光滑性,适于进行模塑,特别是吹塑。它可以通过在(D)阳离子聚合催化剂存在下本体聚合(A)三噁烷与(B)环醚和环缩甲醛及(C)多官能团缩甘油醚化合物来生产,将通过混合环醚和/或环缩甲醛(B)与多官能团缩水甘油醚化合物(C)和阳离子聚合催化剂(D)所制得的混合物加入到三噁烷(A)中以进行聚合。
17 三烷和缩甘油酯的衍生物的新的聚乙缩共聚物 CN90102767.7 1990-05-12 CN1047308A 1990-11-28 南罗杨; 安德鲁·B·奥尔巴奇; 罗丝·A·皮斯; 吉利·A·布罗萨的; 詹姆斯·L·保尔
阳离子共聚合三烷与缩甘油酯衍生物(最好是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得到了热稳定的、通常为交联的乙缩共聚物。所得乙缩醛共聚物具有侧链酯官能度;当使用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衍生物时特别具有侧链乙烯基官能度,从而能使该共聚物与其它化学部分进一步反应,得到改进的化学和/或物理特性的乙缩醛共聚物。
18 抗菌用繊維 JP2017506489 2016-03-10 JPWO2016147998A1 2017-12-28 顕 伊東
抗菌剤を添加しなくても優れた抗菌性を有し、洗濯を繰り返しても抗菌性が持続する、抗菌用繊維を提供する。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基を有するポリアセタールコポリマー(X)を表面に有する繊維であって、ポリアセタールコポリマー(X)中の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基のモル量が、オキシメチレン基のモル量と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基のモル量の合計値に対して0.2〜5mol%である、抗菌用繊維。
19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JP2011517487 2009-07-02 JP5576864B2 2014-08-20 ジーニン, アイ. ゼラー‐ペンドリー,
20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xymethylene copolymer JP2008528815 2007-08-06 JP5251509B2 2013-07-31 顕 岡村; 聡 長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